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打麻将输800块钱,为戒赌开始写《三体》,结果赚几千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刘慈欣几岁了 刘慈欣:打麻将输800块钱,为戒赌开始写《三体》,结果赚几千万

刘慈欣:打麻将输800块钱,为戒赌开始写《三体》,结果赚几千万

2023-06-01 15: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时顿时醒悟,心想不能再这样下去,得做点其他事转移注意力,之后便下定决心重操旧业,继续以前的爱好——创作科幻小说。

之后,只要他一闲下来,就奋笔疾书写小说,从厂里的其他职工叫他打麻将他都称“我没钱不打了。”到职工们打麻将时再也不会叫他。他彻底沉迷于科幻小说的创作。

1989年,他完成了第一部科幻小说《超新星纪元》,但那时候还没想过要投稿,只觉得这只是个爱好,无法成为被大家喜爱的作品。

直到看到其他人看完作品的反应才意识到,也许自己的作品真有出人头地之时,还有一个小因素便是,若是投稿被成功采纳,那会有钱,也就多了一个收入来源。

大概正是因为那只是个爱好吧,正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兴趣”会给他带来闻名国内外的《三体》。

继《超新星纪元》之后,他又创作了《中国2185》、《鲸歌》、《微观尽头》等。

1998年《科幻世界》杂志社恰好举办了“世界科幻大会”,刘慈欣知道时机到了。

他向《科幻世界》杂志社投稿,他先将自己的处女作《超新星纪元》寄过去,试探一下杂志社的态度,结果正如刘慈欣期待的那样,杂志社社长杨潇对他的作品非常感兴趣,希望他能有更多的作品投稿到《科幻世界》。

这让刘慈欣信心倍增,然后就将自己的所有完成的作品一次性都寄给了杨潇。

杨潇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1999年,刘慈欣的作品《鲸歌》和《微观尽头》首次在《科幻世界》亮相,并获得了来自杂志社的一大笔稿费。

从此,刘慈欣从厂里拿着一个月800的小职工,摇身一变成为了人气作家。

刘慈欣大概也没想到,自己会因为打麻将输钱为了不让自己继续输钱转投身爱好而赚了好几千万。不仅戒掉了“赌瘾”,还赚回了自己输的所有钱,甚至还找到了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尽管自己的作品很受欢迎并为他带来了一大笔稿费,但刘慈欣没有离开电厂。

或许是觉得这只是一时的风光,难以为继以后,电厂的工作虽然工资不算高,但总归安稳,基本能保证他以后的生活,只要自己有工作,就不怕没饭吃。

故虽然自己的作品反响非常,但他还是继续以前的状态——一边保持电厂的工作,一边在工作的闲暇之余创作科幻小说。坚决不让自己再碰“牌赌”。

1999年至2005年间,刘慈欣凭借《带上她的眼睛》、《流浪地球》、《全频带阻塞干扰》、《乡村教师》《朝闻道》、《思想者》等等在那个小小电厂完成的作品连续拿下中国科幻银河奖各个奖项。

直到2006年,刘慈欣终于开始创作扬名中外的三体系列《三体Ⅰ》,他在《科幻世界》上连载,历时半年,反响非常,读者颇多,同时《科幻世界》也因《三体Ⅰ》的火爆而收获颇丰。

当时的美国总统看到了《三体》,一口气看完之后还觉不过瘾,专门写了一封邮件给刘慈欣催他赶快续更,但刘慈欣以为是骗子直接删了邮件,后来在某个国际会议上提到这件事才知道闹了个笑话。

五年前,《三体》获得美国星云奖提名,同年科幻小说《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中国科幻首次走出国门,也是世界对中国科幻的肯定。

可以说,刘慈欣的科幻世界是中国科幻走向世界的重要一大步。之后,《三体》的影响力还在继续。至此,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之旅,从《超新星纪元》到《三体》,都是在那个小小的电厂里完成的。

谁能想到,原来月薪800的小电工,仅仅只是为了“戒赌”,变成了月入几千万的知名作家,更没想到,刘慈欣写小说的这个爱好还能代表中国科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