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漫、神、逸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夸张就是漫画的艺术特点 像、漫、神、逸

像、漫、神、逸

#像、漫、神、逸|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肖像漫画,是肖像画和漫画结合的产物,它既是肖像画,更是漫画。既然是漫画,那就要有漫画味道,也就是说要有诙谐感、幽默感而不是一般肖像画那种端庄感,要有夸张而不是一般的写实性描绘。既然如此,就需要借助漫画的表现手段了,夸张变形乃至概括等各种表现手法的合理运用,是肖像漫画具有“漫”味的关键所在。只有既“像”又有“漫”味的作品才能称之为“漫像”。达到第二重境界“漫”也不算太难,只要掌握了绘画的基本功,了解肖像漫画的表现手法,有意识地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段,一般不同程度都能达到“漫”的效果。当然,创作中体现更多的是漫画作者的综合素养,也是个人艺术天赋的体现。所谓“漫”的基础就是画出“漫画”的味道,即画出一种趣味性和幽默感,如果能够让人看了忍俊不禁,那就部分达到了目的。

方成 侯宝林漫像

第三重境界“神”,也是肖像漫画追求的高级阶段。通过人物肖像的描绘,达到“像”的初级层次,继而追求“漫”的味道,这都是漫画作者必须具备的,但高级目标是达到传“神”的境界,即“传神”——能够刻画出人物的神韵和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品格,甚至能将人物的精神世界、经历的苦难描写并反映出来,达到形与神的高度统一。就点与面的关系而言,“神”就是点,点睛之笔即为“神”,而非面,面面俱到八面玲珑乃为形。点,是取舍,有舍才有得,舍形得点,点即为神。

逸品:可遇不可求的境地

“逸”,是肖像漫画的最高境界,即第四重境界。达到这一步,不是简单的像不像,不是漫画的味道,亦不是传神的境地,到了这一地步,已达“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之境地。“逸”,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绝世的高,达到此境地,漫像的刻画不同凡响,看似漫无目的、漫无边际,却有画外之话的深刻内涵与思想,达到直抵灵魂的地步,达此境界的肖像漫画即属逸品。不是每位肖像漫画家的作品都能达到此境界,追求“逸”的境界,应该成为每个肖像漫画家的终级奋斗目标。

到了逸品的境界,远超脱于像的层面了,它在追求更高的表达,就是完全地听从内心,作为逸品之漫像,是借漫像之壳,说一个更广泛的道理,已超出作品本身,进入精神层面的高度了。比如漫画大师方成先生,他主攻讽刺漫画,留下不少佳品,偶尔的肖像漫画作品同样精彩,此画寥寥数笔,将相声大师侯宝林的神态及特点描绘得形神毕现,堪称肖像漫画中的逸品。

郭冶 李叔同、丰子恺

像、漫、神、逸,是肖像漫画的四重境界,也是跨度非常大的四重境界,概括了肖像漫画从初学者到大师的全过程。达到肖像漫画的第一重境界,观者会觉得画得像;第二重境界,观者会觉得夸张幽默,哈哈一笑;到了第三重境界,达到神似,不仅有幽默,观者从画像中会看到深层次的内涵韵味,会引人思考甚至感动;到了第四重境界,已经达到直抵灵魂的地步,这是肖像漫画的最高境界,是众多漫画人毕生追求的目标,也是很多人终其一生也始终是梦的地步。

肖像漫画初学者,解决的是像不像的问题,即使如此,也有部分漫画人没有解决此问题;像了之后就是漫的问题,需要漫画的各种表现手法的综合运用,漫的问题解决了,才算跨入漫画的门槛;画出来了,并且夸张性地深刻地表达出了被画者内在的精神气质及思想,那就达到神的境界了,能达到这一步的漫画人也不多;至于逸,那是可遇不可求的境地,不仅需要个人艺术素养的综合,还需要个人的丰富经历与机遇。逸品的产生,是时间沉淀与过滤的结果,其意义远超作品本身。

(来源:美术报 作者:马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