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儿APP设计总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旅游攻略App设计思考 去哪儿APP设计总结

去哪儿APP设计总结

2024-06-09 14: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分析框架 五层是要素

分析框架

战略层 行业概述

行业现状

互联网出现改变了传统行业的发展模式,互联网+推动无数传统行业纷纷开始转型,在线旅游的模式随着传统旅游业与互联网思维的结合应运而生。纵观国内传统旅游行业的转型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旅游产品的代理,即OTA模式(OTA(Online Travel Agent)是指在线旅游社)。在线旅游业发展之初,传统旅游业开始转向互联网,企业网站作为线下供应商(航空公司、酒店等)产品的分销渠道,消费者通过该网站获取信息,完成预订、交易;企业主推消费者出行的刚需产品,如机票、酒店等;这类网站主要靠收取商户佣金盈利。该模式的典型代表为携程、艺龙。

第二阶段:垂直搜索比价平台。同城旅游、芒果、逍遥行商旅等在线旅游代理商纷纷开始抢占OTA的市场,且不同代理商对相同旅游产品报价差异较大,针对价格敏感的用户痛点,在线旅游搜索比价平台应运而生,此种模式的代表为去哪儿网,依然主推刚需标准品(机票、酒店),外加个性化的度假旅游产品。这类网站主要靠广告盈利,如CPC的用户点击付费模式。类似的还有酷讯网、淘宝旅行等。

第三阶段:旅游定制(B2C;B2C是Business-to-Customer的缩写,而其中文简称为“商对客先:平台定制产品,后:消费者选择),非标准品多样化发展,市场细分化、社交化。OTA迈入红海阶段,以提供标准品为导向的旅游平台趋于成熟,领头有携程、去哪儿两个龙头老大,短时间无人能颠覆,非标准品差异个性化服务的探索自此开始。主推休闲度假旅游产品(非标准品)的企业将分散的旅行产品(吃、住、游、行、购)加工整合成统一的产品销售,机+酒作(标准品)为整合旅游产品的一部分,此模式的典型例子为途牛网,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并成功上市,类似的还有悠哉旅游网。此外,针对用户不同使用场景的非标准垂直细分旅游产品层出不穷,如主推景点门票的驴妈妈,专注海外游的世界邦,针对周末出行的周末去哪儿及其他自助游、跟团游、自驾游等产品,此阶段消费者对旅行的需求不再只是放松,而是为了寻求更加个性化、有品质、与自己原本生活不一样的体验,同时希望能够与其他人交流分享旅途心得,蚂蜂窝、穷游网、面包旅行等专注旅游指南、攻略,提供问答交流平台,以UGC社区发展旅游并往OTA平台转化的旅游网站应运而生,并积累了大量专注自由行的旅游资深用户。

第四阶段:旅游(反向)定制(O2O模式下的C2B;先:消费者提出需求,后:商家按需求定制产品),在线旅游移动化。随着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带薪休假政策的出台,消费者对度假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多,旅途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消费者对旅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产品决策由被动选择转为主动需求,出现了如6人行、游心旅行、妙计旅行、玩美自由行等可以自己提需求,选择目的地,通过技术或者旅游定制师按需配置旅游全套产品(吃、住、游、行、购)的企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在线旅游业结合移动端的便携、随时随地使用、开发成本低等众多优点迎来了新的市场机遇。

备注:本文设计的产品为旅游(反向)定制模式,为便于理解,文章中接下来均以旅游定制来代替旅游(反向)定制。

发展趋势

1)移动化趋势明显

(图幅来自艾瑞咨询网)

在线旅游访问结构

据艾瑞咨询2015年《中国在线旅游移动端行业研究报告》可知,自2010年开始,在线旅游移动端开始布局发展,主流传统旅游企业如南航、国航等航空公司和酒店逐步进入移动端,各大巨头也纷纷开始抢占移动端的市场份额。2013年开始,在线旅游移动端进入蓬勃发展阶段,纯移动端企业,如出国去、高铁管家等渐次涌现。此外,由艾瑞咨询提供的《2014中国在线旅游服务访问次数结构》可知,2014年中国移动在线旅游平均月度访问次数占比达72%,明显超出2013年的占比(59.8%)。且如上图所示,移动端(智能手机)有着主要优于PC端的便携等优势,在线旅游移动端更能随时随地满足用户需求,增加用户粘性。

移动端使用比例和原因

2)在线旅游市场垂直细分加剧,非标准旅游产品个性化、多样化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