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赋效应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什么是禀赋效应 禀赋效应

禀赋效应

2022-05-08 20: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引出:冰激凌故事

如果需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禀赋效应,

那就是“敝帚自珍”——自家的破扫帚也比

别人家的新扫帚更有价值。

行为经济学的另一位重要开创者——理查德•泰勒教授,曾经找了一些加拿

大的学生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1

组:

泰勒教授准备了几十个印有校名和校徽的马克杯,

这种马克杯在学

校超市的零售价是

5

元,

在拿到教室之前,

教授已经把标价签撕掉了。

泰勒来到

课堂上,

问学生愿意花多少钱买这个杯子

(给出了

0.5

元到

9.5

元之间的选择)

2

组:

泰勒教授同样地来到第二个教室,

但这次他一进教室就送给每个同

样这样一个杯子。过了一会儿教授说由于学校今天组织活动开大会,杯子不够,

需收回一些。

老师让大家每人都写出自己愿意以什么价格卖出这个杯子

(给出了

0.5

元到

9.5

元之间的选择)。

实验结果显示,

在第

1

组中,

学生平均愿意用

3

元钱的价格去买一个带校徽

的杯子;而到了第

2

组,当需要学生将已经拥有的杯子出售,出价陡然增加到

7

元钱。

相对于获得,

人们非常不乐意放弃已经属于他们的东西。

泰勒把这种现象称

为“禀赋效应”。

禀赋效应(

endowment 

effect

)指的是同样一件商品,一旦人们拥有这件商

品,相对于还未拥有这件商品的人而言,会对此商品估计一个更高价。

是什么造成了禀赋效应呢?是人们高估了他们所拥有的东西的价值,

还是与

自己拥有的东西分开会带来痛苦?

再看另一个实验。

首先,

要求学生们对

6

种赠品的吸引力进行排序,

然后将一种不太有吸引力

的赠品——一支钢笔发给了班上一半的学生,

另一半的学生可以选择一支钢笔或

者两块巧克力。只有

24%

的学生选择了钢笔。

接下来,

早先得到钢笔的学生如果愿意的话可以将钢笔换成巧克力。

尽管大

多数学生将钢笔的吸引力排在巧克力之后,

56%

早先得到钢笔的学生并没有选择

将钢笔换成巧克力。

从这里可以看到,

人们似乎并没有高估自己所拥有的东西的价值,

人们可能

更多地是受到放弃自己的东西而产生的痛苦的影响。

也可以说禀赋效应是损失规避的一种表现形式。

表现在经济学的宏观市场下,禀赋效应致使股民们难以抛出入手的股票。在商场营销方面,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