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第5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机械设计基础指导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第5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第5版

2023-11-09 18: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书是在第4版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广泛采纳几年来多所院校的使用反馈意见和经验,结合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成果再次修订而成的。 全书包括两个部分(共21章)和附录(A、B)。第一部分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第二部分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常用标准和规范。附录内容为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参考图例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参考题目。 本书的编写和内容安排上具有以下特点: 1体系完整,特色鲜明,内容精练,宜教易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应性本书在内容编排、参考图例及插图、设计标准和参考题目上都进行了反复推敲和认真考虑。本书的设计指导部分内容全面,重点突出,通俗易懂,插图清晰;常用标准和规范能满足课程设计使用,并全部采用最新国家标准;参考图例齐全典型,优质适量;设计题目部分包括传动装置设计和整机设计两大类,使用者可依据学生层次、按课程设计学时进行选择。 2结合教学实践,整合优化教材内容,确保准确无误由于课程设计教材图例多,内容多,涉及的知识多,给学生的使用和教师的参考带来很多麻烦。为此,本书在编写时下了很大工夫,以期内容准确无误,精益求精。对常用标准参照新的国家标准逐一进行了核对更新,对图例亦做了相应修改。结合教学实践增加了一些新的图例,新增了三维造型设计章节。新增的课程设计参考题目9和10可供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使用。 参加本书修订的有:华北理工大学冯立艳(第1~5章),蔡玉强(第6~9章),崔冰艳(第10~11章、第14章),周征(第12~13章),于玉真(第15~17章),张雪雁(第18~21章),李建功(附录A、附录B)。华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刘迎娟完成了部分绘图工作,公安海警学院卫静完成附录A的部分工作。本书由冯立艳、李建功、陆玉任主编,蔡玉强、张雪雁任副主编。 本书承蒙清华大学吴宗泽教授审阅,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编审人员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所有这些对提高本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全体编者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承蒙广大读者的厚爱,本书第3版自问世以来,历经12次重印,已成为许多院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首选教材。但因出版时间已久,有些内容已显陈旧,有必要再做修改。 本次修订在保持原书风格不变的情况下,参照新的国家标准对课程设计常用标准做了更新;参考图例亦做了相应修改,并结合教学实践增加了一些新的图例;引入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理念;对书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更正。 本书的特点是内容精炼、全面,语言阐述准确,由浅入深,易学易懂,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等。 参加本书修订的有:陆玉、冯立艳、李建功、程秀芳、蔡玉强、张雪雁。由陆玉担任主编,由冯立艳担任副主编。 天津大学陈树昌教授和河北理工大学黄永强教授担任本书的主审,对书稿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欢迎使用本书的师生和广大读者对书中的错误和不妥之处给予批评和指正。 编者本书第2版出版已两年,各校在使用中感到仍有许多欠佳之处。为此,再次对本书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的依据是国家教育委员会1995年批准的“机械设计和机械设计基础(多学时)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各校的使用情况。本次修订在保持原书体系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参照最近颁布的国家标准,对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常用的标准和规范进行了更新和订正,同时根据教学需要做了一些增删,使之更适用于进行课程设计和作业练习时查阅。书后增加了8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题目,使本书更为完善,并可供师生选题时参考。这次修订对全书篇幅进行了适当压缩,但涵盖的资料略有增加,使用更为方便。 参加本书第3版修订工作的有:陆玉(第一、二、三、十、十一章及附录B),冯立艳(第四~九章),佟延伟(附录A:一~十三),郭聚东(附录A:十四~二十四),何在洲(第十二~十五章),廖仁文(第十六~十九章)。全书由陆玉、何在洲、佟延伟主编。 河北农业大学张化民教授、石家庄铁道学院黄忠庚教授为本书主审,对本书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深表感谢。欢迎使用本书的师生和广大读者对书中错误和不妥之处给予批评指正。 