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通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唐诗三百首加翻译较短 《〈唐诗三百首〉通识》

《〈唐诗三百首〉通识》

2023-07-04 13: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唐诗三百首〉通识》

通千载名作,识大唐诗心,跟着周兴陆教授读通《唐诗三百首》

书籍信息

书 名:《〈唐诗三百首〉通识》

著 者:周兴陆

丛 书 名:中华经典通识

书 号:978-7-101-16215-8

出版时间:2023年7月

定 价:52.00元

开 本:32开

装 帧:裸脊空腔平装加护封

字 数:120千字

页 数:247

CIP分类:I207.227.42

主 题 词:唐诗-诗歌研究

上架建议

传统文化/国学/素质教育/大众读物

编辑推荐

01

当代名家以通识视野全面导读《唐诗三百首》的全彩图文“大家小书”。北京大学周兴陆教授浸淫诗学数十年,以《唐诗三百首》为核心搭建唐诗的知识体系,既有通贯的介绍,又有诗篇的鉴赏,还有作诗的法则与技巧。一书在手,既可纵观唐代实录,又可通览中国诗学传统,还可习得旧体诗创作精要。

02

精选《唐诗三百首》中50位诗人的130余首诗进行画龙点睛式鉴赏。《唐诗三百首》录有77位诗人和310首诗作,本书拈出其中50位诗人的130余首诗作,以八个题材将之归类,散点互联,帮助记忆;时代背景、诗人际遇、诗歌意境、名家点评四者融会贯通,说透一首诗,点亮一个时代。

03

从诗歌入手培育通识视野,是亲子阅读或中小学生独立阅读的首选读物。语言清新流丽,所选唐诗涵盖大部分中小学必背古诗,对童蒙养正和培育诗心大有益处;以大众熟知的唐诗切入,关涉其背后的时代背景、诗人际遇及诗史,是父母为幼儿讲诗或中小学生读诗的不二之选。

内容简介

诗歌是最美的语言,唐诗是最美的诗歌,是现代人灯火永不阑珊的精神家园。《唐诗三百首》作为风行二百多年的最经典的童蒙诗学教材,具有蒙以养正、诗以化人的重大作用。但是,当代人或只会背诵零星诗作,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未能对其有一通贯而清晰的整体认知。

本书从通识教育的立场出发,内容不仅涉及《唐诗三百首》的编选旨趣、艺术世界、经典化历程、遗珠之憾,还涵盖唐代精神风貌、唐诗的体裁与近体诗的格律、唐诗的域外传播等主题,拈出50位诗人的130余首诗作进行鉴赏,时代背景、诗人际遇、诗歌意境、名家点评融为一体,是以诗证史的唐代实录,是中国诗学传统的小像,是旧体诗创作的初级指导,是增强诗学修养、培养审美人格的简明易懂的大众读物。

作者简介

周兴陆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教学与研究。兼任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著有《吴敬梓〈诗说〉研究》《中国文论通史》《文心雕龙精读》《世说新语汇校汇注汇评》等。

目 录

人性的花朵,语言的精粹

一 唐诗蒙学的编选旨趣

1 标举盛唐,兼顾中晚唐

2 “格调”与“神韵”并重

3 遵循“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

二 从《唐诗三百首》 看唐代精神风貌

1 游侠尚武的精神

2 自信张扬的个性

3 博大仁厚的情怀

4 山水自然的意趣

三 《唐诗三百首》的艺术世界

1 抒怀序志

2 亲情友谊

3 田园山水

4 烽火闺情

5 佳偶姝丽

6 物候节令

7 咏史怀古

8 丝管丹青

四 唐诗的体裁与近体诗的格律

1 唐诗的体裁

2 近体诗的格律

五 《唐诗三百首》与唐诗的经典化

1 历代唐诗选本举要

2 白话新诗与唐诗

3 唐诗的经典化

六 《唐诗三百首》有遗珠之憾?

