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小凤仙:从单恋蔡锷,到三嫁后因贫穷借蔡锷名气炒作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小凤仙qh040参数 历史上真实的小凤仙:从单恋蔡锷,到三嫁后因贫穷借蔡锷名气炒作

历史上真实的小凤仙:从单恋蔡锷,到三嫁后因贫穷借蔡锷名气炒作

2023-12-17 21: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蔡锷和小凤仙来往,是在袁世凯派人强制搜查了蔡锷在北京的临时住所。此时的蔡锷意识到,袁世凯对自己有很强的戒备心,袁世凯并不真正信任自己。意识到袁世凯对自己的不信任以后,蔡锷才假装沉迷于醇酒美人之中,也是在此期间,蔡锷开始频繁和小凤仙接触。

随后,蔡锷还为小凤仙赎了身。但据蔡锷的下属佐证,赎身后小凤仙还是坚持在“做生意“,蔡锷也只是偶尔来坐坐,两人似乎并无亲密关系。小凤仙后来屡次说蔡锷曾为她赎身,是为爱情见证,但我认为,蔡锷对小凤仙有爱情的可能性非常小。

首先,小凤仙当年“年方十四五”,且长相并不出众。“上颚左右二牙外露,开口颇损美观”这是史书对小凤仙长相的具体描写,这段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两个字:龅牙。《民初史略》也说她:“相貌乏过中姿,性情甚是孤傲,所过人一筹的本领则粗通翰墨,喜缀歌词。”

实际上,我们从今天小凤仙留存的年轻时照片也可以看出,小凤仙照相时,是从来不张嘴的,原因很可能和龅牙有关。再有就是,这些照片看来,小凤仙虽容貌不丑,但要说“美女”绝对算不上。

这点,从相关历史资料也得到了佐证:

1913年2月下旬,北京《民主报》按八大胡同“每岁春季”的旧例,搞过一次妓女评选,评出“博士”4名、“学士”33名,云吉班的洪红宝被列为色科“学士”,小凤仙却不在榜中。

想想,妓女评选33名都不见小凤仙,可见其容貌资质是多么一般。蔡锷是为麻痹袁世凯、“营造沉迷酒色”的表相,而频繁和小凤仙往来的。而之所以选择小凤仙,一来是小凤仙文化程度并不高、各方面资质也一般,并且也不大喜欢说话,这些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用起来省事。

而关于小凤仙文化程度,我们从后期她写给梅兰芳的信中就可见一斑,全信总200多字,还有错别字,可见小凤仙虽能识字,但绝对够不上学识渊博。

其次,此间,蔡锷有一妻一妾作陪,且感情甚好。蔡锷与妻子关系如何不得而知,但蔡锷与妾室潘蕙英的关系是情真意笃,在和小凤仙往来期间,因潘蕙英回老家生育,蔡锷给她写了很多信,内容是极尽柔情蜜意。话说,蔡锷这妾室潘蕙英,不仅年轻相貌极好,貌若天仙,并且还受过高等教育,诗词歌赋洋洋精通,而且她还出身名门。这样一对比,是个男人大概都不太可能选择与妾差几个等级的小凤仙吧。

综上两条,我认为:蔡锷与小凤仙有爱情的说法,可能性非常小。至于蔡锷为小凤仙赎身一事,我觉得纯粹与蔡锷豪迈的性子有关。蔡锷素来是有钱便迅速花掉,很少留在手中。加上当时他又在袁世凯手下当差,加上云南省半割据,税收也在他手中,很可能随手就做了人情。

蔡锷和小凤仙相识相处一直到最后病逝,至始至终,蔡锷均未在言语、书信中吐露过半句对小凤仙的倾慕,这也从侧面佐证了两人并无小凤仙所说的“爱情”的可能。

说完了两人的所谓“爱情”相关,我们再来看看当时蔡锷出逃的相关,实际上,这部分是足够证明小凤仙救蔡锷纯属无稽之谈。先回顾具体:

蔡锷逃离北京前,以为同学哈汉章(当时也在袁世凯手下当官)的母亲庆祝生日为名,到哈家打了一夜麻将,凌晨去中南海拜见袁世凯,门卫说袁正在睡觉,蔡锷就在午门给小凤仙打电话,大声说中午一起吃饭打牌。然后对门卫说,自己来早了,先出去转一转,一会儿再来拜见袁世凯。然后,蔡锷直接去了前门火车站,乘火车去了天津。

从这段史实可以看出:蔡锷说去小凤仙那里,包括故意早去拜见袁世凯,都是疑兵之计。事后哈汉章等人被审查,哈等人为了推脱自己的责任,便硬说是小凤仙暗渡陈仓,是蔡锷与小凤仙串联好的。

只可怜,无辜的小凤仙因此受审,但什么也没审出来。从这个什么也没审出来,我们也不难推断,小凤仙确实是什么也不知情,只是被蔡锷“借”了个名而已。否则,以袁世凯的精明,能瞒得住,又能让小凤仙轻易活命?

