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名湖、人民乐园 东湖:文旅融合让“诗和远方”双向奔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从武汉中心到鹦鹉洲免费游览这些著名人文地理景观22图 打造世界名湖、人民乐园 东湖:文旅融合让“诗和远方”双向奔赴

打造世界名湖、人民乐园 东湖:文旅融合让“诗和远方”双向奔赴

2024-06-02 19: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武汉东湖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东湖如一颗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城市中央,熠熠生辉。在武汉这样一个拥有千万人口的超大中心城市核心地带,坐拥东湖这样一个宽广辽阔、自然天成、景色秀丽的山水资源,确属难得。

  东湖是武汉的城市生态绿心,也是武汉人民身边的城市乐园。当下,东湖风景区正在整合“大东湖”旅游资源,擦亮东湖文旅品牌,提升东湖文旅品质,使东湖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仿佛穿越回了楚国盛世,深深感受到了楚国800年的历史沉淀和文化魅力。”10月1日上午,“楚风吹拂东湖畔 楚韵悠扬磨山情——2023磨山景区穿越时空对话楚庄王展演”在东湖风景区开幕。

  楚文化沉浸剧场、用LED屏幕“活”起来的楚国漆画、编钟古乐团的编钟楚乐现场演奏、AR屏幕古装换衣体验……这个“十一”期间,东湖深入挖掘文旅资源,向天南海北游客展示了不少全新的特色元素。

  带孩子出游的马一方认为,通过文旅融合,更多游客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历史文化熏陶,更深入了解武汉这座城市,也通过艺术的方式展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

  东湖,正在成为全国最热景区之一。仅今年“十一”假期前7天,东湖绿道已吸引超84万人次打卡,同比劲增79%。

  经过数十年的开发与治理,东湖每年接待游客量与旅游收入不断增长,旅游市场也不断发展。2022年春节假期,东湖风景区七天接待游客72.5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31%,实现旅游收入1523.05万元,同比2019年增长85.1%。今年“五一”期间,东湖风景区更是成为全国最热的十大景区之一。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东湖风景区正在全力建设山水相依、城湖相融、人文相映的生态典范,全力建设成彰显楚风汉韵、滨湖休闲、文化多元的文旅胜地,全力建设成展现中国气派、荆楚风格、武汉特色的世界名湖。

  东湖风景区有着怎样优越的自然地理、人文科教等资源禀赋?又如何持续做好文化资源的全方位、现代化展示,成为叫好又叫座的世界名湖、人民乐园?

  有景有故事 有趣有情怀

  看过去 4000年东湖沉淀丰富文旅内涵

  毛泽东同志曾44次入住东湖,将东湖作为外交主场大笔书写中国文化,接待64个国家的94批官员政要,习近平主席在这里会晤了印度总理莫迪,“世界东湖”“城市名片”熠熠夺目。

  东湖风景区文化底蕴深厚。从古至今,东湖地域的人类文化活动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曾留下屈原行吟泽畔、刘备磨山郊天、李白放鹰赋诗等众多名人足印。

  这里有大美的山水文化,自然天成,生态和谐。东湖是武汉的城市绿心,除了享有大家熟知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荣誉外,它还是国家级湿地公园,助力武汉成为全球唯一超千万人口的“国际湿地城市”。它拥有山水景观,宽广大气。东湖湖水面积约33平方公里,为杭州西湖的5倍多。整个东湖风景区面积约为82平方公里,景观景点100余处,大小湖泊12个,120多个岛渚星罗棋布,128公里湖岸线蜿蜒曲折,环湖34座山峰绵延起伏,10000余亩山林林木葱郁;它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自然优美。东湖聚湖泊、山峰、森林、湿地、花海、鸟岛、港汊等众多秀美的自然景观,全区共有乔木树种285种、灌木224种、草本植物80种、脊椎动物299种、湿地水生植物158种。

