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北京43个红色景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北京市二环地图 盘点北京43个红色景点

盘点北京43个红色景点

2023-08-11 18: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关于红色景点,包括红色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遗址旧址故居等等,实在是不好统计。今天,首先放出北京地区的43个红色经典——

1. 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天安门广场记载了北京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五二○运动都在这里为中国现代革命史留下了浓重的色彩。

2.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在天安门南约463米,正阳门北约440米的南北中轴线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3. 毛主席纪念堂。毛主席纪念堂是为纪念开国领袖毛泽东而建造的,位于天安门广场, 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面,坐落在原中华门旧址。1976年11月24日按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决议,毛主席纪念堂奠基仪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4.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屹立东方馆藏美术作品展、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均常年展出。

5.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位于北京天安门西面的长安街延长线上,筹建于1959年,是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1959年3月12日,经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新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革命军事艺术作品等均为基本陈列,当前的主题展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主题展。

6.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1937年7月7日日本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7.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坐落在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畔宛平城内,距市中心约15公里,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截止至2014年),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国防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8. 双清别墅。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公园南麓的半山腰,因院内一座石壁下淌出的两眼泉水而得名。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机关进驻北平后,在双清别墅居住和办公。双清别墅是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第一站,曾是中共中央的指挥中心。见证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历程。

9. 云蒙三峪红色旅游区。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发生过悲惨遭遇。有好多革命战士,英勇抗日,为国捐躯;还有多少黎民百姓,面对日本的屠刀,顽强不屈,英勇就义,就连这山上的古老长城也经受了日本的枪林弹雨,至今留下痕迹。为了不忘过去,不忘与日本军国主义的血海深仇、不忘战争的洗礼,在这条沟里,树立了一座丰滦密联合抗日斗争纪念碑,为后代子孙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具体包括云蒙山抗日斗争纪念碑、碑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0. 王家台烈士陵园。一九三八年八月,中共晋察冀军区八路军某部挺进平西抗敌作战,在霞云岭地区遭反动武装袭击,50多名志壮青春的战士罹难王家台村。为缅怀烈士,一九三九年二月,中共房(山)良(乡)联合县工作委员会和房良联合县政府在王家台村修建了烈士公墓,并立墓碑一座,碑首刻有“民族之光”四个大字,刚劲挺拔,光彩夺目。并由王金生书写了碑文。解放后,为了保护公墓,修建了围墙,建成了烈士陵园。

11.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的沙滩红楼。红楼建成于1918年,是北京大学旧址,是二十世纪初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营垒,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祥地,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见证之一。

12. 李大钊烈士陵园。李大钊烈士陵园陈列馆李大钊烈士陵园陈列馆坐落在京西香山东南的万安公墓内,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1983年10月29日落成并对外开放。李大钊的汉白玉全身雕像,雕像后是烈士及其夫人赵纫兰同志墓,墓后为纪念碑,由邓小平同志题写。碑的北面是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庭院正西房为“李大钊烈士革命事迹陈列室”,通过大量的文物图片资料介绍了李大钊烈士一生战斗历程和丰功伟绩。李大钊烈士陵园为仿古式庭院建筑。由建园开始到2008年这十余年来,李大钊烈士陵园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13. 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位于大庄科乡霹破石村,是平北地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按照冀热察区党委和冀热察挺进军确定的“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开辟平北”三位一体的战略,于1940年在霹破石村成立了昌延联合县政府,这是开辟平北根据地时建立的第一个联合县政府。1944年底,全县有党员2000余人,在107个村建立了党支部。

14. 长辛店补习学校旧址。1920年12月初,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决定在长辛店创办一所劳动补习学校,作为工作据点,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工人运动的骨干。12月9日,在长辛店正式召开筹办会议,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派邓中夏、张太雷等4人出席了会议。1921年元旦,长辛店劳动补学习学校正式开学。

15. 长辛店“二七”大罢工旧址。长辛店“二七”大-旧址包括二七机车厂近代建筑遗存、劳动补习学校旧址、长辛店工人俱乐部旧址、工人夜班通俗学校旧址、-局驻地旧址、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旧址、二七烈士墓。2013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 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旧址。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旧址,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德善里18号,原是中华民国初年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的教室。

17. 宛平县人民抗日战争为国牺牲烈士纪念碑。全称宛平县人民抗日战争为国牺牲烈士纪念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1946年落成。碑坐北朝南,为方形屋檐塔式结构,高8.75米,首层四面各宽2.2米,底座为正方形,总面积5平方米,高0.4米。全碑着铁灰色,象征宛平县人民抗战的钢铁意志;金黄色圆形塔顶象征烈士们的功绩与日月同辉;方形碑体表示宛平人民一年四季怀念为国捐躯的烈士。

18. 军调部1946年中共代表团驻地。军调部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南河沿大街1号翠明庄。1946年1月13日至1947年2月21日,此处成为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工作人员住所,三楼临街的房间为当年中共代表团安放电台的地方。当时,军调部的中共负责人有委员叶剑英、参谋长罗瑞卿、副参谋长耿飚、秘书长李克农和秘书黄华;参加工作的还有宋时轮、伍修权、张爱萍、章文晋、韩叙等。

