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的感想集合5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同源同脉同宗同祖的成语 台湾问题的感想集合5篇

台湾问题的感想集合5篇

#台湾问题的感想集合5篇|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www.myplaymate.cn--党员之家】

台湾省,简称“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台北,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濒东海,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台湾问题的感想集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 台湾问题的感想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虽然近代帝国主义国家曾侵略、霸占过台湾,但从国际法的角度看,台湾一直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和在国际上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民国从此结束了它的历史地位。

  这是在同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的政权替代,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并未由此而改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国的主权,其中包括对台湾的主权。

  就在1949年蒋家王朝覆灭之际,美国驻华大使意味深长地留在南京,并已经与共产党接触,当时,毛泽东主席曾有同美国建交的准备,美国国务院也曾召开远东问题专家圆桌会议,与会专家几乎一致主张承认新中国。

  这本来是中美关系好转的一个历史机遇,但杜鲁门总统没有采纳专家们的真知灼见,良机瞬逝。

  更有甚者,美国还随即介入朝鲜战争,并把战火燃到鸭绿江边,企图把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里。

  由于美国政府的错误抉择,不仅失去了中美关系好转的历史机遇,而且把中国推向了与美国交战的立场。

  正是基于这种错误的抉择,美国政府在朝鲜战争爆发后就由“弃蒋”转为“扶蒋”。

  于是,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第十三航空队进驻台湾,美国政府还抛出“台湾地位未定”等谬论,并与台湾当局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将台湾置于美国军事保护之下,造成台湾海峡地区长期的军事对峙。

  1972年,毛泽东主席与尼克松总统历史性的握手,打破了中美关系的坚冰。

  双方共同发表了使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上海公报》。

  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双方共同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的事,要由中国人自己解决。

  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同意“断交、废约、撤军”。

  美国还在1982年中美共同发表的《八一七公报》中承诺,美国对台军售将逐年减少,直至完全停止。

  然而,中美建交公报墨迹未干,美国就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

  正是在它的名义下,近20年来,美国向台湾出售了高达380多亿美元的高性能武器。

  数额之巨,在世界也属少见。

  看来,美国某些人依然没有跳出冷战思维的怪圈,还是把台湾错位为“军事前哨”。

  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下,“台独”势力分裂祖国的活动加剧,气焰嚣张。

  一是“显性台独”,部分政客公开主张将“台独”写入“宪法”,并企图以公民投票方式达到分裂祖国的目的;二是“不宣实独”的“隐性台独”,自称不宣布、也不改变“台独”,而台湾已拥有“事实上的主权”和“事实上的独立”。

  这两类“台独”殊途同归,都是挑战一个中国的原则。

  美国挑战一个中国的原则,就是挑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挑战中国的根本国家利益。

  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也不惜付出最大的民族牺牲。

  美国在这方面的挑衅是极其危险的。

  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一系列举动,实质上将置台湾于危地。

  前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邵玉铭说,美台关系不应基于它是“美国军队的前哨”之上。

  他说,我们“承受不起卷入这场争斗的后果。

  我们太弱小了”。

  无论从历史、文化或地理的角度,还是从政治、经济现实情势的角度,台湾未来的前途在祖国大陆,台湾的安全取决于两岸人民的密切联系和最终和平统一。

  事实上,选择“台独”就是选择战争。

  以李登辉为代表的“台独”势力试图通过加强军备来“以武拒统,以武求独”,这必将把台海拖入战争。

  尽人皆知,“台独”分子如果公然宣布“台湾独立”,就会迫使中国政府不得已而采取武力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台海战争一旦爆发,美国政府就将面临两难选择:要么“丢人地打退堂鼓”;要么“就要与中国爆发一场结局悲惨的战争”。

