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次骂一次,影剧联动还有未来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仁医有电影版吗 做一次骂一次,影剧联动还有未来吗?

做一次骂一次,影剧联动还有未来吗?

2024-06-18 09: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四年前,哈尔滨在网上远没有今年这么火爆,但短视频里那些被频繁展示的当地特产和自然风光,早就出现在了当年的剧集《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中,让观众心生向往。

  如今,这部剧的同名电影版上映,四天收获1.07亿元的票房。乍一看成绩不算理想,但考虑到片中涉及到了不少高考元素,以及喜剧片不乏长线热卖的案例,它还是有机会在漫长的暑期档中继续斩获票房的。

  

  比起市场表现,更让人感慨的是,影剧联动似乎真的成为一股潮流了。

  号角是从去年年底吹响的,《三大队》影版和剧版先后与观众见面,紧接着由剧催生的电影版《一闪一闪亮星星》掀起了营销风暴。

  今年,剧版《飞驰人生热爱篇》踏着影版的余温在优酷上线,剧版《唐人街探案2》再扩“唐探”宇宙,电影版《三叉戟》在剧版播出四年后姗姗来迟,现在是《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接下来还有乌尔善的影版《异人之下》锁定暑期档……

  

  不过,和业界预想中的“互为映照,各自精彩”稍有不同,影剧联动并不见得能在宣传上占得多少便宜。

  形态

  影剧联动的玩法很丰富。

  一种由剧(影)催生,比如《一闪一闪亮星星》,剧版是分账剧赛道上分账票房破亿的黑马,于是影版应运而生,它不仅要满足剧粉的期待,还承担着扩充受众基本盘的使命。剧版《飞驰人生热爱篇》、影版《想见你》亦是如此。

  一种是影剧同开甚至同期播映,讲究的是“一个故事,两种讲法”。比如《三大队》,影版在12月15日上映,剧版则在12月21日播出。

  

  总制片人尹香今曾解释过影剧联动的初衷,“一个好的故事需要让更多观众有所感知,而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在内容上也各有侧重,基于剧作长篇叙事的优势,电视剧可以更好地将故事娓娓道来,更细腻地展现人物关系的发展,更全面地塑造立体群像。”

  而之所以形成同期互打的局面,或许还是出于宣传上的考量,即在一个时间段内制霸影视热点,无论看剧还是电影,都躲不开《三大队》。

  其实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制霸整个文娱热点,就像《繁花》《三体》《庆余年》热播时,打开“微信读书”等正版阅读软件,三者的原著几乎都在热播期内霸占着排行榜榜首的位置。

  回过头来看,在影剧联动上最值得回味的一个案例还得是陈思诚的《唐人街探案》系列。

  2020年元旦,剧版《唐人街探案》在爱奇艺上线,它和影版共用一个大背景,但是在秦风、唐仁等主线人物之外,讲述其他侦探的破案故事,剧影故事彼此支撑、相互呼应。重要的是,这部剧设置了“侦探排行榜第一的Q究竟是谁”的悬念。

  

  原本,剧版播完后正赶上春节档,也正是《唐人街探案3》上映的时间,没想到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一切。不知道后来电影《唐人街探案3》的观众,看到Q的真实身份正式浮出水面时,有没有想起一年前网剧版里埋下的伏笔呢?

  忧愁

  事有两面,影剧联动的玩法能让一部作品在知名度和受众基本盘上赢在起跑线上,但烦恼却一点儿不少。

  就拿《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来说,剧版播出时热度不错,豆瓣评分8.1,被观众誉为“中国版的《请回答1988》”。

  对剧粉来说,“穿越时空带妈飞”的设定给人以新鲜感,浓郁的东北生活气息给人以代入感,少男少女间的细腻情愫则有满满的CP感,可谓既有时代共鸣,又有地域共鸣,还有情感悸动。所以当故事以梦境的方式结尾时,观众是无法接受的,嗑了一个月的CP到头来告诉我这全是想象的?

