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朋友认识贪心的后果,推荐这本绘本《永远吃不饱的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我一个人的玩偶绘本故事 让小朋友认识贪心的后果,推荐这本绘本《永远吃不饱的猫》

让小朋友认识贪心的后果,推荐这本绘本《永远吃不饱的猫》

#让小朋友认识贪心的后果,推荐这本绘本《永远吃不饱的猫》|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你喜欢给你的孩子讲故事吗?你知道讲故事的魅力吗?

巴菲特的黄金搭档,著名的投资家查理·芒格就非常喜欢给孩子们讲故事,他经常会利用家庭餐桌这个“讲坛”来教育自己的子女。

他最在行的教育工具就是德育故事,讲的是某个人面临道德难题,并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还有反面教材,讲的是某个人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最终遭遇一系列不可避免的灾难,生活和事业都损失惨重。

他的孩子曾说过:“利用反面教材是爸爸的特长,他很喜欢讲那些结局很悲惨的故事。他的故事非常极端,非常可怕,每当他讲完后,我们通常都会一边尖叫一边大笑。”

“爸爸曾经讲过一个财务负责人犯错的故事,直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每当我听到类似官员犯错而试图掩盖事实的新闻时,都会想到爸爸讲的这个故事。”

可见,故事是非常好的知识体裁,相比于干瘪的传道授业解惑,把知识蕴藏到绘本故事里,会让孩子们更好好地消化吸收,甚至于延伸发散。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家长们都很重视绘本的原因。

一直以来,我们希望给孩子呈现美好的东西,可爱的人物,圆满的结局。但是正如查·理芒格喜欢讲反面教材那样,其实反面教材往往更能直击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印象深刻。

就像这本《永远吃不饱的猫》一样,它是绘本中少见的反面教材,当我读完后,大吃一惊,竟然会是这样离奇的故事,出人意料的结局,因为这种意外的心情,让我对这个绘本故事印象深刻,相信孩子们也会有这样的感受。

1. 一只不懂得节制的猫,最终只会是自取灭亡

从前有一只胖猫叫嘎吱拉,它什么都吃,却总是吃不饱。女主人把一盘鱼、一碗稀饭、一杯牛奶摆在嘎吱拉的面前。嘎吱拉没三两下,把所有东西吃掉。

没吃饱的它又把男主人和女主人吃掉了,接着走出家门,它又吃掉了所有它遇到的东西。

它分别吃掉了一只肥猪、扫烟囱的清洁员、厨师、新郎和新娘、船长和船员、戴皇冠的国王、丘陵上的月亮。

但是,它还是没吃饱。于是,它见到了太阳,又想要把太阳吃掉。

它因为吃了太多的东西,在它准备要吃太阳的时候,它的身体裂开了,它吃掉的那些东西,全部原封不动地跳出来了。

从此以后,男主人和女主人再也不必担心他们的家会被嘎吱拉吃垮了。因为,嘎吱拉这家伙,已经死翘翘了。

2. 古怪荒诞,却是流传许久的生活智慧

这本书和我们以往给孩子们阅读的绘本不太一样,作为大人,会觉得故事情太不合理了,猫怎么会吃人?怎么会吃月亮?这也太夸张了吧。

其实正是这种荒诞古怪的故事情节,才更加适合孩子们。孩子们正是处在大胆想象,创意无限的时期,这样出奇的故事反而会让他们更加喜欢。

这本书的著者和绘者是挪威的哈孔·比优克利德,他早期从事设计和艺术指导工作,曾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儿童电视剧的制作中。

他凭借这本《永远吃不饱的猫》获得了挪威国家文化部图书大奖。他笔下的故事,创作灵感大多来自源于挪威的民间故事。

整本书的画风受北欧古老编织艺术的影响很多,所以在我们看绘本页面的时候,也会感受到不一样的艺术。

1973年的这个绘本故事,已经被翻译成多国语言,不断地一版再版,所以说它是恒久流传的生活智慧,一点也不过分。

3. 发现细节才是真正会读绘本

每一个获奖的优秀绘本其实都是可以找到细节彩蛋的,这本书也不例外,当孩子阅读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去寻找一下,看看他能发现什么?

从第一页开始,吃不饱的肥猫嘎吱拉趴在桌子底下,虽然胖,但是不算巨大。而后,随着故事的发展,每翻一页,嘎吱拉就要吃掉些东西,它的身体就会慢慢变大,越变越大。

可以看到,当他吃掉国王的时候,一页纸已经放不下它了。当它吃掉月亮的时候,身体甚至横跨了两页,占据了大开本的一大半。

聪明宝宝们是否会发现这个变化呢?我们吃了东西,是不是肚子也会变大,我们也会长高长胖?我们从小小的宝宝变成了现在的大宝宝,就是我们不停地在吃饭,在吸收营养的结果。

不只是在大小上的变化,整本书颜色上的变化也值得我们注意,嘎吱拉是一只红色条纹的猫,但是我们常见的条纹猫是不是大多都是橘色的呢?

为什么这只吃不饱的猫要被画成红色呢?因为在西方,红色象征着血腥、暴力和欲望。

当然,这些词汇可能孩子不理解,我们可以不提,其实颜色还有另外的彩蛋。

书中,当嘎吱拉吃掉月亮的时候,它的颜色和页面的颜色是暗红色甚至是黑红色,如果在晚上,没有了月亮,是不是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变成了黑漆漆的啦?

而当嘎吱拉发现太阳的时候,它又被太阳光照射得红彤彤的。

这些细节,我们真的不要错过,这样才能带孩子一起更好地发现绘本的秘密。

4. 好绘本一定是可以和宝宝互动的绘本

在读这本《永远吃不饱的猫》时,我们不妨先找到一只猫玩偶,或者猫咪的图片,可以在开始翻开之前,给孩子讲讲猫的特点。

比如,猫咪是不是都很贪吃?所以,我们平常会把贪吃的小孩子叫“小馋猫”。那我们看看今天的故事主人公,这只猫是不是一只小馋猫呢?然后再接入这本书,引起孩子的兴趣。

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重复,嘎吱拉到底吃了哪些东西呢?

因为书中,嘎吱拉吃了什么,它都会重复一遍,然后一次比一次多一个东西。我们会发现,很多绘本都是有重复的内容的,只有重复,才会被孩子记住,认识。

所以每次读到嘎吱拉吃了什么,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先说,然后再读一遍,看看孩子们是否说得对。

当然,这个可是个不小的挑战,如果孩子们多了,还可以作为小比赛来读这本书。

5. 寓意深远,做人要懂得节制

孩子特别喜欢占东西,给他零食,一个手拿着吃,另一个手还要占一个。遇到好吃的东西,就会吃得特别多。有的时候会把盘子里的全部放到自己的碗里。

孩子贪玩,遇到好玩的,可以玩到困得眼睛都睁不开,还要硬赖在那玩。

最怕领孩子逛街,遇到卖玩具的,这个也要,那个也要。

现在他们还小,但是如果长大还是这样,不懂得分享,不知道节制,那怎么办?

其实这本书就是非常好的德育教育的反面教材,嘎吱拉不懂得节制,什么都要吃,结果把自己吃爆炸了。

那我们小朋友是不是不能像嘎吱拉这样贪吃,不懂得节制呢?吃饭要吃8分饱,那同理,玩玩具,是不是也应该慢慢来,一个一个来玩呢。

如果嘎吱拉懂得知足,懂得节制,它就不会爆炸,以后每天都会有好吃的牛奶和鱼,这样不是很幸福吗?

所以,这本书很好地告诉了我们的孩子,做人,要懂得知足,不要太贪心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