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莱雅卷入虚假营销丑闻,利用原料浓度误导消费者或为行业潜规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抖音号编码规则 珀莱雅卷入虚假营销丑闻,利用原料浓度误导消费者或为行业潜规则

珀莱雅卷入虚假营销丑闻,利用原料浓度误导消费者或为行业潜规则

2023-05-22 08: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事实上,“从‘添加量’攀比到现在的‘功效评价数据’的内卷,关于‘功效评价数据’目前我国法规没有相应的‘国标’,导致品牌方利用团标和检测评价机构的监管不严。”李锦聪指出,目前很多功效评价数据都缺乏“科学性”、“真实性”,作为市场监管和消费者很难去质疑品牌方的数据。或者说验证数据的真实性成本非常高,也没有统一的功效评价方法导致没有统一的判决标准。

“比如原料的浓度宣称,目前我国缺少原料含量的检定方法,大家都在利用这个漏洞,在误导消费者。”在李锦聪看来,法无禁止即可为,所以这个现象会一直存在,至少在各种“国标”出台前(会一直存在)。“总之大部分的老板认为‘收益大于风险’。”李锦聪如是说。

在此背景下,他认为,需要专业打假和评测机构来净化市场。“特别是线上平台的监管太难,我个人认为专业打假和评测机构对行业高质量良性发展是好的,作为品牌方也要做到身正不怕影子斜。”

成也营销,困于营销

“线上+大单品”,本次事件中出错的两部分也是珀莱雅战略调整后最核心的两部分。业内人士指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珀莱雅步伐过快背后存在的内部管控问题。

近年来,随着化学、医学、基础科学的发展,消费者对化妆品的安全逐渐有了更全面的认知、提出了更高的诉求,“成分党”也逐渐发展壮大。在此背景下,国货美妆不断崛起,并越来越重视研发,不断努力缩小与国际品牌之间的差距。

国货崛起的风口之下,珀莱雅即是其中受益的一员。自2017年上市以来,珀莱雅业绩和股价双双高涨,截至2022年末,营收已逆势突破60亿元大关,至今股价更是较上市之初翻了十倍有余。

可谓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

而事实上,在成立初期,珀莱雅还被当作是“碰瓷”欧莱雅的山寨品牌。短短时日实现逆风翻盘,背后原因,在业内人士看来,离不开珀莱雅渠道战略和大单品策略的调整。

官方资料显示,珀莱雅主要从事化妆品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旗下主要拥有“珀莱雅”、“彩棠”、“悦芙媞”、 “优资莱”、 “韩雅”等品牌,覆盖大众精致护肤、彩妆、洗护、高功效护肤等美妆领域。

此前媒体报道曾提及,渠道方面,2017年上市后,珀莱雅便加大了对电商的布局,如天猫品牌直营店等,并随着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流量快速崛起,珀莱雅继续在抖音投放广告、设立抖音小店等。财报显示,公司线上渠道主要通过直营、分销模式运营。直营以天猫、抖音、京东、快手、拼多多等平台为主,分销包括淘宝、京东、唯品会等平台;线下渠道主要通过经销商模式运营,渠道包括化妆品专营店、商超、单品牌店等。

成果显著。2017-2019年间,珀莱雅线上销售占比从36.1%提升至53.1%,已高过线下,2022年线上渠道收入占比更是高达90.98%。

而前期对于线上的发力,也让珀莱雅在疫情期间有了一定抵御风险的能力。2020年-2022年间,珀莱雅营收、净利润均保持着双位数的增长,总额更是实现了翻倍。

与此同时,从泡泡面膜在抖音的爆火,到“早C晚A”护肤概念下的“双抗系列”“红宝石系列”等热门产品,珀莱雅在大单品策略下的进展也较为可观。

不过,上述策略得以推进的背后,也离不开公司的高额营销投入。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珀莱雅销售费用一路水涨船高,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37.53%、39.15%、39.9%、42.98%、43.63%,最高时期占比几近一半,其中形象宣传推广费三年累计达53亿元。

而斥巨资砸出来的营销,让此次因“虚假宣传”被罚一事更加令人唏嘘。与此同时,与营销流量同向增长的,还有产品投诉数量。截至发稿,蓝鲸财经记者注意到,在黑猫投诉上,关于珀莱雅的投诉量达353条,其中不乏产品质量、线上店售后服务等问题。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较高的营销投入确实会为企业带来一定的业绩增长。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但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消费者需求也在发生改变,品牌力、产品创新以及质量成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重要条件。这就对企业的战略方向、品牌管理、运营能力等综合实力提出了要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