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CDN加速OSS上的图片资源分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免费cdn加速排行在哪里看 如何使用CDN加速OSS上的图片资源分发

如何使用CDN加速OSS上的图片资源分发

2024-06-18 13: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业务场景说明

本最佳实践原文来自实战派的使用CDN来加速OSS上存储的文件资源分发。

使用CDN来加速OSS上存储的文件资源分发

您在运营电商网站时除了需要上传和下载大量的产品图片,还需要保障所有用户能够流畅地访问网站。此时您可以将图片存储在OSS上以节省成本,同时,为提高访问速度和网站的稳定性,降低流量计费,您可以使用CDN进行加速。CDN会将OSS上的图片缓存到距离客户端最近的CDN节点上,当终端用户访问图片时,可直接从离用户最近的CDN缓存节点上获取,而无需从OSS获取,从而减少延迟和提高资源访问效率。

方案优势节省费用

CDN流量单价低于直接访问OSS产生的外网流出流量,使用CDN加速图片资源访问时,在忽略回源费用的情况下,以1个月1TB流量为例,如果您购买了资源包,相对于直接使用OSS下行流量,费用降低约78.6%(505元->108元)。更多信息请参考:网站静态资源访问加速。

image

将OSS作为CDN源站时,可能会产生CDN下行流量费用以及OSS流出到CDN流量费用。具体请参见CDN加速OSS计费说明。

提升用户访问体验

CDN会将OSS上的图片缓存到距离客户端最近的CDN节点上,您的用户始终会通过最近距离的节点获取资源,从而大幅减少网站加载时间。

CDN还提供了图像处理等优化图片访问性能的功能,例如您可以配置在CDN节点对图片进行瘦身,图片瘦身后大小减少,可提升访问速度。以大小为516kB的图片为例,开启图片自动瘦身90%后,在不改变分辨率、尺寸和格式的前提下对图片进行压缩,图片加载时间缩短50%(50ms->25ms)。更多信息请参考:优化图片访问性能。

image分析用户访问行为

以运营电商网站为例,CDN产品提供了监控查询、运营报表等功能,可分析网站的访问PV、UV以及区域分布等,帮助您分析流量走势、流量来源,便于您及时调整投放策略。

以观测广告投放效果为例,您可通过热门Referer统计数据查看各渠道广告投放的效果,流量高的说明广告渠道较好,流量低的可暂停投放。

image

前提条件

已完成阿里云账号注册和实名认证。

已开通OSS服务并创建了OSS Bucket,且上传了相关资源。

配置CDN加速OSS图片资源步骤一:开通CDN并添加加速域名

登录CDN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栏,选择域名管理,单击添加域名,完成以下参数配置。

加速域名:即最终暴露给终端用户访问时使用的域名,如本例中的:image.example.com。

业务类型:建议选择图片小文件

加速区域:即需要加速OSS访问的区域,如:仅中国内地

说明

如果是首次在CDN添加该域名,需要验证该域名的归属权后才能添加。请按照控制台提示进行验证。具体请参考验证域名归属权。

单击新增源站信息,配置源站。源站信息选择OSS域名,并在下方的域名输入框中选择要加速的OSS Bucket,其他参数保持默认值即可,单击确定

完成源站配置后,阅读并勾选合规承诺,单击下一步,等待人工审核。

说明

如果您的加速域名无需人工审核,将直接进入下一个配置环节,您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完成推荐配置,通过配置缓存过期时间、带宽封顶、页面优化等功能,可有效提升CDN的缓存命中率、安全性和访问性能。

等到域名状态为正常运行时,会显示加速域名的CNAME值,本场景示例为image.example.com.w.kunlunsl.com。image

步骤二:配置CNAME

添加加速域名后,CDN会为您分配一个CNAME域名。请在DNS服务商处将加速域名的DNS解析记录指向分配的CNAME域名,使访问请求转发到CDN节点上,实现加速效果。

以DNS解析服务商是阿里云为例,为您介绍CNAME配置方法。具体操作和其他配置方式请参见配置CNAME。

使用加速域名所在的阿里云账号,前往云解析DNS控制台的域名解析。

在左侧导航栏单击域名解析,找到您的域名,在域名右侧单击解析设置

单击添加记录,添加CNAME记录。

记录类型:CNAME

主机记录:image

记录值:输入CDN为您的加速域名分配的CNAME值(如:image.example.com.w.kunlunsl.com)。

其他参数保持默认值即可。

单击确认

步骤三:配置CDN缓存策略

CDN边缘节点根据您配置的缓存策略(如缓存过期时间)来决定是否缓存客户端请求的图片,CDN边缘节点缓存该文件后,当有其他用户发起相同的图片请求时,可由CDN边缘节点直接响应,从而减少延迟、提高资源访问效率。当用户请求的图片在缓存节点上不存在或已过期时,CDN节点会向OSS发起回源请求以获取最新的图片。您可以根据业务需求,按目录或文件后缀名配置静态资源的缓存过期时间。