  正如美国智库卡都研究所的报告指出的,防卫台湾并非重大的美国安全利益,竭尽所能协防台湾之说,已为美国制造一个极端危险的境况。

  海峡两岸自1987年打破隔绝状态以来,两岸民间的各种交流已成不可阻挡之势。

  到祖国大陆探亲、旅游、交流的台湾同胞已近2000万人次在此基础上,又于1993年成功举行了“汪辜会谈”。

  1998年,两会领导人的上海会晤,开启了两岸政治对话。

  统一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

  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各民族互相融合,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形成了崇尚统一、维护统一的价值观念。

  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熏陶,在中国人民心中深深地根植了一种强烈的民族意识:国家必须统一。

  任何维护中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个人和政治集团,都会受到人民的拥护颂扬,名垂青史;任何制造中国分裂、出卖祖国领土完整的个人和政治集团,都会受到人民的唾弃,遗臭万年。

  中国政府坚持祖国统一理所当然,不要指望中国政府会在这个问题上后退半步,不要低估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完成祖国完全统一的决心、意志和力量。

  中国的最终和平统一只会使亚太地区更安全,更和平。

  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

第2篇: 台湾问题的感想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先生的一首《乡愁》道出了无限的愁绪,也引出了一个中华民族亟待解决的问题——台湾问题。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一名大学生,台湾问题一直都是我关注的问题。对于台湾问题,我想在这里谈谈我的看法。

  台湾问题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退守台湾,至今所衍生出来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早在50年代,中国政府就曾设想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自70年代末开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与此同时,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殷切期望两岸携手合作,共同振兴中华。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政府出于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与前途的考虑,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中国政府一直努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近年两岸关系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从1988年台湾开放大陆同胞赴台探亲,到1997年两岸启动直航,再到2005年两党领导人举行首次会晤,最后到08年两岸实行海、空运直航,都标志着两岸关系跨越性的进步。而近期发生的,关于两岸关系的大事当属台湾大选。国民党籍的马英九继续连任,在政治方面,马英九承认“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无疑是有利于两岸关系在和平的氛围中逐步解决。对于未来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作为一名大学生,对于台湾问题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台湾政府是否存在?很多大陆人都认为台湾是属于中国的一个省,他们对台湾政府采取的态度是“不承认,不存在”,我认为这样是不理智的。如果台湾政府不存在,那么这么多年来我们谈“三通”问题是跟谁谈的?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台湾与大陆政权分离的这个事实,承认台湾已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法律、政治、经济等体制的事实,承认台湾政府。我们不能够回避这个问题,况且承认台湾政府并不等于承认台独,因为这里面的关键是你对于这个政府性质的看法和态度,而不是是否承认台湾政府。我之所以强调我们首先应该承认台湾政府,是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明白两岸关系的现状,和它问题的根源,明白到与我们一起解决这个问题的究竟是谁,怎样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大多数台湾民众希望“不统、不和、不独”,维持现状的心态给解决台湾问题带来一定的难度。由于台湾和大陆目前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大多数台湾同胞希望两岸暂时维持现状。笔者认为,除了因为两岸隔绝的时间太长,以及台湾当局长期对大陆刻意的歪曲宣传,使得 台湾民众对大陆了解不深,心存疑虑外,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历史因素。在历史上,台湾人民有过两次痛苦的殖民回忆。一次是甲午战败,台湾被清政府割让给日本,使他们受到50年殖民统治的屈辱。另一次是台湾光复后,台湾人民满怀希望和欣喜,但迎来的却是腐败的国民党政府的高压统治,令人大失所望。终于在1947 年爆发了“二·二八”起义,最后遭到国民党的残酷镇压。由于这

  种任人宰割的痛苦经历,台湾人民一直盼望当家作主。而现在台湾实行的“总统”直选满足了他们多年的愿 望,所以大部分台湾民众不希望改变现状。其次,现实原因。台湾的一些“台独分子”,在感觉到“政治台独”是死胡同后,就试图走“文化台独 ”这条路,采取以“台语”取代汉语,削减教科书中有关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内容等手段,影响岛内二、三代青年台胞,以割断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联系的纽带,进而削弱和淡化青年台胞对祖国文化的认同和历史认同。从大陆看,我们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之而来的一些腐败现象,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 制不健全,执法不严等所造成的一些台商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等问题,也会有一些负面影响,使台胞对统一后的前景心存疑虑、持观望态度。