  这里有包容的荆楚文化,开放多元,自强不息。东湖见证了楚人先辈辗转迁徙到荆楚地区不断开拓的历程,东湖浸润了楚风汉韵,育成了楚人开放包容的胸怀,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务实性。

  这里有激扬的青春活力,浪漫洒脱,积极向上。龙舟比赛和跳东湖等活动,东湖周边多个天然游泳池和人造沙滩等设施,让游客能够近距离感受到亲水文化的魅力;同时,这里昂扬着激情竞技、昂扬向上的竞技文化。作为军运会主要赛场之一,东湖设有公开水域游泳、公路自行车、马拉松、帆船四大赛场,覆盖全区60%区域面积,约50平方公里,“世界级最美山水赛场”精彩绽放;这里还曾举行樱花半程马拉松、全国大学生马拉松等赛事,东湖绿道成为跑友们的“跑马胜地”。

  这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忧国尚武,浩大阳刚。东湖湖畔,庄王“鸣则惊人,飞则冲天”,屈原吟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九女墩衣冠冢纪念英勇抗击清军誓死不降的九位女英雄,庚子烈士墓安葬着唐才常等74名惨遭杀害的自立军起义志士。这些东湖边的故事,都书写了胸怀家国、担当作为的赞歌。再比如东湖风景区的前身为爱国民族资本家周苍柏于1930年创设的“海光农圃”,周先生将其捐给国家,他节衣缩食洽购成立,并对民众免费开放,“扩眼帘而增智识”;东湖留下的伟人文化、红色印记现已成为人们缅怀纪念的重要红色旅游景点等。

  五大主题、十大精品线路

  看现在 东湖文旅融合不断彰显名湖气质

  全域旅游发展模式下,东湖不断绘出新画卷——

  这里是美丽的“城市花园”。春赏樱、夏赏荷、秋赏桂、冬赏梅,武汉东湖四大花节传扬赏花胜地美名。

  这里是共创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间。7段景观绿道、十大游览节点、25处景观亮点错落有致,楚才园、国际公共艺术园、华侨城生态运动公园、华侨城湿地公园等标志性文化景观集中展现东湖的艺术气息和人文积淀。

  这里是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完善、选择更加多元的旅游目的地。在东湖,游客可体验“五色旅游”。蓝色水上旅游,乘坐东湖游船,体验帆船比赛,打卡海洋乐园,到东湖沙滩感受假日风情;绿色生态旅游,漫步东湖绿道,乘坐东湖氦气球,到马鞍山森林公园欣赏青山绿水;红色教育旅游,参观游览东湖梅岭一号、朱碑亭、离骚碑、苍柏园、长天楼;古色历史旅游,探访行吟阁,感受浓浓楚文化,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探寻楚国八百年历史;夜色休闲旅游,打卡欢乐谷夜场,到“东湖之眼”感受浪漫。

  这里是城市创意场、时尚T台。以赏花节、音乐节、艺术节、诗歌节、戏剧节、造浪节、雕塑展等为代表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为游客带来丰富体验。绿道上的新项目逐渐打破了东湖以传统观光为主的旅游发展模式,东湖旅游产品走向个性化、多元化、时尚化。

  东湖注重保护自然山水文化。这里的水治理越来越好,作为唯一入选的城中湖,曾获评“长江经济带最美河流(湖泊)”。2022年更是获评武汉市最美河湖优秀案例;这里的景观越来越丰富,建设总长101.98公里的东湖绿道,将磨山景区、听涛景区、落雁景区、吹笛景区及境内的武汉植物园、武汉欢乐谷、东湖海洋世界等景区景点串联起来,充分依托东湖的山、林、泽、园、岛、堤、田、湾八种自然风貌,被联合国人居署列为“改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这里的生态越来越优美,在第十四届国际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上成为对外展示武汉积极创建国际湿地城市的重要窗口。