  

  而电影版里,母女CP的演员没有变,核心的故事设定没有变,依然是李进步(庄达菲 饰)回到过去,给李青桐“当妈”,母女关系形成倒转。由于篇幅有限,其他角色略显单薄和标签化。

  这几乎是对剧粉的第二次背刺。故事仍旧无法讲圆,原来嗑的CP要么没出现,要么变了人设,丧失了原有魅力。在豆瓣评论区,有太多剧粉怒打一星。

  同样的情景在《一闪一闪亮星星》时也有上演,有人言辞激烈地说:“必须原班人马,换一个幕后工作人员,少一颗螺丝都不行。”

  两版《三叉戟》的改编方向完全不同,剧版重人物塑造,故事沉稳;影版重影像尺度,故事飞扬。剧版先行播出,收获好评;影版姗姗来迟,引起了一定争议。

  

  有意思的是,在剧中饰演“大棍子”的董勇,在电影里客串了“三叉戟”的上司郭局;在剧中饰演夏静怡的何杜娟,在电影中饰演谢静怡,但人设大变。从观众的反馈来看,这可不算是什么梦幻联动,反倒有些出戏。

  今年播出的剧版《唐人街探案2》倒是有梦幻联动,虽然王宝强等主线人物没有出场,但肖央到了,当满屏弹幕打出“全体起立”时,瞬间就有“宇宙化”内味儿了。

  不过,剧版《唐人街探案2》的问题是,它很难说对整个IP有多少助力,反而进一步暴露了“唐探系列”剧本上的薄弱。以前大家看影版,当推理的严谨性不够时,王宝强就会耍宝,人们还愿意替影片开脱一句“都是为了适配节日气氛”。

  

  现在的观众越来越懂,当悬疑和推理情节不足以支撑起一部电影时,耍宝虽然能一时分散受众注意力,但终究难以掩盖叙事短板。

  正所谓得到了多少收益,就得经得住多少诋毁。就目前看来,影剧联动几乎逃不过两边粉丝的互踩,《三大队》应该在这一点上深有体会。“互为映照,各自精彩”终究只是一个难实现的畅想。

  猜想

  影剧联动的玩法成为趋势,本质上是原创力和想象力不足导致的,制作方都在寻找好故事,拿到一个便如获至宝,更要精细化运营,将故事的价值最大化。

  可以预见,这股浪潮不会因为某部影片、某部剧的受挫而终止,而是会不断延伸出新的玩法。

  当下我们最无法忽视的一个现象是,视频平台精品短剧集(非微短剧)的出现。剧集有电影感早已不是妄言,当我们在大银幕上看《我的阿勒泰》,也不会觉得有丝毫违和感。

  

  今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创投会上出现过颇具戏剧性的一幕:一位电影人拿着悬疑剧本进行推介,却当场遭到评委犀利发问:“你看过爱奇艺的迷雾剧场吗?”“但凡观众受过几集迷雾剧场的洗礼,就能一眼猜到你这故事的真凶。”

  在电影的投资场合,以剧集作为某个品类的过关标准,这本身就代表了一种认可,也意味着这些剧集倘若剪成电影,也有进院线角逐票房的实力。

  设想一下,《我的阿勒泰》有没有可能被剪成电影和剧集两个版本,先院线,后网台呢?一如黄渤曾经导演的电影《一出好戏》和剧版《好戏一出》。

  电影相当于加长版预告,剧版则是足版呈现,像《我的阿勒泰》这般散文化叙事的作品或许不适合,但若是下次有一个更市场化的精品短剧集呢?

  电影运营方面,爱奇艺今年的《陌路狂刀》运用了院线分线发行和线上云影院接档播出的放映策略。那么接下来类似的策略运用到剧集领域,也不是没有可能,尤其是在中国电影“闹片荒”“推进分线发行”“摆脱大档期依赖症”的大背景下。

  【文/许心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