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调整会计利润?什么时候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包括哪些内容 什么时候调整会计利润?什么时候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什么时候调整会计利润?什么时候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2024-06-02 22: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哈喽!努力学习的小天使:

1.

(1)调整会计利润:企业的账务处理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多记、漏记、账务错误等情形;

(2)调整应纳税所得额:主要表现在税会差异。

常见的会计利润调整事项有:

①企业接受捐赠,却未做会计处理,需调增会计利润,如未将接受捐赠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应该注意的是,需要把增值税一并计入“营业外收入”;

②企业为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发生的借款费用,应该予以资本化,企业却将全部的借款费用计入了财务费用,需调增会计利润;

③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没有进行计提折旧处理,而是一次性计入了当期的费用,需调增会计利润,应该注意的是,这项业务要做两步处理,一是用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调增会计利润,二是用计提固定资产当年的折旧额调减会计利润;

④企业的经营性租赁业务,比如一次性支付两年的租赁费,并且在当年全部扣除,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不属于当年的租赁费不应在当年扣除,需调增会计利润;

⑤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没有一次性计入当期费用,同时也没有计提折旧,应该做计提折旧处理,需调减会计利润;

⑥已经抵扣过的进项税,发生了不得抵扣事项(比如说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原材料毁损),却未做会计处理。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处理,转出的进项税应计入相应的成本,一并作为损失,调减会计利润。

常见的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事项有:

①会计上确认了收入(+项),税法上不确认,比如国债利息收入,会计上确认为投资收益,税法上属于免税收入,则需要纳税调减。

②会计上未确认收入,税法上确认了收入,比如将自产的货物对外捐赠,会计上计入营业外支出,税法上属于视同销售收入,所以要进行纳税调增。

③会计上确认了支出(-项),税法上不允许扣减那么多,比如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和职工工会经费三项经费在会计上作为成本费用可以全额扣除,但在税法中要按照工资薪金总额的14%、8%、2%来相应的确认,所以要进行纳税调增(职工教育经费以前年度结转至当年扣除的,涉及纳税调减)。

④会计上确认了支出(-项),税法上应加计扣除,比如新技术等三新的研究开发费用,会计上全额计入管理费用扣除,税法上可以再加计100%扣除,所以需要纳税调减。

2.

只要会计利润本身没有错误,未出现不符合会计准则的情况,我们都是不调整会计利润的,以最初列示的会计利润为依据计算捐赠扣除限额。

当然,如果会计利润本身有问题,比如该记账的没记账,该折旧分期扣除的一次性扣除,那么我们是要先调整会计利润,再乘以12%计算扣除限额。

您再理解一下哦,如仍有疑问,欢迎您继续提问,祝您考试顺利通关~~

每个努力学习的小天使都会有收获的,加油!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