19. 辛亥滦州起义纪念园。辛亥滦州起义纪念园是北京市海淀区一处中华民国早期纪念墓遗址,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位于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老年医院(原胸科医院)内,该建筑皆建于公元1937年4月,1936年是冯玉祥将军为了纪念滦州起义殉难烈士。

20. 陶然亭慈悲庵。古刹慈悲庵,坐落于陶然亭公园湖心岛西南的高台上,建自元代,又称观音庵。经1979年全面修缮后,慈悲庵现辟为小型博物馆,有五个展室,分别为:李大钊纪念室、五团体会谈纪念室、陶然亭园史陈列室、陶然亭出土文物陈列室,主要介绍陶然亭的历史及革命先辈以陶然亭为活动地点进行的革命活动。

21. 十渡平西抗战纪念馆。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十渡村南,距北京市区约100公里。馆内展出的是以平西抗战史料为主要内容的抗战历史长廊,馆里众多的文物、照片资料向人们讲述着平西人民这段光荣的历程。馆外有平西抗日纪念碑、百名抗日烈士碑林等活动场地,是一所集宣传、教育、参观、游览于一体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2.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曲创作地位于北京霞云岭森林公园红歌源自然风景区。北邻圣莲山自然风景区,西与河北省野三坡风景区相连,南与十渡风景区隔山相望,东过石花洞景区。交通便利,108国道穿境而过。在抗日战争时期该村为平西根据地的前沿地带,至今还完整地保存着曹火星当年创作词曲旧址。2019年9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3. 古北口长城抗战纪念馆。古北口长城抗战纪念馆由市古建研究所设计,包括场馆建设、道路及停车场改造、周边环境绿化等的前期资金投入已将近500万元。还在收集1933年1月至5月古北口战役的史料和文物,旨在能用文字、图片、实物、动漫和影视等多种形式来表现这场惨烈的长城战役。

24. 大河口烈士陵园。琉璃庙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河口烈士陵园共有抗日战争时期26名烈士长眠于此。2017年被北京市认定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教育景区,现已完成纪念碑、浮雕墙、烈士公墓、爱国主义教育长廊的改造工程,实现了在原址基础上的全面提升。

25. 铁军纪念馆。北京怀柔九公山铁军纪念园于2010年7月18日正式开园,迟浩田上将亲笔为纪念园题字。陵园依山势拾梯而上,园内设有新四军战士铜雕、抗战英雄纪念碑、新四军主要将领大型浮雕、纪念花园、观光走廊和铁军纪念馆。这里风景秀丽、沐浴古风,纳先祖之神息,扬英雄之正气,既是新四军英烈和老战士的安息地,更是宣传新四军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课堂。

26. 冀东抗日根据地旧址。冀东抗日根据地旧址位于平谷区山东庄镇桃棚村,是冀东西部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的平谷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抗日根据地,发展党的基层组织,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壮大抗日武装力量,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谱写了爱国主义篇章。冀东抗日根据地旧址被授予北京市廉政教育基地,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党员教育示范基地,北京市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

27. 鱼子山抗日纪念馆。为抗日战争时期冀东军区18分军区军械修理所所在地。主要制造装配地雷、手榴弹并负责修理军械枪支。纪念馆记录了抗战时期平谷鱼子山地区军民保家卫国、英勇杀敌的事迹,勉励人们牢记这段历史。

28. 狼儿峪红色教育基地。作为北京西北部的革命老区,狼儿峪村是平西地区最早发展起来的党支部之一。在建党初期,早期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就来到狼儿峪村开展组织工作,抗日时期,党员已经有70多人。解放战争期间,基于狼儿峪村深厚的革命根基,昌宛县委将狼儿峪村作为主要驻地,指挥平西地区的革命斗争,为平西地区乃至全北京的解放立下了汗马功劳,聂荣臻元帅更是亲自在狼儿峪村指挥作战。现在狼儿峪村的红色旅游已经初见规模,新修游客接待中心、村口岗楼、革命步行道、村红色文化展室等展示纪念性景点,保护性修复村内昌宛县委县政府、武装部、地下印刷厂等革命历史旧址,在村口关元处建有高崖口烈士纪念碑。

29. “两弹一星”纪念馆。中国科学院“两弹一星”纪念馆是中国科学院利用怀柔火箭基地原址进行改造建立的。纪念馆分为中科院与“两弹一星”事业展厅、中科院“两弹一星”历史人物展厅、中科院早期学科历史展厅三部分,展出“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的照片和实物等。

30. 平北抗日烈士纪念园。位于北京著名旅游景区延庆区龙庆峡入口处。汉白玉碑身上镶嵌着天然花岗石的步枪刺刀造型,寓意平北军民以热血和刺刀铸成铜墙铁壁,保卫平北、保卫边区。序言厅由“日军侵占冀热察边”、“八路军第四纵队东进”、“创建平北抗日根据地”、“巩固发展平北根据地”、“反扫荡反蚕食反‘无人区’斗争”、“平北军民坚持抗战”、“攻占张家口,光复平北”、“平北英烈名垂千古”等八部分内容组成;展览厅、摄影厅陈列了平北军民使用的武器、生活用品以及书籍、照片等近200件文物,再现了当年抗日军民与敌人英勇战斗场面。

