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持续经营能力的考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持续经营能力如何分析出来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持续经营能力的考虑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持续经营能力的考虑

2023-09-12 14: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持续经营能力的考虑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如何进行持续经营能力的考虑,如何与管理层进行沟通,以及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一、持续经营能力的概述

首先,我们要掌握持续经营能力指的是多长期间,一般指的是财务报表日后的十二个月,也就是说如果管理层的评估期间不足十二个月,我们要让管理层补足这十二个月,我们财务报表审计一般看的也就是这个期间的持续经营能力,如果有超出管理层评估期间的,我们没有责任实施除询问以外的其他审计程序来看是否有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其他事项,但是如果我们在审计期间发现了这种不确定性,那么我们就有可能让管理层自己作出一个评价并且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来确定这种不确定性。

这里有一个共性的程序,就是对持续经营能力的考虑,我们一般采用的是询问程序,看看管理层如何对自己的持续经营能力作出的一个判断,如果有重大不确定事项,我们要与管理层作出讨论和沟通,如果管理层未作出评价,我们首先提请管理层对该事项作出评价,然后我们在去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个追加的审计程序或者直接得出结论。

二、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下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不管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有无要求,管理层都需要对自己的持续经营能力作出一个评估,而我们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对管理层作出的这个评估适当不适当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就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发表审计意见。

三、风险评估程序

我们评估的是两个方面:是否存在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影响的重大疑虑的事项,管理层对自己的持续经营能力作出的初步评估是什么。这个重大疑虑的事项可能是关于财务,经营方面的经营风险,比如说短期偿债比率的下降,无法偿还到期债务,重要客户的流失等;

管理层是否对持续经营能力作出的评估,如果作出了,我们与管理层进行讨论,看看有无单独或者汇总起来对持续经营能力造成影响的重大疑虑的事项,并与其讨论应对计划,如果没有作出评估,那么我们需要询问下管理层对企业作出持续经营的假设是如何考虑的,并提请其作出评估,如果被审计单位有良好的盈利状况并且很容易取得外部的融资来源,那么我们不需要管理层作出详细的分析就可以对企业的持续经营作出一个判断。

四、风险应对程序

首先,我们要对管理层的初步评估作出一个评价,一般就是讨论→询问→提请评价这三步;如果识别出可能对持续经营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我们应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如果存在对持续经营有影响的事项,管理层会采取应对措施,我们注册会计师要评价其应对措施,看看合不合理,比如说债务重组,消减开支,增加资本,变卖资产等方式;如果有第三方为其提供担保,我们要看第三方是否有这种能力和资质;如果我们已经编制了现金流量预测,我们要看这个编制基础是否恰当。

五、出具审计报告时的考虑

如果管理层运用持续经营假设适当,我们要看有无作出披露,如果充分披露了,那么我们可以发布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如果未作出披露,那么可能发布保留或者否定意见审计报告,如果存在多项不确定事项,那么可能发布保留或者无法表示意见;如果运用持续经营假设不适当,那么不管有无披露,发表的都是否定意见审计报告;如果管理层运用其他编制基础,如果运用合理,那么发表的也是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持续经营的假设的考虑就介绍这些,大家自己来梳理一下吧!返回搜狐,查看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