1 “诗鬼”李贺缘何落选

2 《春江花月夜》缘何落选

3 “诗圣”杜甫也有遗珠

七 唐诗的域外传播

1 唐诗与东亚汉文化圈

2 唐诗在欧美的翻译和传播

后 记

精彩章节

孔子说:“诗可以群。”所谓群,即群居相切磋砥砺。友朋离别,以诗相慰相勉,同声共气,也是“诗可以群”。在古代,离别远行前,亲友相聚饯行,往往有诗相赠。这类“赠别诗”在唐代非常兴盛,是《唐诗三百首》中一个大类,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曰: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唐时称县尉为少府,可惜这位杜少府其名不详。杜少府从长安去蜀地赴任。首句是写长安,三秦大地拱卫帝京;次句是写蜀地,赴任之地,遥望岷江,五津风烟弥漫。二句对仗工整,气势宏阔。颔联点题送别,不工整的流水对,疏宕灵活。后面二联抒写送别之情,以叮嘱的口气宽慰对方:如果是知己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比邻而居;不要像年轻男女那样,临别时哭哭啼啼。起承转合,圆融浑然。颈联是人人传诵的名句。送别诗一般是情绪低沉悲伤的,“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楚辞·九歌》),但这首诗胸襟开阔,格调明朗,情感健康积极。虽在初唐,已透出明朗活泼的气象。

唐诗有时就是一则尺牍,散郁陶,托风采,是朋友间联络感情的书信。唐诗多以“寄”为题,一首诗就是一封信。杜牧与韩绰曾一同在扬州淮南节度使任职,算是同事。后来杜牧任宣州团练判官,调到宣城,想念旧时的同僚,作《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首二句写自己所处宣州江南水乡,与故人山水相隔,深秋时草木衰败,寂寞的心情隐然言外。后二句遥想韩绰在扬州过着风流放浪的生活,因为是昔日同僚,杜牧在戏谑中寄托对朋友的思念,笔调轻松。而李商隐要沉重、压抑得多。李商隐是牛僧孺与李德裕党争的牺牲品,先投靠牛党的令狐楚,后又投靠李党的王茂元并娶了他的女儿,这样便两边儿不讨好。会昌五年(845),李商隐在洛阳,穷病潦倒,昔日的朋友令狐绹(令狐楚之子)来信慰问,李商隐作《寄令狐郎中》: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嵩云代指洛阳,秦树代指长安,令狐绹时在长安,任右司郎中。两人分别很久,令狐绹来了一封书信,诗人很感激。第三句把自己比为西汉梁孝王的宾客,因为李商隐曾是令狐楚家的门客,得到过令狐楚父子的提携。第四句以害消渴病的司马相如比拟自己其时的处境。虽然说“休问”,实际上是指望老朋友在困难时能拉他一把。但当时牛李两党结怨太深,五年后令狐绹做了宰相,并没有提携李商隐,他在郁郁寡欢中度过余生。

唐代诗人多方外之友,与世俗之外的僧、道有频繁交往,这是与前人不同的地方。唐人留下一些与僧道友人交往的诗作。有的因为入选《唐诗三百首》而成了名篇。韦应物诗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简卢陟》),其中真切而朴实的友情,温暖了在风尘中为生计奔波的芸芸众生的心灵,所以近年在网络上流行。同样的意思,还出现于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这首诗作于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深秋的一天,郡斋清冷无聊,诗人忽然想起全椒山中道士。三四句写道士过着远离世俗的高洁而清苦的生活。诗人在风雨飒飒的傍晚,欲持一瓢酒访客清谈,但是落叶满山,无人行迹,哪里去寻道士的身影呢?就像“云深不知处”一样,寻而不得,给人留下回味的空间。韦应物以刺史身份而欲去寻访一位道士,可见得他精神境界之超然脱俗。

(清) 董诰绘《开韶集胜册》之“春林生翠”(局部)

