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台式机配置硬件超级详细推荐(电脑DIY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最高配置组装机 2024年4月台式机配置硬件超级详细推荐(电脑DIY类)

2024年4月台式机配置硬件超级详细推荐(电脑DIY类)

2024-04-26 23: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家好,我是 @超合金彩虹糖 ,电脑硬件话题下的优秀答主,本篇是针对2024年4月 玩家该如何选购适合自己的电脑硬件而编写的文章,本文已经到了第29个版本了

本文以帮助小白找到更好、更合适的电脑硬件为目标而不断的改进,另外还有几篇辅助的文章可供阅读,进一步降低大家“找东西难”的门槛,如果觉得文章过长一下子看不完,那可以收藏一波有时间慢慢看,本文只会变得越来越好以及越来越贴近小白,

本文纯用爱发电,主观上没有任何暗箱操作,可放心阅读。如果可以的话,大家可以给这篇文章点一个赞吗?只需要动一动手指即可,因为这可以提高我的创作动力和欲望,因为如果没有正反馈的话爱总有一天会发完的,我也希望能把这个系列一直写下去帮到更多的人。本文之所以能够持续改到第十几篇,全部都是仰仗我这些粉丝们的大力支持,如果没有粉丝的支持的话,我估计就这篇文章就会像以前一些文章一样三个月就停更了。再次感谢各位粉丝和路人的支持,你们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直接动力来源。

如果你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问,因为有疑问的时候,只有主动提问才可能被解决,不问的话我怎么知道你们哪里的细节有不懂的呢?一定要善于提问

不过有一点,我不太喜欢看私信,所以如果你们想你们的提问能尽快被解答,那就来评论区发吧。

最完美的依旧是单独写的:(因为不受篇幅限制而且是后续单独写的,所以在结构上要更有优越性,可以更多的结合实际产品来谈,针对的产品也更加全面,可以看完本文之后再去看)

主流用途电脑DIY配置单参考(有很多套方案)

【保姆级教程】台式机CPU选购指南

【保姆级教程】台式机主板选购指南

【保姆级教程】台式机散热器选购指南

【保姆级教程】台式机内存选购指南

【保姆级教程】电脑硬盘选购指南

【巨详细的保姆级教程】台式机电源购买指南

【巨详细的保姆级教程】如何选择一个好的电竞显示器?

如何选购合适的显卡?

基本目录:

如何确定自己的用途该去哪些平台购买电脑硬件?基础知识科普一些购买上的疏导小建议哪些硬件值得购买详细介绍(CPU、主板、散热器、内存、电源、固态硬盘、机械硬盘、机箱、显卡详细推荐)多用途电脑配置单推荐关于品牌整机与个人组装电脑的问题大学生选择笔记本还是台式电脑?如何装WIN10系统?老电脑如何更新?

本文会每月准时更新

如果有不懂或者需要帮忙的可以来这里问我↓:

一般12小时之内即可解决

第一个环节,关于如何明确自己的用途?

专业用途专业强化是电脑DIY的精髓所在,这也是不同于品牌主机的最大亮点,品牌整机卖的是大批量同型号,属于是水桶机的类型,水桶机好在全能,但是缺点在于累赘过多

很多单一或者相交用途并不需要那么全面的电脑,这就造成预算资源上的浪费,我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理解这段话,举个其他例子就是,DIY电脑就是自己做饭菜,想吃啥就煮啥,能吃多少煮多少,而品牌整机就属于那种外卖大套餐,有一堆东西,你能吃饱,但是性价比不高。

所以玩电脑DIY一定要紧扣用途,这个其实不难,就是弄清楚你的电脑组装起来主要是用来干什么的,这是我教人装机永恒的主题,我认为个人电脑紧扣个人的使用用途以及爱好来可以让资源尽可能完美分配,这也是我的追求

具体的用途,比如说这台电脑装出来是为了剪视频,又或者你这台电脑是专门用来打游戏的,还有比如说电脑装出来是用来上网课、炒股等等,哪怕是再小的用途比如说看看视频什么的,也要明确,一定要想清楚。

多用途?没关系,这是在装机的时候经常碰到的事,只要把关键点结合在一起就行了,按照优先级逐级照顾即可:

优先满足最重要的用途,然后再顺带再把其他用途所需要的部分给补上就行了

比如说你这台电脑主要就是拿来打游戏的,然后顺带做做剪视频的工作,看看电影看看直播什么的,那么你这台电脑的主要方向就是游戏主机,然后再在内存容量方面权衡一下就好了。

如果说有多个核心用途,那可以核心用途并行,为了同时满足多核核心用途,必然要在细节处做更多冗余,这样才能同时满足多个核心用途

比如说你这台主机主要是长时间剪视频用,但是你又是个重度游戏玩家,下班就想玩游戏玩爽了,那么这种情况下就是游戏和工作两个核心用途并行,优先满足这两种。

但是随着预算的增高,所谓的多个核心用途也会逐渐变为单个核心用途,其他用途变为次一级,所以这种情况下要抓最核心用途。

第二环节,该去哪些地方购买电脑硬件?

一般来说,购买电脑硬件建议去京东或者淘宝,至于拼多多,经过我的长期观察,我发现有的东西居然比京东自营店还贵,我不建议在没有明显优惠的情况下走拼多多

至于说淘宝和京东选哪个合适,依我来看,像CPU和显卡就容易在淘宝找到更便宜的,尤其是CPU,淘宝有散片CPU,这个会比盒装便宜,但是除了CPU和显卡的其他硬件,京东和淘宝价格差距不大,所以比如说主板、内存、电源、机箱、散热器之类的东西可以去京东购买。京东自营店据我几年来的观察,在大的购物节通常优惠力度非常大(有时候会比淘宝第三方还便宜),所以在这段时间的用户可以认真考虑京东自营店。

转转和咸鱼需要注意风险,因为这种二手交易平台的保障很不到位,我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小白去咸鱼和转转买东西,我自己差点被黑吃过一次,我深知这种平台的水能有多深,当然如果是你们有认识的人倒是可以在这种平台上交易,毕竟认识的话,人还是不容易跑掉的。

第三环节,基础知识简单科普

超合金彩虹糖:【新手必看】电脑DIY基础知识入门科普

很多基础问题我都写在了这篇文章里面,用最入门的语言来讲述(CPU、显卡、内存、硬盘、散热器、电源),让你们对电脑DIY的那些硬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一部分我不追求给你们写多少多少东西,因为绝大多数人只想装一台电脑,写多了意义不大,主要会写一些我上千次咨询中小白们经常问到的问题的科普。

不会装机怎么办?可以买京东的上门装机服务,比较方便省心,当然也可以自己请人来装:

第四环节,具体硬件推荐

在这个环节里我不会过多讲解理论,因为我认为平常一些回答里讲的理论已经够多了,本文是购买指南,不需要那么多理论,我只需要把我认为好的产品推荐给大家然后附赠一些说明即可,理论相关的点到为止,这也是为了降低大家的阅读负担。

CPU篇

哪些CPU值得考虑?这次的推荐榜是这样的:

AMDCPU推荐榜(简化版)intelR5 5600G赛扬G5905R5 5600i3 12100FR5 7500Fi5 12400FR7 7700i5 12600KFR9 7900Xi5 13600KF/14600KFR9 7950Xi7 13700KF7800X3Di7 14700K(F)i9 14900k (F)

以下是详细理由:

Intel:赛扬G5905双核双线程 3.5GHz,220元左右即可买到对应的散片,这个用来应付很多轻度用途完全可行,然后可以搭配入门级H410/H510主板使用。散热器随便搞一个装的上的几十块的就行了。用途参考主用office类软件,实用性比较强。搭配入门级显卡也可以玩很多网游。

i3 12100F散片价格为550元左右,单核性能远超i5 10400F,多核接近10400F,所以可以全方位接替i5 10400F了。功耗基本上在60瓦以下,作为i3 10105F的上位替代,游戏性能显著高于10105F,建议搭配入门级H610主板使用

i5 12400F(这是我认为最值得购买的一颗12代酷睿处理器)这是12代最值得购买的处理器,拥有6C12T并且全核4GHz,功耗和性能表现都很不错,我之前有做过12400F和12100F的评测,12400F我是相当满意,可以作为一万元以下游戏主机以及入门级工作站的CPU选择,它在Adobe三大件里面拥有比肩i9 10900K的表现,建议搭配入门级H610主板使用。12490F和12400F之间谁便宜买谁,因为这俩U性能差距可以忽略。超合金彩虹糖:【平民神器】i5 12400F/i3 12100F评测报告

i5 12600KF这是12代酷睿的i5带K版,拥有6大核4小核,目前散片售价为1510元左右,性能全方位超过了上代i9 11900K,并且功耗一百瓦出头。最高可以带3090Ti,建议搭配入门级B660主板使用。

i5 13600K(F)13代酷睿中表现最亮眼的存在,i5的规格和头衔,比肩i9 12900K的游戏性能,而在很多生产力软件里也有接近12900K的表现,而且价格不高,散片价格已经来到2K以下了,性价比非常可观。146KF的散片价格已经比136KF贵200左右了,性价比也不错,只要你预算够得着146KF,那146KF的选购价值就比136KF更大i7 13700KF很多人可能很好奇怎么会推荐这个型号,主要还是那句话,推荐是从配置单中来到配置单中去的。13700KF对主板和散热的要求都不如147KF,137KF可以用B760/B660主板,而147KF则是建议不考虑这类主板,所以对于预算不是那么宽松,需要在主板、散热方面做压缩的用户,也可以考虑13700KF

i7 14700K(F)相较于13700K来说大核频率高0.2GHz,小核多了4个,性能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比肩上代以及这代i9了,再加上散片价格仅2600左右,性价比显著高于那两个i9,成功将其提出推荐榜,所以只要你不是预算特别高,14700K(F)就已经是你考虑的上限了。

i9 14900K(F)

