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摄影放映一体机,制作影片数百部,他们才是真正的电影之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卢米埃尔兄弟主要发明 发明摄影放映一体机,制作影片数百部,他们才是真正的电影之父

发明摄影放映一体机,制作影片数百部,他们才是真正的电影之父

2024-06-03 09: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争论百年,到底谁才是电影之父

至今,世界电影已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人们都已熟知,世界第一部电影《火车到站》是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并于1895年12月28日公映。

这一天被看做是电影的“生日”,而且在1995年12月世界各地还举办了电影百年庆祝活动。

按理说,电影的故乡已是“铁板钉钉”的事,不会再有争议了。

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完全如此。美国好莱坞和传媒早在1989年就庆祝了电影的“百岁生日”。

大多数美国人都知道,现代“电影之父”无疑是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

正是爱迪生发明了被称为“魔柜”能放映“活动图画”的电影放映机,才使电影得以问世的。

就在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俩在为自己的“电影放映机”大伤脑筋之时,爱迪生的电影放映机已在美国许多城市引起了轰动。

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德国人,对电影的问世也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电影之父”既不是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也不是美国的爱迪生,而是德国的马克斯·斯克拉丹诺夫斯基和埃米尔·斯克拉丹诺夫斯基兄弟。

德国的这两兄弟发明了世界第一部电影放映机。

借助这部机器,许多德国人于1895年11月1日首次在柏林一家剧院看到了电影。

这比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俩公开放映的第一场电影早近两个月。

实际上,平心而论,德国斯克拉丹诺夫斯基兄弟俩放映给柏林人看的还不能称之为人们现今所理解的那种电影。

他们的“电影放映机”只能算是得到进一步完善的“幻灯机”。

不过,应当承认,在能容纳很多人的大厅里公映这一念头是斯克拉丹诺夫斯基兄弟俩最先想到的。

但是,公正地说,还是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应被看做是电影最早的发明者。

事实上,他们的电影放映机已吸收了爱迪生电影放映机以及当时其他同类发明的所有优点,因而在性能上已相当完善。

关于爱迪生的“电影放映机”,实际上是由其助手、29岁的迪克逊设想并制造出来的。

这位年轻人还用宽35毫米、两边带孔的赛璐珞胶片(这种胶片一直沿用至今)拍摄了“第一部逗乐电影”,他还是影片中的“主角”。

在这部影片中,迪克逊向摄影机走来,摘下帽子对爱迪生说:“早上好,爱迪生先生,希望你能喜欢这部电影放映机。”

他说话的声音是从旁边的留声机里传出来的。

1895年,迪克逊离开爱迪生的公司,创建了一家电影制片厂,放映和发行电影影片。

如果这可以称得上电影制片厂的话,那么它就是世界上第一家电影制片厂。

一年后,在他的领导下制造成得到改进的电影放映机。

后来,迪克逊一直致力于电影设备的研制。

他也曾拍过电影,扮演过一些角色,还撰写过关于电影拍摄技术的专著。他对早期电影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然而,使人不解的是,在一些百科全书中,在一长串为电影诞生有过功绩的人的名单中,却找不到迪克逊的名字。

下面再来说一说大部分人公认的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是怎样发明电影的:

电影的发明犹如接力赛跑冲刺一样。

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以他们出众的智慧和毅力在电影发明接力赛中跑下了最后一棒:

研制成功电影摄影机、放映机和电影银幕,并亲自编导和拍摄了几百部很有特色的电影短片,而且进行了公开放映,因而人们将电影发明的王冠授予这兄弟俩,还称颂他们为电影之父。

卢米埃尔兄弟的家住在法国里昂市蒙托莱锡镇上,其父亲是这个镇上一家工厂的老板,而且还是位画家和摄影师,因而对孩子们研制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很支持。

1894年9月的一天,法国工业家、摄影师卢米埃尔兄弟的父亲安托万·卢米埃尔从巴黎回到里昂后,对小儿子路易·卢米埃尔神秘地说:“孩子,我给你带来一件东西,它很值得研究。”

接着,他打开一只大木箱,里面是件一米多高的家具,样子像个普通的五斗柜。

“可是,如果从它顶上的两个目镜向里看,会吓你一跳,里面有人在动”,安托万指着那件“宝贝”东西接着说。

这件“宝贝”东西不是别的,正是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的“电影视镜”,人们称作“活动照片放映机”。

