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古代运动会活态体验活动温江专场举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内蒙古足球频道直播高清视频 成都古代运动会活态体验活动温江专场举行

成都古代运动会活态体验活动温江专场举行

2023-06-06 03: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成都古代运动会活态体验活动温江专场举行 2023年05月25日 15:1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5日电 5月24日,在成都市温江区鲁家滩运动公园,“迎大运・越古今”成都古代运动会活态体验系列活动・温江专场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宣传部、成都市体育局、成都大运会温江赛区委员会联合主办,来自温江区所在高校的老师、同学、留学生,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市民代表200余人参加了这场专属运动会。

活动现场。温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活动现场。温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作为古蜀文明的发祥地,成都有着数千年的运动文化历史,在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成都体育学院博物馆有着丰富的古代运动藏品。古代流行的运动项目,如六博棋、蹴鞠、马球、锤丸、射箭、木射都曾在成都繁荣昌盛。“迎大运・越古今”成都古代运动会活态体验活动,将这些古代体育项目“收集”起来,随着活动走进不同的区(市)县,普通市民也能亲自参与体验这些“传说”中的运动项目。

活动现场。温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活动现场。温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温江有着历史悠久的鱼凫文化,至今仍保留鱼凫王墓、柏灌王墓、鱼凫村遗址等古蜀历史文化遗迹。作为成都大运会排球比赛的承办地,温江在积极办赛、迎接盛会的同时,把体育赋能融入“两河一心”营城策略,把运动活力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整座城市因体育运动而活力满满。

  在鲁家滩运动公园,场地内分布着蹴鞠、射艺、锤丸、投壶、博弈等各项运动区域。随着主持人宣布体验环节开始,社区群众、企业职工、高校学子纷纷涌向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逐一参与深度体验。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大家兴致高昂,玩得不亦乐乎。射艺区人气最高,许多人排着队等待体验射箭。“射是中国传统‘六艺’之一,我们的祖先把射箭玩得出神入化,有许多名垂史册的神箭手,流传着百步穿杨、一箭双雕等类似的故事,我小时候特别向往。”排队等待的赵先生跃跃欲试地表示。

  作为现场“对抗性”最强的一个项目,12名高校学子分为两个队进行蹴鞠比赛。身着不同颜色汉服的队员在场内拼抢着,都想把球踢进对方球门。“刚踢了下来,感觉跟足球很不一样,但那种踢球的快乐是一样的!”一位高校学子在参加完比赛后说,“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古代蹴鞠的场景,没想到今天也能亲自体验,真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现场还有来自成都师范学院的留学生们,这些新奇有趣的体育项目让他们陶醉其中,不仅对射箭、锤丸、投壶等项目玩了一次又一次,民俗类的沙包、皮筋、毽子项目也让他们玩得不想走。

  当天的体验活动动静结合。足球场内是精彩有趣的古代运动项目体验,在一旁的咖啡馆还举办了一场小型的“鱼凫文化讲坛”。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华人科幻协会理事、成都地方史研究学者何大江、作家王晓刚聚在一起,就温江悠久的鱼凫文化和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古今纵横,打开了这场运动会的历史维度、文化高度、文学厚度。

  温江区正在打造金马河运动休闲消费带,在鲁家滩汇集了众多特色体育项目。当天的活动中,部分嘉宾乘坐景区的小火车,前往斯澜航海俱乐部体验了浆板运动,在隆科体育潮・玩运动公园体验了板式网球,并参观了仙境花园留灯书屋。

  当天活动举办地所在的温江区天府街道,具有“一街承两城、一街贯两河”的经济地理位置,是成都医学城和温江大学城的重要承载地,以及金马河和杨柳河的重要流经地。当前天府街道正以“家校企社・在地光芒行”项目塑造城市精神,推动全民共担共享,整街全域进步。此次古代运动会在温江区天府街道举行,不仅让辖区的群众、职工、学生体验了一次生动有趣的迎大运活动,也推动了家、校、企、社的进一步融合发展。(完)

相关推荐 .绵阳交警三大队:深入田间地头 宣讲交通安全.思想之旗领航向 ――西南油气田党委开展主题教育阶段性综述.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在蓉召开第三届“西建工匠”表彰大会.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赴眉山开展主题教育实地学习.民盟四川省直工委新闻出版总支部走进双流调研非遗传承与创新.宜宾筠连:专项治理促工会经费规范化使用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