作为目前Intel平台的消费级旗舰,这颗U拥有最强的游戏性能以及综合性能,属于是高端游戏主机、工作站主机的首选之一,建议高预算用户考虑。

我有专门对13代酷睿做过评测,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超合金彩虹糖:【伏击战!】13900K/13600K首发评测13代i7和12代i9应该怎么选择?

同样的,上门没有写到的CPU并不代表就不能买了,只是我觉得普适性较低,所以就都不写了,当然有些则是性价比比较低的缘故故意不写

Intel的HEDT系列现在全部不建议考虑,Intel会出新的HEDT,最高24大核,这个未来也许会有一定的推荐价值,目前包括7940X之类的产品不再做推荐,因为已经被12代酷睿几乎全方位打压了。

今年Q3和Q4的时候intel会发布全新的Xeon W,届时会有最高56核可选,全是12代大核的架构,并且开放超频,所以现有的HEDT更加不要考虑了。

AMD:

(AMD的老农用机架构的CPU现在一概不做推荐,垃圾佬捡着玩就行,另外AMD现在低端平台竞争力不高)

R5 5600G

推荐理由:在保证CPU性能不弱的同时还有一个可用的核显,可以用来当作过渡主机的核心,目前盒装价格899,可以搭配A520/B550主板使用,核显可以玩LOL、Dota之类的游戏。5600G由于缓存规模小于5600/5600X,所以游戏性能比5600/5600X显著弱一档,5600G只建议作为对性能需求不高的用途考虑。

R5 5600

推荐理由:R5 5600现在盒装为900左右,它是目前AMD主机高预算网游主机的首选。性价比较高,并且功耗也不高只有几十瓦,所以可以考虑搭配A520/B550使用。5600X由于要略贵一些,但是没有什么实质性提升,所以暂时可以不考虑了。当然如果为了压缩预算,可以考虑A520主板。

R5 7500F

推荐理由:新出的性价比Zen4型号,相当于屏蔽核显的R5 7600X,然后降了一丢丢频率,但是散片价格仅一千出头,性价比非常高,搭配A620主板之后板U价格可以压到1800以内。游戏性能可以媲美5800X3D的水平,游戏主机预算超过8K即可以开始考虑。

R7 7700

这颗U最近淘宝散片一千五左右,默认状态下亦可实现全核5.3-5.5GHz的游戏频率,所以目前可以作为7500F的上位替代,适合高端游戏主机考虑。

R9 7900X

思来想去还是用7900X来替换掉5950X,因为7900X多线程性能和5950X差不多,但是单线程性能领先很多,总的平台价格差距不大,适合作为高预算生产力主机以及游戏主机选择,不过目前性价比暂时略逊于intel平台。建议考虑搭配微星B650m mortar这类中高端B650使用。顺带一提,7900打开PBO之后和7900X几乎一样,所以如果发现7900的价格比7900X明显低一些,可以优先考虑7900

R9 7950X

这是目前ZEN4的旗舰,我做了它的评测,我认为它目前的生产力方面的性能还是非常强的,对于A饭来说这是一个提升非常大的处理器,因为下一代得2024年了,所以如果你在那之前准备装一台高性能工作站同时还要兼顾游戏性能的话,可以考虑7950X。缺点是平台造价极高,只适合高预算的用户考虑。

R7 7800X3D

这是目前AMD阵营最强游戏CPU,在我的评测里面这颗CPU取得了最好的测试结果,所以我认为如果你想组装AMD平台最强游戏配置,R7 7800X3D绝对是首选,普通玩家可以不考虑,因为价格有点贵。

7950X3D和7800X3D的评测我已经发了:

超合金彩虹糖:ULTRA GAMING 2.0 ? AMD 锐龙9 7950X3D上手评测超合金彩虹糖:【评测】锐龙7 7800X3D上手评测

说句心里话这7950X3D没有跑出特别亮眼的表现,所以我个人不太想推荐这个U,我个人觉得不如去选7950X

毕竟7950X只要3699,而这个玩意的现货居然要加两千块钱左右,这钱都能买张B650m重炮手还有剩了

以上没有写到的并不意味着就绝对不能买了,而是我觉得可以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用到,但是以上单独挑出来的更有典型性,可以适合绝大多数人,其他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然后是AMD的HEDT:

AMD的撕裂者基本上做3D渲染或者转码之类的是比较适合的,做3D渲染的话基本上一颗CPU就能抵很多颗CPU了,如果是视频剪辑导出这些需要大容量内存但是CPU多核优化又做的不怎么样的,建议3960X打止,对于这类产品,若是用不上它的超多核心,那也是花钱买亏吃

首先,1900X/1950X/2950X这些一二代撕裂者暂不推荐,因为我看了一下价格,CPU价格不算高,但是主板价格高,这就导致平台造价会很高,然后它们在很多测试里面又很难赢新平台,所以就不推荐了,除非有特殊用途用得上它的超多PCIe通道(比如说挖矿)。

而某些应用是吃其他方面比如说内存带宽的,比如说有限元计算等密集计算型应用,线程撕裂者比起那堆六通道八通道的产品可能就显得不是那么合适了,像Intel的Xeon、AMD的EPYC都是超多内存通道的产品系列,这种用途的可以考虑购买EPYC系列,就是价格比较贵

如果是Adobe全家桶系列的设计类工作站,建议最高只上到3970X,甚至3960X都足够了,多的钱我认为调剂到内存容量和硬盘性能这方面会更划算以及部分问题的改善会更明显,

关于AMD的其他散片(主要指一二代的散片):

一二代的一些产品确实便宜且传统项目里多线程性能可观,老的AMD散片建议专门看重它的某项特点的玩家去选择,比如说R5 2600和R3 3100之间的选择,追求游戏性能那肯定选R3 3100,追求传统项目多开选R5 2600(完美解决方案为加一点钱上3600)。

APU系列:

ZEN/ZEN+的APU暂不推荐。(贵+性能不算强)Renoir系列暂时不推荐。(贵)Cezanne系列由于缓存、微架构的改进,其游戏性能相比Renoir系列得到了大幅提升,游戏性能不算弱,然后核显性能也足够玩一些老游戏、入门级游戏,所以可以用在过渡时期,我觉得5600G散片的性价比就还可以。

CPU游戏性能天梯图:

主板篇:

辅助阅读:

一般不建议去考虑什么创作者主板,除非你对某些型号上面特有的接口比如说满血雷电3有需求或者说中意它的外观Intel这边,想要超CPU倍频(也就是常说的超CPU频率),除了CPU要满足带K或者带X之外,还需要主板支持,必须要Z开头或者X开头的主板,比如说Z370/Z390/Z490/Z590,或者X99/X299。若是想要超内存,那么也必须要Z或者X开头的主板,但是十一代酷睿时期的B560主板支持内存超频。AMD这边,主板全部支持超内存频率,而超CPU频率则需要非A系列主板(比如说B450、B550、X570),A系列主板比如说A320/A520,也就是说目前除了前面那俩主板,其他的主板都支持CPU超频。主板现在主要考虑华硕、微星、华擎三家,原本这里也有一个技嘉位置,但是技嘉涉嫌乳化,所以这里就彻底下掉技嘉了。在有必要削减主板预算的时候,就只想着默认用用,可以考虑一下昂达、七彩虹这种厂商的入门款主板,其他时候不建议考虑这种厂商的主板。

那些品牌主板值得买?

