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狱生活是如何造就这位美国短篇小说巨匠的?他为何给自己取笔名欧亨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四大短篇小说家 牢狱生活是如何造就这位美国短篇小说巨匠的?他为何给自己取笔名欧亨利?

牢狱生活是如何造就这位美国短篇小说巨匠的?他为何给自己取笔名欧亨利?

#牢狱生活是如何造就这位美国短篇小说巨匠的?他为何给自己取笔名欧亨利?|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个圣诞节的夜晚,穷街陋巷里的一套公寓,当钟表只到七点钟时,麦琪紧张地等待着丈夫的归来,她卖掉了唯一令她自豪的一头秀发,只为给丈夫的祖传金表买一条相配的表链作为圣诞礼物。但她不知道,迈着疲惫脚步回家的丈夫已经卖掉了金表,只为买下那套她做梦都想要的发梳。当麦琪为丈夫打开房门时。

这是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中的高潮段落。

自从收入中学语文课本后,其中的意外与感动早已经成了很多人青春记忆的一部分。对于这篇故事,许多人都能脱口而出作者的名字―欧亨利。欧亨利被称为现当代美国短篇小说的奠基人。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他的人生经历光怪陆离,富有传奇色彩。他的作品一方面讴歌和赞美合乎人性的真善美,另一方面批判和鞭挞违反人性的假恶丑,两者相互映衬,巧妙融合,散发出永恒的人性光辉。而他创造的欧亨利式结尾更令他享誉世界。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支撑欧亨利这个笔名的是一段充满了悲情而绝望的人生。那么欧亨利是怎么赢得17岁少女的芳心的?自主创业的他为何失败?他又因何事潜逃至美洲,最终还是没有逃过牢狱之灾?枯燥的牢狱生活是如何造就这位美国短篇小说巨匠的?他为何给自己取笔名欧亨利?功成名就后,他为何年仅48岁就不幸离世?

欧亨利原名叫威廉西德尼波特,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只活了48岁,却创作了273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这么多高质量的作品,其文学成就令人惊叹。

1862年9月,欧亨利出生在美国中部的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伯勒。父亲是一个酗酒的医生,生活混乱没有节制。母亲在欧亨利3岁时因结核病而去世,贫穷令欧亨利读完高中后就被迫辍学,在叔叔的药房里学习当一名药剂师,欧亨利认为,这份学徒工既伤自尊又无聊,但却不得不干了五年。

1884年,22岁的欧亨利来到德克萨斯州首府奥斯汀。在这里他干过歌手,戏剧演员,药剂师,绘图员,记者等很多职业,最令他感到心情舒畅的,是他遇到了一个名叫阿苏尔埃斯蒂斯的17岁的美丽姑娘,还没有成年的阿索尔当时正在上中学,但是被爱神射中了的欧亨利管不了那么多,天天抱着吉他和曼陀林琴对着阿苏尔唱情歌。

1887年7月1日夜晚,被欧亨利的小情歌缠绵了整整三年后,刚刚参加完中学毕业典礼的阿索尔迫不及待的拉着欧亨利,冲向奥斯丁的一位牧师家,请他征婚。阿索尔的母亲知道了女儿的疯狂行为之后非常愤怒,她本来希望女儿嫁个好人家,没想到就这么轻易地跟着一个穷小子跑了。婚后,欧亨利和妻子阿索尔生活美满,虽然贫穷,但是妻子深深仰慕欧亨利偶尔展露的文学才华。在妻子的鼓励下,欧亨利的文字在结婚当年就登上了当地的一家报纸。

结婚后第二年,欧亨利开始与厄运结缘,他的儿子在襁褓中不幸夭折。家庭的重担令欧亨利不得不放弃写作,去寻找一份薪水更多更稳定的工作。1891年,他成功的在奥斯汀第一国民银行谋到了一个出纳员的岗位,但志不在此的欧亨利工作心不在焉,令他屡屡遭到顾客的投诉。

