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电影节开幕了 它和金马奖有什么不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亚洲影展和金马奖哪个好 台北电影节开幕了 它和金马奖有什么不同?

台北电影节开幕了 它和金马奖有什么不同?

2024-06-17 06: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好奇心日报7月2日报道 台北电影节 6 月 30 日晚间在台北中山堂开幕了,开幕影片是崔震东导演的《楼下的房客》,比起导演,你可能更熟悉这部电影的编剧九把刀,和制片人柴智屏。前者还创作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后者则是《流星花园》的制作人。

以这样一部影片作为开幕,这一电影节的青春气扑面而来。不过,相对于即将举办第 53 届的金马奖来说,台北电影节在大陆影迷心中的知名度不是特别的高,更准确地说,就连台湾的一般观众,或许也无法明确说出两者的差异。

在开幕这天,我们前往典礼现场,《楼下的房客》主创人员与许多台湾电影业界的人士都到了,这部片昨晚也是亚洲首映。

以下是关于台北电影节的一些事,我们采访了几个业内人士,以及把这个开幕片给看了。

或许你可以从这 4 个关键词了解这个影展。

如果要说台北电影节和金马奖有何区别,有个最简单的方式:金马奖向所有华语及华人电影开放报名,台北电影节旗下两大奖项中的一项 “台北电影奖” 则是限定台湾本土的电影报名。

这是个更本土的电影节,也和城市更相关。台北电影节到今年举办了 18 届,这是个不长,但也不短的时间,假设以一个 “迈入成年” 的标准去看待,从诞生至今,也总该有些成长,或改变。

在本届电影节开幕以前,才刚刚发生一些风波——这是指去年底,当时担任台北电影节主席的台湾知名制作人李烈,抗议台北市政府干预电影节,并宣告请辞,以及今年五月入围名单提早外泄的事件。这些负面声浪,使得不少人又开始讨论这个电影节的定位,或者是他们背负着怎样的期待?

台湾业内对此的一种说法是:“台北电影节其实是市民影展,由政府出钱(台北市文化局补助),且具有服务市民的目的。”在北影开幕的当天,台湾知名影评人郑秉泓对《好奇心日报》说。他曾担任过金马奖、台北电影奖评审,也是另一个城市影展“高雄电影节”的短片策展人。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台北电影节一开始就是为了与金马奖区分开来的。一位希望匿名的电影业界的人士对《好奇心日报》说,台湾新电影时期,因为票房失利,部分金马奖评审非常不满新电影,当时的影评人就分成不同派系,一个新的奖项“中时晚报电影奖”产生,希望与当时的金马奖做出区隔,鼓励创新,肯定电影美学。这是台北电影节的前身。

“城市、新锐、本土、华人。”郑秉泓总结了四个关键词。

“城市”被排在了第一位。对于一个城市影展来说,推出“主题城市”单元,并不是特别奇怪的事。这些影展通常从政府那里拿到补助经费,因此同样需要帮助“促进观光,城市交流”,即便这些都和电影本身无关。

在这个城市影展,“主题城市”的单元今年取消了

台北电影节策展人郭敏容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电影节在市政交流上的意义已不存在。“作为城市的影展,我们需要借由介绍他国的某个特定城市的作品来建立自己的份量?我觉得这要思考,应该要回到我们核心的价值。”

郑秉泓并不赞同取消“主题城市”单元,他认为这可能会使得影展的主题变得相对松散。

事实是,去年台北电影节的“葡萄牙里斯本”主题城市单元,在票房上就遭遇了极大的挫败,尽管不少电影业内人士认为选片颇具水准。

人们对此的争论主要在两个方面:首先, 影展的环节当中,观众还是相当重要的一环,一个影展到底要往大众化靠拢,还是精英化?这是策展人必须平衡考量的重点。其次, “电影节”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不过,郭敏容倒是没有把话说死,她认为“主题城市”未来还是有可能回归的。

说好的本土新人导演平台呢?

和大多数新兴的城市电影节一样,台北电影节的问题不只是“城市”一个。

“台北电影节目前还没办法像其他国际影展上谈特色,不少国际影展都有各自担负的重要功能,例如,香港电影节特色就是市场展、釜山影展就是亚洲艺术电影的重镇。”上述匿名的电影人说。

这背后的原因除了影展的市场大小、产业规模,当然也关乎影展是否拥有完整的独立性。

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参加知名影展,自然有不少好处,除了可以利用影展的知名度,让电影得到更多的曝光,更有可能集结电影各产业链人才、资源。在这样的现实考量之下,电影商必须盘算的就更多了。

不过,对于新锐导演、亦或是独立创作的电影来说,他们对台北电影节的期待不止于此。

台北电影节向来支持新锐导演创作,也固定举办国际新导演竞赛。台北电影节也向来不独尊于剧情片,这点从历年的 “百万首奖” (台北电影奖最大奖)得奖名单就能清楚发现。对于许多尚未拥有高知名度的新锐导演,或是华人独立电影创作者来说,这里就是个重要的平台。

但事情似乎在发生变化,今年台北电影奖入围名单公布,十部剧情长片的名单之中,只有一部是新片,剩下的都是已经播映过的。

郑秉泓认为,这可能是台北电影节必须面临的挑战,他们需要自问:如果连本土创作的电影,都不来台北电影节参加首映,那代表着什么?

《楼下的房客》是改编自九把刀同名小说,并由崔震东执导、柴智屏监制的电影。与先前九把刀被改编成电影的几部作品,风格相当不同,先前电影的主题,大多围绕在青春、热血等元素,这部则往一个另一个方向走,同时涵盖裸露、暴力、血腥等情节。

开幕典礼前,包含崔震东、柴智屏、任达华、李康生、庄凯勋、邵雨薇等主创人员都前来开幕。九把刀因为正处于八卦漩涡中缺席。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个犯罪故事。一个有偷窥欲的房东(任达华饰演),他屋子里共住着八位房客。他每天都在偷窥房客的生活,并且记录。这些房客们,也各自有着不同的癖好,包含恋童、同志、幻想、不伦等。其中有个极为神秘的女房客,搭配高萌值的外表,私下竟有着极为残忍的一面。某一天,房东决定不再单纯观看,开始涉入他们每个人的私生活,并且设计一连串的剧本,这屋里的人一个个陷入疯狂。

一部大尺度的影片。连主创人员也喜欢以此为宣传点。受限于尺度的关系,这部电影目前不会在大陆上映,台湾则是定档于 8 月 12 日。

《楼下的房客》最终呈现出来的电影技术水平都相当不错,几个主要的角色也都表演得挺到位,唯一有些可惜的地方,在于一些情节的镜头剪接上让人感觉有些多余且零碎。

尽管看过小说的人会提前知道重要剧情雷,不过,电影最终的结局其实也改了,与小说不大相同。

在映后座谈时,制片人柴智屏提起了类型片。她说 “台湾电影向来比较少成功操作类型片,希望《楼下的房客》能成为类型片中最好的一部”。

台湾的类型电影数量,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逐渐提升,题材也相对多元。尽管不是每部都获得票房上的成功,但也透露出台湾在这部分的创作企图。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