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名红军医生医术高超,被统称为“中央苏区医界四大金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傅医生的 这四名红军医生医术高超,被统称为“中央苏区医界四大金刚”

这四名红军医生医术高超,被统称为“中央苏区医界四大金刚”

2024-01-21 18: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30年,有国民党军官去李治诊所看病,对他的医术很是赏识,便强迫他参军,在张辉瓒18师6团任上尉军医。同年年底张辉瓒部中了红军的伏击,李治被俘后参加了红军,在红军第四医院任军医、医务主任,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了解决红军中医护人员缺少的困难,李治积极筹办红军第一所卫生学校,并亲任校长兼教员,为培养红军医务人员孜孜不倦地工作。后来李治调任红军第一医院院长。在反“围剿”作战中,医院设备简陋,药品奇缺,李治负责救治负伤的1000多名伤员,并为负重伤生命垂危的罗瑞卿做手术,挽救了罗瑞卿的生命,从此名声大震。

第三个是戴济民。

戴济民1889年生于安徽合肥,是家中独子。7岁丧母,在教会的帮助下先后就读于繁昌小学、芜湖教会中学,后在汉口大同医学院半工半读。1913年戴济民到江西吉安办起了私立惠黎医院,在这结识了吉安靖卫大队大队长罗炳辉,两人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己。

1947年时的戴济民

1930年10月上旬,红军攻下吉安。戴济民久闻毛泽东大名,便托罗炳辉请毛泽东来家赴宴。当时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周以栗患着肺结核病,毛泽东正想帮他找个医生治疗,听说名医相请,当即高兴应允。

毛泽东和罗炳辉带着周以栗来到戴济民家,戴济民当场问诊,开出了药方。他向毛泽东建议红军要多一些医生,多办一些医院。毛泽东便试着相邀他加入红军,戴济民沉默了一会儿,答应了。

第二天,戴济民就动员了一些其他的医生,一起去给红军伤病员治病。不久,红色革命医院建成,戴济民任院长,他将自己医院里的所有能为伤病员治疗用的东西全部贡献了出来,治好了1400多名红军伤员。

戴济民塑像

不久,红色革命医院随着部队撤出吉安,根据战情需要, 扩大到4个分院和1个总医院,总医院设在兴国,戴济民任院长。医院长期处在深山密林里,药品奇缺。戴济民是学西医的,不懂中医。但为了救治伤员,他虚心向当地的中医求教,到老百姓中收集偏方,并带头到山中采集草药。

戴济民身材瘦削,喜欢留一把山羊胡子,颇有一番名医的风骨,当时苏区几乎人人都知道他“戴胡子”的大名。1931 年 3 月,戴济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第四个是陈义厚。

陈义厚是山东成武县人,1899年生,家境富裕。他从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冯玉祥部队,在鹿钟麟处任军医官。在此期间,他经常写信教育女儿不要缠足,劝父亲利用自家的条件多资助村里的贫困户。

1931年,陈义厚任国民党26军军医,随部赴江西,参加对中央苏区的围剿。12月14日,26军在赵博生等人的领导下,在宁都宣布起义,随后编为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陈义厚任第五军堂军医处长。1932年,军医处改为卫生部,陈义厚任部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傅连暲夫妇

1933年春,陈义厚率领红五军团卫生部参加了第四次反“围剿”的战场救护工作,组成了从绷带所--野战医院--兵站医院--后方医院--总医院的关联性救护体系,为及时抢救伤员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积极贯彻中央军委总卫生部提出的“一切为了伤病员,一切为了指战员健康”和“预防第一”的方针,在五军团大力开展以消灭痢疾、疟疾、下肢溃疡等常见病为重点的群众卫生运动。

1933年8月,陈义厚任红军卫生学校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艰苦创业,自编自印讲义教材,自己动手搜集、制造各种标本、模型和挂图等。红军长征前夕,卫生学校共培养医护人员686名,为红军各部队补充了卫生技术力量。

陈义厚对病员诚挚热情,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医术精益求精。他还抽时间编写了多本医学书。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是中央苏区医疗技术水平最高的医院。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时,为了管理留下来的8000多名伤病员,成立了中央苏区卫生部,由陈义厚负责。1935年春,陈义厚在指挥部队转移时,遭敌机轰炸,壮烈牺牲。

李治

这四位医生,用他们高超的医学技术,挽救了不知多少红军官兵的生命,他们虽未在前线冲锋杀敌,但他们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一样是彪炳春秋!让我们对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