1894年,欧亨利被联邦银行检查员发现账目错误不得不离职。回到家后,不甘心的欧亨利决定大干一场,他花了250美元雄心勃勃的买下奥斯汀当地一家周刊杂志,将它更名为滚石,欧亨利的滚石杂志与音乐无关,他要把它办成一份幽默杂志。欧亨利一人身兼数职,自己写文章,自己画插画,自己当编剧,又当出版商。但是这一项事业,欧亨利只坚持了一年就不得不承认自己完全失败了。他将这份杂志卖回给原来的股东,自己应聘到休斯敦邮报工作。在这里,他既当记者有当专栏作家十分疲劳,每周的工资却仅有15美元。

在休斯敦邮报的工作刚刚有了起色,欧亨利却突然接到法庭的传票,被告知他因为两年前的银行账目问题,受到盗用公款起诉,欧亨利也被暂时关押起来,岳父慌忙将他保释出狱。再出庭受审的前一天,这个本来并不严重的诉讼,却令欧亨利精神崩溃,他被可能到来的牢狱之灾吓的失魂落魄,丢人现眼不说,身陷囹圄的可怕生活场面一直折磨着他。

于是欧亨利逃跑了,这一跑在法院看来无疑是畏罪潜逃,无罪也成了有罪。他一直跑到了中美洲的小国―洪都拉斯才停下来。在洪都拉斯,欧亨利开始写他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白菜与国王》。

1897年2月,欧亨利的爱妻阿索尔在结核病的折磨下快要支撑不下去了。得知这一消息后,欧亨利不顾一切的赶回美国奥斯汀,到达奥斯汀的那一刻,等待他的却是拎着手铐的警察。为了让他与爱妻见面,欧亨利的岳父再次花钱将他保释出狱。5个月后,欧亨利的挚爱妻子阿苏尔艾斯蒂斯合上了眼睛,死于结核病

1898年2月,欧亨利被陪审团认定有罪,被法官判处5年有期徒刑,押往俄亥俄州看管严密的哥伦布联邦监狱服刑。欧亨利唯一的女儿搬到了匹兹堡,跟着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在狱中,欧亨利忍受着精神上极大的折磨。不久,因监狱医务室需要一个药剂员,于是他在囚衣外面罩上白大褂,干起了老本行,这项工作对他来说是轻车熟路,空余时间比较多,为他创作小说提供了有利条件。

1899年的圣诞节快到了,他思念亡妻,尤其牵挂由父母抚养的女儿,身无分文的他拿什么给女儿做圣诞节的礼物呢?他从圣诞礼物联想到穷苦人家,因没钱买礼物所产生的痛苦,想到没有职业又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将会凄惨的度过圣诞之夜。于是,一个完整的小说情节形成了,他为这个作品取了这样的标题《口哨迪克的圣诞礼物》。

当年12月,欧亨利这个笔名第一次出现在麦克卢尔杂志的圣诞专号上。欧亨利用这个笔名一是为了向女儿隐瞒自己在服刑的真相,他一直骗女儿说他在外地做生意,二是冠以笔名就很少有人知道作者是个犯人了。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次尝试居然获得了成功。他通过朋友以匿名作者的身份拿到了稿费,当然他女儿的身边也终于出现了圣诞老人送给她的礼物。

第一篇小说发表之后,欧亨利的创作欲望骤然高涨起来,监狱这种人生状态里的极端体验,没想到激发了欧亨利的创作灵感,压抑与限制都到了顶点的时候,表达的需要与细节挖掘的能力都会空前提高。且小说既可以打发无聊的时光,又可以赚钱供女儿上学,何乐而不为呢?于是狱中的欧亨利开始认真写作,他选择写短篇小说,这是因为短篇小说写作时间不长,发表的地方也很多,关键是可以最快拿到钱。

早年的丰富经历,特别是在银行的工作为他提供了不少灵感,《一笔通知放款》、《圣罗萨里奥的两位朋友》等短篇小说写的都是西部银行里的故事。欧亨利对银行没什么好印象,在《明天黄雀在后》中他把金融家形容成不用亲自抢骗,却能利用金融手段盗骗钱财的坏蛋。就这样一篇又一篇小说从哥伦布监狱的医务室悄悄地制造出来,又偷偷的送到外面的杂志上发表。这些作品以它们清新幽默的语言风格和出人意料的情节,博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可是谁也不知道这位欧亨利先生究竟是何许人也。