可以看看这张图:

一般来说考虑华硕、微星、华擎就可以了,因为技嘉之前辱华,所以是不做推荐,但就板厂实力而言技嘉确实是一线。

三线主板以性价比为竞争优势,也是可以考虑的,就目前这代产品来说铭瑄相对做的较好。

主流主板对应产品代数

这是目前主流CPU和主板的搭配,千万不要买错了,买错了容易翻车

大方向主流主板优劣参考

应该是非常清晰的

简化推荐榜:

intel主板:

AMD主板:

要是玩灯的话,强烈建议考虑华硕板子,华硕在这方面的优化是最好的

详细推荐:(以对应CPU价格从低到高排列,H510暂时无合适推荐)

Intel主板

H610主板:

i5 12600及以下的产品都可以用H610主板来带,主要是因为这些产品的功耗都比较低,都可以用H610主板来搭配

但是H610主板内存最高只能跑D4 3200,如果要超内存的话还是至少买B660主板吧,具体型号可以考虑华硕H610m A D4。目前综合最好的H610主板是华硕的H610m-A。如果没货可以买H610m E/D,少了mos散热片,高负载下会温度高一点,不过对于i5/i3来说够用。微星/华擎的H610都拉胯。

供电能力最强的H610主板是铭瑄的H610挑战者,适合低预算用户考虑,铭瑄的BIOS是硬伤,不过默认用没问题

H610系列有一张ITX主板很有名,那就是铭瑄的H610 ITX挑战者,这张itx主板价格不算贵,最高可以稳带i5 12600KF,适合用于intel平台这边中预算itx主机。

B760主板:

不是说B660主板就不能考虑了,像华硕B660m-K在淘宝还是有很多五百多块钱的,供电最高可以带12600KF,两个M.2接口,很值得考虑。

B760综合最好的依旧是迫击炮/重炮手,最高可以稳带锁253W的13900K,这两个你们任选一个就行

不过B760m mortar max可以不考虑,因为多了“Max”意味着多了一个时钟发生器,贵了一些,而13代都锁外频了,会玩的人也不多,所以干脆一刀切不建议考虑。

B760系列最好看的主板我觉得是B760G小吹雪,供电相较于TUF系列做了升级,不过由于MOS散热不够强,依旧是只建议最高带锁253W的13900K

上一代B660的版本之子是铭瑄的B660终结者,这一代B760提高了售价,新增了WiFi,然后优化了MOS散热,最高依旧能带锁253W的13900K,铭瑄就是BIOS有些拉胯,如果不折腾超频其实可以考虑铭瑄主板

B760 的itx主板我觉得最值得考虑的是铭瑄的B760i,主要是足够便宜,最高可以带i7 13700K这种产品。

Z690系列:

Z690主板和B660主板是一样的问题,Z790大量上市,Z690逐渐没货,所以取代是必然的。

但是少数Z690非常优秀,碰上好价格清库存依旧值得考虑。

13代/14代酷睿大部分型号的功耗不高,所以对主板的要求并不算很高,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可以不需要追求非常好的主板,我看入门级的Z690也还不错啊,比如说微星的Pro Z690-A,这板子我觉得带不超频的i9 13900K都是够用的(这板子超内存很强)。人称Z690 Pro Apex,可见其含金量。

Z690-A主板建议买DDR4版本,在淘宝有一千出头的,性价比非常高,可以稳带12-14代酷睿几乎全系列CPU。

Z790主板

其实Z790主板相较于Z690主板来说提升不多,主要是强化了供电,然后增加了背板,优化了高频DDR5的超频潜力,就这些了

但是厂商的产品线逐渐过渡过来了,我们也只能跟着厂商的布局走,毕竟Z690已经是老主板了,后续的优化、活动都将围绕新产品展开,如果同名Z690价格和Z790差不多,那大概率是Z790更值得考虑。

首先是铭瑄的Z790m终结者

之所以我把它放在Z790的第一位是因为它真的挺优秀的,作为一张MATX主板有5个M.2接口,然后还自带白色属性(可以装白色主题的电脑,黑白通吃系列),mos散热升级到全系列最佳,可以稳带i9 13900K满血发挥,最后价格只有一千五左右

所以我认为它综合来看是最值得考虑的Z790主板之一,属于是buff叠满的存在。当然铭瑄的BIOS依旧距离华硕/微星/华擎有很远,所以用它超频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

中端Z790主板可以考虑华硕的Z790 Plus,有D4/D5的版本可选,以下的所有主板都能带13900K满血发挥

华硕/微星的中高端Z790主板可以考虑Z790吹雪和Z790刀锋,分别都有D4/D5的版本,看你们自己的喜好选择,配置都挺强,微星供电更强,其实到了这种高端主板,如果不是奔着特殊功能去的,一般就是看外观选了

高端Z790主板可以考虑华硕Z790 Hero或者微星Z790 ACE,其他厂商的高端明显比不过

AMD主板

A620主板

这个系列我虽然在图标里写着适用于AMD 7000系列的R5,但少数供电不错的A620主板也是可以带R7的,只不过由于入门级B650主板和A620相差真的不多,所以A620主板我在推荐的时候真的就只建议买便宜的

在具体推荐型号上我选择了两款,微星A620m-E,以及华硕A620m-K,这俩华硕这个更强,微星便宜,两张板子价格相差小于100无脑A620m-K,华硕A620m-K建议淘宝、PDD之类的渠道买,狗东价格太贵了

A620主板目前主要建议用来带R5,主要是针对R5 7500F这颗CPU,因为R7平台基本上都能上B650主板了

B650(E)主板

这个系列可以不考虑B650E主板,只考虑B650主板,除非同型号的B650E只贵一百左右

目前B650主板最大的问题还是太贵了,相较于七八百的B550中端主板,大部分B650的价格直接翻倍了,虽然比X670便宜,但是对于它这个定位本身来说还是偏高了,这里也顺带点评几个,后续降价到一千元以下就值得购买了

其中最主力的还是微星的B650迫击炮和华硕的重炮手,俩欢喜冤家一直以来是中流砥柱,只不过目前价格都在1500左右,重炮手有时候促销价格贵更低一些,最高可以带7950X

再低端一点的可以考虑华硕B650m-K,这张板子建议淘宝买,才八百来块钱,最高可以带7800X3D

B650的 itx主板中兼顾配置和性价比的是微星的B650i EDGE WiFi,最高可以稳带7900X,不过主板价格略贵,适合高预算itx主机考虑。

B650系列的ATX大板数量较少,比如说华硕的TUF B650-Plus,大板相较于上面的MATX主板来说拓展性会更强,但是对机箱大小的限制也更大,部分用途会更需要。最高可以带7950X

映泰的B650MP-E Pro也可以考虑,这张主板才八百多块钱,但供电稳带7800X3D,不过我个人觉得它对比华硕B650m-K没有很明显的优势,所以放在后面推荐。

X670(E)主板:

这是AMD全新7000系的主板,目前由于整体价格偏高,所以只建议高预算用户考虑,而我也只推荐了两个极端,是稍微偏亲民一点的价位以及高端型号

这个系列我将推荐两个分支,一个是入门级X670主板,一个是偏高端的X670E主板,这两个系列是比较值得考虑的。

相对较为亲民的TUF X670E Plus这种属于是完全就足够带Zen4全系列了,但是目前价格有一点高,如果是你买了高端Zen4,然后想买个X670主板,可以首选这个型号。当然类似的还有微星的Z670-P、X670E Pro RS,其中以X670E Pro RS主板规模最豪华

如果追求高端,那可以买X670E Hero,这板子我用来做Zen4首发,感觉还是挺符合高端定位的。于Hero对应的微星板子是X670E Ace

X670E Taichi是华擎这次X670E主板的旗舰,这代的太极并不算出色,如果你喜欢华擎的话可以购买。

AMD 7000系以前主板推荐:

A520主板:

这边基本上追求个亮机、能带的动处理器就够了,华擎A520M HDV都是可以考虑的,价格也都比较便宜,可以考虑拿来带速龙200GE/3000G、R5 5600G/R5 5600之类的产品

B450主板:

现在基本退役,但是性价比犹存,既能超CPU又能超内存,可以用来搭配3700X之类的产品,但是不建议单买来带ZEN3产品了

B450主板的可以考虑B450m mortar MAX,或者华硕B450m 重炮手S,淘宝只要500左右就可以拿下,我甚至看见有四百出头的,四核级处理器还可以考虑B450m A Pro Max这种更入门的主板。

但是目前B450主板要支持ZEN3处理器都需要刷BIOS,这种操作可以请求卖家帮忙完成,也可以自己刷(需要有另一台电脑)。

B550主板:

​供电相比B450大幅加强,PCH也从PCIe2.0升级到了PCIe3.0,但是价格也提高了一些,算是厂商默认支持PCIe4.0的B系列主板。

首选B550主板参考微星B550m Mortar Max,这在板子带3950X/5950X默频都是可以带动的,一般来说不知道选啥就选B550m mortar。中端B550主板还有华硕TUF B550m Plus,是同级别的竞争对手

中预算的AMD ITX主机可以考虑华擎B550m-itx-AC,这板子建议用来带目前的六、八核AM4处理器,不建议带更高核心数的处理器(除非你确定平常不开PBO然后不经常满载),适合中高预算的锐龙ITX主机考虑。

散热器篇:

【保姆级教程】台式机散热器选购指南(这里详细好几十倍!!!)

