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的异化及其本质根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劳动经济学专家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的异化及其本质根源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的异化及其本质根源

2023-03-09 11: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该部分,左教授向我们介绍了王若水对于异化的理解,认为王若水对于异化的理解,抓住了异化的本质特征,但只提到了客体的异化,有些许片面。左教授从实践和非实践、对象化与对象的丧失、现实性和非现实性、超越性和非超越性、手段性和目的性,物化和人化的角度阐释了自身对异化的理解,可谓涵盖十分全面。在这个过程中,左教授也阐释了矛盾与异化的区别,在他看来,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异化蕴涵于矛盾发展的过程之中,是矛盾运动的辩证体现,异化不是主客体简单的对立,而是一种对象化的活动,是螺旋式的上升,波浪式的前进。

左教授在这里也对马克思关于异化的四个规定做出了自身独特的理解。马克思异化的四个规定主要是:1.劳动者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2.劳动者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3.劳动者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4.人与人相异化。左教授认为这四个规定,是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的关系,后一个是前一个的原因,前一个是后一个的直接表现。同时,他还认为,这个顺序不是固化的,他对于这个顺序的排列有不同的看法。在左教授看来,第三个和第四个的顺序可以互换,因为人与人的异化可以归因于类本质的异化。马克思关于类本质的阐释有好几种,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思维是人的本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需要是人的本质,以及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着环境,人是人个体的本质等。左教授认为在这里类本质的异化更多的是一种理想,人的本质丑陋无比,具有缺陷,想让本质完满,主要是我们有意识,一种实践能力的问题即“自由的有意识”的类本质,这是真正的归因。

接着,左教授又谈到了异化的根源问题,这也解开了一直以来我的疑惑。一般来讲,我们一提到异化的根源,就都会想到私有制。但是马克思也说过“对这一概念的分析表明,尽管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但确切地说,它是外化劳动的后果,正像神原来不是人理智迷误的原因,而是人类理智迷误的结果一样。后来,这种关系就变成相互作用的关系。”这句话,通常会给我们一种迷惑感,既然说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的原因,又说是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的后果,那到底谁是谁的因,谁是谁的果?在大部分研究学者看来,就像马克思所说的两者是互为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为此,马克思做了进一步的说明,他说了这样一段话“现在要问,人是怎样使自己的劳动外化、异化的?这种异化又是怎样由人的发展的本质引起的?”这句话虽然马克思是以问题的形式进行表述,但是也说明了异化也是由人的发展的本质引起的。左教授提出了独特的看法,拨开了我的思想迷雾,在他看来,劳动异化的直接根源是私有制,产生私有制的最终根源是人的发展的水平和程度。而这一问题的追问,也为之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