李中茂,从平淡中来,经营出不平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李正茂退休太早 李中茂,从平淡中来,经营出不平淡

李中茂,从平淡中来,经营出不平淡

2023-05-12 06: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今天,「看见」李中茂油画展在蓝顶艺术区D空间开幕。

·布展现场 摄影/孟姐

2007年3月的一天,李中茂在书房里又一次翻看巴尔蒂斯的画册时,忍不住拿起画笔开始画画,“就像一个猛子扎进水塘中,然后开始疯狂地游泳”,就这样游了16年。

李中茂画里的人物大多是女性,她们呈现出一种无表情的表情,这种情绪没有明确的指向,孤绝、落寞、梦幻、神秘……在他看来,女性更难以琢磨,隐秘的东西更多,他想通过绘画来呈现没有浮出水面的那一片广阔冰山。

·夏日漫长的午睡,160x120CM,2016~2023

再细看,画中人身形清瘦,服饰简洁,“服饰就像道具,能够区分不同的人就好。这样的处理,可以免去对画面注意力的分散。就像写诗一样,尽量把不必要的修饰去掉,多用动词。”

画面上,哪怕每个人挨得很近,彼此似乎也有隔阂。这种疏离感始终贯穿于画里。在李中茂看来,人很难相互理解,不理解是正常的,我们只能尽量地去理解他人,而不追求他人理解自己。

·虚拟事件,160x80CM,2022

看完人物,才发现场景也并不复杂,但有冲突,有戏剧性,有故事感。早些年,李中茂读到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作品《笑的研究》,其中有一句话对他影响很大,“当时我还没有开始画画,他说荒诞的产生在于背景的转换。”

·昨日,100x60CM,2022

其次,他也喜欢舞台剧、戏剧和话剧等,“舞台上那种适度的变形就是我想追求的。”像上面这幅画,她拿一本书,如果坐在客厅就很正常,坐在荒野,就有了故事感、舞台戏剧感。“我是想追求一种看上去是真的,仔细一看都不是真的,这样一种效果,在真实与幻想之间。”

李中茂

资深媒体人、艺术家。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2010年起,参加首届新星星艺术展、“自在为美”、“仲夏十夜”、“成都画廊协会年度展”等多个群展,2016年,“我遇到了巴尔蒂斯”个展(大观美术馆),2017年,“刘华忠和李中茂”双个展(大观美术馆)。2021年,“成为一个画家”个展(第三大街社区美术馆)。其油画作品被国内外多家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2023年,李中茂最新个展“看见”,在蓝顶艺术区D空间举行。

当表达欲从画笔溢出

朋友们都知道,李中茂是个平和的热爱生活的人,甚至有点享乐主义,他不太在乎环境的变化,他的太太作家洁尘不喜欢下雨天,但他觉得什么天都可以,唯独哪顿没吃好会影响心情。“我很会做菜,尤其是鲁菜,18岁时就做过大厨,帮人做婚宴。”吃过他做菜的朋友,都喊他开私房菜馆。

如今,李中茂已从供职几十年的媒体退休,每天过着平淡但乐在其中的小日子,有了更多时间投入画画。“有时候在想,我这辈子,平平稳稳,没太多波折,上天待我不薄,挺感恩的。”

·李中茂工作室 摄影/洁尘

日常的一天里,李中茂7点半到8点起床,坐到书桌前写一篇字,下楼吃太太洁尘做好的早餐。“我们分工,早餐她负责,其他两餐我负责。”早餐后两人在各自的工作室开始工作。他下午有时候画,有时候不画,不画时就看看书,要不就跟朋友约约会。晚上一般会看看球什么的。

·悠闲时光,100x100CM,2022

他们是彼此的第一个读者,各自遇到创作上的问题也会坐下来聊聊天。洁尘曾在《成为一个画家》中这样写道:

迄今为止,我也很难说清楚他是如何处理自己跟周遭的关系的。他是一个勤俭、克己、体贴、细致的人,作息规律,效率很高,擅长烹饪,喜爱园艺,对生活的品质感和细节感要求很高,用一句常用的说法概括来说就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但在我跟他长时间共同的生活中,我发现,这个世界很多事情对他的影响很小,大多数人关注谈论的事情,在他那里完全无动于衷。在他身上,时代共同记忆相对稀薄,个人成长痕迹更为明显。这种痕迹沉静、雅致、有洁癖,内观很重,偏向于赏析并乐于赏析且精于赏析。

生活顺遂、平淡,不代表表达欲缺失。在拿起画笔描摹笔下那些女性肖像时,李中茂并没有成为他们,而是在旁观,这造就了画面第一层疏离感。

·在水之滨,150x100CM,2023

“我这个人蛮懒散的,懒散是说我不是很有进取心,但生活中我是个挺勤快的人。”说完这句,他从工作室的这头走到那头去关窗户,“我有点强迫症,窗户没关到我想要的角度。”

一个懒散的且并非绘画专业的人,为何可以坚持画画10多年?“因为我从这里得到很大的乐趣。常常画到半夜,这对我来说是享受,不存在坚持,就这样画下去了。”

当我们看见,看见了什么?

李中茂多年的好友,作家何小竹是这次展览的策展人。他曾这样评价他的画:

我喜欢中茂的画,笨拙中有灵动,抒情中有沉思。中茂的人物画是他作为作家身份的一种延续,叙事是他的偏爱。他每一幅画的背后都貌似有一个故事,这种“故事性”为他平面化的画面增添了一个文学的维度。把他的一幅幅画串联起来,就是一部带有浪漫色彩的小说。

在何小竹看来,这些年,李中茂绘画风格变化不大,诗性始终如一,但在色彩呈现、人物关系处理、构图上,有一个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

·凝视,100x80CM,2022

·起风,100x80CM,2022

事实上,李中茂本来就读诗,也写诗,“文学创作对我的绘画是有影响的,尤其是那种叙事性。叙事性的延展性就比较宽,没有特定的故事。”李中茂的诗:

好的睡眠是一棵树

午夜是一道坡

睡眠在两边游荡

我想早一点入睡

睡眠像风,只在坡前徘徊了一下

翻过坡就消散了

我想晚一点入睡

睡眠又像水

翻过坡就不再平静

叮叮咚咚一直响个不停

唉,好的睡眠就该是一棵树呀

它能挡住坡前的风

化成树上的云朵

也能留下坡后的水

伸展成更长的枝叶

而它只是安静地立在坡上

一动不动

第一次做策展人,何小竹表示,很难为画展命名,“中茂的画,不太适合命名,不是主题性绘画,指向性并不那么明确,也并不那么单一,怎么命名都不对,都会限定观者的感受。”

费了一番周折后,最后命名为「看见」,如何小竹在展览前言里所写:

这次展览的名称为“看见”。看见什么?有一句话叫“所见即所得”。图像只是表象,于表象之下,还有更多的意蕴,不同的人,因其视角的不同,看见的也将是不一样的。中茂的画既能在瞬间给人以触动,又经得起长久和反复的观看。

对李中茂自己来说,给每一幅画命名也并非易事,“做新闻很多年,取标题是我擅长的,但给画命名不行。有时候必须要区分这些作品,于是我只能编号或者取画面本身的客观描述。”的确,标题有时候会限制作品本身丰富性。

·一组女子肖像,以编号区分,60x60CM

这几年,李中茂觉得自己的创作状态并不好,按照原计划,春节过后就要开始办展,因为一些原因推迟了,“反而这段时间这几幅新画我还比较满意,像是临近期末考试突然一下状态好了。”

画了10多年,李中茂觉得瓶颈来了,“刚开始画的时候很好,很高兴,越画越痛苦,如果收尾的时候就没有呈现一个特别新的状态,就觉得没意思。”

·黄昏街角,100x80CM,2023

·清晨,100x80CM,2023

还要继续画女性肖像吗?下一个系列画什么?想了那么多,手上功夫足以支撑脑子里涌动的或庞杂或缥缈的思绪吗?