我这里把普通平台的风冷散热器推荐做成表格:(这些散热都不支持你处理器大超,默认用只要电压不是特别高都是完全没问题的)

大家可以参照这个表格来选择,基本涵盖主流普通平台了。

需要额外声明的是,intel平台在选购散热器的时候,是以大核数量为上面核心数为参考标准,比如说i5 12600KF,是6大核+4小核,一共10核心,但是大核只有6个,所以在上面散热器针对表格里以六核看待。

目前最强的风冷是P60T和暴雪T824

顶级风冷可以超越一些240水冷,但是在比较好的水冷面前,顶级风冷依旧矮一截,我自己测ibe extreme银剑的温度就比利民EX360要高三十来度,我当时测到这个结果简直大吃一惊。

其实这种风冷的上限也就仅仅在i7 13700K、R9 7900X而已,像i9 13900K/14900K/7950X这类其实压不住,除非你锁253W功耗。

我现在其实不太建议高端主机选风冷,因为风冷的效果也要看风道效率,你选一个顶级风冷回去,如果风道不合理的话,压i7 13700K满载肯定也会压不住的,但水冷就没那么靠风道了,而且现在水冷的方案非常成熟,一般也不会漏液了。

PS120 SE≈FC140>FS140>PA120

我也不知道为何利民要这样卷自己,一般如果你们要购买这种大型双塔散热器,可以考虑PS120 SE,或者FC140就行了,PA120(SE)噪音略大

PA120有一款mini款叫做PA120 SE,削减了高度,散热效率有小幅度下降,但是由于高度只有155mm,所以兼容性方面更好,用它压不超频的i7/R7/i9/R9完全没问题

有人可能有疑问,为什么上面不推荐猫头鹰的散热器,像U12A、U14A之类的,其实是因为这些散热器太贵了,在我看来这些产品性价比偏低,所以没有做推荐。

SL125

这是VK新出的风冷散热器,效率要强于利民系,不过比起前面两个要略逊一些,价格也便宜不少,用来压i5 14600K、R7 7700X/7900X之类的是比较合理的。

臻 RZ620

这是超频三的旗舰风冷,体型较大,需要特别注意和内存的兼容性,性能和SL125差不多,价格才三百出头,也可以买。

利民TA140EX、利民U120EX

这俩也是差不多水平,要比BA120这种略强一点点,我真的很难理解为什么利民要在200元以下布置这么多散热器,会比上面俩略强一点,不过购买这俩需要注意机箱的散热支持高度,建议支持高度在160mm起步

可以用来压主流六核、八核处理器。

利民AX120(Plus)、AX120R、AK120(Plus):

这仨其实水平和AS120(Plus)、雅浚B3差不多,严格来说是略强一些,我都不知道为什么利民要在百元级出那么多款散热器,差距还都不大,其实都还不错,压主流的i5/R5一点问题都没有,i7/R7的话只要不超频跑压力测试,高频下也是压得住的

当然我顺带多说一句,AX120R、AX120R SE的高度只有148mm,对于部分老机箱来说是比较友好的

ID-COOLINGSE-35、玄冰400:

这俩水平和利民AX120R SE差不多,就当是做一个选择,在这些百元级的选择上可以任性一点跟着审美走,喜欢那个就选哪个。

利民TR-TA120 EX、利民BA120 :

这是比上面的G3、AS120定位更高一级的存在,升级到了五热管,散热水平也略有提高(对R7来说是没有提升的),基本上拥有着对阵老将——大霜塔的能力,

BA120是新出的单塔六热管散热器,其实和TA120差不多,这俩随便选都行,这种散热器最高能压136KF这种CPU,AMD这边则是7700X,更高端的话就需要降频了。

雅浚E3、雅浚B3、利民AS120(Plus)、东海R4000:

这四款散热器又是差不多等级的,价格差距也不大,用来压制主流六核处理器都没问题

这里面以利民AS120 Plus最强

水冷的话,不建议购买很便宜的水冷,也不建议购买小厂的水冷,到时候漏了你就知道急了(好的水冷漏的更少),便宜水冷性能也不咋样,还有就是并不是一定得风冷压不住的时候才去选水冷,如果是对水冷情有独钟的话,即使你是买了i5 10400这种几十瓦的CPU也是可以去购买水冷来压的,没有强制规定说低功耗的CPU就不能用水冷,也没有谁规定说高功耗的CPU一定要水冷。

分体水建议不差钱还爱折腾的发烧友考虑,普通的玩家如果想要涉足分体水的话,我建议要么就买包售后的成品,要么最好是身边有个懂行的帮忙,这两种情况只要满足其中一个就比较适合考虑分体水。

一体式水冷具体推荐:

利民

我有时候看着这堆利民的散热器很不舒服,因为搞这么多出来自己卷自己何必呢,一堆散热器搞出来又不分伯仲,500块钱以下都还搞一堆360水冷出来,也就压一下主流六核八核处理器罢了。

ID-COOLING

这一家我就只推荐了一个240水冷,价格非常便宜。品牌声音不太大,不过这玩意是真能压六核处理器。

如果有需要的话,也可以买带灯的。

VK

这是去年兴起的一家水冷厂商,实测目前第二代GL360性能相当不错,和利民的360冰封远景v2属于是同一档位的水平

VK的240水冷属于图一乐,喜欢可以买。

E360属于现在的旗舰级别,可以用来压现在的旗舰CPU。

追风者:这个散热强是强,可惜有些吵,如果主机不是放在桌子上用的话,可以购买,当然要注意它的价格了,毕竟这玩意得一千多了。颜值其实也比较普通。

EK

EK家的旗舰水冷 Lux非常强,根据实测强过了VK的GL360以及利民360冰封远景v2,但是价格也比它们都更高了,属于是高端电脑的选择对象

EK也有240水,说实话我个人不太喜欢那个CR240,240水冷我更喜欢性价比高的版本,这个写出来就只是满足少部分人的需求吧,比如说高端itx主机,想买个贵一点的240水冷啥的。

恩杰

恩杰的Z73/Z63是目前恩杰的主力产品,Z73从散热水平来看,属于目前的T1.5级别,已经不如现在的T1级别水冷散热器了,恩杰需要更新产品了,而且目前价格非常贵,说实话我不太喜欢这个系列

不过恩杰的灯效是最好的一个,富佬可以考虑。

九州风神

九州风神的冰堡垒在测试中在6 o`clock的安装方式(也就是泵竖着装)打败了利民的360冰封远景v2,价格也比较低,所以性价比可观

从内部评测来看,九州风神新设计的冰魔方则比冰堡垒还要强一点,在我看来九州风神这俩散热已经性价比胜过利民的了,只不过在安装方式上有讲究,所以放到后面来特意讲解

海盗船

海盗船目前只推荐高端360水冷,目前海盗船的散热器有点类似于恩杰,水平不是最高的,但是价格比较贵了

但是同样的在玩灯方面海盗船非常擅长,可以说海盗船是最会玩灯的一个企业了,海盗船的专属玩灯软件可以实现非常多的效果,但是搞一套海盗船造价昂贵,富佬才考虑

阿尔法酷

北极熊系列在国内这边不太出名,实际产品水平还算不错,性价比也还可观。旗舰款的水平不逊于九州风神的冰魔方,240水版性价比高。

不过你们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看齐扇子厚度,贵一点的扇子厚度为30mm,25mm版本会弱一些,但是会便宜不少。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预算和喜好来,没事别跑压力测试,压力测试作为一种检验系统稳定性的测试比较好,而且即使跑过了压力测试也并不代表系统绝对不蓝屏不崩溃,因为导致系统蓝屏的原因可以有驱动方面的,

如果是TR4平台,散热器不是很多,风冷的话,像猫头鹰U14S TR4,默认用跑渲染是压得住的,安耐美倒是有那种压TR4的水冷,就是价格贵得多,有打算超频的可以去了解一下。

Intel的3647平台散热器不多,风冷有U12S 3647版以及U14S 3647版可以考虑,3647的散热也不多,如果要上水的话,需要单独买3647的水冷头之类的(这个不建议一般人考虑),

我最后再提一句,X99某些主板的CPU底座是长方形的,这种需要单独买对应的散热器,就是那种服务器的塔式风冷,有些会表明长方形、正方形,这里只是顺带提一句。

内存篇:关于内存容量问题

我用一个简单的表格来概括不同用途对容易的追求

2022年的今天,想要流畅使用Windows,轻度用途可以考虑8-16GB的内存容量

要想无障碍玩绝大多数大型游戏,建议内存为16-32GB;

如果是专业工作站,则要看具体使用的软件、各软件的使用频率来定,有高容量需求的也有低容量需求的,就比如说AE就是对容量需求极高的,一般万元级经常用AE的建议64GB内存起步,并且做好加到128GB的准备。

关于内存条数量的问题

很多人应该有过这样的疑问,我主板有四根内存槽,同样的32GB内存,我是选择四根8GB还是两根16GB呢?

