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让小修/大修/修改后重投,具体应该怎么修改稿件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文章修改后重投 编辑让小修/大修/修改后重投,具体应该怎么修改稿件呢?

编辑让小修/大修/修改后重投,具体应该怎么修改稿件呢?

2023-07-07 20: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SCI投稿后常见的编辑部决定意见包括接收(这个相对罕见),小修(minor revision),大修(major revision),拒稿但建议修改后重投,和拒稿。除第一个情况外,针对后四种大类,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下面就大概讲一下如何应对。

01 小修

通常这种情况非常接近于接收,表明审稿人找不到这个文章有任何逻辑上/数据上的缺陷,只是存在一些相对小的毛病(比如写作/排版/图片上有一些瑕疵,又或者写作内容上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待解决。由于审稿人绝大多数情况没法直接给接收,相当一部分情况下小修就是变相的说明审稿人找不到什么问题了,来点不痛不痒的小问题好显示TA有在认真审稿。当然,也不要看到小修就觉得百分百稳了然后不好好应对,如果修回里没有好好解决这些小毛病依然有可能拒稿/送下一位审稿人。

至于应对的方式,因为小修提的问题往往都是写作/排版相关,通常原则是尽量满足审稿人的要求,毕竟不涉及补实验的话,还是相对好解决的。

02 大修

这种情况说明实验设计/实验数据本身存在一定缺陷,不足以支撑得出的结论。大修绝大多数都涉及补实验,因此文章修回后是否会拒稿,体现在是否能补实验,补实验的数据质量是否达标,补不了的实验是否得到合理的解释。大修不像小修,接受的概率一半一半,因此修回就很重要了。原则上依然是审稿人提的要求尽量满足,除非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审稿人错了/问题不合理。假如实验室条件不允许导致补不了,那就得解释得很好才行。通常来说鸽掉的实验不宜超过审稿人建议的20%,并且要解释的有理有据,不然的话就要冒风险被拒稿/给新的审稿人二审。

03 拒稿但建议修改后重投

这种情况分两种,一种是审稿人拒稿但是编辑觉得还可以救一下,另一种是期刊为了让自己的审稿时长显得短,故意把看起来补实验时间久的大修弄成这种拒稿后再投的形式。不论是哪种情况,假如不存在一个更好/更心水的期刊要投,那么还是完全可以考虑修回后再投的。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COVER LETTER里面要注明这个稿件是编辑说好了修改后再投的,并且如果可以选的话,尽量选之前的编辑继续来处理修改稿,以免被不知情的编辑以为是彻底拒掉的稿件而直接给毙了。至于修回的方式可以参考大修来处理。

04 拒稿

这种情况就说明编辑部已经给文章基本判了“死刑”。这种情况重投的意义不是很大,因为编辑心里也是有谱的,但凡TA觉得可以救一下的文章,往往都会通过上述的方式给个机会,如果彻底拒掉,表明TA心里觉得这个文章距离期刊的录用水准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情况就算重投也容易被编辑直接毙掉,不给审稿机会。

当然,转机也是有的,就是当拒稿理由极度不合理/审稿人的意见完全错误,这种情况是可以重投并且写COVER LETTER申诉的(里面主要是解释为什么审稿人的意见其实是错的,从而表明拒稿不合理)。

以上是英论阁的经验之谈,希望对您有所助益。祝您早日成功发表科研成果!

欢迎转载原创文章

请在转载文章的留言区留言,我们将添加白名单

更多精彩内容

请您持续关注英论阁

-END-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