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早餐用餐标准有哪些方面的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2024-06-03 10: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

进餐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中班的幼儿在进餐中多多少少还会存在着一些问题,根据中班幼儿在进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实践,探讨如何培养中班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的方法。

关键词  幼儿 进餐习惯 健康发展 培养

 

幼儿阶段是让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的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才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我们班级的幼儿升入中班后开始学习使用筷子吃饭,虽然大部分幼儿都能独立地吃完份内饭菜,但一部分幼儿的进餐习惯还是令人担忧:有的幼儿喜欢边说边玩边吃饭,注意力不集中,吃的慢、挑食、厌食、偏食、偷偷倒饭菜经常发生,个别幼儿进餐时坐姿也不正确。如何让每位幼儿都能开心地进餐,并具有良好的进餐习惯。针对中班幼儿的特点,我们尝试运用了多种方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首先,要明确中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标准。第一,能正确的使用筷子独立进餐。由于孩子们刚刚从小班升入中班,开学时能够使用筷子吃饭的孩子并不是很多,初步估计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孩子能够使用筷子独立进餐,大部分幼儿在开学第一天看到要用筷子吃饭的时候有些束手无策,因此,教师及时和保育员反应,更换了调羹让幼儿有个适应的过程,通过游戏“夹夹乐”的锻炼之后,孩子们使用筷子的熟练程度进步很多,在老师的鼓励下,全班的小朋友都敢于大胆尝试使用筷子独立进餐。第二,要养成进餐时不大声讲话,不东张西望,专心进餐的好习惯。我们班有部分幼儿在进餐时喜欢讲话,东张西望,非常不专心,常常把饭菜吃得到处都是,身上、桌上、地上一片狼籍,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除了要在第一时间提醒幼儿外,还要采取一些其他方法来鼓励幼儿专心吃饭。第三,要养成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饭的好习惯。现在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比较多,导致了一些幼儿的嘴很“挑剔”,基本上每个孩子都喜爱吃荤菜,但对于素菜就不怎么爱吃了,尤其是一些带有“药味”的蔬菜,如:生菜、蓬蒿菜等,孩子们对一些深色的菜也不太喜爱,像黑色的木耳、香菇等,因此,教师应通过一些有趣的餐前活动来引起幼儿对食物的兴趣,知道每种食物都有营养,愿意尝试各种各样的食物。第四,要学习收拾碗筷,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把小碗送回家是从小班就开始养成的好习惯,但在“轻轻”送回家这样的要求下,部分幼儿还是需要教师不断提醒的,有些孩子有偷懒的习惯,在漱口的时候只漱一小口水,又或者嘴里的饭菜还没有完全咽下去就去漱口了,所以,这方面的习惯培养也是很重要的。

其次,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待方法。在明确了中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标准后,我将我们班级进餐习惯不同的幼儿分成以下四类:(1)挑食、偏食的幼儿(2)边吃边说不专心进餐的幼儿(3)身体差饭量小吃饭慢的体弱儿(4)吃的过多过快的肥胖儿。

(1)挑食、偏食的幼儿,对于这类幼儿,我主要以鼓励帮助为主。在餐前教育的时候,我会跟孩子说:“哎,今天吃鸡腿,不知道味道怎么样,我好像已经闻到了鸡腿香味了,还有那香菇妙青菜,那香菇肥肥的、嫩嫩的、滑滑的,青菜绿绿的,营养又丰富,肯定好吃极了!”边说边做出想吃的样子,听着听着,有的小朋友甚至想探出头来看一看,孩子想吃的欲望被激发了出来。这次他们居然把饭、菜、汤全部吃光。以后,我就变着法儿和他们玩“用餐”游戏,不断地通过各种方式引发幼儿的食欲。特别介绍各种食物的营养对小朋友生长发育的重要性;教育幼儿要养成样样东西都爱吃的好习惯;告诉幼儿粮食是农民辛苦劳动的成果要珍惜。还通过播报《每日菜谱》来介绍各种食物搭配的益处,多吃蔬菜,多吃有营养的食品对身体成长的好处。我还常常树立一些正面的形象,如速度快,不挑食、偏食的幼儿,以一个正面的榜样去感染和教育幼儿。

