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的发展历程,推进原因以及基本标准有哪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名词解释 全域旅游的发展历程,推进原因以及基本标准有哪些?

全域旅游的发展历程,推进原因以及基本标准有哪些?

2023-04-02 02: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全域旅游概念及本质

国家统计局以国务院有关文件为指导,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以国际标准为参考,把旅游及相关产业分为11个大类,27个中类,67个小类,基本上对应了大旅游的发展,也基本形成了全域旅游的概念。

1、概念

全域旅游,即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公共服务、生态环境、政策法规、体制机制、文明素质等进行系统化、全方位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社会共建共享、产业融合发展,以旅游业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全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模式。

2、本质

随着工业化发展,城市化膨胀,人们越发渴望蓝天白云、鸟语花香,喜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恬静生活,所以人们走出家门,去追寻、去探索。人员的流动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所以大家纷纷搞餐饮、搞住宿、搞娱乐、搞体验等来满足游客需求,就在人人都想分一杯羹的时候,就形成了这种全域“蠢蠢欲动”的局面。

同时,传统项目形态不但不利于协调资源有效保护,而且资源利用效率偏低,容易造成同质竞争,游客体验碎片化,不便于开展目的地管理与营销等;“建设美丽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新时期政策导向下,全域旅游概念正式进入政策层面,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常态”;国家完善家园的同时,顺应了利益相关者的需求,顺应了市场的需求,顺应了人们的意愿,是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意愿。说到本质,全域旅游是人们的出行,对另外世界的探索、好奇,对另一种更健康美好生活方式的追求,而引起利益相关者采取一系列行动所组成的全社会共建共享的现象。

二、全域旅游发展历程

概念提出阶段

2008年:浙江绍兴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城旅游”发展战略,启动全城旅游区总体规划招标,上海奇创旅游咨询运营机构中标。

2009年:江苏《昆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提出“全域旅游,全景昆山”。

2010年:四川大邑县发展全域旅游的高端形态,启动全域旅游休闲度假战略规划。

2011年:在《杭州市“十二五”旅游休闲业发展规划》中,创新性地提出了旅游全域化战略;浙江桐庐提出全域旅游的全新理念;四川甘孜州提出了全域旅游概念。

2012年:四川甘孜州委明确提出,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山东一些县域将“全域旅游”确立为发展方向,如蓬莱、日照五莲县等,山东沂水县确立“建设全景沂水发展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湖南资兴市推进旅游业由“区域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地方试点探索阶段

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明确提出要“发展全域旅游,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省),把全区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打造”;桐庐成为浙江省全域旅游专项改革试点县,诸城市列为山东省全域旅游试点市;重庆渝中区启动《全域旅游规划》。

2014年:五莲县、临沂市、莱芜市、滕州市、沂水县成为山东省全域化旅游改革试点;河南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 

国家示范推进阶段

2015年: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同时李金早局长提出:“在2000多个县中,每年以10%的规模来创建。今年要推进200个县实现全域旅游,3年600个县实现全域旅游。”

2016年2月5日,国家旅游局公布,262个市县成为首批国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3月4日,李金早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全面阐述全域旅游价值和途径。

三、全域旅游的推进原因及基本标准

1、推进原因

(1)推进全域旅游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现实要求,也是旅游扶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2)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

(3)推进旅游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4)顺应全民旅游、自助游、自驾游趋势的时代要求;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

(5)全面提升旅游国际竞争力的规律使然。

2、基本标准

(1)旅游对当地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达到一定水平;

(2)建立旅游综合管理和执法体系;

(3)厕所革命及其他公共服务建设成效明显;

(4)建成旅游数据中心。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乡土田园农业规划设计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免责提示:部分内容来源网络,乡土田园整理,仅供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