说明

如果您已经在添加加速域名时通过推荐配置配置了缓存过期时间,整个目录下资源缓存过期时间为1个月,您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判断是否需要调整。

登录CDN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栏,单击域名管理

域名管理页面,找到目标域名,单击操作列的管理

在指定域名的左侧导航栏,单击缓存配置

缓存过期时间页签下,单击添加

添加缓存过期时间对话框,根据需要配置缓存规则。

类型:文件后缀名

后缀名:输入您希望缓存的文件后缀名,本场景示例为JPG格式文件。

过期时间:如果您的资源为不常更新的静态文件(例如图片类型、应用下载类型等),建议设置1个月以上,这样可以减少回源流量。

说明

CDN节点在收到源站响应的静态文件资源的时候,默认会按照阿里云CDN默认缓存规则及优先级来执行。

权重:99

单击确定

步骤四:优化图片访问性能

您可以通过CDN提供的图像处理和忽略参数等功能提升用户请求图片时的响应速度。

图像处理

通过图像处理功能,可直接在CDN节点对图片进行瘦身,图片瘦身后大小减少,可提升访问速度,同时由于无需在源站对图片进行处理,可减轻源站压力,节省回源流量。

说明

开启图片自动瘦身功能后会影响图片的分辨率,请根据您的实际需要设置合理的图片瘦身比例。

示例

上传一张图片到OSS中,在不开启CDN图像处理功能的情况下进行访问,可以看到图片为517kB,加载时间为50ms。image

开启CDN图像处理功能。

支持转换的图片类型JPG

图片自动瘦身90%

其他参数保持默认值即可。

image

再次访问此图片时,可以看到图片大小降为147kB,加载时间缩短为25ms(提升访问速度50%)。image

说明

开启图像处理功能后,在第一次访问时由于CDN需要对图片进行处理,此时图像大小变小,但加载时间会变长,属于正常情况,CDN会将处理后的图片在CDN节点上进行缓存,后续访问时时间会缩短。

忽略参数

如果您的同一张图片访问链接携带了不同的参数,对图片的请求将无法命中同一个缓存文件,每次请求都需要回源站获取资源。开启忽略参数功能后,CDN节点在处理用户请求时,会去除请求URL中携带的参数(即?之后的参数,如:用户身份信息、访问渠道信息等),CDN节点返回原始URL对应的图片,可有效减少回源次数,节省回源流量,提升图片分发效率。

说明

如果您已经在添加加速域名时通过推荐配置配置了忽略参数功能,可跳过。更多信息请参见:忽略参数。

登录CDN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栏,单击域名管理

域名管理页面,找到目标域名,单击操作列的管理

在指定域名的左侧导航栏,单击性能优化

单击忽略参数区域的修改配置,选择过滤模式保留指定参数忽略参数选择,其他参数保持默认,单击确定

(可选)步骤五:通过运行报表和监控分析用户访问行为创建运营报表

以电商网站为例,您可以通过定制和订阅运营报表功能来分析网站的访问情况,例如PV/UV、用户访问地区、热门访问URL等。如您可以通过热门referer报表来分析广告投放的效果,流量高的说明广告渠道较好,流量低的可暂停投放。

说明

运营报表需要定制具体的报表内容后才会进行生产统计分析。

image

CDN监控查询

监控查询中的资源监控提供了查看访问流量/带宽、回源流量/带宽、访问请求数和命中率等报表功能,并且支持报表导出。

访问流量/带宽中的对比功能通过选取不同的时间区间,对比展示这两个时间段的流量情况,方便您观测站点广告投放和运营的情况。

监控查询

相关操作刷新CDN图片缓存

如果您更新了OSS上的某张图片,由于CDN已经缓存了图片,当终端用户访问站点时可能依旧看到的是未更新的图片,此时您需要通过刷新功能删除CDN节点上已经缓存的图片,并强制CDN节点回源OSS以获取更新后的图片。

登录CDN控制台。

在左侧导航栏单击刷新预热

刷新缓存/预热缓存页签,配置刷新规则。

操作类型:刷新

操作方式:URL

URL:输入您希望刷新的图片访问地址。

示例

上传一张图片(pic_02.jpg)到OSS,并缓存在CDN一个月(按照30天计算为2592000秒),使用浏览器访问可得到以下信息。image

在OSS上刷新图片后,使用浏览器访问,此时图片获取的是CDN已缓存的旧图片。

在CDN控制台上对图片链接进行刷新。

重新在浏览器中访问此图片,此时已更新为更新后的图片。

image

响应头中的last-modified时间发生了变化,同时您访问的图片也已更新。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