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拍长江70年 让历史告诉未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再说长江哪年拍的 她拍长江70年 让历史告诉未来

她拍长江70年 让历史告诉未来

2024-06-18 02: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 本报记者 周娴 实习生 盛馨予

普利策曾说,倘若国家是航行在大海中的一艘船,那么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

90岁的摄影家晓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女摄影记者,18岁从部队转业到新华日报,此后的人生,她举起相机,与长江同行,一走就是70年。

近日,晓庄大型摄影图文集《我拍长江七十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记录了从1952年至2022年,晓庄镜头下长江江苏段70年沧海桑田的变迁历程,其中既关乎历史的宏大叙事,也见证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细微末节。

“从她的作品中,我们清晰地发现深刻在历史缝隙里的时代印记,发现潮起潮落的生活大海中飞溅出的多情浪花。以长江为依托,上下纵横,定格春秋,牵系古今,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昨天的倩影,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瞬间又成为今天难得的永恒。”著名摄影家、摄影评论家骆飞如此评价。

从木排、轮渡到跨江大桥

1954年春汛期间,晓庄在镇江采访时,看到长江沿岸江面上在运输木料,好几根又粗又长的木头捆扎成木排,顺着江水流动而下,她觉得很新奇,便用相机记录下来。“为了找到好的拍摄角度,她从岸边跳到水中的木排上,身子不禁摇晃起来,鞋子都被江水打湿了。”她说,当时,木排是长江上重要的运输货物之一。后来她在沿江很多地方都看到过运木排的船队,上世纪80年代,她还拍过运输工人在木排上搭帐篷安家,可谓是长江上一道亮丽的景观。

随着航运发展,木排水运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她的镜头里,轮船成为了重要的交通工具。1953年,她在南京长江边拍摄了《庆祝长江2002轮船首次开航》,照片中,市民们成群结队站在码头上,为亲朋好友送行。

那时候,轮渡几乎成为过江的唯一方式。她回忆说,“有运载乘客的轮渡,也有运送汽车的汽渡,还有专门运送列车的铁路轮渡!”打开她电脑里海量的图片库,里面有多张拍摄于1959年的“南京铁路轮渡”照片,渡轮上铺设铁轨,通过升降引桥、栈桥和岸上的铁路线相连,火车经由轮渡所进行分解、牵引和组装。她用镜头记录下一列运煤火车是怎样“跨”过长江的。

再后来,随着一座座跨江大桥建起,轮渡过江变成了大桥过江,她的镜头里,越来越多的“江南江北”被连接成桥南桥北。

“拍摄大桥是我跑了大半辈子的马拉松”,老人很骄傲。令她印象最深的是南京长江大桥建设,这是中国人的“争气桥”,从选址、开工,到建设、通车,她全程参与拍摄,“当时报社门口有公交车直通江边大桥工地,我只要有空就会拿着相机去转转。这张是大桥选址时拍的,这张是大桥打下第一根桩时拍的……”她娴熟地操作着电脑,当年的老照片,哪张什么时间在哪儿拍的,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1968年11月,在南京长江大桥即将建成通车前,晓庄接到任务,去拍摄大桥即将竣工前工人的施工情况。“当时小儿子刚满5个月,不得不断奶去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晓庄在大桥工地与工人们共同战斗了一个月,作为母亲,谈及此事,她仍心存愧疚。

在晓庄的摄影作品中,那张全景呈现长江大桥横跨两岸场景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最为著名,最上层是挂着毛主席头像和“囍”字的公交车队,中间是冒着浓烟的火车,下面则是江面上帆船点点。

“这是在南京长江大桥全面通车前一天拍摄的。”晓庄说,当年摄影设备比较落后,相机没有广角镜头,无法将火车、汽车和江上的轮船同时拍入一张照片之中。为展现大桥全貌,她不顾危险爬上大桥南桥头堡堡顶,等待拍摄的最佳瞬间,先拍车队,再分别拍火车、轮船,然后把三张照片拼接起来,这幅照片成了经典之作。晓庄回忆道,“当时上桥头堡拍照时,脚下只有一条被江风吹得摇摇晃晃的绳梯,我一脚踩空差点摔下去,幸好被后面的同事一把拽住。”

上世纪70年代,晓庄下放南通,上世纪80年代重返南京,调至江苏人民出版社《光与影》杂志担任主编。虽然没有了记者证,但她始终葆有一个记者的新闻敏感和热情。每每遇到在建或者通车的大桥时,她都会情不自禁拍上几张,江阴大桥、扬中大桥、镇江五峰山大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越来越多出现在她的镜头里。她每每感慨:现在的大桥真是越造越气派、越造越漂亮时尚了!