来看图:

对于双通道内存平台,如果只有两个内存槽,那么我建议你插满;

如果有四个内存槽,我建议首选插两根,比如说要满足32GB的容量那就首选16GBx2,四根8GB也可以,但是这样会插满所有的内存槽,后续没有拓展性;其次我们假设每根内存条出问题的概率是一个固定的低数值,那么四根内存将拥有两根内存翻倍的故障率,这种事在通道齐全的情况下越低越好

尤其是偏工作站用途,比如说你要剪视频、跑密集计算之类的应用,除非你要求一定要插满内存槽,或者说后续规模不可能再扩大了这样就足够了,那么此时你可以插满内存,不然一般还是建议留些余地方便以后直接在这个基础上加内存。

对于打游戏来说,同频率时序下四根8GB的游戏帧数会略高于两根16GB的(高2%左右),四根内存也会进一步提高内存带宽(但是幅度不大),这是插满内存的优势方面,你们需要知道这些。

内存可考虑的品牌:

金士顿、英睿达、芝奇、威刚、海盗船、科赋、影驰、阿斯加特

购买内存记录在这些品牌里面选择,当然这些品牌也有不太好的内存,只是来这几个品牌更容易找到好内存,不能去垃圾堆里找金子嘛。

目前DDR4内存对比DDR5内存还有比较大的价格优势,所以目前优先推荐DDR4内存。

ddr4 4000MHz以上暂停推荐,因为目前这个频率以上的内存都太贵了,相比之下性价比不高,高预算可以买高频DDR5内存了,可以不用再为高频DDR4买单了。

DDR4内存

DDR4 2666的内存暂停推荐,因为我发现主流2666内存价格和3200的基本一样了,所以我认为2666MHz的内存可以全面不考虑了。

由于DDR5内存的性价比越来越高,所以本文大量减少了DDR4内存的推荐,仅留下高性价比和高稳定性的型号作参考。

金百达的银爵

这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一类内存了,有8GB、16GB和32GB的,这内存基本上就是冲着只开XMP去的,如果你要超频的话就没有什么余地。值得注意的是金百达内存不建议用在除了华硕、微星、技嘉以及华擎以外品牌的主板,有概率点不亮。

游戏主机6K以上预算可以追求32GB内存了。

金士顿骇客神条系列(3200/3600MHz)

骇客神条目前是兼容性较好的一个系列,基本上可以应付一些不太确定是否兼容的场景,像金百达内存和铭瑄/微星主板就不太和谐,但是这种场景用骇客神条就没问题。可以考虑3200和3600的频率。

这个系列也有单根32GB的,特殊用途可以考虑,目前大容量内存这里,DDR4依旧有很高的性价比。

阿斯加特弗雷系列

这个系列和金百达的银爵差不多,颗粒都不算好,但是只开XMP的话够用。价格足够低,但是不建议用在小厂主板上。

弗雷系列也有专门的三星 B Die型号,这个系列价格相对较贵,如果你是DDR4内存的超频爱好者或者高预算游戏主机,可以考虑买这种内存去折腾,这内存可以超频到4000 C15或者4266 C17使用

DDR4 ECC、DDR4 ECC REG内存:三星、镁光、海力士、金士顿这个系列是专为需要ECC内存的用户选出来的,其实ECC内存要好选择一些,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定位之类的,就是照品牌、频率以及容量去找就行了,然后定价有高有低,在上面写的四个品牌里面选择就行了。当然也有挂牌的ECC内存比如说联想的,这种会更贵一些,东西基本都差不多。

DDR5内存(不建议考虑单根8GB的型号)

由于海力士a die的大量普及,原三星、镁光的原生4800MHz颗粒的内存就不再做推荐,将会以a die为主,因为这个系列性价比高而且普遍都能上高频,适合愿意动手的玩家。

海力士a die有原生4800的,也有原生5600的,都特别能超

金百达银爵/刃系列 DDR5 6400 系列

金百达银爵系列依旧是高性价比的选择,因为海力士a die的普及,建议考虑DDR5 6000及以上的频率,建议考虑单根16GB和32GB版本(看用途来)

但是我需要告诉你们的是,金百达这两个系列的内存散热并不咋样,所以如果你是买来就开个XMP用,那就比较适合考虑。

如果要玩超频,这个系列上限不高。

光威天策系列-皓月白DDR5 6400/6800系列

光威也推出了自己性价比较高的高频DDR5内存,而且价格也不贵。值得一提的是,这次DDR5内存的比拼中光威的皓月好比金百达银爵普遍调教能力更强,

当然如果你想省几百块钱,可以买非A Die的版本,那种是C40的,然后开XMP用就行了。

芝奇幻锋戟系列(6600-7800MHz)

这个系列只建议超高预算的用途考虑,用来组装高端游戏主机

如果是做设计类特效、动画、影视类,内存频率影响不大,这种要多注重内存容量方面,部分软件还得兼顾内存带宽,比如说lightningroon,如果是密集计算型应用,超内存频率可以带来一定程度的内存带宽的提升,但是密集计算型应用用户我想也不会去手动超内存,有也是极少数,这种时候更高内存带宽的平台应该被更优先考虑,直接堆内存通道就很简单粗暴,一般都是建议买了直接XMP或者AXMP就够了

为什么要了解分频?

这一环节主要讲述现在内存有分频这个问题,而分频又会对我们选择内存造成哪些影响。(主要针对DDR4内存)

AMD的Ryzen 3000系列以及Intel的11代酷睿级以后引入了内存分频机制,也就是说当内存频率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将会分频,分频之后内存的效能将会大幅下降,这对DDR4内存来说影响特别大

所以大家在购买DDR4内存并使用的时候务必要小心内存分频这个问题,首先来看一张图

3200频率的那些型号是特例,所以每一个都会写出来

下面就对这张图展开解说

像i5 12400F这种处理器,如果你买DDR4 3200的内存,那直接开就不会分频,但如果你买了3600频率的内存,直接开的话就可能分频,此时性能是绝对不如3200频率的

所以这一环节主要是告诉大家,在选购内存的时候,AMD 3000系列、5000系列,Intel的第11代酷睿,内存频率尽量不要超过3600MHz,选到3600MHz就行了

而intel的第12/13代酷睿还要具体分析,因为有带K和不带K的型号,比如说i7 13700和i7 13700K,后者就带K

在这两代处理器中带K不仅仅是能超频,还不锁SA电压,所以那些不带K的,比如说i5 12400F/i5 13400F/i9 13900之类的,跑DDR4内存就没办法上太高频率不分频

一般现在推荐的话,Intel第12、13代酷睿非K的产品,选择DDR4内存都尽量不选3600及以上频率的,一般都选3200的,因为只有极少数可以跑到3600不分频,但是跑3200是绝对不分频的,所以一般求稳这个系列都是DDR4 3200的频率。

至于说Intel的12/13代的带K处理器,比如说i5 12600K、i7 13700K之类的,可以随意买3600及以上频率的

Intel的第14代酷睿又有一些不同了,14代酷睿非K解除了SA电压的限制,所以在DDR4内存的频率上基本上都能稳3600-4000不分频,厉害的甚至可以4533频率不分频。

至于说DDR5内存,分频就已经成为习以为常的事了,现在DDR5都有分频,所以DDR5内存的选择上不需要考虑所谓分频不分频

只需要了解平台以及CPU所能支持的内存频率上限即可,这个比较容易,一般配置单里也难出错。

电源篇

这里还是得多啰嗦一下,买电源尽量买单路+12V输出的,这样就不用担心一方紧吃一方吃紧了,双路12V电源CPU和显卡是分开供电的,单路是一起供,单路明显更为灵活

另外选购电源的时候也需要注意一下CPU/显卡供电线是否足够,比如说你的主板和CPU都需要两根8pin的供电,但是电源却只有一根8pin的CPU供电,这显然就不合适了。

关于电源这篇文章有非常详细的科普:

超合金彩虹糖:【保姆级教程】台式机电源选购指南

300W级别也没啥特别好的电源,可以看看台达VX300这种,这种电源是我推荐的下限,

450W/550W级别的电源一般是主流中等预算电脑的电源,可以考虑以下系列:

