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结构和标题模板(附实例解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新闻报道标题类型 新闻评论结构和标题模板(附实例解析)

新闻评论结构和标题模板(附实例解析)

2024-06-01 19: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新闻评论结构和标题模板(附实例解析)| 考研实务

传媒茶话会

|

2021-07-12 11:12:35

0

来源|胡师姐新传考研

作者|捡子

30到50分的评论写作成为新传考研实务卷最大分值且稳定的考题,学好评论成为必然选择!可是,评论该如何写呢?

这一期,捡子将简单讲解评论的基本行文结构,重点讲解取新闻评论标题的技巧,并以「UP主旅顺跳舞“翻车”」为评论分析材料,掌握基本的论述逻辑。

01评论框架知识技巧

其实在之前的新闻实务模板技巧的推文中,我已经提过新闻评论的基本论述框架,没有看过的可以看这一篇文章《采访提纲、全媒体新闻策划和新闻评论模板(附实例解析)》其中,常见的新闻评论结构如下,

「新闻评论结构模板+解析」

评论标题

(清晰明了点出观点)

评论开头

(阐述事件+引出观点+完善中心论点)

正文论证

(分角度、有逻辑论证分析)

结尾升华

(呼应主旨,宏大主题对应社会人文关怀)

比如,

图源:姜姜同学 上期评论作业

图爱老虎油同学 上期评论作业

上述两位同学评论基本论述框架比较清晰,并且也掌握了很“讨巧”的写作技巧,比如,利用“是重要组成部分”“究其原因”“究其根本”“要解决这三大母题”“其特殊性在于”这些关键词,来引出其论述的内容,是重要性/地位?还是原因、措施?这也是之后我们在论证技巧中提到的重要一点。

而对于标题而言,倘若出现事件雷同,可以利用引号,在前面把事件进行简单的概括,采用“事件:简洁版的中心论点”的形式。

比如,

图源新京报评论

图源新京报评论

图源红辣椒评论

另外,对于标题中心论点的提取还存在一些技巧和经验!

实际上,仔细观察后你会发现,需要评论的材料角度一定跳脱不了两种情况,那就是「“好事”」+「“坏事”」,而「“好事”」或者正能量材料的中心论点选取一般情况是:事件的意义;事件对后人的经验;大众对这件事/行为的提倡、建议或者学习,那么,其标题的走向一般经验/技巧(套路)如下:

「“好事”」类/正能量评论素材

「事件意义」结构的标题模板

xxxx,是破解/打破/瓦解.....的良好示范/典范

xxxx,xxx更进一步

「事件经验」结构的标题模板

xxxx,成就/造就xxxx

确保xxx安全,仍需xxxx发力

「基于事件提供的提倡、建议或学习」结构的标题模板

xxxx,主体不如xxxx

xxxx,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

优秀标题范例

心怀“国之大者”,步调一致向前进

暑托班承载期待,落实更当落细落小 

践行宗旨,一心一意为百姓造福

永不脱离群众,永葆政治本色

小康社会全面建成,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也应与时俱进

办好暑托班,需要继续加强教育投入

为身体特殊考生提供支持,是现代教育的本分

学校办暑托班,夯实教育“主阵地”

“课后服务”是破解教育内卷的金钥匙

跨区域开放办学,关键在“破墙”

而「“坏事”」或者负能量材料的中心论点选取一般情况是:事件的影响;事件对后人的教训;应对该事件的举措或者建议,那么,其标题的走向一般经验/技巧(套路)如下:

「“坏事”」类/负能量评论素材

「事件的影响」结构的标题模板

xxxx,改不了xxxx的宿命

xxxx,戳中教育/安全/xxx的痛点

「事件对后人的教训」结构的标题模板

xxxx,无异于隔靴搔痒

xxxx,是一堂生动的“xxx课”

xxxx,xxx(责任主体)不能甩锅

xxxxxx,xxx不该成为xxx的难题

xxxx,别xxx

「应对该事件举措或者建议」结构的标题模板 

xxxx,企业安全责任避不了/甩不掉/

xxxx,果断向xx(对象)说不

xxx,应(拒绝)xxx

优秀标题范例

“父母持证上岗”戳中教育痛点

儿童溺亡悲剧再现,确保暑期安全需全社会发力

怀孕五个月被辞退,生育不该成为职场难题

“天坑专业”并不存在,选专业要看长远学业规划

首批“电竞本科生”毕业,打破不学无术的偏见

“安全帽补贴”流行,安全责任不能甩锅

持续“打怪升级”,才能天下无骗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情感色彩不仅仅是那种能明眼辨别,一目了然的,还包括,评论者自己对提供材料的解码方式和接受框架如何,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分析角度,毕竟任何事情不是非黑即白,但除了一些大众的共识外,一些独特的思考角度,比如从正面中提供提升建议,在负面事件中看到成长的轨迹,这些都是可行的!

考场上,评论标题一般比较少以反问或者疑问的形式出现,更重要的是,重点中要有亮点~当然,上述的模板主要为大家提供积累取标题的惯用语句或者常用形式,还需要大家在阅读或者训练的过程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积累模范,形成自己的模板套路!