(2)边吃边说不专心进餐的幼儿,对进餐习惯不是很好的孩子,我会教育他们吃饭时要专心不能东张西望,并且在吃饭时多提醒督促他们不讲话专心进餐,在餐前教育的时候,我会通过一些小故事《小蚂蚁搬米》来教育幼儿要专心吃饭,注意保持“三净”。

(3)身体差饭量小吃饭慢的体弱儿,我们班有一个小女孩的饭量比较小,进餐前我会以良好的情绪感染孩子如:有意识的吸吸鼻子说:“哇,今天的菜真香,瞧,某某小朋友与老师一样,也闻到香味了,吃的真香呀!”幼儿进步了我会及时的表扬或奖励。这样既达到不减少饭量又不会使孩子对吃饭有畏惧感。对于体质较差吃饭慢的孩子,我会特殊照顾;通过询问家长我知道她不太会使用筷子吃饭,所以进餐时我给她换了餐具汤匙,并经常到她身边鼓励她,有时太慢了的时候我会主动给她喂一口饭。其实,教师应该根据各班幼儿的特点,正确对待饭量不同的幼儿,在进餐时,对生病的、个别食欲不好的幼儿应为他们适当减少饭菜,不要强迫他们吃掉全部的食物,如果幼儿长期饭量不大,但精神状态良好,应尊周幼儿本身的意愿,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4)吃的过多过快的肥胖儿,我们班级有三名偏重的幼儿,都是女孩子,在保健老师的指导下有意识地控制她们的食量,在进餐前可以让她们先喝一碗汤告诉她们多吃蔬菜,少吃肉类和面食。班上有一个小男孩,在午餐时,总是狼吞虎咽,经常因为吃太快而肚子疼,甚至引起呕吐的现象,通过与他的交谈后,我得知,原来他是想吃的快一些,可以在饭后有多点时间和同伴玩玩具、看看书等。于是,我通过小故事让他知道吃饭时应该细嚼慢咽,这样才有助于消化,并经常提醒他一口饭、一口菜慢慢吃来减慢他的进餐速度,改掉了进餐时狼吞虎咽的坏习惯,更有益健康发展。

最后,我还巧妙地运用了“值日生”。幼儿进入中班后,自我服务意识增强了,我们班级也新设定了值日生制度,成为孩子们关注的焦点。孩子每天最关心的是今天是不是轮到自己值日。我抓住这一教育契机,请每天的“餐厅服务员”先到餐厅帮忙阿姨,现在孩子们可积极了,在吃完自己的一份饭后,还会提醒吃的慢的小朋友快一些,提醒吃完的小朋友自己动手整理桌面,还要认真漱口,逐步养成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只靠在幼儿园的午餐时间来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方面家庭教育将起到很大的作用。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重要的责任。”因此,我同时也请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做到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这样才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才能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总之,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还是要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同时大人的一言一行也同样的很重要,潜移默化中会影响着孩子。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都很希望得到表扬的,所以在培养幼儿的养成好的进餐习惯时,我们看到他们哪怕一点点的进步,我们也要给予他们表扬,在表扬中他们会记住,该怎么做才是好的,才是对的,慢慢地孩子的进餐习惯也就养成了。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和幼儿持之以恒的努力,幼儿在集体环境中形成的自觉行为,最终会为其一生的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

我想孩子在成长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而我们老师能做到的是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多动脑子想办法,用心去帮助他们,他们同样也会敞开心扉的接纳你,喜欢你。当然,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我想我们的孩子都能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并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

3、《幼儿进餐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吴颖莹 1988.1

4、《幼儿进食中存在的教育与心理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幼儿教育》 陈艳

5、《儿童保健学》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刘湘云 1999

6、《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欧新明 2003

7、《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顾荣芳 2003

8、《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庞建萍 柳倩 2008.1

9、《学前儿童卫生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朱家雄 汪乃铭 戈柔 2006.7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