策杖携琴的隐士形象颇符合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诗山中寻访道士的情境。

唐代时,日本僧人远渡大洋来中国求学问道,与中国诗人诗酒唱和,建立起深厚的友谊。钱起《送僧归日本》: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上国”,指中国。首二句回想当初僧人来大唐时的情景,千里迢迢,乘风破浪,真似梦行。三四句写僧人乘舟东海回归日本。“去世”,离开尘世。“法舟轻”有祝愿一帆风顺之意。颈联“水”“月”“鱼”“龙”,都是僧人行舟海上可能见到的事物,“通禅寂”“听梵声”契合僧人身份,二句谓僧人在水月澄澈中参禅入定,诵经之声能使鱼龙出听而受感化。末二句抒写依依惜别之情。“惟怜”,最爱。“灯”,既指僧人舟上之灯,更指佛法,僧人此去,佛法传灯于日本。诗人看着渐渐远去的行舟,久久不忍回头。

李白与杜甫的友情,是诗坛上的千古佳话。二人曾有一同浪游梁宋的经历,杜甫有十余首诗歌是为李白而作的,记录下“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的友情。李白比杜甫大十一岁,是杜甫心中的偶像,二人分别之后,李白常常出现在杜甫的梦里。杜甫有《梦李白》二首:

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宋)梁楷绘《太白行吟图》

寥寥几笔水墨画,尽显李白“诗仙”风神,其洒脱飘逸令杜甫神往。李白多次出现在杜甫梦中。

蒋兆和绘杜甫像

杜甫忧国忧民的忠厚形象担得起“诗圣”的美誉。李白教我们仰望星空,杜甫教我们脚踏实地。双子星座,各有其美。

至德二载(757),李白因参与永王李璘叛乱被流放至夜郎,虽然后来不久遇赦放还,但杜甫流寓在秦州,消息闭塞,不知李白的存亡,所以诗中曰:“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杜甫常常思念李白,李白的魂魄便出现在梦中。枫林是李白所在的江南,关塞是杜甫所在的秦州,这么远的路程,李白的魂魄是怎么自来自去的呢?李白在罗网之中,难道长了翅膀?杜甫梦醒之后,恍恍惚惚,不敢相信,只能默默为好友祈祷:“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第二首还是写梦。自天宝四载(745)两人在兖州城分开后就再没有见面了,所以说“游子久不至”。杜甫连续三夜频繁地梦到李白,却说是李白特意来入梦中,更见得友情亲切。“告归”以下六句是述梦。梦中李白向杜甫“苦道来不易”,又言“江湖多风波”,一路艰险无比,匆忙向杜甫告别。杜甫看着李白搔首出门,似乎枉抱了一生壮志。最后六句是杜甫醒后为李白叫屈,京华大街小巷都是达官贵人,李白这样有才气的人竟然憔悴困苦!谁说天道公平,像李白这样的人到老了竟遭受冤屈!即使是赢得千秋万岁的英名,也只是寂寞身后之事了,不足以补偿此生冤屈的遗憾。杜甫以为李白真的死了,悲痛之极,乃至骂世、鸣不平。

《唐诗三百首》还选了杜甫同一时期的五言律诗《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开篇的问句,就抒写了诗人对李白的深切牵挂。三句久盼书信而不至,四句暗示世事险恶。颈联是千古名句,有文才的人命运多舛,山妖水怪等着你经过呢!(也有人解释“过”为过错。)最后二句谓李白去夜郎经过汨罗,应该投诗赠屈原向他倾诉,意即李白和屈原一样遭受了莫大的人生冤屈。李白的桀骜不驯为世人所不容,但杜甫却偏偏是李白的“铁粉”:“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不见》)但李白诗集里只有两首诗是关于杜甫的,似较冷淡。这是文学史上的难解之谜。

版 式 图

版式图1

版式图2

版式图3

版式图4

版式图5

版式图6

版式图7

往期精彩阅读

《〈庄子〉通识》丨上书坊

《〈老子〉通识》丨上书坊

《〈西游记〉通识》丨上书坊

《〈红楼梦〉通识》丨上书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