振华:铜皇450/铜皇550,冰山金蝶450/冰山金蝶550微星:迫击炮550W

海盗船的VS450/VS550、安钛克VP系列非常不建议选择,这是垃圾电源。

下面推荐一些值得购买的高瓦数电源:(同一个命名的电源高瓦数将不重复写命名)

酷冷至尊: V650 Gold / V750 Gold / V850 Gold振华: Leadex G650 / G750 / G850 ; Leadex HG650/HG750/HG850Evga: 650/750/850 G5 ; 650/750/850 GA海韵: Focus GX650 / 750 / 850海盗船: RM650X/ 750X /850X安钛克: HCG650/ 750 /850恩杰: C650/C750/C850追风者:AMP 750/850先马:黑钻750W/850W、XP850微星:迫击炮650W利民:TR TG650/750

类似华硕雷神之类的电源基本上都是买上面产品的方案然后魔改贴牌的产物(海韵初代Focus系列),一般不建议购买,因为价格太贵了,除非是凑ROG全家桶

全白方案电源:

ROG:雪鹰850W微星:MPG A750GF WHITE追风者:AMP白色750W/850W/1000W先马:XF750W、XF850W、XF1000W

一般的主机可以考虑450W/550W/650W的电源,大电源可以向下兼容,一般来说尽量要留一些冗余给电源,大概30%左右,

当然并不是说你不能选大得多的电源了,大得多的电源因为更贵,所以在预算不是很高的用户的配置里面一般是不建议在电源上下太多料,

一般电脑的吃电大户就是CPU和显卡,这俩可以以双烤的功耗值为参考(不是什么时候都是双烤的功耗),其他东西杂七杂八基本上就是几十瓦,这里写几个型号电源组合示范:

我个人的主力机在用的电源是振华Leadex G850,这款电源的模组线我认为是比较完美的,可惜就是电源白色但是线的颜色是黑色的,追风者、先马都有那种电源和线材都很白的电源

像我给自己装的纯白主机用的电源就是先马XF850W

高配的工作主机建议电源不要选差了,余量一定要够(建议30%左右),电源可是关乎到硬盘这些硬件的安危,电源一定不要缩,

预算超级高的或者1000W及以上的电源,可以考虑上面品牌的白金、钛金级电源,其实金牌也很优秀了。

1000W:

海韵:Focus GX1000、Prime GX1000、Prime PX1000、Prime TX1000 ,振华:Leadex G1000、Leadex P1000 ,海盗船:RM1000X ,酷冷至尊:V1000 ,Evga: 1000G+、1000G3、1000G5 ,安钛克: HCG1000、SG1000追风者:AMP 1000

1300W:

海韵: Prime GX1300、Prime PX1300,安钛克: SG1300,酷冷至尊: V1300,

如果是想买SFX电源,也有推荐的

全汉: MS450/500/600,MS600G ,海盗船: SFX450/SFX600(金牌),SFX600/SFX750(白金牌),银欣: SX500-G/SX650-G/SX700-G,SX700-PT,SX800-LTI , SX1000,

固态篇

(考虑到前阵子有一批SSD被拿去挖矿消耗了大量的写入寿命,所以不建议购买二手固态,尤其是1TB起步的)

经过我个人使用,我三台电脑的系统盘分别为闪迪X300s OEM、PM981A、PM9A1,都是512GB,分别就是SATA固态、PCIe3.0 NVME固态、PCIe4.0 NVME固态,在日常使用中这三个固态基本拉不开差距,只有跑测试的时候才能看出来这仨差距非常明显,所以在购买固态的时候可以不用死磕顺序读写。

简化推荐表格:

三星出现了一个0E事件,从860EVO到990 Pro全部都有这个问题,包括对应的OEM型号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品控问题导致硬盘出现大量坏块,易发性高,而且无法通过更新固件解决,只能走售后换盘,对数据安全的影响是巨大的,目前这个问题暂时无解,所以为了避免问题波及到更多群众,下架所有的三星固态推荐

以下是具体推荐理由

西部数据SN580是新出的中高端固态,综合性能看起来很强,价格仅比SN570小幅上涨,所以非常值得购买

评测文章:

超合金彩虹糖:SN580上手评测,性能不错哦西部数据固态的SN580、SN770系列是目前西部数据的主流产品,WD Blue SN580是目前西部数据的主流中端固态硬盘,适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770的定位高于580。

西部数据的高端系列为 WD_BLACK 系列,其中 WD_BLACK SN850X 为西部数据最新的旗舰固态,同时也拥有目前消费级固态中最强的性能,拥有7300MB/s、6600MB/s的读写性能,现在价格也还算可以,高端主机适合考虑这种高性能旗舰固态

评测参考这版:

超合金彩虹糖:西部数据SN850X 1TB上手评测

SOLIDIGM P44 Pro,这是新加入进来的,可能很多小白不认识这个品牌,其实它的前身就是英特尔的固态,intel把这个团队卖给海力士后单独成立的品牌,这个系列延续了英特尔固态极高的品控,在三星解决0E门之前,这就是目前消费级最稳的固态,同时性能也是最高档的存在

致钛tiPlus7100,也算是国产固态之光了,从主控到颗粒完全国产,性能相当可观,可以当成一个没缓存的980Pro了,我也做了个评测:【卷王之王】致钛Ti Plus7100上手评测,还不错哦 - 超合金彩虹糖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94578399

游戏高性能版则偏发烧级,其实就是SN750的马甲,一般情况下都是中端固态性价比更高,因为价格更便宜,读写慢一点用不出实际差距。

铠侠的RC20的性价比也还行,相较于SN570来说劣势在写入质保更低且顺序读写慢一些,发热也更大一些。但是目前性价比极高,尤其2TB经常看见850左右(淘宝),这性价比当仓库盘简直了RD20是RC20的进阶版,它们俩的关系就像是SN750和SN550一样,一个中高端一个中端,RD20的读写速度快一些,价格也贵一些,其实用不出区别,如果你想追求一点更高端的话可以放弃RC20选择RD20

而铠侠G3是G2(即RC20)的升级款,原则上是对标SN580的,同时也去掉了G2时的DRAM缓存,变成一个无缓HMB盘,温度有一定的下降

SE10是铠侠的旗舰固态,速度达到了SN850水平,售价方面低于SN850,写入质保比SN850要低一些,也就相当于多一个选择吧,建议带散热片使用。

宏碁的GM7000我去年做过评测,当时价格优势还不太明显,性能属于PCIe4.0固态里比较强的存在,但是发热也比较大,目前售价就非常可观了,也可以用来当仓库盘

海力士的P41/PC801均为P44 Pro的马甲,并且现在P41的售价低于P44 Pro,所以购买优先级高于P44 Pro。

傲腾905P、P4800X、三星983ZET、PM1735这种都是好固态,但是唯一的弊端就是太贵了,一般人可以不用考虑,土豪随意。

不建议考虑的固态型号:(QLC颗粒且价格不合适、性能弱等问题统一被归类到“性价比低”中去了)

至于说大船固态,这是退役的企业级固态,寿命极高同时价格不贵,性能可观,一般都带断电保护,有比较大的OP,但是由于前段时间硬盘挖矿的缘故,这些极其耐写的大船固态可能被大量地拿去挖硬盘矿,所以短期内不建议小白考虑大船固态

企业级固态硬盘有特殊优化的密集读取型以及密集写入型,如果你有相关的需求并且较为频繁,可以考虑企业级固态硬盘,因为相比于消费级来说企业级在高负载的读写方面真的要稳得多

其实固态硬盘不一定只能接在机箱里面,淘宝上是有转接设备的,比如说M.2转Type-C的转接设备,几十块钱,里面就可以用一个入门级NVME固态,这样相当于做了一个超高速的U盘,所以其本体就不一定需要放在机箱里面。

机械硬盘篇:拓展阅读:机械硬盘购买的时候尽量紧扣“买CMR”硬盘的宗旨,SMR的硬盘一定要避开, 机械硬盘的速度不完全由转速决定,也就是说5400转的机械硬盘并不是说速度一定比7200转的要慢,因为机械硬盘的顺序读写速度还由存储密度决定,存储密度和转速对于机械硬盘的速度来说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脱离了任何一方都不能直接谈速度对比。(某些5400转的CMR监控盘顺序读写可以达到150-200MB/S,而一些7200转的CMR硬盘顺序读写甚至只有100MB/S左右)。机械硬盘的速度和噪音表现都显著差于主流固态,并且非常不耐磕,任何一次磕碰都可能导致磁头刮坏盘片,尤其是正在进行读写操作的时候的磕碰,更加容易导致硬盘坏掉。