31. 冀热察挺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此馆是北京市第一家由农民集资建立的村级陈列馆。占用挺进军司令部旧址四合院一套,全部展线48.2平方米,资料照片135幅、文字介绍16幅、图表3幅、油画4幅、连环画二组八幅、拓片二张、沙盘一个,实物108件。马栏村保留有大量抗战时期遗址,其中有“马栏事件”发生地;张秀林跳崖处;扔地雷处;多处防空洞,还有挺进军司令部政治处、机要科、通讯科、警卫班、医院、枪械所、弹药库等遗迹。

32. 平西交通情报联络站。平西情报联络站诞生于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隐蔽战线时期。我党的隐蔽战线是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创建的。平西情报联络站于1941年2月成立,设有专用电台。钟子云(化名王友东北情报系统总负责人)任站长、李才任副站长。该站先后设在河北省涞水县计鹿村、易县裴庄村,直接与北方分局社会部或延安党中央联系该站。

33. 焦户庄地道战遗址纪念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位于北京市顺义区龙湾屯镇燕山余脉歪坨山下,距北京市区60千米,始建于1964年秋,占地近47700平方米。纪念馆分为三个参观区,展馆参观区、地道参观区、抗战民居参观区,另外还为游客提供吃抗战饭、住抗战民居、采摘瓜果等服务项目。馆内收藏的革命文物,主要有挖地道使用的各种工具、民兵使用过的各种武器、群众使用过各种农具等。

34. 怀柔第一党支部陈列馆。怀柔第一党支部纪念馆位于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镇庙上村,抗日战争时期原属昌延联合县,时任昌延联合县二区区委书记高万章来到庙上村开展工作,并在这里建立了怀柔第一个党支部,故有“怀柔第一党支部”之称。怀柔第一党支部纪念馆始建于1990年,2006年7月7日正式对外开放,先后被命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廉政教育基地。展厅围绕“红色记忆”和“建设辉煌”两个主题,展出了“红色灯塔”、“抗战烈焰”、“怀柔烽火”、“庙上硝烟”等八个部分内容,再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怀柔人民英勇抗敌的历史以及改革开放后怀柔第一党支部诞生地庙上村的发展情况。

35. 白乙化烈士纪念馆。位于北京市密云区石城镇河北村,是在抗日烈士白乙化的陵园的基础上兴建的纪念馆。白乙化是原八路军晋察冀步兵第十团团长,丰、滦、密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者。1941年2月4日,在密云县马营西山被日军冷枪击中而牺牲,享年30岁。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发表了《告全军同志书》,赞扬白乙化是“优秀的指挥员、民族英雄、无产阶级的先锋”。

36.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它至今仍静静地隐在曲里拐弯的箭杆胡同里。它已衰败不堪——门楼残损破旧,院内拥挤杂乱。它就是被蔡元培称为“‘五四’运动时代之急先锋”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2021年3月,被北京市文物局确定为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37. 北京宋庆龄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1981年,宋庆龄故居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6月15日,宋庆龄故居被评为北京市第二批“红色旅游景区”;2017年12月,宋庆龄故居被评为中国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19年9月,宋庆龄故居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38. 北京郭沫若故居。郭沫若故居在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沿18号。1963年10月郭沫若始居于此,直至1978年6月12日逝世,郭沫若先生在这里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15年。2021年3月,被北京市文物局确定为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39. 北京鲁迅故居。鲁迅故居位于阜成门内门口西三条21号。为三开间小四合院。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著名文学家。1924年5月至1926年8月住在这里,房间内的陈设均维持原样。故居东侧是鲁迅博物馆,馆内藏有大量文稿和遗物。2021年3月,被北京市文物局确定为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40. 北京毛泽东故居。毛泽东故居在景山东街吉安所左巷8号。北房3间,东西耳房各1间,东房2间。1918年9月19日,毛泽东 为组织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来北京居此,1919 年3月12日离京去上海。同住的还有蔡和森、萧子升、陈绍林、陈昆甫、罗子钻、罗章龙、欧阳玉山等。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41. 北京李大钊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2019年9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党史专家一致认为,北京李大钊故居是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办中国共产党、领导北方工人运动、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等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最具代表性的历史见证。

42. 北京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地。位于东城区地安门东大街23号,原为民国时期外交总长顾维钧宅。为三进院落, 四周有回廊环绕。1924年底孙中山抱病来北京讨论国 事,临时住在花园前的正房里,内外套间。现门口悬挂“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室”匾。外间西墙上镶有一长方形汉白玉刻石,上刻“中华民国十四年(1925)三月十二日上午九时二十五分孙中山先生在此寿终。

43. 北京市全面从严治党党性教育基地。位于北京市委党校,是对全市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党性教育的互动式、情景式教学与研究平台,同时为党校各主体班次的教学培训和全市各级党组织开展党性教育提供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