编者1998年5月本书是由天津大学与河北省机械设计教学研究会合作编写的机械设计系列教材之一。本系列教材有机械设计(机械类)、机械设计基础(近机类)、机械设计基础(非机类)、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设计习题集(与机械设计配套使用)五种。 本书第2版是在第1版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的“高等工业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关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要求和几年来各院校的使用经验修订的。 本书的体系和章节与第1版基本相同,在内容上增补了最新国家标准,对某些部分做了删节。 本书密切结合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实践,围绕设计能力的培养,将通常分散的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图册、设计手册及设计参考资料等多种书籍和资料,经精选、补充,有机地编排组成一本适用于课程设计的教材。 书中以常见的基本类型减速器——圆柱齿轮减速器、锥齿轮减速器和蜗杆减速器为例,系统地介绍了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内容、步骤和方法。在设计内容、方法方面,对圆柱齿轮减速器做了较为详细和全面的介绍;对锥齿轮减速器和蜗杆减速器,则着重介绍其特性内容,既避免内容重复混乱,又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为便于设计不同类型减速器的学生掌握设计步骤,各基本类型减速器的设计均按设计步骤编排。 书中给出了减速器装配工作图和零件工作图的参考图例。本书围绕课程设计的需要,摘编有最新国家标准。书中利用插图列举常见正误结构示例,便于对照比较,加深认识;列举不同方案,便于分析理解和正确选择。 本书可供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类、近机类以及非机类各专业进行课程设计时使用,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范顺成(第一、二章)、张莉琴(第三、四、六、九章)、刘俊龙(第五、七、八章)、王满海(第十章、第二部分:十八~二十一)、李建功(第十一章、第二部分:十四~十七,二十二~二十六)、龚景安(第二部分:一~六)、杨育林(第二部分:七~十三)、何在洲(第十二、十三、十四章)、廖仁文(第十五、十六、十七章)、陈完成(第十八、十九章)。全书由刘俊龙、廖仁文主编。 河北农业大学张化民、石家庄铁道学院黄忠庚为本书的主审,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深表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错误与不妥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给予指正。 编者1995年2月本书是由天津大学与河北省机械设计教学研究会合作编写的机械设计系列教材之一。本系列教材有机械设计(机械类)、机械设计基础(近机类)、机械设计基础(非机类)、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设计习题集(与机械设计配套使用)五种。该系列教材是天津大学和河北省十余所高等学校多年来教学经验的总结。 本书是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的“高等工业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中关于机械类、近机类以及非机类专业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要求编写的。 本书密切结合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实践,围绕设计能力的培养,将通常分散的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图册、设计手册及设计参考资料等多种书籍和资料,经精选、补充,有机地编排组成一本适用于课程设计的教材。 书中以常见的基本类型减速器——圆柱齿轮减速器、锥齿轮减速器和蜗杆减速器为例,系统地介绍了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内容、步骤和方法。在设计内容、方法方面,对圆柱齿轮减速器做了较为详细和全面的介绍;对锥齿轮减速器和蜗杆减速器,则着重介绍其特性内容,既避免内容重复混乱,又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为便于设计不同类型减速器的学生掌握设计步骤,各基本类型减速器的设计均按设计步骤编排。 书中给出了减速器装配工作图和零件工作图的参考图例。围绕课程设计需要,摘编有最新国家标准。书中利用插图列举常见正误结构示例,便于对照比较,加深认识;列举不同方案,便于分析理解,正确选择。 本书可供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类、近机类以及非机类各专业进行课程设计时使用,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范顺成(第一、二章)、张莉琴(第三、四、六、九章)、刘俊龙(第五、七、八章)、王满海(第十章、第二部分:十八~二十一)、李建功(第十一章、第二部分:十四~十七,二十二~二十六)、龚景安(第二部分:一~六)、杨育林(第二部分:七~十三)、何在洲(第十二、十三、十四章)、廖仁文(第十五、十六、十七章)、陈完成(第十八、十九章)。全书由刘俊龙、何在洲主编。 河北农业大学张化民、石家庄铁道学院黄忠庚为本书的主审,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向他们深表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错误与不妥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给予指正。 编者1992年11月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