机械硬盘值得考虑的厂商有:西数(收购日立了)、希捷、东芝(现在改名为铠侠)

可用于普通家庭用途的机械硬盘(不再推荐1TB的机械硬盘):

希捷酷鹰2TB/3TB/4TB西数紫盘1TB/2TB/3TB/4TB

可用于工作站的机械硬盘:

西数紫盘3TB/4TB西数HC320/HC330/HC520/HC530/HC550希捷银河4TB/6TB/8TB希捷酷鹰4TB/6TB/8TB/10TB

不建议考虑的:东芝P300系列,西数黑盘。

机械硬盘现在还有较强的生存空间,毕竟大容量版本硬盘里面机械硬盘相比固态还是很便宜的,一个4TB的机械硬盘只需要500+,但是4TB的SSD通常几千块钱。

机械硬盘能够买CMR的尽量选择CMR机械硬盘,

以前是使用看缓存的方法来判断CMR和SMR,也就是零售机械硬盘这里小容量的机械硬盘这里凡是64MB缓存的那就是CMR,凡是256MB缓存的那就是SMR

但是现在西数、细节都在部分产品线的非大容量款也使用了256MB缓存的CMR机械硬盘,所以之前的那个方法已经不再很好适用了,对此可以把新出的这几个型号单独标出来,其他机械硬盘继续使用之前的缓存判断方法

新出的CMR但是缓存为256MB的机械硬盘有:西数紫盘

另外还有值得注意的,所谓的“新x TB”就基本上都是SMR机械硬盘了

请时刻警惕“新xTB”的那种盘,据我观察不管是西数、希捷、东芝这些厂商,都开始玩这种花样了,一些新品比如说西数蓝盘、紫盘,东芝P300的所谓新款就是SMR硬盘,原本老款是CMR机械硬盘结果新款就变SMR硬盘了,所以如果以后哪个分支又出了所谓的“新xTB”,一定要谨慎

瞧这里面那些所谓的“新款”,全部都是SMR

我自己也买过一个西数的HC320,我觉得挺好的,速度还可以并且并不吵,只有在持续读写文件的时候会有点吵,平常比较安静

超合金彩虹糖:买了个物美价廉的8TB硬盘,小姐姐又换大房子了(雾#)

其实监控硬盘也可以买来家用的,虽然很多监控硬盘说是5900转,但是机械硬盘的速度不能单纯的看转速,还要看存储密度,单纯看转速是很片面的,很多监控盘的实际读写性能也不弱于主流7200转的机械,就不用多担心这方面的影响了。

机箱篇

机箱争议比较大,我现在喜欢挂比较典型的机箱,用来作为参考。

机箱这一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自己的审美,如果能够保证硬件兼容以及做工过得去或者说很棒,然后去找到自己喜欢的样式,这样是最好的选择,也只有这样才配得上“最好”二字。

一般来说,机箱建议购买价格在150-500之间的,除非是有特殊用途,不然机箱不太值得加太多预算

关于机箱兼容性方面的选择,首先是看CPU散热器大小、电源大小和主板是否能和机箱兼容,大型双塔风冷就比较高也比较大,而且容易挡CPU供电线(这个建议购买开放式平台或者顶部能装厚冷排的才考虑,不然大概率要后悔的),可以去产品介绍那里查清楚具体带风扇多高,

然后去机箱的产品页面上看最高支持多高的风冷散热器(水冷也一样看最大支持多少以及和显卡兼容情况,电源显卡主板同理)

另外不要有侥幸心理,要让散热器高度低于最大支持高度大概3mm以上,这样会比较稳,千万不要看见机箱说支持160mm高的散热,然后你就刚好买一个160mm高的散热,这样有可能你装上之后侧盖就关不上了,这种事并不是没有发生过,所以为了保险起见,一般都是建议散热器高度低于最大支持高度3mm以上

(比如说你的机箱支持最大支持160mm高度散热器,那么你最好是买高度低于158mm的,追求稳妥)

都有表

要竖装冷排的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显卡的长度和竖装冷排以及前面板风扇是不是会起冲突,一般都是会标出来的,比如说上图会告诉你显卡最大长度限制在420mm,同时也告诉你电源最长只支持224mm的

关于E-ATX一定要注意,支持什么规格的E-ATX,若是你的主板也是E-ATX,但是却尺寸大于主板支持的上限,那肯定也是不合适的,可以向下兼容,但是差距过大比如说EATX机箱装MATX主板就会显得比较空荡荡的

机械硬盘用户一定要注意机械硬盘固定架是否有或者槽位数量是否满足需求(因为我发现某些机箱没有带机械硬盘的固定架,比如说TTF1这款)

关于风道,风冷散热器比水冷更看重风道,但是都不如直接开侧盖来的高效,我是比较喜欢直接开侧盖的,比较简单粗暴(带转轴打开侧盖的机箱真是太友好了,手动摘取机箱侧盖还是比较费事的)

健康风道示意图如图:

橙色为热风,是排出去的,蓝色为冷风,为吸进来的

前面板、顶面板是可以安装风扇的,IO面板那边也可以安装一个风扇,底部的话不是很必要,但是也可以装。

搞清楚以上问题之后,基本上就没有大问题了(或者想起什么再来补充),下面就是典型版机箱了:

YOGO M2适合于MATX主板的机器,注意散热器高度不能超过160mm,基本上散热器就是面向雅浚G3它们的就差不多了,水冷可以上240的。这个机箱比较小,三围是360*208*425,这个算是比较小的了。这款机箱有多种颜色的款式,可以多翻一翻。追风者P300A,这个机箱比YOGO M2略大一些,风道设计还算不错,然后最高可支持EATX主板,算是支持EATX主板里面机箱比较小的了(但是这个机箱我觉得装ATX主板就行了)。最高支持280水冷或者162mm以下的风冷。恩杰的H510是一款典型的ATX机箱,我觉得这个机箱走线的开孔算是设计的比较合理,也还是不错的,就是价格稍微贵一丢丢,一般来说建议万元级主机考虑这个机箱。爱国者的YOGO K1是一个可以装EATX的机箱(这个我在用,侧盖旋转打开真是太友好了),联力的双子座以及恩杰的H710这些也都是同一类型,这种机箱建议至少要上一个ATX主板,上一个MATX或者ITX是会显得很空荡荡的,当然如果你不在意的话倒是也行。有超多硬盘位需求的机箱,可以考虑一下安钛克的GX900,能放很多硬盘,这机箱有一股子军工风,这机箱最大支持ATX主板,这个要注意。如果是EATX主板还要大量机械硬盘的,比如说专门的工作站主机,那么追风者P500A是比较值得考虑的,颜值方面也比GX900高。itx机箱是这次决定加进来的,这属于是小尺寸的机箱,一般新手不建议直接从itx入门,相对来说骨伽QBX硬件兼容性会高一些,先马趣造则是一个支持MATX主板的ITX机箱,就先从这俩不是那么难的开始吧

根据我的咨询经验来看,有的用户对喜欢一些异形机箱,比如说乔思伯 MOD3这种,这个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吧。

显卡篇

游戏性能对比:(2K分辨率)

首先关于品牌,这里一般是建议优先购买可以个人送保的(这样就不用经过卖家了),支持个人送保的厂商有技嘉、微星、七彩虹、铭瑄、映众、影驰、Evga、索泰等厂商都可以个人送保,当然京东购买的话,可以不是特别考虑这个问题。

然后是散热方面,目前40系显卡的散热基本都是超模的(所以要特别注意显卡的尺寸),所以普通玩家直接买丐卡即可,有特殊外观追求的玩家另说。

比较值得考虑的型号是七彩虹的战斧、Ultra W OC、Advanced、华硕的TUF OC、影驰的GAMER/星耀OC、EVGA的FTW3、索泰的PGF系列。

A卡这边可以考虑撼讯的红魔、华硕的TUF、瀚铠的合金升级版都是做工不错的卡,如果喜欢公版外形的话,也可以考虑公版

AMD的RDNA系列能耗比非常高,散热也普遍不差,目前没有看见连跑Gaming Clock都过热降频的,如果仅仅是打算买来打打游戏就好,那普通的非公卡就可以了,比如说蓝宝石超白金之类的但是如果追求超频的话,像撼讯红魔这种卡就做工和核心体质都会偏好,适合这一类需求。

如果是考虑30系及以前的显卡,那么这里需要讲一些其他的内容。

不同品牌之间的显卡在做工、外观以及售价上都有区别,当然同一品牌不同定位也是有这些区别,三十系非公N卡普遍都能跑到1.95GHz左右(个别厂家的顶级卡可以跑2.1GHz左右),厂商和店铺宣传的数值其实都低于这个数值,各家普通非公显卡跑起游戏来抛开散热因素影响到频率那里真的就是差不多的,自然体现在游戏帧数上也会是差不多的,若是差距比较明显那说明低的那个有效频率更低。

