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采曦:敌特斗争中的“打狗队”队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徐州打狗队电话 夏采曦:敌特斗争中的“打狗队”队长

夏采曦:敌特斗争中的“打狗队”队长

2024-05-06 09: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抚今追昔,烈士永远活在家乡人民心中 李华成/摄

中共第一个无线电训练班旧址——原巨籁达路四成里12号

夏采曦烈士像

近期,电视剧《潜伏》、《人间正道是沧桑》、《借枪》等反映隐蔽战线题材的电视剧热播。人们对革命战争年代中共的地下工作充满好奇。伍豪、钱壮飞、“中央特科”等名称浮出水面。

1927年“四·一二”事件后,国民党残酷绞杀共产党人,“各省组织几经破坏,而自首告密叛变的事亦由南而北渐渐遍及于全国上级党部。”面对严酷现实,11月,党中央决定在上海建立我党历史上第一个政治保卫部门——中央特科,由周恩来直接领导。

中央特科的主要任务是保卫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了解和掌握敌人的动向,营救被捕同志和惩办叛徒特务。下设总务(一科)、情报(二科)、保卫(三科),后又增设了无线电通讯科(四科)。

嘉定也有一位曾经在中央特科工作的战士,他就是夏采曦。

黄渡镇人夏采曦(1906—1939),1932年11月任三科科长,直至1933年6月夏采曦前往江西瑞金中央苏区。三科也称“红队”、“打狗队”,负责保卫我党中央机关、镇压叛徒特务等。

少年才子学生领袖

夏采曦(1906—1939),学名夏清棋,嘉定黄渡镇人。

夏采曦1919年考入上海民立中学。他学习认真,成绩突出,毕业考试一人独得中文、英文、数理化三项成绩全校第一。1923年报考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时,名列榜首,被录取在电机系,并当选为南洋公学学生会主席,成为上海学生运动的骨干。当时,党领导了上海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特别是以上海日本纱厂二月罢工为起点,渐渐酿成反帝爱国的“五卅”运动。夏采曦一面学习,一面投身革命运动。纱厂工人顾正红遭日本资本家枪杀,消息传到“南洋”,夏采曦和同学们义愤填膺,当即召开学生会紧急会议,决定由校内各班级代表参加顾正红追悼会。同时发表通电,声援罢工,出版临时刊物《五卅血泪》,组织学生演讲队抗议帝国主义的种种暴行。

结交农民受人尊敬

1925年夏采曦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他作为上海市学生代表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学生代表大会。返沪后,被南洋公学校长凌鸿勋开除学籍。

1927年2月,北伐军到达上海,中共江浙区党委派夏采曦返回家乡黄渡开展党的工作。此时的夏采曦,秘密身份是中共青浦县委书记,公开身份是国民党青浦县党部秘书长。此间,夏采曦积极活动,迅速发展了一批共产党员,组织成立了青浦县总工会、县农协会、县妇女协会、县学生会、县教育会等群众组织,青浦的革命运动迅速发展。

青浦初级中学的老教师一向自命不凡,看不起年轻人,但对夏采曦同志却评价很高,说他少年英俊,是国家的栋梁之材。

夏采曦还与在黄渡和观音堂搞农民运动的顾达珍、顾复生等密切交往,他虽是个知识分子,但生活俭朴,晚上住在农民家睡稻草铺,和群众甘苦与共,平日见了年纪大的长者,他总要叫声老公公、老婆婆、老妈妈,宛如家人。他常常以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宣讲革命道理,所到之处,笑声满屋,男女老幼都喜欢听他的演讲。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夏先生,说夏先生讲的说的是我们的心里话。

1927年4月10日,驻防黄渡的北伐军第二十六军周凤歧部与黄渡国民党七区党部召开军民联欢大会。游行时,农民冲击了豪绅地主的家,为此,七区党部发生争论,以黄霈泽为首的一派埋怨观音堂农民闹得过火;以顾达珍、顾复生、夏采曦为主的一派认为冲击得好,长了农民的志气。

“四·一二”事变后,青浦县国民党县党部将夏采曦等4名共产党员逮捕入狱。6月,经观音堂农民进城与城厢的职工罢工示威以及上海党组织的营救,国民党青浦县政府被迫释放夏采曦。当时白色恐怖严重,为了夏采曦的安全,青浦县总工会派人把他护送至松江火车站转至上海。

与陈云组织小蒸起义

9月,夏采曦派吴志喜、陆铨生回青浦小蒸恢复农民协会,在黄渡镇主持召开了青浦东乡中共党员会议,会上江苏省委巡视员、淞浦特委负责人陈云传达了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并讨论东乡农民秋收起义事宜,清除了党内动摇分子黄霈泽等人出党。此后,夏采曦奔走于黄渡、观音堂、章练塘、小蒸等地,积极筹划秋收起义。10月,夏采曦、陈云从上海步行到观音堂检查工作,晚上又不辞劳苦同去参加农民纠察队骨干分子会议。11月,夏采曦与陈云再次从上海到观音堂检查工作,由于顾复生被捕入狱,原东乡领导小组组长姜有方态度消极,东乡的秋收起义工作就由夏采曦和顾达珍领导。12月,在陈云和夏采曦的直接领导下,由青浦农民军司令吴志喜率领青浦农民军在小蒸举行秋收起义,严惩了余贯甫、汪倾千等土豪劣绅,并收缴了他们的枪支。1928年1月3日,陈云、吴志喜率领农民军在小蒸西北的殷庄头成功阻击水警枪船。当晚,夏采曦率领东乡农民纠察队和前来支援的上海工人武装小组,袭击了黄渡镇水警队,击毙水警1人,缴获枪械12支,连夜又赶至观音堂北张角村捕捉大地主张绿琴。