1916年,蔡锷因病去世。蔡锷他去世后3天,为了迎合观众的“美女救英雄”式猎奇,一些上海的茶楼戏院便将“小凤仙救蔡锷”的戏搬上舞台。事实上,早在之前,经由一些好事者的添油加醋,名妓小凤仙救英雄蔡锷的传说就已经被广泛流传了。

与此同时,小凤仙也趁机炒作,在蔡锷出丧时,到场致祭。蔡锷死后,小凤仙曾公开透露自己一度有自杀的念头。于是,民国时很多戏剧也以小凤仙自杀报蔡锷为结局,但事实上,小凤仙不仅没自杀,而且继续当妓女,只是换了东家而已。

多年后,小凤仙年岁渐长以后,才不得已嫁给了东北军一个姓梁的旅长,二人相伴几十年后梁旅长过世。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50岁的小凤仙再次嫁人,嫁的是大她五岁的锅炉工李振海。此后,小凤仙就做了李振海四个子女的后妈。此间,李家一直依靠李振海修锅炉的微薄收入过活。

1951年,梅兰芳去沈阳演出,早前就给梅兰芳去信寻求帮助的小凤仙得知消息后,决定登门拜访。梅兰芳的秘书许姬传记录了二人对话,从对话记录看,小凤仙依然谎言不断,称她如何帮蔡锷逃走,且细节甚详。

1952年,第三任丈夫李振海去世后,小凤仙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身体状况每况愈下,1954年小凤仙离世。

随着小凤仙的离世,这段”名妓与英雄“的传说才终于落下帷幕。在这段传说里,小凤仙无疑是受益者,她借这段传说成名,晚年又借机给自己挣了一份工作。

但对于民国领袖蔡锷来说,这段“传说”带给他的却只有负面影响,这位曾在辛亥革命时期,在云南领导了推翻清朝统治的新军起义、又在之后参与倒袁、组织护国军起义的大英雄,因为小凤仙的缘故,被贴上了”风流将军“的标签。甚至,蔡锷最后的死也多少与这段被刻意炒作的”风流事“有关。

战争结束时,蔡锷病情也随之加重,蔡锷率军进入泸州,准备占领成都。德国医生阿斯米赶来为蔡锷治病,因为阿斯米听过蔡锷和妓女小凤仙的传说,加上当时中国官员多因出入妓院感染梅毒,阿斯米看到蔡锷病情与梅毒相像,于是,阿斯米主观判断蔡锷是患了梅毒,并当即给蔡锷注射了新药606。而这种药当时在德国才被发明不久,属于非常珍稀的药品,是它却是流行于全世界的梅毒的最佳克星。但此药,毒性非常强,一当用错,后果极其严重,几乎必致命。

这一针下去,当蔡锷的军舰开到上海时,本来还能行走、交谈、阅读的蔡锷已经只能躺在担架上爬不起来了。当时,国内的医生纷纷表示蔡锷并未患梅毒,只是喉结核。但这声音,迅速被人群淹没。

到上海后,蔡锷住进了梁启超事先联系和安排的宝隆医院。蔡锷住进去时,在新闻发达的上海,他和小凤仙的故事已经被传播得非常广了,也许出于对医生同行声誉的狭隘维护,德国主治医生克里也仍然坚持认为蔡锷患梅毒,虽然治疗也开始治疗喉结核,但也继续给蔡锷进行“驱梅”。

如此反复地给没有梅毒的蔡锷治疗梅毒,蔡锷要不死也难了。1918年11月8日,本来只有喉结核的蔡锷因为误诊离世,享年34岁。

可叹蔡锷,最终终因小凤仙而死,不知道,如果能料想自己最后的结局,他是否还会轻易为小凤仙赎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