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展的行与思――以中班班本课程《遇见番薯》为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土豆厨房奇遇记 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展的行与思――以中班班本课程《遇见番薯》为例

幼儿园班本课程开展的行与思――以中班班本课程《遇见番薯》为例

2023-09-18 07: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示范幼儿园  许林林 233100

摘要: 最近几年,全国幼儿园掀起了一波“课程的热潮”。不管是从园本课程到班本课程课程的不断细化,还是从大环境到小细节的把握,对我们老师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这些逐步形成的动态课程,要求我们教师细心地关注幼儿生活的细节。虞永平教授说过:“幼儿园课程就是以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指导,以幼儿园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幼儿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以教师为主构建的课程。”那么,教师如何有效的以班级幼儿现实需要开展班本课程?老师的角色定位是什么?本文以中班班本课程《遇见番薯》为实例,从班本课程的起源、开展以及反思几个方面阐述自己对班本课程粗浅的理解。 关键词:班本课程 幼儿 番薯  推进 实施         引言:《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怎样能巧妙的禀行纲要精神又在不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抓住幼儿的兴趣开展班本课程呢?         一、捕捉兴趣,生发课程         大家都知道课程的生发及探究点应来源于生活、偶发事件或者孩子们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可孩子感兴趣的东西那么多,怎样区分“假”兴趣和“真”兴趣?怎样抓住孩子的“真”兴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谈话,在谈话中观察,在谈话中提炼。         1.谈话,发现幼儿真兴趣         下午的点心番薯。吃点心时他们在聊番薯,喝水时他们还在讨论番薯的话题:今天的红薯真好吃,特别甜。我爷爷会做拔丝红薯,昨天才吃过;今天的红薯有点软;我吃过紫色的红薯;我去挖过番薯呢。喝水后,随机开展了番薯的讨论会,发现他们对番薯的前期经验很丰富,追随孩子的兴趣,我们生发了“番薯”课程。         2.巧用调查表,统计幼儿真需求         第二天,我们运用调查表的形式,罗列出幼儿对番薯好奇点,家长帮忙记录。统计后发现:35%的孩子对挖番薯感兴趣;25%的孩子对种番薯好奇满满;40%孩子对番薯的美食垂涎欲滴。         二、课程价值与目标的预设及调整         了解了真正的需求后,课程开展有了明确的侧重点。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幼儿谈话的兴趣点,先预设了课程目标以及课程的价值导向。当然,课程的预设只是老师以自己的视角来看待的课程及推动课程的方式,后续开展过程中,会依托儿童视角以及班级幼儿实际情况修改、删减以及扩充,也就是预设的“动态”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幼儿的谈话及问题:         兴趣点分析             1.番薯很甜?                 味道         2.红薯很软?                 软硬         3.吃过紫色的番薯?           颜色         4.爷爷会做拔丝红薯?         美食         5.去挖过红薯                生长环境         价值判断:         1.可食用,助于幼儿了解番薯和人类的关系         2.比较软,助于幼儿了解“软”和“硬”         3.不同颜色,助于了解番薯的种类         4.可制作美食,助于幼儿了解还可制作成哪些美食         5.挖过番薯,助于幼儿了解番薯生长生长环境及果实         三、挖掘探究点,全面推进课程         虞永平教授说过:“适宜性”是幼儿园课程开展过程需要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在调查及预设基础上,随着“番薯”课程的不断深入,孩子了解了一系列有关“番薯”的知识。同时,他们萌发出了“种植番薯”以及“挖番薯”的愿望。         1.顺应孩子兴趣点——种植番薯         开展番薯课程时正值丰收的十月,当时大部分番薯都已经成熟。当幼儿提出想种番薯时,我们是迟疑的,因为我不能确定番薯能否长出来或者发芽。不过,迟疑也一瞬即逝。我深知幼儿的过程性体验学习,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通过亲身体验获取最直接的经验;是在与材料、同伴、不断地互动中总结经验,获得知识。         植物角里,水培番薯、种植番薯双管齐下一起种了起来。         2.番薯为什么不发芽         一段时间过去了,不管是水培番薯、还是种植的番薯一点动静都没有。         【讨论】怎样让番薯快快发芽         幼:是不是天气太冷了!能不能给瓶子穿一件衣服呢         师:回家和家长一起寻找原因,同时找找好方法         查询后了解可能是温度低,于是给番薯盖了薄膜;水培番薯经常换水,几天后,部分番薯发芽了,部分番薯不仅没发芽,还枯萎了。         【幼儿得到的直接经验】         不同的植物有它们种植的不同阶段与季节。番薯的种植一般是在春天4到5月份种下,夏天是番薯长的最快的季节、秋天可以丰收,所以现在种下的番薯就不能很好的发芽。         3.好想去挖番薯         当孩子们说:想去挖番薯的时候?我们发动家长资源,开心的是,班级一爷爷告诉我们自己家种了番薯,但不多。考虑到场地有限,就给孩子来了个“挖番薯”现场直播:从番薯的叶子、番薯的叶子砍了是什么样子?用什么挖番薯?挖番薯的过程以及果实挖出来的样子?虽然孩子们没有真正的参与到其中,但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直观地观看了全过程。区域游戏中,陈毅妈妈带来了番薯叶,孩子们做了番薯小人、番薯画。家长的有效助力,既保护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又给他们提供了操作及探索的空间,也为课程开展提供了强力的保障。         四、家校合力,让课程开出炫彩的花         课程重在让孩子体验、参与以获得直接经验。家长的理解与配合,对我们的课程开展起着很大的作用,怎样让家长积极配合我们的课程进度呢?         首先,家长应该了解什么是班本课程?开展班本课程的好处?针对我班幼儿开展班本的实际情况,我借家长会的契机,将班级幼儿参与班本的痕迹利用ppt的形式展示给他们看,同时,他们参与所有课程的作品也都展示在班级,让他们真实的看到孩子的进步与收获。         五、课程的反思与延伸         经验告诉我,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预设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和实施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要不断调整课程与孩子生活的贴合度,这要求教师持有正确的导向观和实践观,细心、灵活和耐心的引导课程的正确进程。班本课程的推进与实施是一个体现着时代与社会特性的动态性过程,需要在师生互相了解、共同探索的实践过程中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班本课程,不是孩子们端坐静听,更重要的是他们真正的去探索、交往、体验和感受。而在每次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反映的是老师,孩子之间真实的学习、生活的探索过程。这种互动和探索是动态的,有良好的情景氛围,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不断摸索,力求让我们班的每次课程都绽放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第189页 [2]虞永平:园本课程建设的三个误区和思考,上海学前教育网 本文系2020年度安徽省滁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运用本土资源建构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GJG2010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