何小竹建议过他画《金瓶梅》,因为他写过一组有关《金瓶梅》的随笔,发在何小竹和诗人路雅婷运营的微信公号「两只打火机」上,已经累积了10多万字。

“我最后困惑于在只有视觉语言,没有文学语言的情况下,如何表现人物的特色和场景。画面还是尽量用画面来说话,一幅画如果需要很多阐释的话,我觉得这是不对的。”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李中茂觉得这是他作为非科班出身画家,最大的问题。

·隐藏者,120x80CM,2023

既然这样,画画和文字,哪一个表达更顺畅呢?

“如果要说得比较清楚,比较过瘾,肯定是文字。但文字的难度更大,文字的推进和组织相对来说是一个很成系统的东西,再怎么创造,也得遵循一个基本的逻辑。绘画更自由,随机性也比较强。”

·一组女子肖像

中国古代传统中国画中,按绘画的格调种类来分,可分为文人画、宫廷画和民俗画。一般来说,流传至今最具收藏价值的除少量精品宫廷画外,最具收藏价值的还是文人画。

·梦见苹果与鱼的安,80x60CM,2023

近年来,在成都,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文人画」越来越活跃。除了李中茂的画展,最近,「入画」翟永明绘画作品展正在白夜花神·诗空间展出。他们的画中有共同的文学性、诗性,也有成都这片土壤滋养出的张力和想象力。

翟永明曾这样评价李中茂的画:

对于中茂来讲,他的画,是他内心的优雅和修为在画布上的投射。他的画,多以家庭和身边的朋友入画,从平淡中来,却经营出不平淡。甚至画中,还有着浓郁的超现实之感。他画过很多熟识的女性,朋友或朋友之妻。那些呈现在画布上的平常女子,在画中慵懒而神秘,似乎都正做着白日梦,她们所处的空间,也被抽离成静止的、安宁的、孤寂的、冷冷的基调。

画者,文之极也。成都的「文人画」正在日渐繁茂,越来越多的文人正拿起画笔。某种程度来说,这样的画更加自由,但最终是否会被市场裹挟呢?

YOU成都专访

X:小都,L:李中茂

X:画了那么多女性肖像,创作过程中体验到的不同感受是什么?是否会有重复的感觉?

L:有时可能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这是我追求的一种风格,但并不会有重复的感觉,因为在我眼里,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我特别在意的是对她们的神情捕捉,每个瞬间也会不同。

X:何多苓说,你的作品有一种慵懒的幻想气质,你怎么评价自己作品的风格?

L:何多苓老师说的慵懒的风格,是指画面呈现的那种状态,这也是我想要的状态,不仅慵懒,还有些无所事事的悠闲或孤寂,一种安静的不可名状的状态。这是我喜欢表达的一种状态,看似安静又可能有跃跃欲试的暗示。是一种不能确定的神秘或荒诞的状态。

X:这次展览之后,会开启新系列的创作吗?大概是什么样的题材?

L:应该还是女性系列,但会有所变化,我倾向于更多地减少对现实背景的依赖,把人放在一个更加梦幻不定的场景中去呈现,以获得更多的表达自由。

X:你说你只读旧书,最近在读什么?

L:也不是只读旧书,只是读旧书更多一点,比如我这些年在写一本关于《金瓶梅》的随笔,边读边写,目前正在读的是作家聂作平的一本关于李商隐的书,李商隐的诗也是我常读的枕边书。

展览信息

看见——李中茂油画展

2023年5月6日至6月30日

蓝顶艺术区三期85栋一单元一号D空间。开放时间:周四、周六、周日14:00—17:00

编辑丨书书

图源丨受访者提供

CONTACTS

找到小都

微信公众号丨YOU成都视频号丨新浪微博丨APP

YOU成都小程序丨YOU在场小程序丨YOU成都抖音

今日头条丨一直播

合作添加微信号

YOUCHENGDUDU

· 欢迎把小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哦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