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代,皇帝封自己的儿子为“王”,有什么讲究吗?比如秦王、晋王、赵王、燕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太平王是什么职位 封建时代,皇帝封自己的儿子为“王”,有什么讲究吗?比如秦王、晋王、赵王、燕王?

封建时代,皇帝封自己的儿子为“王”,有什么讲究吗?比如秦王、晋王、赵王、燕王?

2024-06-08 17: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然而,从隋朝开始,大部分王爵就不再有有实际的封地,它更多变成一个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等到清朝后,更是不再采用古代诸侯国号作为王号,而是由皇帝选择一些吉祥的字作为王号。

在封建王朝,由于皇帝是九五至尊,一般情况下,皇子们也是身份尊贵。但是,并不是所有封建王朝的皇子都会封王,这在清朝体现得比较明显。清朝的皇子年龄小的时候一般都没有爵位,只有那些母系出身高贵,自己有因才干秉性获得皇帝赏识的皇子才有可能获得爵位,事实上,不少皇子在成年后也没有爵位,或是贝子贝勒等较低级爵位,获封郡王或亲王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除了清朝之外,其它朝代大都比较看重对皇子的封爵,皇子一般可以获封王爵。以明朝为例,朱元璋规定,皇子年满十岁可以封王,年满十五岁就要在封地修建府邸前往封地就蕃。皇子一般可以获封一字王,也就是亲王。

王爵一般有讲究,通常情况下,一字王地位规格高于二字王。古代特别是国势强盛的大国王爵比较受重视。因此,朱元璋除了册封长子朱标为太子外,分别册封次子、三子、四子朱棣为秦王、晋王和燕王。唐太宗李世民的几个比较得宠的儿子李恪获封魏王,日后成为唐高宗的李治获封晋王。不过古代强盛国家毕竟就那么多,名号用完了,就只能另辟他径了。

因此,在某些朝代,皇子封王的规矩可能没那么严格,皇子们获封的王爵名号并不常见。一种情况是获封的王爵名号寓意美好,不见得是古代国家国号。如宋高宗赵构在做皇子时获封康王,赵构的老爹宋徽宗在登基前获封端王,本来是打算封其为瑞王,起草诏书时不慎写错了字,就只好将错就错了。唐宣宗在做皇子时获封光王。另一种情况是按照封地地名或中小国家来册封。如明代宗朱祁钰在“土木堡之变”前获封郕王,郕国是春秋战国时期河南地区的一个小国。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在称帝前获封桂王,因其封地在广西桂林。

皇帝的儿子一般封为亲王,亲王的封地一般为大国。其中以秦,楚,晋,齐四国的王最为尊贵。晋王是里面最尊贵的,因为晋国是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国家,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还分别成为了战国七雄之一。

例如李渊封嫡子李世民和李元吉分别为秦王和齐王。杨坚封嫡子杨广,杨俊分别为晋王,秦王。赵匡胤封赵光义为晋王。特别指出的是晋王,晋王封的次数较少,但是厉害的人物可不少。秦以后,第一个晋王是司马昭,第二个就是晋武帝司马炎建立了西晋,然后第三个晋王是司马睿建立东晋。

隋朝晋王杨广,最后登基称帝。晋王扬昭,大业元年被立为太子,后追封为世宗孝成皇帝。唐朝晋王李治,登基为唐高宗。安庆绪在安禄山称帝后被封晋王,安禄山死后称帝。李克用封晋王,其子李存勖继承晋王,后李存勖称帝,追封李克用为太祖。柴荣被郭威封晋王,郭威死后传位于柴荣。赵光义被赵匡胤封晋王,后登基为宋太宗。历史上总共才45个晋王,结果能得皇帝称号的就有11个。这比例比太子都高,让太子情何以堪啊。