  对此,一方面,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台湾同胞的工作。据统计,目前在大陆的台商及其家属、技术人员达40 多万人,来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有3500 多名,在大陆定居的台胞有3 万多人。两岸日益密 切的广泛交流为我们争取台湾人民的支持提供了空前的机会。台湾与大陆有着五千年中国文化传统,两岸文 化同根、同宗、同源、同脉,其根深蒂固的影响维系了台湾同胞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因此,我们要按照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指示精神,解放思想,增强信心,继续做好台湾同胞的工作。不论什么阶层、什么党派、什么 团体、什么人,只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拥护祖国统一,我们都坚持同他们的联系,达到瓦解“台独”势 力、争取“观望”民众、扩大“统一”力量,实现早日解决台湾问题的目的。

  我们要坚定贯彻落实“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是指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行长期共存,共同发展。我之所以强调要坚定贯彻落实这个方针,是因为我时常能在网络上、同学中间看到听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少部分人希望中国政府能动用武力尽早收复台湾。纵观现在的局势,两岸关系走到了历史的最高点,大陆和台湾都在为两岸的发展不断努力着,如果现在中国政府贸贸然对台动武,肯定会引起国内、外社会的不满,更重要的是引起台湾人们的不满,显然武力解决问题是最不得人心的。另外也有不少人不太同意“一国两制”,他们认为只要台湾回归就应该改变社会制度,和大陆一样实行社会主义。正如上一段我所阐述的一样,我们首先得承认台湾作为一个与大陆分离的独立体已经很多年了,而且一直发展良好。在将来回归后,台湾只有保持自己的社会制度,才是对台湾最有好处的,香港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知识分子,我们一定要坚定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立场,维护两岸人们的利益。同时要深刻理解“一国两制”的内涵,清楚一旦日后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应该给予台湾怎样的待遇,怎样更好地维持两岸关系。

  虽然两岸和平统一的道路还会有坎坷和曲折,但是我们坚信只要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把握总的方向和原则,根据现实条件的变化,提出灵活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把握、引导、创造导向事业成功的有利因素,通过完成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目标最终实现两岸统一是完全可能的。我相信,只要全国人民和台湾人民共同努力,台湾问题迟早会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实现中华的统一。

第3篇: 台湾问题的感想

  摘要: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岸关系存在的很多问题一时不易解决,但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连结、共同的愿景,这是推动相互理解,携手同心,一起前进的重要力量。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我们同属一个国家、同属一个民族从来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两岸政治分歧问题,我们愿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做出合情合理安排。

  关键词:两岸关系;政治;经济;文化

  一、两岸关系进展

  今年以来,两岸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先后会见连战、萧万长、吴伯雄等人,阐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政策主张。国共两党在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重大问题上增进了共同认知。海协会与海基会签署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第五届海峡论坛成功举办。两岸人民往来和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交流合作继续发展。民间探讨解决两岸政治军事问题的研讨活动增多。认识当前台海形势和对台工作,一要深刻理解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总体考虑和政策主张。要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坚持在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二要巩固和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是国共两党一致的立场,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目前,国共双方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形成更为清晰的共同认知,对于巩固和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具有重要意义。三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保持两岸关系大局稳定,继续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主张和活动。推动两岸民间政治对话,为今后两岸协商解决政治分歧创造条件。四要积极宣导“两岸一家人”的理念。凝聚两岸共同的民族、文化认同,明确携手实现振兴中华的努力目标,共同谱写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新篇章。