接着,陈云、夏采曦把青浦和松江的农民军合编起来,准备举行“枫泾暴动”,切断沪杭铁路,支援浙江、浦东等地的农民暴动。由于反动派军警包围,起义失败,吴志喜、陆龙飞被捕。陈云和夏采曦闻讯由上海赶到松江营救,未果。吴志喜、陆龙飞于1月26日英勇就义。

1928年3月,夏采曦调任中共扬州特委书记。在扬州工作其间,他建立党的组织,发展党员,在扬州、仪征、东台、泰州、高邮等地开展城镇工人运动,积极领导农民革命斗争。

1929年7月,夏采曦赴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11月18日,中共江苏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上海龙华路外日晖桥泉漳中学召开,夏采曦出席会议并被选为省委委员。1930年春,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

曾是王明的上级

1930年7月9日,因为与总书记李立三不和,从苏联回国不久的王明被撤销了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职务,受到留党察看6个月的处分,“下放”到江苏省委宣传部当干事。

当时,江苏省委宣传部长是夏采曦,秘书是李初梨。7月底,王明“穿着长衫马褂,带着瓜皮帽,帽上还有个红顶子”来到李初梨处报到,就任干事。李初梨安排他住在省委机关,当时,上海单身男子容易引起国民党警察的注意,并难以找到房子。于是,李初梨给王明找了个假妻子做掩护。配给王明做“妻子”的人名叫易坚,是湖南著名教育家、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易培基的侄女。

虽然受到处分,王明对工作仍十分积极,编写快报,起草传单,印刷宣传标语,样样能干,样样肯干。不想,这个小个子日后竟成为中央的总书记,给党的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1930年9月,夏采曦任中共江南省委上海工作委员会书记,后兼任沪中区委书记。1931年12月,任中共江南区委书记。在此期间,他在上海认识了后来的妻子赵英。

1932年11月,夏采曦任中央特科第三科科长,专事对敌斗争和对付叛徒的工作。他曾携赵英到南京营救瑞士共产党人、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牛兰夫妇。

遭逢叛徒机智脱险

1933年3、4月间,夏采曦因公去北京,当火车途经河北沧州时,却意外遇上已成叛徒的原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王云程和另一叛徒王宗槐、特务马啸天。夏采曦受到叛徒监视,到达北京后,被王云程等人挟持至国民党河北省党部关押。经过3次“谈话”,王云程、马啸天要夏采曦“自首”,夏采曦假意答应,但提出要去南京办理“自首”。马啸天信以为真,于5月4日由王云程“陪同”夏采曦乘火车返回南京。到了南京,国民党中统派人把夏采曦押送到上海。“中统”上海区长马绍武派人胁迫夏采曦去虹口昆山花园7号“协助”逮捕左翼作家、共产党员丁玲。夏采曦趁此假造接头地址,蒙混敌人视听,以图侍机脱身。5月14日,夏采曦得隙逃脱。当天下午,国民党特务在闸北福生路慎海里16号将夏采曦的母亲、弟媳、堂妹3人拘捕。夏采曦的弟弟夏清洋不敢回家,其弟媳和堂妹交纳保费后获释,夏采曦的母亲被转押到南京。此间,夏采曦还将押送他到昆山花园的特务暗中处死在浙江北路一带的小花园内。

陆定一和夏采曦是南洋大学的同学,在学校就认识。脱离危险的夏采曦没有忘记同样身处险境的陆定一。他设法与陆定一联系上,并将陆定一安全送到了赣东北苏维埃政府所在地葛源。留在上海继续斗争的夏采曦化名“李菊村”,曾在《中国论坛》发表文章,揭露国民党特务非法逮捕丁玲、潘梓年以及杀害应修人的真相。他在文章中疾呼:“一切为正义与真理而奋斗的战士们,一切反帝国主义的战士们,一切保障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们,我们应该以自己的奋斗力量来抵抗国民党的白色恐怖,我们应该以自己的奋斗力量来粉碎国民党的这个探狗组,我们应该为中国革命的利益来消灭这些探狗们。”

辗转瑞金命绝苏联

1933年6月,夏采曦与妻子赵英由中共上海党组织派往江西瑞金中央苏区。来到瑞金后,夏采曦被安排在红军大学任教,并参加了苏维埃代表大会。在国民党经济封锁的困难条件下,夏采曦协同红军总后勤部,成功地改装制造枪弹的小型机器,受到中央领导的称许。

1934年10月12日,夏采曦随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参加长征。行至川贵交界处的江门以东一带,他奉命与余泽鸿等坚守江东地区,以牵制敌人。后因敌强我弱,众寡悬殊,不能坚守,余泽鸿牺牲,组织决定让他们撤离。夏采曦改扮商人,辗转至四川宿店,因无钱支付住宿费,不得不撬去口中的金牙齿抵账。当时环境非常艰苦,他写信给上海的妹妹和娄塘的姐姐要求寄钱去,家人接信后寄去200元,他接到钱后,才得以回到上海。那时候他扁桃腺发炎,讲话和吞咽困难,做了手术,在善中路(现常熟路)一家皮鞋店的楼上租了一间房子。期间,他在嘉定黄渡的结发妻子曾赶去照料,房租、医药和生活费用,都由大姐筹划。

1935年9、10月间,夏采曦由中央派往苏联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改名王一。陈云也在该学院学习。1936—1939年,苏联大搞“肃反”,夏采曦不幸被捕失踪,再无音讯,一般的说法是,他于1939年逝世,时年33岁。

根据《嘉定革命烈士传》改编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