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周文王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姬发的大儿子为什么叫伯邑考 为什么周文王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

为什么周文王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

2024-05-31 21: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姬昌的大儿子叫伯邑考,二儿子却叫姬发?

周文王姬昌是西周王朝的奠基者,他有两个儿子:伯邑考和姬发。伯邑考是姬昌的嫡长子,也就是大儿子。姬发是二儿子。

其实啊,在商周时期,古人和现代人的称呼是不一样的,那时候一般称呼里是不带姓的。大家先来了解一个概念,就是无论什么姬昌、姬发、周公、姜尚等等都是后来人这样叫的,在当时是绝对不会这么称呼的。

首先,姬昌、姬发其实是现代人起的名字,姬昌和姬发作为周天子,是有姓无氏,因为姓氏是来进行划分贵贱的,大宗称姓,小宗称氏,但是在那时的日常生活中,不能用姓来称呼他们的,只能称为文王武王,周王周天子。所以姬昌和姬发在当时应该是,文王昌,武王发。

武王发,伯邑考,你看是不是有些接近了?

再来看看伯邑考三个字都是代表什么意思。

“伯”表示他在家中排行老大,伯,是伯仲叔季里老大的意思。文王十子,除了次子武王和周公旦,其余的都是用叔季来称呼。

“邑”是他的名字,全称就是姬邑。

“考”,指的早早去世,为什么要强调早逝呢?其实是为了证明周武王姬发继位的合理性,说明周朝王位传给姬发是因为嫡长子伯邑考早早去世了,而不是姬发夺取了伯邑考的王位。在周朝,兄弟之间相互推让王位是道德高尚的表现。

只要伯邑考这个名字里有“考”字的存在,那么后人就无法质疑是不是姬发夺取了哥哥伯邑考的王位。我举个反面例子,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杀兄夺位,后面只能靠丑化李建成来证明政变的合理性。

所以综上所述,伯邑考真名应该是姬邑,排行家中老大,早早去世。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