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负重四年,太解气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二零一零年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三千米 忍辱负重四年,太解气了!

忍辱负重四年,太解气了!

2023-04-02 03: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此后,新老队员迭代,主力伤病缠身,教练团队大换血,中国短道速滑队陷入了漫长的低谷期。北京冬奥会开始前,外界普遍持悲观态度,不少声音预估,平昌冬奥会的历史或将重演。

但这一回,历史改写了。

平昌之殇

时间回到四年前的平昌。

2月22日,短道速滑最后一个比赛日,中国选手武大靖和两名韩国选手、一名加拿大选手,一齐站在了男子500米A组决赛的起跑线上。

局面对武大靖很不利。队友任子威没能晋级A组决赛,在相当依赖团队作战的短道速滑比赛,两名韩国选手足以对武大靖构成夹击之势。

发令枪响,武大靖如离弦的箭一般冲了出去,抢到最内道的领先位置,韩国选手黄大宪和林孝俊紧随其后。第一圈,武大靖领先第二名半个身位,黄大宪试图在弯道超越,但没能成功;第二圈,武大靖越滑越快,差距逐渐拉大;第三圈,第四圈,武大靖仍然在加速,没有给对手留下丝毫机会;最后一圈,武大靖以绝对优势率先冲过终点,拿下了中国代表团在平昌的第一枚,也是唯一一枚金牌。

没有掩护,没有碰撞,甚至连并线都不曾有。观众席沸腾了,主教练李琰和武大靖抱头痛哭,解说员激动到嘶吼,“干干净净,我们第一个过线!不需要等待任何商议和判罚结果,武大靖就是冠军!”

“干干净净”,没有人会听不出这四个字背后的意味深长。

很难断言是什么原因,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中国队仿佛被施下“犯规魔咒”,接连收到了9次判罚:

男子1500米半决赛,武大靖被判犯规,无缘决赛;女子500米半决赛,范可新、曲春雨双双被判犯规出局;男子1000米,任子威、韩天宇预赛就被判犯规出局,武大靖则在1/4决赛被判犯规出局。

争议最大的当属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韩国队选手金雅朗在交接棒时摔倒,同时绊倒加拿大选手,崔珉祯冲刺时横切范可新,韩国队却仍然获得了冠军,反倒是第二名冲线的中国队被取消了成绩。

赛后,失望和不解笼罩了中国队。面对媒体的镜头,范可新忍不住委屈落泪,“比赛结果出来前,我真不知道我们犯规了”,已是第三次参加冬奥会的“三金王”周洋直言,“我真是越来越看不懂短道了”。

接二连三的判罚,对于曾有过辉煌战绩、被视为冬奥夺金主力的中国短道速滑队来说,无疑是一记重击。

虽然武大靖打破了男子500米世界纪录,为中国短道速滑男队迎来了冬奥史上的首枚金牌,但中国代表团在平昌的最终战绩,依然跌至近五届冬奥会的最差水平。

此后四年的北京周期,主教练李琰卸任,教练班子大换血;老将周洋由短道速滑转战速度滑冰,女队缺失领军人物,面临青黄不接的窘境;被誉为“短道双子星”的男队主力韩天宇和武大靖,前者腰伤复发,落选冬奥选拔赛,后者竞技状态起起伏伏,在2021/22世界杯赛季中,屡屡失手强项500米。

没人知道,在那些不被外界看好的日子里,中国短道速滑队是如何艰难地进行了自我重建。

任子威的置顶微博至今仍是平昌冬奥会结束后写下的感言,“经历了很多不好的东西,这次比赛自己真的有太多不足,太多遗憾”。范可新甚至不敢提起平昌冬奥会,“一想起来就哭得不行”,她只能更加刻苦地训练,借此短暂地忘记痛苦,“我们真的拼了,每天下了冰,嗓子里都带血”。

好在,北京冬奥会没有辜负他们的努力。这些天发生的一切,所有人都见证了。

崛起之路

“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短道速滑队!”

男子1000米,任子威逆转匈牙利选手刘少林拿下金牌后,王濛的这句解说词迅速刷屏朋友圈,引爆微博热搜,让无数国人精神振奋。

然而,从籍籍无名到冰雪赛场上的“梦之队”,中国短道速滑队所经历的跋涉,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漫长。

1988年,黑龙江姑娘李琰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冬奥会上,赢得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冠军和500米、1500米季军。彼时,短道速滑只是冬奥会上的表演项目,不计入各国奖牌榜,但“横空出世”的天才少女李琰还是震惊了世界。

一时间,李琰“神龙腾飞”的海报挂满了卡尔加里的大街小巷,国内上下也一片欢腾,素来在冬奥会上没有姓名的中国,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大力发展短道速滑。

1992年的法国阿尔贝维尔,短道速滑成为冬奥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李琰获得女子500米银牌,这是中国短道速滑队的首枚奥运奖牌。

