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通史:利玛窦来广东传教,东西方的碰撞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利玛窦翻译的中国典籍 明朝通史:利玛窦来广东传教,东西方的碰撞

明朝通史:利玛窦来广东传教,东西方的碰撞

2023-11-13 11: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关键词:万历登基、利玛窦觐见万历皇帝

前因:

万历登基:公元1572年,皇太子朱翊钧即位,次年改元万历。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

后果:

利玛窦觐见万历皇帝,与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为中国历史文化做出重要的贡献。

▲利玛窦(1552年—1610年)

详细过程:

一、宗教习俗传入中国

公元1582年,传教士利玛窦受耶稣会东方总巡察使范礼安的要求,前往中国进行传教。

究竟利玛窦是如何来到广东传教的呢?

利玛窦是神父范礼安的学生,曾受到传教士沙勿略的影响,对印度这个国度感到十分的好奇,于是前往印度传教四年。

期间,利玛窦学习了不少东方的文化知识,也悟出了传教的技法与道理,那就是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允许信仰天主教教徒同时有其他信仰。利玛窦也按时把自己的想法与成果,定期向耶稣会总部进行汇报,获得耶稣会总部的认可。

▲传教士沙勿略画像

负责进入澳门并向中国传教的罗明坚知道后,认为利玛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向范礼安举荐利玛窦,让利玛窦来到澳门,成为自己的帮手。获得范礼安的同意后,利玛窦就动身来到了澳门。

利玛窦来到澳门之后,与罗明坚等传教士一同商议传教的方法,试图打开中国内地的门户。后来,他们决定一起学习汉语,再把天主教的教义翻成汉语,传播给汉人。两年后,利玛窦等人迎来了进入广东传教的机会。

广东总督郭应聘是信奉阳明心学的官员,吸收了阳明心学对文化兼容并蓄的思想,对天主教保持的开放包容的心态。因此,利玛窦等人通过了申请,被允许进入广东,并获得了广东的居留权,这对当时的传教士来说,是莫大的惊喜。

▲郭应聘(1520~1586年)

二、利玛窦进入中国内部

利玛窦到了广东之后,定居在广东的肇庆(今广东肇庆)与韶州(今广东韶关),自称“天竺国僧”,在当地进行传教。

在肇庆,利玛窦的天主思想深深吸引了肇庆知府王泮,两人结交为好友,经常互相交流往来。在王泮的帮助下,利玛窦不仅在广东修建中国内地的第一座传教所“仙花寺”,还绘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幅中文地图《坤舆万国全图》。

▲《坤舆万国全图》1602年版

利玛窦在修建“仙花寺”的时候,还发生了两件事。

当时,地方的士绅担忧建造教堂会影响当地的风水,跑来责怪利玛窦,还说他们动工都不会“看日子”。利玛窦无奈之下,只好停止修建教堂,与当地士绅进行沟通,最后在士绅的同意下,利玛窦等人改到一个无人的空地建造教堂。

“仙花寺”定下选址后,又起了另一个波澜。由于“仙花寺”前期动工花了不少成本,改址之后,建造教堂的经费已不足。因此,罗明坚从广东离开,回到澳门,向澳门的葡萄牙人求助。后来,罗明坚幸运地得到了一笔资金,回到广东与利玛窦会合,继续开展工程。

▲仙花寺遗址

三、利玛窦在中国“开枝散叶”

一年后,“仙花寺”落成,利玛窦将“仙花寺”命名为“圣童贞院”,王泮则题了“仙花寺”这个雅称,悬挂在教堂的正门,另外又题了“西来净士”的匾额,挂在教堂的中厅。

此外,利玛窦发现汉人普遍缺乏对世界地理的认知,认为应该让汉人清楚西方,才能更加有利于传教,于是请王泮帮助自己一起制作地图。

地图制成后,利玛窦欣喜地将地图交给王泮,并且非常高兴王泮对这份地图的正视,因为王泮不仅亲自督导地图的刊印,还把地图当成重礼,送给中国较有地位的人,利玛窦认为,这对传教来说是一个好的开始。

可惜的是,这份地图在利玛窦看来,其实存有不少错误。首先,这份地图完全是由利玛窦手绘而成,难免出现误差。其次,王泮见了绘制成的地图,太过欣喜,马上命人刊印,导致利玛窦没有时间进行校对。

▲传入日本并经抄绘、上色的“坤舆万国全图”

利玛窦在建造教堂、发行地图之后,认为中国人已初步接受了西洋事物,决定正式开始传教。

他与罗明坚出版中文版的天主经典《天主实录》,并尝试翻议“四书”,想要融合天主与儒家思想,让汉人轻易接受天主教教义。不仅如此,利玛窦还把僧服脱了下来,改穿汉人的儒服,融入汉人群体,让汉人对他生出几分亲切感,更有利于传教。

利玛窦虽然完成了许多创举,但是他在广东的传教总体来说并不成功。他在肇庆传教六年,只让八十名汉人信奉天主教。利玛窦的传教行为,引起了当地士绅的的愤恨。所以,士绅们多次袭击他,让利玛窦迫不得已,逃出了肇庆。到了韶州之后,利玛窦又遭受汉人的攻击,导致一只脚重伤,终生跛足。

▲瞿太素(1548年——1610年)

不过,来到韶州的利玛窦,结交尚书瞿景淳之次子瞿太素,对自己的传教带来相当大的助益。

瞿太素不仅因他信奉天主教,还教导利玛窦中国学术与知识,让利玛窦更加适应中国的生活,还懂得用更自然的方法,把天主教义带进中国典籍中。

不久,利玛窦决定离开沿海地区,深入中国内部,透过自己的坚持与努力,得到觐见万历皇帝的机会。

▲利玛窦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结论:

利玛窦来广东传教,是天主教传播到中国的关键性事件。自此,利玛窦打开中国门户,并将许多西方思想、学术、技艺带进了中国,为中西文化之间建筑了沟通的桥梁。

【参考资料】|《几何原本》《利玛窦属于意大利 》《明史》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