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授的角度浅谈应该如何高效套磁(附 两个陶瓷信反面典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套磁信英文怎么说 从教授的角度浅谈应该如何高效套磁(附 两个陶瓷信反面典型)

从教授的角度浅谈应该如何高效套磁(附 两个陶瓷信反面典型)

2024-02-03 11: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常见的一些套磁忌讳

以我看套磁信的经历,给大家总结以下几点我认为套磁信中常见的问题:

本楼最下面补充两个最近看到的很差的陶瓷信,以供大家参考,避免犯类似错误。

忌:东拉西扯没逻辑

解释:不要洋洋洒洒说一大堆你的故事,你的爱好,你的性格等等不相关的话题。也不要太和老板套关系。另外,老板时间有限,看到很长的信就失去了细读的勇气,更别提看了几段还没到正题的。

解释:有的信只是说XX老师你好,我是XXX,我做了XXX,我对你的科研很感兴趣,以下是我的CV,盼回复等等。这明显就是态度不端正,根本就是海套,没有针对老师的科研做一番功课,也没有思考学生和老师的科研相关性如何。任你信里说的心潮澎湃,或者讲自己多么优秀,这种态度是很难让老师认真考虑你的。

忌:信中只是简单摘抄老板科研方向,并和自己科研生硬拉上关系

解释:这个是上面那条的进阶版。有的同学看了老师的科研介绍,就说“我对您XXX”方向很感兴趣,然后XXX这里就是老师主页上面某一段的摘抄。然后接着说“我做了YYY,和您科研非常的相关”等等。但是XXX和YYY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这种套磁太牵强,老师不会认真看的。总结一下,大忌是让老师觉得你根本不用心,或者你是在千篇一律的套磁。

忌:语法错误,用词诡异

解释:如果不确定用什么词,尽量用简单的。如果某句话不知道怎么表达,换个自己会说的说法。实在对英语写作掌握不好,那就先写一个中文的,推敲一下用词,然后翻译成你所知的最简单的英文版本。如果一封信让老师看的云里雾里,老师应该会认为这个学生的交流能力有问题吧。不过话说回来,比起语法和用词不行,还是逻辑不通顺更让人抓狂。

忌:过于谄媚,过于委婉,过于冷漠等

解释:美国的教授一般都比较喜欢直接的,不大喜欢看到什么your precious time啊,it's my great honor啊这种拍马屁的话,也不愿意看到学生小心翼翼的感觉。所以想说什么直说。但是也要注意基本的礼貌,不要直呼教授的名字,信末尾也要写best wishes这种话,然后不要让教授觉得你在逼他做决定,或者觉得你牛气哄哄,或者你根本不care他是否愿意收你等等。这些有的时候只是我们无心的结果,但是一定要尽量避免。

最近接连收到了两份想做postdoc的陶瓷信,看了以后很火大。贴在这里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陶瓷信#1.(上下滚动查看全文)

Respected Professor(都不写名字啊这里,分明就是模板套啊)

Let me introduce myself, I am Dr. ABC, I have been working on the XXX from the past five years. The research results were published in 9 international journals, 4 conference proceedings and data was also presented in 18 conferences. Now I wish do applied research work on XXX under your able guidance and share my ideas with your research group. Hence I request you, give me an opportunity to work in your reputed laboratory where the sophisticated equipment is available to perform advanced research work(分明就是扯淡,我刚刚开始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哪里来的sophisticated equipment). I assure you that I can take up any challenging problem and work hard with all sincerity, discipline and good team spirit to meet the mark of your expectations. I herewith enclose my brief CV for your perusal and kind requesting for a PDF.

Expecting a favorable reply at your earliest convenience

Thanking you

Yours Sincerely ABC

(终于被你滚到底了)

陶瓷信#2:(上下滚动查看全文)

I am Dr. ABC Recently, get Ph. D degree in Physics from XX University under Research supervision of Prof. XYZ. My thesis entitled on “XXX” in area of material science. In this direction, I am very much interest to enhance and improve my research.

I kindly request to you that consider my application for post doctorate position, Here I am sending my Curiculam Vitate , please see the attachment.

with kind regards

点评:这两份陶瓷信就是我之前说的大忌,模板陶瓷信,没有看老师做的是什么方向,只是单纯把自己的方向列出来。这种信让人看了非常不开心,因为赤裸裸的就是对老师的不尊重。我在另一个帖子引用过quora上一个类似的讨论,一个国外的教授如是说:

I get a lot of letters of this type. Let me tell you what NOT to do. The first contact should not be a spam letter -- that is, a letter that you could easily have sent to 1000 faculty members worldwide, and probably did. Why should I spend more time answering your letter or reading your resume/CV than you spent writing the letter?

