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食物为什么不能吃?需要囤检测仪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伽马射线能被阻挡吗为什么呢 核辐射食物为什么不能吃?需要囤检测仪吗?

核辐射食物为什么不能吃?需要囤检测仪吗?

2024-06-02 18: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抢盐、防辐射套餐、辐射检测……

近日,“辐射”成为热议话题,

事实上,在生活中辐射处处都是,

但生活中的辐射,

主要以非电离辐射为主,

对人体大多无影响。

需要抢购碘化钾和检测仪吗?

近日,碘化钾、核辐射检测仪

在线上平台销售火爆

这个仪器

是否可以检测日常的核辐射量?

对此,专家认为,放射性测量光有仪器做检测是远远不够的,还有样品的采集,样品的前处理,以及相应方法的建立。测量过程当中,对于样品里面的不一样的物质,方法也不同。因此,对普通的民众来说,没有专业的知识,用普通仪器是很难发现的。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张永清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普通百姓购买放射性检测仪必要性不强。因为放射性测量过程中,只有一个仪器还是不够的,还要有相应适合的方法,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测量,而且不同的样品有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如果说一般普通老百姓只是买一个仪器来测,他们还不具备专业的方法。

碘化钾真的能防辐射吗?

四川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杨勇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碘化钾药品的服用说明中,并没有预防“防辐射”这一作用,“基本没有什么用。”

杨勇表示,不管是健康人群还是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人群,擅自服用碘化钾,会对人体的甲状腺功能产生影响。

长期服用碘化钾,可能出现口腔、咽喉部烧灼感、流涎、金属味和齿龈疼痛、胃部不适、剧烈头痛等碘中毒症状;也可出现高钾血症,表现为神志模糊、手足麻木刺痛、下肢沉重无力。

杨勇提醒,“碘化钾”是治疗性用药,而非保健品,不要因为害怕辐射而过多服用碘化钾,反而造成自己的甲状腺功能紊乱。而网络上宣称有“防辐射功能”的商品,实际上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等,其碘钾含量很少。

谈辐射需要“色变”吗?

根据辐射能量和电离能力的高低,辐射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大多出现于核反应过程中,阿尔法射线以及X射线和伽马射线这类高频电磁波就属于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的特点是波长短、频率高、能量高。有危害的辐射一般就是指电离辐射。

电磁波中波长大于100纳米的电磁波,它们都属于非电离辐射,这些辐射频率低、能量低,通常并不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危害。只有当我们长时间接触大功率的辐射源时,我们的健康才会受到影响。

人类生活环境本来就存在着电离辐射,其被称为本底辐射。因此实际上我们并不需要谈辐射色变,而应该视辐射水平的高低,理性看待辐射问题。

本底辐射主要包括宇宙射线和自然界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发出的射线。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逃不开本底辐射,并且不同地区、不同居住条件下的居民所接受的本底辐射的剂量水平有很大差异。

核辐射属于电离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激发或者电离,对生命体具有很大的危害,能够破坏遗传物质,损伤细胞和组织。人类之所以能够免受来自太阳以及宇宙空间中的核辐射的伤害,是因为地球表面存在上百公里厚的浓密大气,能够有效阻挡各类高能射线。

核辐射食品还能吃吗?

大家都知道,

直接遭遇核辐射有生命危险,

那如果只是食用了

遭受核污染的食物呢?

核辐射放射性物质可以经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这三条途径进入人体。

进入人体的放射性物质,在人体内继续发射多种射线引起内照射(可以想象在身体里一把持续发射子弹的枪)。当放射性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时,便能对人体产生损害。

举个例子,此次核污水中残留的碳14物理半衰期约为5730年,可以在大海中长期存留。经过海洋生物食物链的层层富集和浓缩很可能就会进入人体内。

虽然核污水经过稀释浓度会变低,但经过海洋生物食物链的不断富集,会让放射性核素不断浓缩。

人类作为食物链的顶端,通过食用海产品就间接地摄取了海水中的各种放射性物质,人体内的放射性物质积累就很可能会超过安全剂量。

据科技日报报道,多位受访的专家学者表示,核素融入海洋生态后,涉及复杂且长期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目前科学家对此的系统研究和数据积累都很少。日本此举史无前例,其危害性至今难以评估,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当前迫切需要就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物生存等方面展开国际合作,开展长期跟踪研究。

进口海产品能否购买

主要还是看来源

未来,海盐、海产品还能放心吃吗?大连海事大学智库专家、法学院教授张晏瑲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说,此前检测出福岛当地的石斑鱼和许氏平鲉均含有超标的放射性元素,因此如果海产品来源与福岛较近,应保持警惕。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院长陈新军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核污染水排放后,对日本周边海域鱼类的影响是最大的。此外,不同水层的鱼类、定居性鱼类与洄游性鱼类受到的影响并不一样。

目前,我国已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且福岛核事故后,我国已将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监测工作纳入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范围。

据央视网报道,专家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日本进口食品时,应选择有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市场信誉度较高、经营状态稳定的商家,并妥善保存消费凭证。同时,要关注进口食品是否有中文标签,中文标签标示的内容是否齐全,留意所购食品的原产地。如果消费者发现购买到食品产地为禁入区域,可以保留相关证据并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保护自身的权益。

综合整理自央视网、科普中国、科技日报等

原标题:《核辐射食物为什么不能吃?需要囤检测仪吗?》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