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谋文物古迹探寻!这里有中国境内年代最古老的原始人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元谋新胜大酒店地址 元谋文物古迹探寻!这里有中国境内年代最古老的原始人类

元谋文物古迹探寻!这里有中国境内年代最古老的原始人类

2023-07-11 05: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墩子遗址西距元谋县城4.5公里,东靠莲花山,南距“元谋猿人”产地——上那蚌村4公里。 遗址地处张二村河上游的两条季节性河沟之间。 系一高出河床14米的河旁台地; 东西长160米,南北宽10-56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

遗址南因河水长期冲刷已成断崖,地层剖面十分清楚。

1972 年2至4月,云南省博物馆在大墩子做了两次试掘,揭露面积235平方米。同年11月至1973年1月,云南省文化局举办的第一期文物考古学习班在这里实习,又发掘261平方米。

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文化堆积较厚,内涵也很丰富。 它为研究我国长江流域的古代文化和云南边疆的原始社会历史,累积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大墩子遗址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状况是以农业为主,兼营狩猎、采集与饲养家畜。 从大量出土的磨制石器看,当时的农业虽较粗放,但已发展到原始的锄耕阶段。

粳稻已是当时的重要作物。 大墩子出土的炭化粳稻和发现储藏谷糠与禾草类粉末的窖穴,说明云南种植水稻的历史很早。

2013 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新石器文化遗址

在距今4000年以前,楚雄境内先民多已进入新石器时代。

现-古发掘证明新石器文化遗址在楚雄州各县均有发现,并以元谋、永仁、禄丰等县最为集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元谋大墩子和永仁菜园子。

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文化遗址位于元谋盆地莲花村东南河岸高地。

1972-1973 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在此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发掘,收获甚丰。发掘面约500平方米左右,所发掘的遗址分布在一条已经干涸的河床旁边的高地上。

根据地层堆积与出土文物分析,大墩子新石器文化可分为早晚两期。

其文化层共两段,第3-6层为晚期居住遗存,第7-9层为早期居住遗存。 早、晚两期出土物差异不明显,属同一文化相互联接的两个发展阶段。

根据中国科学院考古工作者进行碳十四测定,时间为距今3210±90年,相当于商代的晚期。

永仁菜园子新石器文化遗址位于永仁县城西南,共有3个文化层,出士物有炭屑、果仁、骨器、石器、陶器、陶纺轮等。

距地表1·2米处有半地穴式圆形住房,并有用火痕迹。

据测定,距今为3400±500年,稍早于大墩子文化遗址。

四、元谋猿人遗址

位于云南元谋县大那乌村北约500米的山腰,距县城7公里。 它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中国人最早的老祖先的遗址。 元谋人在云南省元谋被发现了,元谋人大概在170万年前左右。

1965 年5月1日,地质工作者钱方、蒲庆余等一行在大那乌村北从事第四纪地质考察时,偶然发现两颗呈浅灰色,石化程度很深的猿人牙齿化石,为一左一右的上内侧门齿。

经研究分析,同属个男性成年人个体,形态特征与“北京猿人”相似,但比较粗壮,有明显的原始性状。

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古人类研究所用古地磁测定,生存年代距今约170万年,为亚洲最早的原始人类。 它早于“蓝田人”、“北京人”等“猿人”,从而把中国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的年代推前了一百多万年。

元谋人遗址还出土了7件石器,在地表采集到10件石器,均为刮削器。

在化石层出土了大量的碳屑和两件烧骨,这表明元谋人在当时已学会用火了,元谋人亦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用火人。

在遗址中还找到一些有明显人工痕迹的动物骨片,说明当时已会制造骨器和简单的工具了。

1972 年2月22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布了这一重大新闻,《人民日报》报道:“这是继我国北方发现的北京猿人和蓝田猿人之后的又一重要发现,对进一步研究古人类和我国西南地区第四纪地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1973 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云南省博物馆、元谋县文化馆联合发掘了元谋人遗址。地层0土了6件石器,3个层位中分布有大量碳屑,说明“元谋人”不仅能制造工具,而且不能排除会用火的可能性。

1976 年,中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的李普等人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元谋人”的时代为距今170万年。随后,地质研究所和贵阳地化所分别采集元谋组古地磁样,并得出基本相同的结果。

“元谋人”的牙齿为同一青年男性个体的左侧、右侧上内侧门齿,齿冠长度分别是11.4毫米和11.5毫米; 宽度分别是8.1和8.6毫米,高度虽经磨耗而减小,但仍达11.2和11.1毫米。

“元谋人”经研究归属早期直立人。 其特征为: 牙齿粗硕,齿冠扩展指数达141.9; 齿冠唇面除接近颈线的部分较为隆突外,其余部分较平扁,有明显的汤姆氏线,唇面沟及浅凹面; 舌面的底结节发达,占舌面的二分之一; 具铲型结构。

研究者认为“元谋人”应为直立人的一个新亚种,建议以发现人类化石的元谋县为名,命名为“直立人·元谋新亚种”。

元谋人遗址发掘时,地层中发现大量碳屑,长径一般在4—8毫米之间,大致可分为3层,分布在上下3米的界线内,有的较集中,呈鸡窝状,碳屑常与哺乳动物化石伴生。

地层中还含有烧骨(经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鉴定可能为烧骨)。 因此,不能排除“元谋人”已会使用火的可能性。

元谋人遗址的发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科研价值,中国及一些国家已将此发现写进了教科书。

1982 年2月,国务院公布元谋人遗址为第二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谋人遗址有纪念碑,不远处有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元谋人牙齿化石的标本,古生物化石及其他有关实物、资料。

综上所述,云南元谋的文物古迹主要还是围绕古猿而展开,共有四处: 一是元谋古猿化石地点; 二是元谋大墩子遗址; 三是新石器文化遗址; 四是元谋猿人遗址。 这几处古迹均与古猿有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