我不能同意更多。

对于这种陶瓷信,我甚至抽出一分钟宝贵的时间回复:

Sorry but your research has nothing to do with mine, and I’m not sure if you know what I do. Please try not spam other people’s email like this. Thanks.

可见我的愤怒。

(终于被你滚到底了)

说了一些忌讳,再总结一下一封好的套磁信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吧。

直接表明目的,就是希望看看老师招不招生,哪个项目招生,希望要什么方面的学生,能否给自己一个机会。不要东拉西扯。如果你套磁的时间很早,可以试试从讨论学术问题出发。但是如果时间上已经比较晚了,或者你没有那个金刚钻,还是直接一点好。

宜【!!重要!!】:说明自己的科研背景如何和老师的课题match

这个是整个套磁信的核心,也是老板最关心的部分。要在信里清晰的说明自己之前的科研背景,做过哪些项目,发表情况简单介绍(详细的放在resume或者CV里面),掌握什么技术,申请到美国后希望从事什么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对老师的科研情况有较为清晰的了解,知道老师现在关心的是什么科研内容,有哪些project,需要什么方面的人才。如果不清楚,可以问。然后结合自己和老师的情况,说明为什么自己是一个good match,自己能够为老师提供什么方面的帮助。

老师对于你们是否match当然有自己的判断,但是如果你真的对老师的课题感兴趣,并且知道自己做过什么,想要什么,应该能够清晰的讲明白这中间的逻辑关系的,能够向老师解释为什么我们是good match。老师看到你的说明和介绍能够了解你对于你自己和老师的课题了解程度,因而不要停留在“我觉得你A好,我做过B,你看是不是很match?”这种层次。

最后,要简单但清楚的说明一下自己的长处和特点(比如性格好,交流能力强,团队协作能力强,英文好,肯吃苦,写文章能力强,学习能力强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如果能够说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且说明如何提高,那就更好了。

在简历里面,以上自己的科研背景和文章情况更是要写清楚的。对于简历老板主要看的就是这个部分。其他关注的还有修过的课程,以及会的技能(特指科研相关技能)等。

宜:简单的讲讲你和老师的connection,如果有的话。

比如你们都来自一个学校,都在某杂志发表过类似的工作,都认识某个人等等。但是不要牵强,也不要在这部分花太多功夫。毕竟最重要的是你科研的match程度,至于你们是不是同一个高中毕业的实在是一个次要的考虑因素。如果面对两个其他条件差不多的申请人,老师可能会稍稍给你一些感情分,但是仅此而已吧。

宜:精干利落,该把球交给老师的时候不要啰嗦。

当你在第一封套磁信里面把该问的都问了,该表达的都表达了,就利落结语吧。接下来就是看老师如何考虑了。

注 意 事 项

1. 你不需要科研是大牛,或者对于老师的科研理解的很清晰也可以套磁。套磁的主要内容是阐述你和老师的课题组match。你可以科研成果不多,或者老师做的东西你不大懂,但是只要你明白老师课题组大概是什么方向的,需要什么样的技术,而你又对这些技术比较熟悉,或者曾经研究过老师感兴趣的研究内容,甚至你只是对老师的研究内容充满兴趣,这些都是你的selling point。不懂的地方可以问,这是优点,说明你真的感兴趣想要了解老师的科研。老师一般都很乐意介绍。

老师其实也并不指望能够招收到一个perfect candidate,科研背景和课题组的需求完全吻合。更多的情况下,是看看是不是大致吻合,然后学生有没有培养的潜力,是否对老师想要进行的课题感兴趣等等。所以有的同学一想到套磁就害怕,觉得需要看很多paper,提出有见地的问题才有资格去和老板套磁。我觉得这是没必要的。套磁其实就和相亲差不多,基本上就是把基本条件大家在心里默默的评价一番,然后通过交流一来二去看看是否对路。没见谁相亲之前还探访对方祖宗八代再到人人微博等等人肉一番吧。。。

2. 不要忽视了科研背景学习成绩之外的软条件。我前面提到,可以简单提一提自己的性格等等特点。其实老师招人对这点还是很在意的。我前一阵找博后的时候,有个同学应征。我拿不准,就给一个我认识的美国的有名教授写信征求他的意见。他和我说,找博后当然match很重要,但是在这个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个人怎么样。即便是perfect match进组以后也是需要训练和学习的。如果这个博后交流能力强,性格好,学习能力强,那就会很快上手,你也会因为招了他很高兴。反之,你会很后悔。这段话让我很受启发。对于各位申请phd的同学其实更是这样,你现在的科研背景、学术成绩等等,老师固然在意,但同样重要的是你的成长潜力和你进入组后迅速成熟有产出的能力。说这些,不光是套磁,也是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平时以及到了美国后注意这些方面的培养,也注意给老师和同组的同学留一个这方面的好印象。虽然美国人崇拜强者,但是如果你是个怪人,低情商,在组内也是寸步难行。

