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水能软化便便?这 10 句话千万别再和家人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便秘大便不成形粘马桶拉不净 多喝水能软化便便?这 10 句话千万别再和家人说

多喝水能软化便便?这 10 句话千万别再和家人说

2024-03-24 00: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shutterstock_1059858875.jpg

便秘了你会怎么办?

故意吃坏肚子?使劲喝水软化便便?

别,这么干只会给你添堵!

虽然大家很忙,肠胃出了问题也顾不上,但如果方法不对,便秘可能会一直来找你。

为了我们的肠胃健康,接下来就教大家如何避免一些常见的误区:

1.jpg

一、多喝水可以软化大便?

这是典型的「临时抱佛脚」,一般都没啥用。

喝水少时,结肠确实会重吸收大便中本来就不多的水份,导致粪便干结。

但我们喝下的水,绝大部分在 2 小时内就被胃和十二指肠吸收了,无法达到肠道,更无法去拯救便秘!

如果你便秘了,医生会建议你在调整饮食和生活规律的同时,适当加用药物治疗。

近年来,通便药物优先推荐使用乳果糖来留存粪便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刺激结肠蠕动,进而帮助恢复结肠的生理节律。

肠胃小密友提醒您:喝水不能软化便便哦~

2.jpg

二、便便在肠子里呆久了,嘴巴会变臭?

这么说的人都该打。

首先,粪便在结肠中长时间停留后,只有水分会被重吸收入血液,而其他物质并不能被吸收。

其次,结肠内粪便产生的气体,在腹腔内压力的作用下只能变成屁排出体外,不可能向上到达口腔。

所以即便便秘好几天,嘴巴也不会变臭的。

三、放屁很臭,说明肠道有问题?

乱讲!

屁臭的罪魁祸首其实是我们吃下去的食物。当进食过多鱼肉奶蛋等高蛋白食物或者食用了特殊气味的食物如大蒜、洋葱后,屁就会变臭。

另外,每人每天平均放屁多达十余次呢,偶尔多放一些屁也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现了持续腹泻、腹痛、大便发黑或带有黏液脓血时,那就不能大意了。

四、吃冷饮会让肠子受凉?

并不会。

吃完冷饮之所以肠鸣或腹泻,是因为冷饮会让一些人的胃肠道运动和排空加快,或者冷饮不卫生所致。

通常,冷饮下肚后很快就会在胃中加热到 37 度,「冰」的只是口腔和食管,并不「冰」肠子而导致腹泻。

五、常吃汤泡饭对胃不好?

别担心,胃没那么脆弱。

汤和饭,进肚子里后的 1~2 个小时内都一起待在胃里,在胃内与胃液混合,并经过胃的不断运动、搅拌、消化成糊状。

所以,饭前喝汤、汤泡饭、饭后喝汤,吃进胃里最后都是一个效果!

此外,目前也无明确证据可以证明汤泡饭伤胃或者会消化不良。真觉得不舒服,可能是你消化器官出了问题,你需要吃药咯~

六、糯米难消化?

大概是吃了生的……

常常会听到人说:「糯米不好消化,少吃点」。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上,新煮熟的糯米其实比大米更容易消化,只有糯米冷却、结成块后才确实更难被消化。

不谈温度说糯米难消化,都是耍流氓!

肠胃小密友有话说:粽子分冷热哦~

3.jpg

七、「宿便」不利健康?

首先,医学上根本没有宿便这个说法。

其次,便便在肠子里住上「一宿」,完全是正常的。

因为食物要逐一通过我们的胃、小肠、大肠,这个过程通常需要约 24~48 小时。

所以放心吧,「宿便」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一周排便 3 ~ 5 次,都是正常的。

八、饭后走百步,可以促吸收?

饭后适量运动可能会减轻餐后腹胀等不适,但并不能直接促进消化和吸收。

消化吸收主要还得靠胃肠道中的消化液(各类消化酶、胆汁等)来帮忙。

当有疾病影响胃肠道消化酶数量和功能时,就会引起消化不良,如:

急性胰腺炎恢复期慢性胰腺炎胰腺切除术后

如果偶尔进食过量或高脂高蛋白饮食,就需要补充适量胰酶促进消化。

肠胃小密友再次强调:大鱼大肉要当心~

4.jpg

九、便便粘在马桶上是肠癌的征兆?

其实更有可能是……蔬菜吃少了。

大便的性状与吃的食物密切相关,当食物中纤维素过少,而肉类等高蛋白高脂成分过多,大便就会粘在马桶里冲不掉……和肠癌并无关系。

临床上常用「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将便便分为 7 类,来判断便便是否正常:

5.jpg

正常便便应处于 3~5 之间,形似香蕉或香肠。当然,偶尔出现其他形状的大便也是允许的。

十、蹲便器比坐便器好?

得看人。

蹲姿时我们的肛肠角度会呈钝角,有利于使用腹压协助排便,便秘人群确实可以考虑尝试蹲姿。

不过效果因人而异,有些人便秘久了,蹲着也拉不出来,还是去看看医生吧。

注意,老人、体弱或行动不方便的人,最好别蹲着,坐便器对他们来说更方便也更安全。

说了这么多,肠胃健康的关键还是在于:养成规律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虽说都做到不容易,但至少可以不瞎折腾、不乱添堵。

其次,体检时,不要忘了给胃肠道也做个检查。如果因为忽视检查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那就亏大了。

此外,就是要有肠胃健康意识,多为它们着想。别等拉不出来或拉个没完的时候,才想起肠胃,自己遭罪不说还影响心情。

最后,希望每人都能多关注自己的肠胃健康,不轻信谣言,及时寻求医生建议和药物救助,切莫因为羞于启齿而拖延病情。

作者:罗贯虹

本文转载自「丁香医生」公众号。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设计团队、雅培杜密克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