大国之后就是韩,赵,魏,鲁,燕,吴,越等小一点的国家,这些一字的一般都是国家,所以是国王。而以郡为封地的王,则叫郡王。而郡多为两个字,如渤海,常山,胶东,长沙,成都等等,这些都是郡王。

在汉朝时期的王是实封,没有亲王和郡王的分别,只有封地大小的区别,这个就比较厉害了。大国的封地疆域也是非常大的。刘邦在诛灭异姓王后,封了同姓九王。并与百官杀白马而盟,约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在晋以后出现了亲王和郡王的区别,后来逐渐由实封改为食邑。封地也只是荣誉而已,在宋朝的时候特别规定了封国的三个等级。大国,次国,小国。

大国主要有秦、齐、魏、燕、楚、鲁、陈、吴、越、夏、商、周、汉、唐、徐、冀、雍、扬、益、镇、邓、邠、兖、荆、郓、凉。由于赵光义以晋王身份登基,所以晋国不再作为封国。

次国主要有卫、郑、蔡、许、代、瀛、岐、随、邢、泾、广、福、华、宿、密、苏、相等。

小国就比较多了,就不列举了,这个时候封国已经明文规定了大小之别。清朝的时候不以封国为王爵命名。

简单来说,是因为王是帝制时代次一级的称呼。

封爵制度再晚也晚不过商朝,在商朝以后,每一个朝代的封爵制度或多或少都有区别的,甚至有些是很大的区别,比如在周朝,王是周天子的称号,诸侯不可能从周天子这里获得此称,除非自称,如胆肥的楚国在西周就试过称王,春秋时期率先称王,到战国时期周王室权威进一步下降,各国纷纷称王。

周朝实行的是五等爵位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如齐国就是侯爵国,后来也自称王了。

秦灭六国后,秦始皇自称皇帝,打这起,皇帝就成了天子的称呼,王就要低一级了,这才能成为爵位之一。

秦朝实行二十等爵制,没有王爵,最高级是彻侯,西汉沿而用之,但在上面加了一个王爵。

王爵是最高爵位,一般授予宗室和有大功的功臣,以显示地位尊崇和朝廷的重视。当然,有些朝代不封异姓王,则王爵都是宗室。

封宗室为王,有些朝代是为了拱卫中央,如西汉、西晋和明朝;有些就是为了表示他们血统高贵,而宗室中血统最高贵的,莫过于皇帝的儿子了,他们不封王谁封王?

至于王爵封号,从汉到明,王爵的封号大多跟地名有关,要么是郡县名,要么是封地历史上曾有的方位地名,这些方位地名追根溯源,往往能够溯回春秋战国的诸侯国,比如山东境内有齐国、鲁国最出名,齐国又比鲁国强,一般封在山东的都先选齐王,有齐王再选鲁王。

那么封号尊卑的标准就出来了,即封号所代表的地名所在郡县或者所在方位源头国家的大小、人口和实力,比如都是刘邦的儿子,齐王刘肥的封地就比代王刘恒好太多,如果不是刘恒当了皇帝,论地位也比不上大哥刘肥。

而秦国、楚国、齐国、魏国、赵国、燕国都是战国七雄之一,秦国更是一统六国,还有晋国是春秋时期最强国,秦王和晋王都是最高级别的封号,比如秦王李世民,他夺位后给大哥李建成追了一个王号,叫息王,息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有没有存在感?没有,这就是个贬低的王号。

还是以李世民为例,他的兄弟儿子大多封王,最高级别的自然是赵王、齐王、楚王、晋王、魏王等等,越王、吴王、蜀王、代王、卫王算次一级,对应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次一级国家,再次一级如霍王、密王、滕王、鄂王等等,国家都没什么名气。

清朝的制度独具特色,他们的宗室封爵很详细,有和硕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一共十二等。

清朝的具体封号跟地名没关系,不会出现秦亲王这些称号,因为他们的封号多取美称而淡化地名,比如恭、怡、端、奕、忠、庄、勇、瑞等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