  二、两岸的政治发展

  早在2012年7月,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就首次增设政治性较强的“两岸和平发展”议题,可谓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的萌芽。2012年底,“台北会谈”以“强化认同互信,深化和平发展”为主题,首次促成两岸“红蓝绿”学者直接对话,收到良好的试水效果。2013年,自“习吴会”对“民间先行开展政治对话”形成高度共识以来,包括在北京举行的“北京会谈”、“两岸军事安全筑信研讨会”、在香港举行的“两岸关系发展与创新研讨会”、在沈阳举行的“第22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在浙江举行的“第7届两岸发展论坛”等,频繁就两岸政治关系、军事安全互信等议题践行“民间先行”,推动两岸民间政 治对话的内涵、机制、模式不断走向成熟。在一系列铺垫之下,10月中旬的首届两岸和平论坛达到两岸民间政治对话的高潮。

  2013年,两岸两会继往开来,打开两会机制化协商新局面。一是签署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两岸服贸协议历经两年多商谈,在去年6月新任海协会长陈德铭与海基会张林中森首次会谈时终于顺利签署。该协议明确了两岸服务市场开放清单,为两岸服务业合作提供更多优惠和便利的市场开放措施,是两岸ECFA后续协商的重要一环。该协议的顺利签署,不仅标志着两岸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更为两岸两会下一阶段协商奠定良好开局。二是加速推动互设办事处。两岸两会互设办事处的提议由来已久,但因岛内“台独”势力阻挠及政党轮替而几度延宕,直至2008年后台当局态度转变才重露曙光。2012年8月,第八次“陈江会”将互设办事处再次提上日程。2013年3月,两岸两会在完成各自内部评估后,同时宣布双方同意将互设办事处正式列入两会协商议程,标志着互设办事处进入实质协商阶段。此后,两会历经4次业务磋商,就两会互设办事机构的实质内容及技术问题进一步求同存异、凝聚共识,台当局目前已将相关议案提交“立法院”审议。两会互设办事处一旦落实,将是继两岸“三通”、陆客赴台之后的又一两岸关系里程碑。

  三、两岸的经济发展

  2013年两岸经贸关系,在留有遗憾的同时,也有不俗的表现。两岸经贸关系的遗憾,是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在岛内引起争议,迄今未被批准生效。6月21日,两岸两会在上海签订了《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这是两岸ECFA后续谈判的重要成果,标志着两岸经贸关系的制度化与机制化进程取得重要进展。但两岸签订服务贸易协议消息传出后,引发岛内强烈反弹。岛内出版、美容等行业纷纷发动大规模抗争,民进党等绿营势力也竭力反对。几经周折,台湾朝野达成共识,协议“应经‘立法院’逐条审查、表决,协议特定承诺表应逐项审查、表决,不得全案包裹表决,非经‘立法院’实质审查通过,不得启动生效条款”。为此,服贸协议审查要举办16场公听会。截至12月17日,已经举办完成12场,后续仍有4场未举行。根据这一进程,两岸服务贸易协议2013年不能通过台湾“立法院”审查已成定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尽管如此,两岸经贸交流在2013年依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2014年,两会将商签避免双重课税、地震监测、大气合作等一系列协议,两岸新型产业合作将持续深化发展,两岸人员往来将保持热络发展态势,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局面将继续巩固与发展。可预见的是,两岸经贸关系将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势头,从而将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四、两岸文化发展

  文化部将继续推动商签两岸文化领域交流合作协议和互设民间文化办事机构,明确具体合作目标和阶段性措施,争取有所突破,提高交流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台湾当局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大陆民众赴台从事文教交流的人数超6.7万人次。两岸交流频率之高由此可见。2013年,包括美术、民俗、音乐、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的交流盛宴在两岸各地不断上演,内容可谓丰富多彩。同文同宗、语言相通,让两岸文化交流更为方便,深入寻常百姓家。综艺节目《我是歌手》火爆大陆,一个海峡之隔的台湾也跟着“疯”。台湾报纸不吝版面大篇幅报道“我是歌手”的相关资讯,还有电视台直接转播决赛,收视率比平常时段增长了近220%。大陆电视剧《甄嬛传》的主演接连赴台,更引发热潮。两岸文博会、两岸汉字艺术节、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展等一系列两岸文化交流品牌活动不断形成,实现定期化交流。如7月在河北举办的“情系燕赵-两岸文化联谊行”活动,增加了台湾合作单位,让已有十余年历史的“情系”品牌活动彰显出新的活力。据介绍,文化部还新创了“艺传两岸”、“艺绘两岸”、“艺游两岸”等交流品牌,以期促进青少年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造型艺术、表演艺术等领域的交流。