所以在确定了支持个人送保的品牌之后,我觉得首先看自己还剩下多少预算,我把显卡写到最后就是为了这个,最后再来考虑显卡,根据显卡来进行一张配置单的整体改良,预算确定之后呢,去找对应价格区间的显卡,

先来看各大厂商对于显卡的定位:

N卡定位解析A卡定位解析

这张表是随时等待补充的

你们必须知道,不同厂商会有不同的设计想法,所以并不一定谁的旗舰就会比另一家的中高端强,这个需要结合具体产品的拆解才能知道,这两张图仅仅是让你们了解一下这些厂商有哪些产品线以及定位。

当然以上两张图不完全是现在主流三十系/RDNA2系列的,我还少量的添加了上一代卡的分支,主要是为了防止哪天那个厂商又多推了个系列,而大概率又用了老名字的那种,然后我这种文章刚好又是一月更新一次的不能及时更新到,就当是打个提前枪吧。最主要的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然后根据上面两张定位图可以来看下面这张图

这张图里面颜色越深的越推荐,颜色越浅推荐程度越低

最值得购买的是“低端低定位、中端中定位、高端中定位”还好的是“中端低定位、高端低定位、高端高定位”还行的是“低端中定位、中端高定位”一般不建议考虑的是“低端高定位”低端卡因为本身核心规模小,所以发热不大,对于散热的要求不高,也就不用去买那种做工很好的,因为做工好的都更贵。所以低端卡来说,中定位、低定位就可以了,但是这里面地定位显然性价比更高。高定位则完全没必要。中端卡偏高定位核心规模也大,所以中端卡的低、中、高定位也都可以考虑,但是这里面中定位是最平衡的,很多一般中端定位的卡的散热也不差,满足打游戏时的加速频率足够高,这是性价比最高的。低定位的话,部分显卡会在打游戏的时候降频,但是幅度不会太大,也还可以考虑。中端卡的高定位系列如果偏贵那可以不用考虑,如果没有贵太多则可以考虑。高端卡的核心规模很大,所以可以首先考虑中端定位的卡,高定位则属于预算高的用户考虑,低定位的话散热有时候跟不上会降频,但是高端卡降频也比中端卡强。

如果不知道买什么卡,那就买七彩虹的ADOC、Ultra OC或者索泰的天启和PGF系列。

但是,但是,但是。如果你是买目前已经推出的40系显卡,这张图可以不看。

还是那句话,目前40系显卡的散热都是超模的,你可以尽管追求性价比去买丐卡,因为丐卡散热也可以,只有少数丐卡散热不太好看。

挖矿份额对比:

我把平台统计的A/N卡份额以及主流型号的所占比例给专门做了一个大统计,得到了这一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挖矿的显卡不仅仅挖ETH,还挖小币种,所以会有4GB显存的卡

矿卡含量最高的是RX580 8GB,排名第二的是GTX1660Super,第三是RTX3070不锁算力版,大家需要特别注意这三种,

基本上可以说这上面的显卡占比超过1%都属于是风险略高的型号,如果一定要选购的话请务必去正规店铺。

普通工作类主机

整机预算在2K-4K,显卡应考虑使用核显整机预算在4K-6K,显卡可以考虑使用核显或GT1030、RX550整机预算在6K以上,显卡可以考虑使用GTX1650、GTX1650Super、RTX4060

游戏类主机

整机预算在2K左右,显卡可以考虑使用核显、GTX970、GTX1660Super整机预算在2K-4K,显卡可以考虑使用GTX1650Super整机预算在4K-6K,显卡可以考虑使用RX 6650XT、RTX4060整机预算在6K-8K,显卡可以考虑使用RX 6750GRE(10G/12G)、RTX4060Ti、RTX4070、RTX4070Super、RX7800XT整机预算在8K-10K,显卡可以考虑使用RTX4070Supe、7800XT、RTX4070Ti Super、7900XT整机预算在10K-14K,显卡可以考虑使用RTX4070Ti Super、RTX4080Super、7900XT、7900XTX整机预算在15K-20K,显卡可以考虑使用RTX4090D整机预算在20K-40K,显卡可以考虑使用RTX4090D、RTX4090

设计类主机

整机预算在5K-6K,显卡可以考虑GTX1650、GTX1650Super整机预算在6K-10K,显卡可以考虑RTX4060、RTX4060Ti 、RTX4070Super整机预算在10K-20K,显卡可以考虑RTX4060、RTX4070Super、RTX4070Ti Super、RTX4080Super整机预算在20K-40K,显卡可以考虑RTX4070Ti Super、RTX4080Super、RTX4090D

过渡显卡我也写几个推荐吧:

二手GTX970, 这显卡现在淘宝卖400左右,游戏性能略高于GTX1650而略低于1060 5GB,有些新游戏里面会被GTX1650略超,不过问题不大。但是也比GTX1060 5GB要老一代,如用来玩选择很多游戏的1080P/2K是足够的,如果是玩赛博朋克2077的话,我个人觉得1080P低特效流畅起步得是这张卡(1080P低特效40帧左右),电源需要注意一下下,一般的板U搭配GTX970建议搭配单路+12V输出的450W电源,

GT1030,我知道一些用户不能接受二手显卡,所以GT1030必须得出现在这里专为这些用户服务,售价大概400元左右,可以带4K屏幕,游戏性能较弱就是比GTX650略好的水平,用来打LOL、DOTA之类的游戏是可以的

GTX1650Super,这个系列也是矿卡含量极少(少到可以忽略),游戏性能比970强一档,这也是非二手的推荐,可以用来过渡使用,现在单卡大概一千元出头,也可以用来跑CUDA加速

二手GTX1660Super, 这个型号矿卡较多,不过二手只要六百多,应付1080P分辨率下几乎所有游戏都没问题。

大家根据自己的预算来考虑即可,如果是轻度办公、看看视频等用途还可以用intel的核显过渡(需要选择带核显的intel CPU,AMD的新APU也可以)

至于说Quadro卡和Geforce卡之间怎么选,这里面主要是Quadro卡的OpenGL驱动对一些优化不好的软件有比较强的提升,现在非常吃OpenGL驱动的软件也不多了,像SNX、Catia这种就算是比较吃OpenGL驱动的,这类软件里面可以多考虑一下专业卡。除此之外其他软件相对来说不是那么的吃OpenGL驱动,像3ds max、maya、C4D、blender、Adobe全家桶等等一堆软件可以考虑直接购买游戏卡,在这些软件里面游戏机性价比远高于专业卡,不必死磕专业卡,即使是真的需要专业卡的OpenGL驱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之前的Titan系列(名字里面不能有Geforce的),Titan还在的时候充当一个半游戏卡半专业卡的定位,当然最好是买两代以内的。

多用途配置单参考(每个月会按时更新)超合金彩虹糖:2023年双十一台式电脑DIY配置单参考(附电脑硬件推荐)

很多人无法理解我为什么有了一篇配置单篇之外还要多写一篇硬件推荐篇,这是因为我认为我这篇文章即使是写了很多,但是依旧无法精准覆盖到每一个人,这篇文章并没有细到根据个人习惯以及使用软件的频率关系来特殊改动(那样写就不知道要写多少了,工作量太大),所以我必须要留有一篇硬件推荐篇来帮助你们来根据个人的使用习惯、使用软件的频率差异来改动配置单。

关于品牌整机与个人组装电脑的那些优劣比较以及考虑建议

关于组装机和整机,这里先打一个大前提,我不强求一定要选择组装机,以我大量的咨询经历来看,其实有一些小白更倾向于选择更轻松的,也就是来问我有什么合适的整机,这一点我可以理解,并不是什么人都愿意花时间在组装机上,也不是什么人都喜欢组装机,毕竟电脑嘛,合适就好,你用的开心舒服就好啊,我强求你一定要搞组装机,但是我希望你们能够买到物美价廉的电脑,而不是交智商税。

更详细的内容我写在了这篇文章里:

超合金彩虹糖:【新手必看】讲一讲关于买整机还是买组装机的选择问题

这篇文章我认为是针对这个话题写的很详细的

大学生如何确定自己该选择笔记本还是台式机?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毕竟要是什么都结合在一篇文章里面,那字数会暴涨,就显得过于拖拉了,不便于你们观看

超合金彩虹糖:大学生是选台式机还是笔记本?

如何装系统?超合金彩虹糖:超级好超详细无死角的Windows10系统安装图解(2022年版)超合金彩虹糖:超级好超详细Windows11系统安装图解(2022年版)

老电脑如何更新

超合金彩虹糖:2021年老电脑更新指南

如果觉得写的不错可以给本文点赞、收藏、喜欢,也可以关注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