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热量是怎么来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卡路里计算方式 食物热量是怎么来的?

食物热量是怎么来的?

#食物热量是怎么来的?|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关注后回复【我要入群】

加入3000人生酮小伙伴社群

所有包装食品都有营养成分表,标注了热量和碳蛋脂的含量。你有没有好奇其中的热量是如何计算的?基于热量的计算真的管用吗?

食物热量的概念最早源于法国大化学家拉瓦锡,热量计算是基于化学上的假设,如果食物中的营养被人体完全吸收并转化成热量,那么这个过程和把它直接燃烧掉产生的热量并没差别。

基于这样的理解,计算食物的热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它烧掉 (下图)

第一步,实验准备

第二步,燃烧食品

第三步,根据水温变化,计算食物热量

问题来了,燃烧计算出的热量,和人体吸收的热量相同吗?

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人体无法吸收食物中的完全营养,食物中包含一些人体无法消化的成分,比如纤维,它们能够被烧掉,但是无法被人体吸收。

另外,即使对于食物中可吸收的部分,也会因为消化液不足,食物不耐受,肠道菌群不健康等原因,人体无法完全吸收。

为了把这个问题简单化,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人体不能等同于焚化炉,消化以后排出的也不是炉灰。不管是人还是动物,粪便中都仍然包含有机物,可以被进一步燃烧,甚至作为植物的肥料。

因此食物包装上的热量表,可以作为参考,而不能代表身体真的吸收了这些热量。人体实际上吸收的热量,一定少于包装上的标注。

热量不等价

热量不是等价的,而且差别巨大。吸收1大卡的碳水化合物,和吸收1大卡的蛋白质,对身体的意义完全不同。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在转化成人体热量时,会升高体温,损耗5%的热量,这种损耗被称为食物热效应。

与碳水和脂肪完全不同的是,蛋白质如果被作为热量消耗,损失可以高达30-40%。

也就是说,你吃进去的蛋白质,如果要计算热量的话,其中的40%都会被用来制造各种消化酶,消化液还有提高身体热量,只有60%会成为你的能量储备。

所以如果两个食物的总热量相同,而蛋白质含量差别巨大,它们对你长胖的趋势是完全不等价的,高蛋白质比例的食物不仅能够提供更好的饱腹感,也会让你摄入的总热量更低。

主流营养学非常注重热量的计算,但是单纯计算总热量,忽视其中的成分差别的计算方案是非常粗糙的,它不仅没有能力算准人体吸收的热量,也更无法算准人体散发的热量。

因人而异的基础代谢

所谓基础代谢,是指人在静卧不动时身体消耗的热量,它占到总热量消耗的70%,是主流营养学用于计算配餐的重要依据。

通常的办法是,如果你想要降低体重,就摄入高于基础代谢,但是低于总能量消耗TDEE的热量。比如说一个女性的基础代谢为1200大卡,总能量消耗TDEE为1800大卡。那么只要你每天只吃1500大卡,就能够制造出每天300大卡的缺口,成功减脂。

实际情况是,以上的案例从基础的假设就是错的,以身高体重为基础计算出的基础代谢,来自于对所谓“标准人”的想象,无法反映出个体的差异。

即使在瘦体重(除掉脂肪的体重)相同的情况下,个人的基础代谢可能相差出最多1.3倍。比如说你的基础代谢是1200大卡,而我是你的1.3倍是1560大卡。(参考wiki词条:Basal metabolic rate)

这种情况下,两个人每天都躺平不动,每天吃1600大卡的食物,我的热量基本持平,而你就每天多存300大卡。因此我不会胖,而你只能一天天胖下去。

而且以上的计算,请注意,还完全没有考虑食物热效应和身体激素水平等因素。

如果你的食物以碳水和脂肪为主,热量几乎全摄入。我的食物以高蛋白为主,天天牛排吃的不亦乐乎,总热量还要再打个20%的折扣,那么只相当于摄入了1280大卡。相比之下,你每天多存300大卡,我每天消耗280大卡,虽然说大家吃的热量都一样,但是你妥妥的胖上去,我妥妥的瘦下来。

以上只是理想状况,实际上想要知道人体的基础代谢,必须使用专业设备,让人躺在床上,带着呼吸面罩,测量耗氧量,这种操作对普通人来说完全不现实。所以其实你根本没办法知道自己确切的基础代谢是多少。

从实践角度说,食物热量作为参考还是好用的工具,用来做模糊的定性可行,想要做精确的定量则万万不能。

就好像天空飘来一块乌云,你感觉很有会下雨,至于什么时候下,下多久,下多大,谁也不知道。所以你的判断是尽早回家,而不是精确到半小时以后回家,即使最后没有下雨,虽然虚惊一场,仍然降低了被淋湿的风险。

我们对热量的理解和上面下雨的比喻类似,如果你吃下过多的热量,它并不一定真的会让你胖,但是增加了胖的风险 ,这个风险到底有多大,你可以自己试试;

相反,如果你吃下较少热量的食物,它并不一定会让你瘦,但是增加了变瘦的概率,这个概率有多大,也要试了才知道。

如果试了不管用,还是来找我一起生酮。

END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