02评论赏析

以下,我们就「UP主旅顺跳舞“翻车”」事件进行了评论写作和赏析,大家可以在学习中模仿,在赏析中思考写作框架,自己可尝试分析新闻评论标题、开头的写作技巧,结合公益训练材料进行写作参与,我们将在之后的专栏中,在点评精批作业的过程中,将评论的知识点逐一讲解,并且逐渐揭开其他评论材料的写作与立意的方法,大家可留意、跟进、学习。

➤事件资料:

[稿件来源:澎湃新闻]

范文

别拿文化自由当噱头,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才是重中之重

近日,某视频平台粉丝超过670万的美妆博主“机智的党妹”,身穿lo裙在旅顺博物馆门前跳宅舞,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声讨。不可否认,当下中国思想、文化开放包容,个人喜欢日本流行文化,以文化自由为初衷,利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的喜好无可厚非。但是,“党妹”身为网红,倘若只以文化自由为噱头,将中国民族的痛楚当成娱乐吸睛的手段,却忽视自身的示范影响,为了流量,过度娱乐,其所倡导的文化自由,不要也罢!

的确, 喜欢穿洛丽塔风格的服装,愿意在自学的日本二次元文化宅舞中表达自己的兴趣,属于个人的爱好,其行为本身毋庸置疑。并且,从宣扬文化自由的角度上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一种趋势。个体能利用自身的兴趣爱好,积极探索文化多样性,通过社交媒体,让人们在寓教于乐中接纳不同文化的非主流形式,其行为有某种程度上的意义。

但是,倘若这种追求文化自由的表达不分场合和行为举止,无视自身作为公众人物的社会影响,把肃穆庄严的博物馆当成是赚取流量的场合,当成是博取眼球、标新立异的工具,那这种披着文化自由的外衣,行践踏民族历史尊严,无视民族伤痛的行为则为大众所不齿。

“党妹”此次将宅舞表演的地点选在旅顺博物馆前。众所周知,旅顺博物馆,对于国民而言,代表的是那段刻骨铭心“旅顺大屠杀”的悲痛记忆。一座城,四天三夜的屠杀,成千上万的死难者,这段历史,承载了一种无法磨灭的民族痛楚。悲风华夏满凄寒,倭寇屠杀尽暴残,勿忘国耻警钟鸣。对待民族痛楚,UP主不但没有心存敬畏,勿忘历史,反而堂而皇之地在记忆和缅怀历史的纪念建筑物前跳起日本的宅舞,且不论是否是真正的无知,这种行为本身就应该被强烈谴责。

退一步讲,倘若真的是无意为之,那当网民评论指正之时应该主动认错,积极纠正,而UP主却采取删除不利评论来一味回避涉及民族感情的严肃问题,这样的举动已经不是简单的缺乏“文化修养”可以解释的了。

实际上,从深层分析,“机智的党妹”翻车事件也反映了,当下中国部分网红社会责任感还亟待提升。当下中国短视频、直播的红利,为社会阶层流动创造了机会。一些网络红人在流量与粉丝的支持下,成为了公众人物,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但个人的社会责任感意识却没有相应提高。反而局限于个人的流量变现的利益,为了获取流量做出一些违背主流价值的行为,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网红在享受流量带来利益的同时,更要意识到自身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以社会公众人物的行为标准来要求自己,为公众带去更多积极的社会影响。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那些以“文化自由”为噱头,拿着“文化修养不足”为借口,通过娱乐中国历史,漠视民族痛楚的网红无法承担其作为公众人物的身份,其本身匮乏的社会责任感更逃不了被封杀的最终结局。

解析

此次选取「UP主旅顺跳舞“翻车”」事件作为评论赏析的内容,有几个原因:其一,近年来,素人因为视频平台走红,成为网红的,不计其数,这是当下社会的现状,不可否认,其中对社会阶层流动还是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翻车」事件,即便「翻车」的原因各异,但其中一定逃不过两个原因,那就是素人网红的社会责任感跟不上,另一个就是媒介素养还没达到一定的高度。而找到原因,就很容易举一反三了,无论是殷世航被查封,还是各种直播翻车,都是利益至上的思维,导致对社会的影响不管不顾。其二,那就对历史的不尊重。从暴走漫画侮辱革命先烈被封到各种抗日神剧不尊重史实,到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模仿侮辱行为。而对于这些行为的态度毋庸置疑是否定的。并且,今年是党的百年华诞,这个特殊的节点,对于这些行为更容易成为关注和批判的焦点。

这次的评论采用的是让步法。这是论证逻辑中的一种,主要应用在一些在有一定争议的评论素材中。上面是先退一步承认其喜欢日本宅舞是个人行为,无可厚非。但是更强调其身为意见领袖,不顾场合和时间,将这种喜欢凌驾于民族痛楚之上,那就需要谴责。当然,让步法也会运用在先抑后扬的事件分析中,这种辨证的论述逻辑会相对严谨一些,比较讨喜。

最后来看一下整篇评论的整体论证架构,其实这篇文章在每一段的首句都提醒了这一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从第一段的事件由头引出整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到第二段「的确, ......属于个人的爱好,其行为本身毋庸置疑。」承认其在事件发生之前某种程度的合理性,到第三、四、五段其实是一个整体,详写(重点论述)、分析了「“党妹”这种披着文化自由的外衣,行践踏民族历史尊严,无视民族伤痛的行为则为大众所不齿。」,再深入思考原因「从深层分析,“机智的党妹”翻车事件也反映了,当下中国部分网红社会责任感还亟待提升。」,最后升华作结。

无论是上面提过的,利用一些明显的提示词来表明自己每一段评论的内容或者即便只是对自己的强烈心理暗示,或者是学习在每段开头摆明自己的论点都是为了在考场上暗示争分夺秒的评卷老师说,“我的重点在这,我评论有逻辑的,我没有偏题哦!”

对大多数理科跨考的同学来说,掌握好新闻评论的框架是重中之重的目标。

编辑|谢美浴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到:

0

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