由于在狱中表现良好,欧亨利于1901年7月提前释放,三年半的牢狱之苦对他来说,真可谓意义重大,进去时是贪污犯波特,出来时已经是小说家欧亨利了。为了让自己和别人尽快忘掉这段不愉快的经历,也为了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小说家,欧亨利一出狱就来到文化中心纽约,正式使用欧亨利作为名字,而把波特永远留在了哥伦布监狱里。

此时的欧亨利已经年届不惑,虽然往日温馨家庭的欢乐时光仍然历历在目,但是看多了生活的阴暗面后,欧亨利已经成为一个悲观主义和相信宿命的人。对于欧亨利来说,写作已经不像他第一次提起笔时,那么令他激动了,此时的写作更像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家庭的义务。欧亨利日夜不停的写,而且写作速度非常快,修改也极少。欧亨利曾说过:“一篇小说一旦开了头,我就非得一口气写到底不可,要不然就再也写不下去了”。

在纽约,欧亨利写了上百篇短篇小说,他的作品中最著名的是短篇小说集《四百万》,其中共收进了25篇小说。人们最熟悉的《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爱的牺牲》、《带家具出租的房间》等,堪称世界短篇小说的节奏。

欧亨利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有人将它誉为运用夸张艺术的大师。他的夸张不只是表现在细节的描写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人物形象和情节结构的基本方面,有时夸张到几乎使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但仔细想来,又觉得非常符合生活的真实。

在常人意料之外的故事结局是欧亨利作品的又一重要艺术特色。他常用出奇制胜的结尾使读者惊叹不止,这一手法在他的作品中俯拾皆是,《百体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催眠术将杰弗彼德斯》等无不如此。再比如《人生的波澜》中村民兰西与老婆阿里艾拉到治安官那里闹离婚,治安官要去了兰西仅有的五块钱作为手续费。如果判决离婚,兰西还得付给他老婆五块钱做赡养费。兰西无奈,夜间假扮强盗,从贪官那里抢回了五元钱。第二天判决后,他把这五块钱给了阿里艾拉。就在两口子最后分离的瞬间,感情的纽带又把他们连在了一起,于是两人选择复婚,但这时治安官为他们重新结婚,又收了五块钱手续费。兰西与阿里艾拉本来是去离婚的,但结果却是重新结婚。虽然被治安官去了五块钱,却换回了两人的感情修好。这种结尾的突变与其说使读者意外,不如说使读者惊喜。含着泪的笑于悲剧因素,于喜剧情节之中是欧亨利作品艺术风格的又一个重要方面。欧亨利被誉为曼哈顿的桂冠诗人。

成功后的欧亨利却染上了他父亲的恶习―酗酒,而且还喜欢赌博,迟到的成功和幸福被他挥霍一空。欧亨利每天都要喝将近两斤的威士忌酒,经常一周用六天喝酒赌博,在第七天才匆忙花一天时间写一篇短篇小说,然后交给杂志发表。这一年,他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城市之声》,并且创作了一部《明天最后一片常春藤叶》,在这部小说中,穷画家琼西得了重病,在病房里看着窗外对面墙上的常春藤叶子,不断被风吹落,他认为最后一片叶子的凋谢就代表了自己的死亡,他即将失去生存的意志。一个老画家得知后,在夜里冒着暴雨,用心灵的画笔画出了一片永不凋落的常春藤叶,让琼西重拾生存的意志,对生命充满希望,但老画家自己却因此患上肺炎去世了。这个故事写完后,感动了无数人。此时常年写作的劳累与无节制的生活也是欧亨利的身体受到严重损伤。他在写作中倒下了。

1910年6月5日,欧亨利死于酗酒造成的肝硬化,他被安葬在北卡罗来纳州阿什维尔。他没有为女儿留下什么财产,只留下了一部长篇小说和超过六百篇短篇小说。他死后声誉日隆,被誉为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的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