从工业岸线到生态岸线再到文化岸线

70年里,晓庄的足迹遍及江苏沿江各市县,长江沿岸几经变迁。在她的老照片中,我们看到房屋连甍接栋的扬州老城,看到沟渠笔直、土地平整的启东乡村,看到城市与山林相依的常熟城厢,这些有的是她乘飞机航拍之景,有的是站在高处远眺所摄,在那个无人机尚未普及的年代尤为珍贵。

“沿江环境变化最大!”她回忆说,长江水面滩地辽阔,很长一段时间,大家直接将鹅鸭放养在河道中,上世纪70年代在南通,她用镜头记录了濠河河道里的鸭群在水中嬉戏的热闹场景。“后来,南通明令禁止在河道周边大规模养殖禽类,这一幕成为了历史。”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她常去下关拍照,沿岸都还是江滩荒地,“附近还有肉联厂和下关农贸市场。那时候,肉联厂通过水路运输生猪,当时码头工人、小商贩在这里聚集,道路都被摊位占满,路边污水横流,很是‘脏乱差’。”

后来,肉联厂搬迁了,沿江滩涂建成了大桥公园,陆续种上了雪松、紫薇、桂花和银杏。去年公园升级改造,圆环景观桥串联滨江30多个人文景点,成了“网红打卡地”。

离休后,晓庄对摄影的热情一如既住,还在朋友帮助下学习使用数码产品,她的工作台上,台式电脑、写字板、扫描仪一应俱全,“多亏会用电脑,才能整理出这么多照片。”她说。

在这些照片中,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还有南京燕子矶。她说,“这里当年是南京的化工集中区,不少工厂烟囱冒黑烟,污染很严重,2015年以后,政府关停污染企业,进行生态修复,环境眼见着越来越好了。”她专程去幕燕风光带拍照,镜头里,江河涛涛,夕霞炙空,“被称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燕矶夕照’又回来了。”

在晓庄看来,沿江岸线不仅变“绿”了,这两年,还变得越来越有文化了。

“这是南京西站,南京第一座火车客运站,我们以前都在这里坐火车,现在已经停用了。”她还记得,上世纪50年代的南京西站,售票员售卖的是纸质车票,上面用针孔售票机打印日期和车次。当她按下快门时,火车里的乘客看到有人拍照,纷纷探出头来。去年,南京西站整体搬迁到郭家山,运行了114年的火车站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南京西站的原址上生成了铁路博物馆,同样经过升级改造的还有铁路轮渡栈桥旧址,融合了生态、文化、艺术、火车等元素,建成了“火车主题园”。

在90岁老人的镜头下,下关滨江地区与中山码头、大马路、老江口等文化遗产相连,民国海军医院旧址、中国银行南京分行旧址等老建筑也被保护活化,“老下关的记忆又重新回来了”。

70年,长江沿岸奔腾不息的生活

70多年来,晓庄以饱满纪实的画面,串起了长江沿岸奔腾不息的生活。“沿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江苏人吃穿得更好,日子更红火,生活也更现代!”

耕耘和收获,是农村数百年不变的主题,她拍摄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江苏农村兴修水利、改进农具、选种积肥的一个个劳动场景。

丹徒县姚桥农业社推广水稻插秧机,江都县小纪公社推广电犁耕田,太仓瞿锦明巧用“十边田”种植瓜果蔬菜改善生活……她至今仍记得给江都县武坚公社插秧能手拍照时的情景,“女社员们知道有记者来拍照,纷纷带上了银项圈、银手镯,换上了新衣服,开心得像过节一样。”

上世纪80年代,“以副养农”的模式在苏南农村兴起,“进厂不进城”的灵活模式为农村城镇化提供了可借鉴路径。她以记者特有的新闻敏感,在常熟碧溪抓拍了两名女子坐在自家小院天井里绣花聊天的场景,正是“碧溪之路”最生动的见证。

商品经济“萌芽”时,她正在镇江开会,一大早会去街头巷尾、集贸市场转转,碰巧见到一对农民夫妇挑着鹅迎面走来,筐里的鹅又白又胖,扑腾着翅膀,她迅速举起相机,拍下这张《专业户进城》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

江苏沿江地区是中国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她以纪实的风格记录了沿江工业的跨越式发展:1962年,南京无线电厂工人们在装配熊猫牌收音机;1964年,南京天文仪器厂研制出全国第一台大型折反射天文望远镜;1965年,南京汽车制造厂成功制造出我国第一辆轻型载货汽车……

同样蒸蒸日上的还有人们的生活,从上世纪50年代的“修补站”、60年代的“结婚三大件”,到70年代的小红花艺术团、80年代的冲洗胶卷,再到21世纪公园里游客组团自拍,一张张老照片把江苏沿江的“烟火气”定格。2017年以后,江苏率先建设特色田园乡村,晓庄相片中,祥和宁静的风景多了起来,这是对生活的礼赞。

对晓庄而言,摄影不光是工作,更是生活。如今,90岁的老人仍喜欢坐着电动轮椅出去拍照。前两年,她和好友去坐滨江游轮,沿着南京长江大桥、浦口轮渡码头、中山码头、下关火车主题公园一路航行,在游轮上,她看到一对穿着海魂衫的双胞胎娃娃,好奇地欣赏着舷窗外的风景,她觉得很有意思,旋即抓拍下来,她想起18岁时来南京看到长江的情景,这么多年过去了,长江一直源源不断给人惊喜,从未让人失望。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