  回望2013年,两岸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更是不断提升。如年初在台北成功举办由学术高峰论坛、美术展、专题研讨会和两岸交流笔会等系列活动组成的“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成为迄今学术水平最高、展览规模及影响最大的美术专业活动之一。然而,相比两岸经济交流有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保障,文化交流领域一直缺乏一个整体的框架。2013年,两岸各界多次呼吁建立两岸文化和教育合作的框架性机制,包括可以适时探讨和商签两岸科技合作协议、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机制等具体性协议。12月22日,两岸70多家媒体参与的“2013海峡两岸媒体前瞻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发表的共同倡议提出:两岸媒体应继续推动两岸新闻交流正常化,呼吁有关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实现两岸新闻媒体开放常驻机构,推动两岸早日商签文化合作协议。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夙愿。中国梦与台湾的前途是息息相关的。中国梦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梦,需要大家一起来圆梦。

  参考文献:

  [1]人民政协网:《两岸经合》,2014年1月14日.

  [2]华夏经纬网:《人民日报》2014年1月2日20版.

第4篇: 台湾问题的感想

台湾问题显然是中国的内政议题与核心利益所在,但在这一问题的历史演变与发展中,美国都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因而可谓是穿越冷战的中美心结。

上世纪,美国CBS记者问邓小平:台湾为什么要回归大陆?邓小平回答:“台湾回归的问题,首先是一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凡是炎黄子孙都希望中国能够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的意志的,其次,只要台湾一天不和大陆统一,台湾的地位就是得不到保障的,美国有种舆论,就是说中国统一的问题,美国采取不介入的态度,这个话不真实,在五十年代,美国就把台湾看做在亚洲永不沉没的航母。”由此可见台湾问题虽然是中国内政,但是美国的插足也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想要收复台湾就必须解决美国的阻碍。

台湾问题的由来  

1949年初,国民党战败即将垮台,蒋介石决定把台湾作为今后的退身之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飞往台湾,台湾问题由此而来。

本来台湾只是老蒋败后居所,但是美国一直想要通过台湾遏制中国,于是从朝鲜战争爆发、杜鲁门宣布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算起,到1955年美国同台湾当局签订共同防御条约,美国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军事关系愈发紧密,不仅迟滞了大陆统一全国的战略部署,而且不断制造所谓“反攻大陆”的军事挑衅。这不得不令大陆愤怒,但是限于当时中国的军事实力远远落后于美国,还无法强行收复台湾。  直至1972年尼克松访华和中美发布《上海公报》,台湾问题的解决才迎来了第一缕曙光。随后于1979年中美建交的实现,美台之间的防务条约终于被废止,可惜好景不长,美国再次原形毕露,美国国会在1979年4月一意孤行地通过了对中美关系遗害颇深的《与台湾关系法》,美国的霸道可见一斑,至此,美国一方面承诺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另一方面却又通过对台出售武器等方式干涉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阻碍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和中国的统一大业。台湾问题因此迟迟得不到解决,两岸向望,却永远无法相拥!