冬奥会结束后不久,李琰在一次比赛中严重受伤,无奈退役。接过接力棒的是后来被誉为“中国速滑女神”的杨扬。

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杨扬是夺金的大热人选,女子1000米的1/4决赛,她滑出了新的世界纪录,技术实力和竞技状态都属于上佳。

到了决赛,杨扬一路领先,但在冲线时刻,韩国选手全利卿将刀尖立起,做出规则不允许的“危险冲刺”,以极其微弱的优势率先过线,拿下冠军,而杨扬被判横切犯规,成绩取消。随后的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国队在前半程保持领先的情况下,最后三圈被韩国队反超,仅获得银牌。

有体育评论员指出,长野失利对中国队最深刻的教训是,名门正派干不过“歪门邪道”。 如果不屑以邪制邪,就得练就超强武功,一骑绝尘,让对手兴叹。

4年后,美国盐湖城冬奥会。这一次,杨扬没有和任何人纠缠,发令枪一响就抢到领滑位置,从一开始就和第二名保持距离。蛰伏十年,杨扬终于在盐湖城拿下了女子500米、1000米金牌,实现了中国在冬奥会上金牌零的突破。

到了2006年都灵和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女队的领军人物又变成了王濛、周洋等人。王濛绰号“冰场大魔王”, 职业生涯七破女子500米世界纪录,对这个项目的优势几乎是统治级的, 2013年世锦赛背手遛弯,一圈超越全部对手后颓废冲线的名场面,让人们津津乐道至今。

阴盛阳衰是中国短道速滑队的传统。相比女队的人才辈出,男队的蛰伏期则要更漫长一些。

武大靖夺冠前,1975年生的第一代国家短道速滑队队员李佳军曾被视作“离冬奥会金牌最近的男人”。

李佳军笑言,刚进国家队时,全队15人,除了他其余都是女孩。起初条件艰苦,他好几件毛衣都是女队员给织的。后来那些年,也更多是女队员承载着冲金的任务,“男队员尽力滑就行了”。

1998年长野冬奥会,李佳军以0.053秒之差,一个刀尖的距离,被韩国选手金东圣超越,与男子1000米金牌失之交臂,之后,中国男子短道速滑队就与金牌越来越远,直到2013年,武大靖和韩天宇这对“短道双子星”出现,情况才有所改变。

如果说外号“韩一刀”的韩天宇是年少成名,武大靖则属于大器晚成。许多媒体都曾报道,武大靖小时候天赋平平,刚开始滑冰时并不被看好。

2010年,武大靖进入国家队,头两年只负责给女队当陪练。每次他拼了命地在前面领滑,还是被女孩们接连超过,过的时候还要扭头冲他一笑,让武大靖感到被深深鄙视了。

短道速滑要求三方面的能力:身体素质好,冰感好,头脑聪明。武大靖在江苏训练时的教练朱雪松在接受《人物》采访时说,武大靖虽然身体素质一般,但冰感好,同时悟性非常高,在这项讲究战术、强调博弈的比赛中,有异于常人的优势。

2013年是武大靖的职业转折点。这一年的大小比赛,他在男子500米的成绩都稳定在前三。10月,武大靖在韩国世界杯拿下第一个世界冠军,又在索契冬奥会中夺得一银一铜,逐渐积累了足够多的大赛经验。

终于,平昌冬奥会,中国队接连吃下9次判罚后,武大靖在男子500米决赛中以一骑绝尘的姿态,率先冲过终点,赢得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块奥运金牌,也为中国短道速滑男队迎来了冬奥史上的首枚金牌。

赛后接受采访,谈及怎么能滑得那么快,当时24岁的武大靖毫不掩饰赢过韩国选手的扬眉吐气:“我不想给对手和裁判留下机会⋯⋯我要是再受点打击的话,我会滑得更快。”

中韩之争

短道速滑主要是看中韩之争——对于今年关注冬奥会的观众们来说,这是一个心照不宣的事实。

由于亚洲运动员的身形普遍更加柔软纤瘦,压弯能力出色,短道速滑曾长期是中韩的天下。

中韩短道速滑的恩怨,最早可以追溯至1998年长野冬奥会。那年,李佳军在男子1000米决赛一路领先,结果韩国选手金东圣最后关头弓步冲刺,以微弱优势逆转;杨扬在女子1000米决赛中被争议判罚,韩国选手全利卿“危险冲刺”夺冠,中国队憾失两枚金牌,中韩大战就此打响。

