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专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宣言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复习专题

文言文复习专题

2024-06-02 18: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言文古今异义和偏义复词

 

复习要点:

 

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4.词义弱化。5.词义强化。6.感情色彩变化。7.名称说法改变。

 

教学内容:

 

一.什么叫古今异义?

 

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古今异义的种类:

 

1.词义的扩大。

 

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如:“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l     练习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母亲。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称呼。

 

③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员。

 

2.词义的缩小

 

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则只有第一种意义了。

 

l     练习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沛公居山东时  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妻,与“丈夫”相对

 

③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因为  古义:因此写作。今义:因果连词,表原因。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3.词义转移:

 

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l     练习3.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 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②颜色不少变   颜色 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  秋天 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

 

④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春秋  古义:年岁、年龄。今义:春天和秋天。

 

4.词义弱化:

 

所谓“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弱。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

 

l     练习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约束 古义:盟约。今义:限制。

 

②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举 古义:攻克。今义:抬起。

 

③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走 古义:跑。今义:行走。

 

④吾羞,不忍为之下  羞 古义:羞愧、感到耻辱。今义:害羞、不好意思。

 

5.词义强化:

 

所谓“词义强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l     练习5.结实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今天表示品德低下。

 

②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烈士:古代表示刚直侠义之人,现在表示为正义牺牲的人。

 

③(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古代是扬言的意思,现在表示宣告,声明。

 

④璧有瑕,请指示王 指示:古代是指给人看,现在是表示上对下申明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⑤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古代表示与外界隔绝之地,现在表示走投无路之时。

 

6.感情色彩变化

 

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贬义词。“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属贬义词,现在是褒义词。

 

l     练习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 可怜:这里是可爱之意,褒义词,今意是令人怜悯之意,多含贬义。

 

②牺牲玉帛,弗敢专也  牺牲:这里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中性词,现在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褒义词。

 

③天下云集响应  响应:这里是像回声一样应和,中性词,现在指积极听从号召,褒义词。

 

7.名称说法的演变

 

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而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该词语表示,而是换用别的词语表示了。如:“目”现已换成“眼睛”,“寡”现已换用“少”了,“足”现已换用“脚”了。

 

练习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 股:古代指大腿,现在已不用,指臀部、屁股。

 

②愿为市鞍马  市:这里指买,现在已不用,指城镇、集市。

 

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古义指告戒、告诉,现已不用,用于指感谢。

 

三.偏义复词:

 

在文言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象。

 

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异同:偏义复词,不同。

 

②昼夜勤作息  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③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偏义复词,离去。

 

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园圃:偏义复词,果园。

 

②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 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③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四.综合小练习:区别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①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不过:不超过,现为转折连词。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从而:跟随而且,现在是承接连词。

 

③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运输、邮政等部门。

 

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祖父:祖辈和父辈,现指父亲的父亲。

 

⑤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出入:偏义复词,进入。非常:不寻常,意外,现指很、极,程度副词。

 

⑥属余作文以记之  作文:写文章,现指学生的写作练习

 

文言文偏义复词练习(50例)

 

所谓偏义复词,是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结构上有两种情况:

 

1.由词义相近的两个词构成。例如: ①噌竑(hóng)如钟鼓不绝。 ②我有亲父兄,性情暴如雷。《孔雀东南飞》 ③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非攻》

例句中“钟鼓”“公姥”“父兄”“园圃”四个词,其词义分别偏向“钟”“姥”“兄”“园。(种树为园,种花为圃)”。

2.由词义相反的两个词构成的。例如: ①冀缓急或可救助。《谭嗣同》 ②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③世有饥穰,天之行也。例句中“缓急”“作息”“饥穰”三个词,其词义分别偏向“急”“作”“饥”。

练习:给下列偏义复词的偏指义项加点并解释。

1. 崩殂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                                                   

2. 存亡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 异同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4. 作息   昼夜勤作息。                                                                     

5. 出入   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6. 少长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7. 公姥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8. 父母弟兄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9. 往来   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                                                        

10. 虚实   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11. 死生   死生,昼夜事也。                                                                 

12. 休祲   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                                                    

13. 远近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14. 缓急   冀缓急而可救助。                                                               

15. 车骑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16. 首领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17. 饥穰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18. 耳目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19. 动静   牢城里都没动静。/ 却不见孔明动静。                                             

20. 国家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1. 利害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                                                         

22. 浅深   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23.园圃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24.成败得失   大凡忧之所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一曰忧得失。                             

25.寒暖饥饱   得同寒暖饥饱。                                                              

26.多少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7.早晚   天到多早晚了?还跟着去游魂!                                                     

28.得失   几番得失,我已失却一切。                                                         

    得失   多人不能不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                                                

29.恩怨   土希两国,历史上的恩怨植根已深,累有冲突。                                      

30.吉凶   吉凶未卜                                                                         

31.开合   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                                                       

32.巷陌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33.钟鼓   噌竑(hóng)如钟鼓不绝。                                                      

34.契阔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35.去留   曾不吝情去留。                                                                  

36.钟罄   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37.女子   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38.代谢   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                                                            

39.去来   去来江口守空船。                                                                 

40.寒暑   无羽毛以御寒暑。                                                                

41.褒贬(凤姐)只因素性好胜,惟恐落人褒贬,故费尽精神……                               

42.盈虚   廉公失权势,门馆有盈虚。                                                        

43.逆顺   齐桓用其仇(仇人),有益于时,不顾逆顺,此所谓伯道者也。                       

44.车马   士功不兴,大夫不得造车马。                                                     

45.长短   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                                                      

46.利害   爪牙不足以供耆(嗜)欲,趋走不足以避利害。                                      

47.行止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                                

48.书疏   书疏数知闻,莫令信使断。                                                        

49.始终   夫始终者万物之大归,死生者姓命之区域。                                         

50.冠带   沐猴而冠带,智小而谋强。 

 

                                                      

文言文偏义复词练习50例答案

1.崩:皇帝死             2. 亡:灭亡。( 一说不是偏指,是相反并列短语)

3. 异:不同               4.作:劳作                      5. 入:侵入   6. 长:年龄岁数大

7. 姥:母亲婆婆         8. 母:母亲兄:兄长            9. 往:前往   

10.实:实情              11.死:死亡 死去               12. 祲:凶险之气           

13. 远:遥远              14. 急:紧急情况                 15. 骑:随从人员   

16.首:首级   脑袋       17. 饥:灾荒(穰:丰收)       18. 目:眼睛

19. 动:动作行为          20.国:社稷   邦国              21.害:灾难祸害

22. 深:深度              23.园:果园。(种树为园,种花为圃)

24.失:失败损失        25.寒:挨冻受饿                 26.多:许多

27.晚:时候或时间不早了                                   28.失:损失   失:差错弊端

29.怨:怨仇              30.凶:凶灾                     31.开:张开

32.巷:街巷              33.钟:大钟     

34.契:契合 投合(两情投合,在一处谈心宴饮。阔:疏远)

35.去:离去              36.钟:大钟                      37.女:女儿38.谢:衰败 逝去

39.去:离去              40.寒:寒冷                      41.贬:贬损     

42.虚:空荡无人          43.逆:背逆

44.车:马车              45.长:长处功劳                 46.害:祸害             

47.行:行动飞行        48.信:书信                      49.终:最终

50.冠:(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的人。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