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对”15个月融资近1亿美元 会员收入不及一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伊对vip功能 “伊对”15个月融资近1亿美元 会员收入不及一成

“伊对”15个月融资近1亿美元 会员收入不及一成

2023-03-15 06: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伊对”15个月融资近1亿美元 会员收入不及一成

每经记者:任飞 每经编辑:叶峰

近日,视频恋爱交友平台“伊对”完成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除了原资方蓝驰创投、XVC创投继续追投外,小米、顺为资本、光源资本等也加入投资阵营,这已是伊对自去年3月开始融资以来的第三笔外部加持。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不同于其他相亲软件的会员制门槛,伊对的会员占比极低,且创始人曾对社交产品商业化运作的方式并不认可。伊对创始人任喆曾表示,免费是保障更多用户需求的基础,一个社交产品的基础不应该是商业化的。

用户平均消费10~20元

对于伊对获得B轮融资这件事,有市场人士坦言,技术改变社交障碍的破冰需求或将持续推动资本关注。据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光源资本透露,截至目前,伊对共计融资金额规模已近1亿美元。

这家发迹于北京的社交软件隶属北京米连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份,依官方之宣,平台为单身人士创造并提供了多场景的线上相亲机会。与其他线下婚介机构不同的是,伊对把直播与婚恋交友结合了起来,并将平台“红娘/月老”岗位向社会开放。

记者体验后发现,进入伊对后,平台会根据用户填写的信息为其匹配合适的红娘,通过聊天首先由红娘确认用户的喜好,根据推荐信息,用户可以选择心仪对象“开房间”上麦。与此同时,房间并不锁定,而是允许其他游客进房间围观,并接受卡麦交流,前提是要进行送玫瑰花(虚拟礼物)作为申请条件。

可见,伊对式交友模式与其他直播间的玩法大同小异,只不过建房用户优先获得免费聊天资格,后来者照样可以花钱卡麦,此时便回归于传统直播间的互动玩法。

记者发现,红娘是伊对直播交流中的关键一环,不仅对首位用户的信息画像有决定权,也有机会调动其他游客的进房意愿,系统会不时弹出邀请入房的链接,引导游客或正在A房间的用户转到B房间。特别是红娘本人ID下设专属群组,每次开播用户都会收到通知,用户也可以选择加入多个红娘的群组。

任喆曾给出这样一条恋爱公式,即“恋爱转化率*机会=结果”,在他的逻辑中,要想获得心仪的对象,机会成本的付出是必要的,而且需要游客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找真爱。

这也就意味着,用户或将在海选中不断尝试新的房间、新的红娘,并由此产生卡麦或会员费用。根据平台规则,卡麦需要20个玫瑰,商城销售42个玫瑰需要6元人民币;此外,申请会员可以获得解锁房客等6大特权,最低会费98元/365天,平均一天0.3元。

根据官方数据,目前伊对注册用户已超过4000万。对于此类打赏性消费,任喆此前曾公开表示,伊对在收入结构上90%以上来自于玫瑰花的购买,单个用户的平均消费在10~20元左右。

营收体系基于用户打赏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鲜花打赏在直播间刷得飞起,但想要开会员的用户占比却是小众。公开资料显示,伊对的会员收入占比不到营收的10%。

任喆曾对社交产品的互联网属性下过定义,认为免费是保障更多用户需求的基础,一个社交产品的基础不应该是商业化的。

确实,从伊对现行的模式来看,基于用户打赏的营收体系已是平台运作的动力,尽管有别于其他交友软件付费“开房”的模式,但貌似已成刚需的卡麦环节依旧绕不过金钱交易,不仅如此,会员特权中暂无“卡麦特权”。

实际上,伊对从一开始就在走商业化的运作路线,彼时像探探、Tinder等模式均有效仿,但收效甚微。转战“直播+红娘”赛道后,会员收入占比仍不到营收的10%,用他自己的话说,“增值服务也不能够凌驾在社交的免费服务基础之上。”

只不过在免费和付费体系的融合策略上,伊对先行的打赏体系已经开始反哺不付费人群和红娘。任喆此前坦言,玫瑰花的分成一部分给平台,一部分给红娘,并称红娘的收入均值可以满足一个普通城市的基本开销。

虽然抵触商业化运作的社交价值观在伊对运营方面予以贯彻和发展,但低门槛同样诱发多重风险,有关黑灰产、欺诈等事件此前已经在平台中出现。

对于此类事件,伊对在本次B轮融资的用途解释中称,将用于反黑灰产的风险管控。但有分析指,这样做只能亡羊补牢进行事后补救,理应从源头做起,提高参与者的审核意识。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彭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会员制管理并不一定就是商业化的全部,企业也不能只盯住普惠概念而追求流量增长。特别是在没有“卡麦特权”的会员设计上,本身就不够吸引用户开办,“如果虚设会员进而打造无商业化概念去拉拢市场则不值得提倡。”

每日经济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