这种奇妙的新发明上市已经好几个月了,价钱奇贵,达6000法郎,相当于现在的2.1万美元。

当时,能看出爱迪生这种新发明意义重大的法国人不多,而安托万便是其中的一个。

他从小就勇于进取,很早就在里昂开业做摄影师。后来,他还自己制作感光干版,并进行改进。

在父亲的鼓励和大力支持下,卢米埃尔兄弟决心对爱迪生的“电影视镜”进行研究改进,而主要解决难题的是弟弟路易。

当时,兄弟俩都在里昂最好的一所技艺中学读书,对物理和化学都有天赋,而且从小就跟父亲学习摄影。

在哥哥奥古斯特14岁、路易12岁那年,兄弟俩去一个半岛度假,并利用那里的山洞作为实验室冲洗照相底版。

在共同工作中,兄弟俩配合得很好,并约定终身进行合作。

路易很聪明,他研制成的感光干版不仅拍摄效果好,显影快,而且适合大量生产。

安托万看到儿子的成果,心里自然很高兴,并决定将儿子发明的干版上市销售。

于是,他卖掉自己的照相馆,借了钱,将蒙托莱锡镇上一家老旧的帽店改成制作干版的工厂。

1883年,这个工厂仅有工人10名。两年后,工厂已扩展到300多名工人,每天生产的干版达5万张。

很快,这种神奇的“蓝牌”干版便风行全球。此后不久,卢米埃尔一家便富甲一方。这座干版工厂一直到1950年才停止生产。

安托万自认学艺不精,决定将工厂交给两个儿子来管理。奥古斯特和路易很高兴能兄弟携手合作,共创未来新天地。

卢米埃尔兄弟信守终身合作的誓约,决心在摄影业方面干出一番成绩。

1893年,兄弟俩先后结婚成家,而新娘恰好也是一对姊妹,为他们后来的创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那时,蒙托莱锡镇上的工厂已扩展到占地6000平方米,有好几座厂房和实验室。

不久,卢米埃尔兄弟又研制成简装的摄影胶卷,并取得了许多发明专利。

随后,在父亲的指点下,兄弟俩又对爱迪生发明的“活动照片放映机”着了迷。

爱迪生的这种机器中,采用一些小齿轮推送35毫米宽的有齿轮孔的宽璐珞胶片在光源前通过,从而获得活动的影像。

不过,这种机器也不够完善,因为影像跳动太大,看起来人物的动作过快,破坏了欣赏人物活动之趣。

1894年圣诞节前不久的一个晚上,弟弟路易工作到深夜,反复对“活动照片放映机”进行研究试验,终于从缝纫机上获得启示,随后便研制成撬棍式送胶片机构。

这种新机构不仅能防止影像跳动,而且能使每格画面在放映灯前略停一会儿,使映出的画面更加清晰逼真。

路易发明的这种装置,至今仍为电影摄影机和一些幻灯片机所采用。

路易在研制中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充分发挥想象力。

他敏锐地看出活动图片放映的未来应在大屏幕上,于是就将仅供单人观赏的爱迪生放映机改变成能使众人观看的放映装置,结果电影银幕便随之诞生了。

第二天一早,路易便开始绘制新机器的设计图,而把制造的任务交给工厂的总技师沙尔·穆瓦森。

几个星期后,第一架电影放映、摄影两用机便问世了。它重约5000克,仅是爱迪生“活动照片放映机”重量的1/10。

这种机器在工作时,可使带齿孔的35毫米胶片每秒钟前进16格,并通过透镜可将影像放大。

这种影像放大功能使卢米埃尔兄弟的机器具有显著的优势:同一机器既可摄影,又可放映,而且小巧玲珑,使用和携带方便。

1895年2月13日,他们以兄弟二人的名字登记了发明专利,其专利包括电影摄影机、放映机和电影银幕。

路易是个多才多艺的发明家,其摄影技术也很精湛。

他用那世界上第一台电影摄影机拍摄了许多很有魅力的影片。

如在《卢米埃尔的工厂大门》中出现的头戴羽毛帽、腰系围裙的女工,推自行车的男工,两匹马拉着的马车,看门人将工厂的大门关上等场景和人物,都拍得很生动、有趣。

据电影史家考证,卢米埃尔兄弟俩是让百余名工人排练了4个多月才开拍这部影片的。

拍摄时,他们把摄影机安放在工厂大门对面的房间里偷拍,从而才使整部影片显得如此生动自然。

1895年3月,卢米埃尔兄弟将他们拍摄的《卢米埃尔的工厂大门》在巴黎的国家工业促进会做了一次非公开的放映。

放映中,观众既兴奋又惊奇,有的人甚至感到是在看魔术表演。

放映完毕后,法国工程师朱尔·卡班蒂埃当即表示愿意大规模生产这种电影机。

1895年夏季的一天,卢米埃尔家的园丁弗朗索瓦·克莱尔正在蒙托莱锡镇的工厂花园里工作。

他看见奥古斯特和路易一个人抱着一只样子古怪的箱子,另一个手里拿着一个三角架,不怀好意地向他走来。

接着,路易在草地上支起三角架,奥古斯特随之把箱子放在架子上。在箱子上有只玻璃透镜,还有个像是磨咖啡机上的把手。

这时,路易向园丁招呼道:“弗朗索瓦,请拿着水龙头浇你面前的花,不用理我们。”

