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编写者还是先学好历史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写给孩子看的英国历史 《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编写者还是先学好历史吧

《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编写者还是先学好历史吧

2024-05-31 18: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日,有网友发帖表示,给孩子买的历史读物《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出现事实性错误:在讲述甲午中日海战的那段历史时,书中用了一张“丁汝昌投降图”。5月10日,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官方微信发布情况通报称:停止该图书的线上线下销售,全面收回销毁,学校已成立工作专班启动调查,并将依规依纪对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

  “对造成的不良影响,我们深感愧疚、深表歉意。”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的道歉恰如其分――作为一套以未成年人为读者的历史读物,出现如此荒诞不经的常识性错误,出版社确实有必要严厉追责、深刻反思。

  2014年8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联合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推出50集专栏节目《真实甲午》,其中对丁汝昌的描写为:1895年2月14日,失去作战能力的北洋海军与日本签订了“降约”;北洋海军提督、59岁的舰队司令丁汝昌已在2天前自杀身亡。北洋海军降了,但丁汝昌没降;北洋舰队灭了,但丁汝昌的英雄气节万古不灭。

  网友上传的图片显示,“丁汝昌投降图”出现在“威海战役与《马关条约》”章节,画面左侧是一群盛气凌人的外国士兵,右侧是几个拱手作揖的清朝官员。如果不加注释地描述成北洋海军投降,似乎并无大碍。问题的关键在于,图片下方清楚地标注着:丁汝昌投降图。换句话说,历史读物的编写者明知道画的是丁汝昌,依然安排他“投降”。这样的结果不免让人感到惊诧――虽然书名是《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但编写者似乎更应该多看一点中国史。

  有网友表示,图片应该是源自日本画师的《日清战争锦绘》。如果此说属实,在关于甲午战争的历史读物中,使用夹带民族色彩的日本画师作品,显然不够妥当。比这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作为历史读本的编写者,竟然如此不加辨别地东拼西凑,贻害青少年读者。

  关于《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官方简介为“本套丛书共10册,从秦汉到现代上千幅插画贯穿中国历史,为儿童描绘一个完整具体的历史轮廓”。以此次事件为镜鉴,不得不让人怀疑,这套丛书中是否还隐藏着其他未经查证的内容以及荒诞不经的谬误?对于涉事的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来说,在“依规依纪对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的同时,有必要暂停相关图书的出版发行,启动全面细致的内容审核。

  资料显示,全国有580余家出版社,其中520多家都出版少儿图书,儿童读物约占图书销售总量的四分之一。市场繁荣的另一面是,近年来,儿童读物时常因粗制滥造、内容低劣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在儿童出版市场上,优质图书的稀缺与劣质图书的泛滥长期并存,由此抛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当出版社竞相义无反顾投身儿童出版市场的时候,是选择了一项事业,还是仅仅只看中了一桩生意?每一种问题儿童读物的曝光,都不失为一封“举报信”,只有摆脱浮躁的功利化倾向,才能守住儿童出版的质量底线与内容红线。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