3. 如果你真的非常希望进入这个组,或者希望老师拉你一把,你就要表现出来你足够的诚意。举个栗子。最近有个同学联系我,想要到我这里来做博后。我对他的背景有些感兴趣,他做的课题和我今后的一些想法有关联,而且他掌握的一些合成的技术我也多少能用的上。但是他远远不是我心目中的那个perfect match。而且他在套磁过程刚开始还犯了上面我提到的一些错误,包括让老师觉得是模板套,对老师的课题只是泛泛的知道个名字,而且也没有尽力去说明自己和老师的科研如何match。但是这个学生的优点就是特别顽强,心很诚。我们几封邮件下来,我能感觉到他愿意为了打动我花一些功夫去思考,而且也对我的课题了解的越来越深入了,并且也说明了进入我的组之后自己愿意付出的努力。虽然我也和他讲了我们的课题不是特别match,但是他愿意解释,愿意改变,愿意学习。至少这份诚心还是能够打动老师的。

4. 如果老师回复了套磁信,这通常是很好的迹象。如果老师愿意和你一来一回聊几次,那更好。相信我,老师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如果不是对你感兴趣,是不会和你网聊的。这个时候要首先感谢老师对你的兴趣,愿意给你进一步交流的机会。其次就是要抓住这个机会,打消老师的顾虑,做更进一步的说明。如果老师提出了问题,要做认真的思考,提出了一些自己诚实的想法。这些问题也许是学术上的,比如老师让你介绍一下你过去的课题的一些细节,或者问问你是否熟悉老师某个方向的研究内容等等。一般不会问太详细太深入的问题,毕竟老师也知道你只是个本科生或者硕士生。问题也可能是其他方面的,比如你的性格,你的优缺点,或者针对老师的一些情况问问你是否能够接受(比如暂时没钱,比如老板实验室缺仪器设备,比如老师某个时间段会不在国内,比如组里学生普遍毕业时间长)。你的回答是很重要的。一来是展示诚意,二来是给老师一个积极思考并且有学习能力的印象,三来也是给老师更多评价自己是否match的机会。如果你的回答能够让老师基本满意,那拿到面试的机会是很大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套磁的核心就是七个字:

Enolate版主的补充

另外对于王哥说的“科研和成绩之外的东西”深表赞同

A. 相处五年的伙伴,选择须谨慎

谁都不希望找个和自己相处不来的人,注意看自己的personality和对方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而自己可以改变的话还好说,如王哥提到的博后申请者;如果自己改变不了的话,请仔细估量进组是否合适。上文的B教授我和吐槽他们组的博后,“我希望他是很严肃认真做科研,他自己却觉得我来这里是'enjoy life'的,每天都很悠闲。这搞得我很生气。有时候我对他发火一分钟,自己要回办公室气半个小时。”

这个环节或许更适用于挑选offer时期

B. 如果你和组里的graduate陶瓷

这肯定有吧,看到想去的组里有个校友,许多人会很激动去联系他

我们组有很多本科生来做毕设或者暑期实习,一般是为了提早进入课题组,研究生一年级能顺利进组(竞争也激烈);或者有想来做RA, 博后的人会先跑来和组里的人聊天,了解情况,寻求建议。老板在招这些人之前会先问我们的意见,问我们觉得这个人怎么样,要不要考虑。这时候我们这些搬砖的的意见就很有用了,虽然并不能完全决定这个人的去留,但是会左右老板对此人的印象

所以请注意你展现出的自己的形象(刻意伪装就没必要吧,人家觉得适合这个组的你不是真正的你,万一你真的很不合适就Orz了)

另外,有时候想过来的本科生太多了,需要从申请者里选几个人。这个时候外地的申请者只能通过邮件来展示自己。那么请注意你邮件的措辞和CV的专业程度(typo什么的,有些人会很受不了;称呼教授的时候总是要说Prof. Surname吧,我们当时看到一个直呼老板名字,不知道怎么想的;有的本科生把英语竞赛一等奖写到简历里被师兄大吐槽,他们想招的是会干活的人)

感谢wang_come_on和Enolate给我们带来的套磁建议,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寄托非常鼓励同学在论坛上发布经验给后来的学弟学妹们学习。想要更多面经资讯,记得要添加offer榜小程序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