园丁依嘱浇花。忽然,有个顽皮的孩子悄悄溜到园丁的背后,用脚踩住水管,截断了水源。

园丁觉得奇怪,低头察看手中的水龙头,顽童突然放开脚,水立即喷了园丁一脸,孩子哈哈大笑,园丁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这部短片就是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水浇园丁》影片。在拍摄这部影片中,卢米埃尔兄弟实际上成了电影最早期的导演,也即艺术电影已开始像小荷显露出尖尖角了。

卢米埃尔兄弟还用电影摄影机拍摄了法国纳维尔市摄影师大会代表离船登岸的场面,即影片《代表们的登陆》,并在大会上放映。

影片中有天文学家强逊和省长罗纳的发言,由于当时的电影还是个不出声音的“哑巴”,于是卢米埃尔兄弟灵机一动,就请两位发言人为自己的银幕形象配音,被人们称为“有声电影的第一次天真的尝试”。

1895年12月28日是卢米埃尔兄弟最为风光的日子,他们发明的电影正式宣告问世了。

这一天,两兄弟的父亲安托万遇见了巴黎劳贝尔·胡丹剧院经理、著名魔术家和木偶戏演员乔治·梅里爱,他便向梅里爱邀请道:

“今天早晨9点钟,请到“大咖啡厅”来,有个东西可以让你大开眼界。”

魔术家准时来到大咖啡厅,只见门前挂着大横幅,上面写着:“卢米埃尔兄弟电影,人场券一法郎。”

梅里爱走下台阶进入地下室,里面的小房间的两扇门之间挂着一块白布。

不一会儿,地下室内的灯全部熄灭,这时表演儿子新发明的安托万先在白布上投射出里昂市科迪里埃广场的静止画面。

魔术家随即大叫道:“要我们大老远来看的就是这个?我放映图片已经10年啦!知道吗!”

他的话还未说完,映射在幕布上的科迪里埃广场上的马车动起来,人物也活动起来,魔术家立即瞪着眼珠不知所措。

据梅里爱后来回忆说:“当时,幕布上的马车动了,后面又跟着很多马车和行人,观众全都吓傻了.......”

这就是1895年12月28日电影诞生时出现的小插曲。

当时连魔术家都对电影感到惊奇,可以想象到它的出世所引起的轰动了。

1895年12月30日的巴黎《彻底报》,对于所放映的卢米埃乐兄弟影片作了这样的报道:“电影机是摄影的奇宝,无论在何处拍摄,无论人数多少,你都会看到他们同真人一样大小,还带着色调和风景,远处的天空、房屋、街道等等,让人产生一种同真实生活一样的感受。”

当时俄国著名文学家高尔基在看了卢米埃尔兄弟的《水浇园丁》影片后这样赞叹道:“水正向你喷来,你本能地闪避不迭。”

由此可以看出,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由于拍摄得生动而逼真,因而使观众有了同真实生活一样的感受,引起了他们的共鸣。

实际上,卢米埃尔兄弟用来拍摄影片的那第一台摄影机,在今天看来其大小跟照相机差不多。

在拍摄时,摄影师要手摇把柄,每秒钟摇两圈,每圈胶片走8格。拍摄节奏要根据一个特定的曲子走。

拍摄前要先选好场景,测准焦距,定好演员、物体的位置,然后进行拍摄。一旦开始,摄影机就不能移动了,而且从摄影机上看景全是倒像。

然而,就是利用这样的摄影机,卢米埃尔兄弟对人类的电影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人们对电影兴趣的增长,卢米埃尔兄弟雇用了许多照相师,并对他们进行培训。

使他们充当电影摄影师、放映员和洗印师等,以满足电影爱好者对电影日益增长的兴趣。

为了招徕观众,卢米埃尔兄弟还想了许多办法,如把电影摄影机架到街头闹市去纪实拍摄。

过往的市民以为自己被拍进了电影,晚上都涌进影院去观看,结果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多。

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之后,又转入新的研究工作,并获得可喜的成果。

例如,1903年他们研制成第一代彩色胶片;1937年,他们又发明了立体电影。

卢氏兄弟确实在电影事业上付出了巨大心血,并获得骄人的成就,人们自然是不会忘记他们的。

有人评价他们的功绩,是把爱迪生关在“魔柜”里的影像解放出来,投射到银幕上,让成百上千的人同时观看,的确是件了不起的事。

还有人说,卢米埃尔兄弟是制造动的幻觉的大师,并生动而逼真地再现了生活的真实。

总之,“电影之父”的桂冠戴在他们的头上是当之无愧的,这也是法兰西人民的骄傲。

有关电影发明人到底是谁,这一争论也许还将继续下去。不过,历史终究是历史,不会以人的意志而改变的。

今天,已过百岁“生日”的电影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世人的心,铸就更大的辉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