不稳定的台海局势

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在台湾岛内和在美国的政商以及军工界都存在对目前台海问题局面极为不满的势力。“台独”的力量虽在2008年受到相当大程度的挫败,但是仍然活跃,期待有朝一日重新获取政治权力。与这一部分台湾政治力量紧密联系的美国国会议员和其他利益集团,也纷纷鼓吹美国政府对台湾进行政治和军事的支持。对台军售像是一枚嵌入中美关系中的定时炸弹,对中美两国关系和两岸稳定造成巨大的影响,2010年伊始奥巴马政府宣布的对台军售,就使奥巴马访华后达到高峰的中美关系顿挫至谷底。美国的国会议员和卸任高官也纷纷通过访问台湾,变相提升美台之间的政治关系。《与台湾关系法》像一柄达摩克利斯悬剑威胁着两岸的和平发展,对台军售也正是基于此法而成为近乎于常态化的现实。

两岸永恒的心痛

春风终解千层雪,海水犹连两岸心。台湾难以回归与中国不幸的近现代史是紧密相连的。首先是日本侵略者,割踞台湾50年,这50年哪一天不是在搞“皇民化”式的“去中国化”,要台湾的中国人忘记自己的祖国,承认自己是“皇民”而不是“中国人”;其次是抗日战争胜利后蒋家统治台湾约40余年,台湾同胞哪一天不在接受“反共”教育,接受反对被中共“赤化”的大陆和大陆人;再者是李登辉和陈水扁统治时期的20年,哪一天不在鼓吹“反共”、又搞“去中国化”?仅仅这三者加起来就110余年,其所造成的两岸人民的隔阂之深,不言而喻。于是,两岸关系的“疙瘩”结得更紧了。

台湾-----期待你的回归

   台湾一直都是我们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渴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怀抱,这也是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的愿望。

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一国两制”成功落实,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香港的顺利回归,再次有力地向全世界说明:中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振兴是会实现的。几年来,香港的繁荣发展,对解决台湾问题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虽然近几年大陆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两岸在经济体制方面已无太大差别,但是在政治体制方面海峡两岸所追求的目标还是有所区别的。所以,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台湾回归后的发展道路可能不是一帆风顺的。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台湾回归祖国,可以发展当地的优势,为祖国大陆做坚强的后盾,可以充分利用与香港等地的经济联系,我相信台湾的发展前景一定会很好,台湾的经济、社会一定会更加繁荣稳定!

台湾的回归牵动着所有中国人的心, 我坚信,只要我们中国人齐心合力 ,中华民族这条巨龙就会腾飞!我等待台湾回归,希望它早日回到祖国怀抱,期待那神圣的一刻的来临,期待明天会更好!

第5篇: 台湾问题的感想

星期天,我去观看了台湾问题图片展。让我知道了一些关于我国宝岛台湾的知识。

台湾为我国的第一大岛,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它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向望,是我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台湾多岛屿,它包括台湾本岛和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澎湖列岛64个岛屿,还包括金门、马祖等岛屿,总面积为36006平方公里。目前,加上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等岛屿,台湾省人口约有2300万。

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台湾是中华民族的宝岛,自从1683年起清政府在实现国家的统一之后,便加强了对台湾的治理。从此,海峡两岸中国人为反对外国侵占台湾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别的国家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的开拓发展史,凝聚了包括当地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国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可是,令人痛心的是,有这样一些无耻之徒,借着领导人的头衔,要把台湾分裂出去,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容忍这样的行为的。

在我的心里台湾自古属于中国。海峡两岸的同胞们也希望台湾可以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中。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台湾海峡两岸目前的分离状态,是中华民族的不幸。所有中国人无不殷切盼望早日结束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但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台湾的回归不再是问题。台湾同胞也将与祖国其他地区人民一道共享一个伟大国家的尊严和荣誉。

台湾问题的感想相关文章:

★ 抗击疫情教师感想

★ 关于疫情封校的感想

★ 请求协调解决问题的函

★ 对照党中央的号召和要求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团队凝聚力培训感想

★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心得感想

★ 2021入党积极分子建党100周年感想心得

★ 疫情感想作文 疫情期间感悟50字

★ 大学生疫情感悟3000字大学生疫情感想

★ 浅谈台湾问题形势与政策论文

台湾问题的感想800字 台湾问题的感想体会征文

本文来源:https://www.myplaymate.cn/dangtuanzhijia/60108.html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