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寧头到八二三炮战 两岸分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八二三金马炮战 从古寧头到八二三炮战 两岸分治

从古寧头到八二三炮战 两岸分治

2023-08-27 01: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八二三炮战期间,共军向金门诸岛发射47万多发炮弹。图为蒋中正当时赴金门前线视察。(本报系资料照片) 八二三炮战期间,共军向金门诸岛发射47万多发炮弹。图为蒋中正当时赴金门前线视察。(本报系资料照片) 八二三炮战期间国军炮兵在没有掩护的尚义机场反击共军。(本报系资料照片) 八二三炮战期间国军炮兵在没有掩护的尚义机场反击共军。(本报系资料照片) 古寧头战役国共伤亡对照 古寧头战役国共伤亡对照

1949年古寧头战役与1958年八二三炮战,是两岸隔海而治的最重要两场战役。

古寧头战役是国共内战后期,国军兵败如山倒「转进」过程中,首场胜仗,使台海局势暂获喘息。

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三野)第10兵团司令叶飞于1949年7月上旬率军入闽,发动福州、平潭岛、漳州、厦门等战役。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成立。10月17日,国军汤恩伯弃守厦门,第10兵团筹备金门战役,攻下周边小岛后,决定集中进攻大金门,叶飞将属下第32军数量不足船只分发给第28军,决定于10月24日晚间渡海进攻,结果登岛1.9万名解放军在大金门战斗三昼夜,全军覆没。

蒋中正流泪:台湾安全了

影响所及,国军方面,10月27日古寧头战役获胜消息传到台北,蒋中正总统流泪说:「这一仗我们全胜了……台湾安全了。」高度评价此战:「古寧头大捷,不仅保住了金门,更保住了台湾。」

解放军方面,10月29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出《关于攻击金门岛失利的教训的通报》指出:「查此次损失,为解放战争以来之最大者。其主要原因,为轻敌与急躁所致。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在着作中认为,此役经多次检讨与总结,解放军开始重视渡海作战特殊规律,再经过登步岛战役失利总结,初步掌握渡海作战的规律。吸取经验,逐步夺取、或国军因战略理由主动转出东南沿海岛屿。

古寧头战役后半年,解放军成功运用类似万船齐发战术,偕同琼崖纵队占领海南岛。之后相继攻占广东万山群岛,解放军逐步累积实力,原本计画1950年5月由第10兵团动用5个师攻占金门,后因韩战爆发、美军第7舰队开入台湾海峡协防,取消这项作战计画。

八二三炮战 1958年开火

八二三炮战是于1958年发生于金门、马祖及东南沿海一带,国共隔海以炮击为主、海、空军交战为辅的战术行动,战况最激烈在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间,接着是长达20年的「单打双不打」骚扰式炮击,直到1979年元旦陆美建交,炮击才完全停止。

1953年韩战结束后,共军剑指台海,1954年1月18日攻下一江山岛、2月国军撤出大陈、南麂等浙江沿海岛屿。1954年金门93炮战,两岸紧绷。同年12月3日中华民国与美国签订《中美共同防御条约》,第7舰队协防台海,但未具体说明是否协防金马,美方并提出金马撤军,以营造国共政权的中立地带来架构双方统治领域与国际定位,但国共高层同声拒绝。

1955到1956年间,共军在东南沿海修建鹰厦铁路、战备公路及福州等6处机场。1956年,歼-5战机试飞成功,中共完成台海、尤其金门之作战部署。

炮战44天 后期封锁海运

1958年,英法入侵伊拉克与约旦、埃及强占关闭苏伊士运河、美国军事干预黎巴嫩,毛泽东认定美方无暇东顾。根据相关解密檔案显示,八二三炮战是毛泽东一人乾纲独断,他对中共政治局说,挑起国际紧张有助于支持大跃进。毛泽东在长考后,8月18日去信国防部长彭德怀,要他「准备打金门,直接对蒋,间接对美。」8月20日,封锁金门决心已定。

1958年8月23日晚上6时30分,解放军福州军区副参谋长石一宸一声令下,各型火炮569门火力急袭金门岛群,首波炸死3位金防部副司令官,打伤司令官胡琏、参谋长刘明奎与正视察金门的国防部长俞大维。2小时内落弹31757发152或172口径以上加农或榴弹,是日投落弹数达57500多发。炮战长达44天,合计炮击47万4910发,国军成功守卫金马,期间还击12万8000余发。

共军炮击初期锁定军事目标,后期着重封锁海运线,围困金门。第7舰队协助运补后,我方于9月26日首次利用美援12门8寸榴炮反击,扭转战局。同年10月6日,大陆国防部长彭德怀发表毛泽东写的《告台湾同胞书》,主动单方面停火7天,放弃封锁,继而改为「单打双不打」,逐渐减少攻势。

反关台护自由 民团静坐抗议 芳苑乡民赴县府陈抗 拒鸡猪舍 陆拚5年后 挤进高等收入国 #国军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