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脱发的最后归宿是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家族遗传性脱发能治吗 雄性脱发的最后归宿是什么?

雄性脱发的最后归宿是什么?

2023-05-11 06: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如果放任不管,那脱发一定会越来越严重,直到脱发稳定期。

如果通过医学方式治疗,也不用太担心,大多数脱发都可以获得改善。

临床上大多数的脱发都是雄激素性脱发(AGA),又叫脂溢性脱发,很多人一旦脱发就很绝望,觉得“人生无望”,甚至很多医生把脱发称之为“癌症”,用来形容治疗难度。于是放任不管,最终脱发越来越严重。

那雄激素性脱发有救吗?

有!俗话说的好,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雄激素性脱发难治不代表无计可施。

目前的研究表明:雄激素性脱发主要与雄激素、遗传因素两者有关

① 雄激素

雄性激素脱发的根源在于雄激素。男性主要是睾丸分泌的睾酮,这是维持男性特征的雄激素,女性主要是肾上腺和卵巢分泌的活性很弱的雄烯二酮。睾酮、雄烯二酮与5a-还原酶(5-α reductase)作用会形成双氢睪酮(DHT,dihydrotesterone)。

毛囊在DHT的刺激下,会出现萎缩、坏死等情况,影响毛发正常生长,缩短毛发生长周期,导致毛发变细变软,形成脱发。

② 遗传因素

带有遗传基因的人,头部某些部位毛囊的DHT受体活性过高,极易与DHT结合,导致毛囊受损。

据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男性AGA(雄激素脱发)中家族遗传史占53.3%~63.9%,父系明显高于母系,研究发现脱发区雄激素受体基因呈高表达。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也就造成了雄激素性脱发难以至于的情况。

但正如前文所说,这不代表不能改善。在医学上来说,任何的疾病,都不存在根治特效药,有的只是对症下药,脱发治疗也是如此。

临床上治疗雄激素性脱发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 药物

米诺地尔最早是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在治疗过程中有很强的副作用表现为:秃顶部位长头发。药厂经过研发后,开发了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米诺地尔。

医学上主要用米诺地尔治疗早中期脱发和斑秃。有2%、5%两种浓度可供选择。男性多用5%浓度,女性可选择2%。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出现副作用及后遗症。

非那雄胺,可阻断睾酮转变为双氢睾酮及阻断雄激素与雄激素受体的结合,阻止前额及头顶部头皮的毛囊萎缩。美国FDA于1997年12月19日批准上市,商品名称叫做保法止。

需要强调的是,非那雄胺片属于处方药,在药店一般是买不到的。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出现副作用、后遗症。

对于脱发的知友来说,不知道如何使用药物,一定不要私自使用,不清楚的也可以来问我

医学养护

脱发初期,毛囊未闭合的情况下,脱发前期症状较轻除了药物治疗,还可以选择医学养护。

比如中胚层疗法,将常规的和顺势疗法的药物以及氨基酸、肽、生长因子等细胞营养成分输送到中胚层组织,促使毛囊细胞能够更快、更健康的进行新陈代谢,以达到治疗脱发的效果。分享一位小兄弟做的养护效果。

③ 植发

值得着重提一提的是植发,这是目前相对来说,见效快、效果直观的一种治疗方式,特别是在毛囊萎缩坏死的情况下,药物无法起作用,但能通过现代医学来改善。

目前做过植发的名人有很多,如埃隆马斯克、鲁尼等,不过涉及隐私,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大家去网上可以找到许多。

这里,给知友们分享身边做过植发的发友案例。

95后小伙子小张前额发际线后退,典型M型雄脱,植发前都靠着厚重的刘海遮住大额头。

使他下定决心植发的是医生的一句话,雄脱是无法通过药物来使闭合的毛囊长出头发的,只能起到抑制脱发的作用,特别是前额发际线后退的情况。

植发7天后,小张来院部清理血痂后的小发茬,种植出来的形状和最初设计的方案一模一样

在植发1个月后,小张和大部分植发的人一样也进入了脱落换茬期,也曾有过焦虑的日子,但只要遵照医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头发一定都会蹭蹭地长出来。10个月后,小张顶着一头厚实的头发来找我复查。

刘海有点长,撩起来再给你们看看

植发前后(男孩子照片不多,后续再来更新……)

担心照骗效果的话,也可以看看视频,有许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植发效果

下面这位发友前额大面积脱发,按照脱发等级来看,已经是4-5级脱发,植发改善一年后的效果大家看看

大面积脱发,植发11个月效果https://www.zhihu.com/video/1235332529088831488

每年找我做植发的有身边的同事、有知友、也有名人,当然每天主要还是给咱们普通人植发。发友中近7成是男性,不过他们的照片相对少一些,都不爱拍照,后期我有时间再来进行更新,大家可以收藏~

评论区不设限,大家有任何问题可以留言,或者可以加我微信:

我看到后会一一解答,给大家一些实质性的建议。

下图就是我,正在给知友脱发面诊。

最后,感谢知友们的点赞和支持。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