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学校通知停课!不是新冠为什么会停课?有依据吗?疾控部门详解来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学生为什么停课有点慌 又有学校通知停课!不是新冠为什么会停课?有依据吗?疾控部门详解来了→

又有学校通知停课!不是新冠为什么会停课?有依据吗?疾控部门详解来了→

2023-08-06 13: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日,网传北京市西城区外国语附小某班级因发热学生较多,由线下转为居家线上教学4天。经记者核实,该消息属实,学生发热原因为甲流。

  新学期开始后,各地中小学校因传染病而班级停课的现象不鲜见。浙江杭州、宁波、金华等多地的部分学校流传出停课的消息,引发关注。多所学校回应中均表示,确有个别班级因学生健康问题出现停课的情况,停课是因为甲流,而非新冠。2月19日,上海青浦区某小学也因出现多例甲流紧急停课4天。

  此前报道:上海一班级因学生发烧停课4天?区教育局:属实!如遇突发,沪上中小学如何应对→

  幼儿园、学校是人员集中、密度比较大的场所之一,有限的教室空间、学生间玩耍嬉戏互相接触频繁等,都极易造成病原的传播。一旦没有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更是极易造成传染病聚集性疫情。

  全国发热门诊就诊人数低位波动

  流感病毒阳性率有上升

  中国疾控中心网站2月18日公布最新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显示,全国(不含港澳台)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于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286.7万人次,随后连续下降;2023年1月23日后就诊人数呈现低位波动,2月16日为12.4万人次,较峰值下降了95.7%(图2-1)。

  图2-1  全国发热门诊(诊室)诊疗人数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于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

  哨点医院监测结果显示,2023年第6周,流感病毒阳性率有所上升(3.4%)(图2-5)。

  图2-5  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新冠和流感病毒阳性率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于402家网络实验室)

  多地疾控提醒

  春季细菌及病毒种类繁多,气温多变使得人体免疫力不稳定,呼吸道黏膜屏障保护作用下降,以及人口流动频繁等,造成流行性感冒、新冠病毒感染和诺如病毒等春季传染病高发。

  北京疾控:2月份以来,北京局部发生的聚集性疫情,均为季节性流感引起的集中发热或诺如等腹泻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大多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

  安徽疾控:根据全省流感监测结果显示,近期我省流感病毒活动水平明显增强,以甲型H1N1流感为主,并在中小学和托幼机构引发多起暴发疫情。

  河北廊坊疾控:目前,我市流行的传染病以春季流感为主。根据全市流感哨点医院监测结果来看,甲型流感病毒取代乙型流感,成为我市流感病毒流行株,与全国情况类似。

  内蒙古通辽疾控:2月份以来,通辽市疾控中心在我市的常规传染病监测中,陆续检出甲型流感H3N2阳性病例。

  杭州、宁波卫生部门也提醒,目前甲流、诺如病毒感染已经进入多发期,孩子出现发烧等症状,不一定是由新冠病毒引起,建议家长第一时间帮助孩子进行抗原检测。

  上海市疾控中心:

  冬春交替警惕这5类传染病

  上海市疾控中心昨天发布提醒,开学季到来,往往也是春季传染病高发期,幼儿园、学校是人员集中、密度比较大的场所之一,有限的教室空间、学生间玩耍嬉戏互相接触频繁等,都极易造成病原传播,因此家长、学校、孩子们不能松懈。

  黄浦区报童小学每天早晨的“晨检”,老师在为进教室的小朋友测体温 杨建正 摄

  流感病毒有所“抬头”

  据中疾控最新数据,根据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2023年第6周,我国流感病毒阳性率有所上升(3.4%)。目前,上海已有学校学生感染流感。疾控部门表示,本市流感的流行期是12月至次年的3月,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发生在冬春季节,且本市多数聚集性疫情发生在学校和幼托机构。

  流感的潜伏期为1-3天,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目前,引起流感季节性流行的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

  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居家休息,进行健康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病情如出现进行性加重,尽快前往医院就诊,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对学校来说,如近期有班级发生聚集性疫情,学校应取消所有集体活动。疾控提醒,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流感最有效的措施。由于流感疫苗所含成分会因当年流行优势株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

  为何刚刚开学就会有流感?除了符合流感的流行期以外,也有专家认为,前几年因严格的新冠疫情防控,其他传染病的传播也得到了抑制,随着政策调整,学校恢复正常教学,加上很多人平时已不戴口罩,所以呼吸道疾病的传播风险会上升。

  这五种是春季常见传染病

  上海市疾控中心列举了五种常见春季传染病,包括新冠、流感、猩红热、手足口病、病毒性腹泻。

  虽然春节前我国刚经历一轮大规模新冠病毒感染,但也有部分孩子还“阴着”。因此,开学后国内也有地方出现了部分学生感染新冠,相关班级暂时停课。本市疾控部门表示,目前,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师生出入校门不再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学生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应及时检测抗原或核酸,如检测结果确认新冠病毒感染,需如实报告学校,延迟返校。

  此外,猩红热、手足口、病毒性腹泻也是常见的传染病。在病毒性腹泻中,尤其以诺如病毒感染所致的病毒性腹泻占的比重较大。诺如病毒性腹泻发病高峰在11月至次年2月。家长应做好家庭卫生,储藏食物时生熟分开,烹饪食物时烧熟煮透,定期清洗饮水机等。学生平时应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正确洗手,勤剪指甲,瓜果蔬菜洗后再吃等。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报告老师,并尽快就医,不隐瞒病情。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很多,如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ECHO)等。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以EV71型病毒感染为主,该病毒曾导致2008年安徽和2009年山东的手足口病大规模暴发疫情。这几年,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病数也逐年增加,它和手足口病一样,也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急性传染病,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容易混淆。在手足口病流行期,家长应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在人群密集、空间密闭的场所可视情况佩戴口罩,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学生生病全班停课,有依据吗?

  随着多则停课新闻传出,有网友质疑,新冠都进入“乙类乙管”时期了,因部分学生生病而全班停课,是否有必要?实际上,“停课”并不是这几年的新措施,当法定传染病人数达到一定数量,为了避免疫情扩大,经评估都是可以采取停课措施的。原则上,停课的范围应根据疫情波及的范围和发展趋势,由小到大,如由班级到年级,由年级到全校等。

  比如,本周青浦区就有一所小学某班因多名孩子患甲流而停课4天,在这4天里如果没有再大幅新增病例,会重新恢复线下教学。尽管不同的传染病、不同的地区停课标准有一定的差异,但采取小范围停课的方式应对传染病流行已是通行做法,家长不必因为“停课”而过度恐慌。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综合上海疾控、中国新闻网

来源: 新民晚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