公允地说,韩国队确实拥有强大的技术。李佳军赛后复盘,感叹“看似只有0.053秒,但展现出来的是我们和韩国队在认知上的巨大差距”。

长野之前,中国队就没有想过“刀尖比身体先冲线”的方法。弯道超车的时候,也大多倾向于守住里道。反倒是韩国队率先使用弓步冲刺,并研究出了一种通过身体重心的转移、步调的转换,从外道超车的技术。韩国名将安贤洙也利用这一技术,在2006年的都灵冬奥会上一举摘得男子1000米、1500米、5000米接力三个项目的金牌。

强大的实力,让短道速滑在韩国被称为“孝子项目”,基本等同于“绝对不可以输掉金牌”。而韩国队不择手段、异常凶狠的比赛风格,也给全世界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最广为人知的事故,发生在2008年世锦赛女子1500米决赛,周洋独自一人面对3个韩国选手。在弯道处,韩国队的郑恩珠为了让队友获胜,强行将领先的周洋推出赛道,导致周洋撞上防护栏,后脊椎错位,出现脑震荡的症状。郑恩珠虽然被判犯规,但金牌仍被韩国队收入囊中。

还有2010年世界杯男子500米半决赛,韩国选手金炳俊强行超越中国选手韩佳良,两人双双甩出赛道。金炳俊撞到防护栏后未及时收起冰刀,韩佳良腹部被严重割伤,血染冰场,被送去医院抢救。

在高速超清运动摄影机还未普及的那些年,韩国队推搡、阻拦的违规小动作数不胜数,向来直言快语的王濛就曾忿忿不平地点评,“(韩国选手)不摸着对手的冰刀,就跟不能滑了似的”。

有意思的是,以“内卷”著称的韩国短道速滑队,狠起来连自己人也不放过。

韩国短道速滑队分为韩国体育大学派和非体育大学派,两大派系水火不容,利益斗争严重。最出名的一对塑料姐妹花当属“速滑一姐”崔敏静和“天才少女”沈锡希,实力强劲的两人分属不同派系,经常在场上明争暗斗,互相推搡。

平昌冬奥会女子1000米决赛,崔敏静和沈锡希一路领先,结果在最后一个弯道,沈锡希一个滑铲把崔敏静铲飞,自己也重心不稳摔出赛道,韩国队两大头号种子双双出局,荷兰选手爆冷拿了冠军。

因为派系斗争,许多韩国运动员的人生轨迹也被改写。

如今在中国队担任技术教练的安贤洙,曾在都灵冬奥会上拿下3金1铜,在韩国创造了无人超越的短道神话,王濛也对他不吝赞美之词,多次夸奖他动作干净,是“非常有天赋的运动员”。

但因为和韩国冰协的一系列嫌隙,安贤洙先后落选温哥华和索契冬奥会的选拔赛,在竞技状态最好的年纪无赛可比。无奈之下,安贤洙接受了俄罗斯冰联递来的橄榄枝,入籍俄罗斯,改名维克多·安,代表俄罗斯征战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并再次夺得3枚金牌。

2020年,安贤洙退役,曾有过回韩国执教的想法,但韩国民众对于他当年的“叛国”行为不能忘怀。于是,在彼时已成为国家队教练的王濛的力邀下,安贤洙成为了中国队的技术教练,今年冬奥会穿着中国队队服站在场边——而这一幕,再次引发了韩国网友对其家人的网暴。

和安贤洙情况类似的,还有在平昌冬奥会男子1500米冠军的林孝俊。这个曾经的韩国单届世锦赛“五冠王”,因为曝出前队友黄大宪性骚扰女队员的丑闻,被韩国队除名,2021年也加入了中国国籍,今年过后就可以代表中国队参赛。

中韩两队在111.12米一圈的赛道上缠斗了20多年,如今仍旧胜负难分。前两天的演播室里,解说员黄健翔感慨,“近年来韩国速滑成绩没那么厉害了”,王濛微微一笑,“都来我们这儿了”。

End

四年磨一剑,转眼间,北京冬奥会已接近尾声。

中国短道速滑队的表现可圈可点。虽然武大靖憾失强项男子500米的奖牌,但单就目前2金1银1铜的战绩,也远胜四年前的平昌。

不过,庆贺之余,用更长远的眼光来看,中国短道速滑队面临的挑战依旧严峻:

三届冬奥会老将武大靖和范可新或将淡出,队内实力存在断层问题;匈牙利、荷兰等队迅速崛起,中韩霸主之位不再稳固;中国队的热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但离目标中的“黄金时代”仍有一定距离……

好在,这块冰面向来危险和精彩并存,奇迹和逆境共生。

前方道阻且长,我们持续期待。

参考资料:

人物《武大靖 当你足够快》

新周刊《看完王濛的热搜,我要补课了》

冰上行走《中国短道30年》

凤凰网体育《中韩短道20年恩怨史》

江湖举人《冬奥传奇·武大靖》

为中国奥运健儿,点亮 “在看”

点击下图,阅读更多推文

关注查看更多文章

点在看

为中国队加油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