  东湖注重开发楚风楚韵景观。一方面建设文化建筑展现荆楚文化,如纪念屈原的沧浪亭、气势磅礴的楚城门、楚人进行商贾贸易的楚市、媲美江南三大名楼的楚天台等,生动直观地显现出八百多年楚文化的恢宏盛况与辉煌成就;另一方面讲好楚文化故事重现楚风楚韵,如楚天台编钟演奏厅每天定时为游客演奏古今中外乐曲,展现一幅观楚景、赏楚舞、品楚乐的精美画卷。

  东湖持续举办赛事活动释放青春活力。东湖坚持“办赛事”和“建绿心”相结合,推动东湖从“武汉东湖”向“世界东湖”转变。绿道追风、湖面扬帆、踏浪划桨、畅游激泳。如今,东湖早已是大型赛事青睐的举办地,汉马“最美赛道”穿湖而过,国际性帆船赛事在东湖举办,水上马拉松、赛艇赛等项目将活力与激情尽情释放,用运动诠释昂扬向上的城市生命力。

  东湖坚持用好爱国历史文化遗迹。东湖风景区不断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如东湖红色经典旅游线路,通过东湖水陆联游线路,串联起梅岭一号、苍柏园、长天楼等经典红色景点,讲解爱国故事,传承党的百年奋斗精神等,让爱国、报国、建国、强国的精神滋养每一位到访东湖的游客。

  十大创新举措生态惠民、文旅利民、提升为民

  看将来 打造兼具文化魅力和旅游吸引力的独特创新区域

  9月底,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东湖绿道的调研活动现场,全国各地规划师走上东湖绿道,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杨林川教授盛赞这里是“人和自然和谐共生典范”,不愧为世界名湖、人民乐园。

  就在今年,东湖迎来诸多变化——打开全部封闭景区大门,实现东湖景区全域旅游贯通;东湖沿线正在提升、新建、改造多处游泳场所,让武汉市民安全亲水;东湖南路正在打通,完成一二期绿道最后30公里扣环,东湖绿道全长将增至300公里……

  “我们将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推进东湖全域综合整治提升工作,奋力实现生态惠民、文旅利民、提升为民。”东湖风景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栿堂介绍,2023年,该区聚焦系统治理、提升生态、讲好故事、拓展绿道、改造景村、赋能旅游、完善交通、强化亲水、打造亮点、传承经典等十大方面,提出十大创新举措。

  如何讲好故事、持续开展文旅融合的探索尝试,不断提升文化知名度与被感知度,奋力打造世界名湖、人民乐园?为此,东湖风景区联合长江日报财经智库调研组展开调研。

  调研组建议,要打造兼具文化魅力和旅游吸引力的独特创新区域,首先要打造东湖资源汇集平台,举办或吸引国内和国际大型会议来东湖举办;打造东湖绿色产业园区,推动区域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打造东湖青年创新村落,吸引年轻人来到东湖风景区创新创业。

  其次,要强化东湖主题产品。打造东湖“中国梦”文化主题产品,用新时代语言讲好爱国、报国、建国、强国等核心故事,向游客展示东湖的科技创新成果和企业创新精神;将东湖风景区内的自然景观、植物、湖泊等生态要素进行规划和整合,结合东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开发动态研学产品。

  智库建议,还可举办东湖特色体育赛事和文化节会活动,提升东湖的文化品位和旅游吸引力。

  智库建议,东湖组建品牌队伍,充分发挥志愿者、从业者、专家学者和国际专家的作用,形成合力,推动东湖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提升。

  同时,为提升游客游玩体验,还须在交通、饮食等方面下功夫。如东湖风景区将“完善交通”作为十大创新举措之一,以提升游客满意度和获得感为导向,探索一套具有东湖特色的解决方案,实现东湖景区的“快达漫游”;同时,要激活东湖美食文化,提供有武汉或东湖特色的美食产品,打造美食文创IP,鼓励游客分享他们的美食体验,共同推广当地的美食等。(长江日报 东湖创新文化课题调研组)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