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天王:唐宋元明,我的“装备”都不一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乡村爱情四大天王图片 四大天王:唐宋元明,我的“装备”都不一样!

四大天王:唐宋元明,我的“装备”都不一样!

2023-10-31 17: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犍陀罗造像四天王献钵

四天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佛教出现之前的印度。在古印度四大吠陀之一《阿闼婆吠陀》、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等印度民间文学中,都提到过守护四方的保护神。目前所知最早的四天王像,发现于印度巴尔胡特大塔栏杆上(公元前2世纪左右)。

佛法传入中国后,各个时代四大天王的形象不断演变。在唐宋之间,四天王的信仰一直集中在北方多闻天王身上,直到明清,四天王的信仰才普遍起来。

· 唐·

敦煌藏经洞唐代绢画

行道毗沙门天王(多闻天王)图

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时期,《金光明最胜王经》已经非常普遍。其中的《四天王护国品》里,四天王亲自向佛陀承诺守护天下,灭众生无边苦恼,护持国境一切安乐。若有国土、国王诵持这部经,四天王令诸天神、地神拥护这个国家,令勿衰坏,且他国都尊重拥护;若有意图侵犯者,国王不需要打仗,四天王和诸神威德力就可令对方折服。

唐代四天王形象多种,多为身穿甲胄的武将。

如唐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第十二(诸天卷下)》中记载:

提头赖吒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像法:身着种种天衣,严饰精妙,左手伸臂垂下把刀。右手屈臂,向前仰手,掌中着宝,宝上出光。

毗噜陀迦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像法:其像大小衣服准前,左手亦同前天王法,伸臂把刀。右手执槊,槊根着地。

毗噜博叉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像法:其像大小衣服准前,左手执槊,右手中而把赤索。

毗沙门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像法:其像大小衣服准前,左手同前,执槊拄地。右手屈肘擎于佛塔。

金刚智三藏译《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中描述:

东方持国天王:身青色,紫发,面显忿怒状。着红衣甲胄,手持大刀。

南方增长天王:身赤紫色,绀发,脸显忿怒相。身穿甲胄,一手叉腰,一手持金刚杵。

西方广目天王:身肉色,臂挂黑丝,面露微笑,身着甲胄,手持笔作书写状。

北方多闻天王未记载于此经。

唐代•法门寺舍利宝函•毗沙门天王立面

此图是法门寺八重宝函用来装舍利的器具,函体四壁錾饰四天王像,并分别錾各天王名称:

东方提头赖吒天王:双手持剑;南方毗娄博义天王:左手执剑;西方毗娄勒义天王:左手持弓,右手执箭;北方大圣毗沙门天王:左手托塔,右手举剑。

唐代 八世纪后半•西安石雕•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收藏

这组唐代四天王石雕立像,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早的四天王造像。

唐代四天王造像极为稀有,四天王的信仰更集中在北方天王身上。

据《毗沙门仪轨》记载,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藩邦包围西凉城,边关告急。唐玄宗请不空三藏法师持诵《仁王经》修法加持。法师修法时,被困之城的北门,多闻天王及无量神兵在云雾间鼓角喧鸣地出现,又有一批金色老鼠,把敌人的弓弦、器械全都咬断,边关告捷。

榆林15窟 北方毗沙门天像

唐玄宗因此下诏书,敕令诸道节度、所在州府于城西北隅各置天王形象供养,佛寺亦敕别院安置。故毗沙门天被唐军尤为推崇,视为战神。身披重铠、执剑托塔半坐的毗沙门天形象,常绘制在旗帜上,号曰“天王旗”,以示护佑昌隆大唐盛世之意。

· 宋·

宋代时,天王信仰非常普遍。凡是有兵营的地方,一定会建天王堂,但不是供奉四天王,而是供奉毗沙门天王像。

上图乃临摹于苏州博物馆所藏苏州瑞光塔舍利函盒《四天王像》,是北宋人物画中罕见的精品。(点击图片可放大)

· 元·

元代•居庸关云台•佛国浮雕之四天王

这是北京居庸关元代云台四大天王石刻版本。在云台之前,四天王的塑像多数散于二十诸天之中,很少单独“组团”出现。云台的四天王形象可以说是为明清时期流行的“风调雨顺”四王形象树立了一个典范。

受西亚文化与中华文化影响,元朝的四天王头戴五佛冠,彰显出“报身佛”的威徳力量。

同时,四天王手中的法器也发生变化。元代三藏法师沙啰巴翻译的《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经念诵仪轨供养法》里,描述了四天王的形象:

东方持国大天王,其身白色持琵琶。

南方增长大天王,其身青色执宝剑。

西方广目大天王,其身红色执罥索。

北方多闻大天王,其身绿色执宝叉。

元末明初•青白瓷四大天王塑像•中华艺术博物馆藏

到元末明初,四大天王手中的法器有的已变为 琵琶、宝剑、龙、宝伞。

· 明·

四天王在明清时期闻名大江南北,达到供奉的顶峰。上至皇家寺院,下至乡野小庙,都可以看见四位天王的身影。

明代《四大天王》设色绢本四屏

衡水中国书画博物馆藏 (点击图片可放大)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随着小说《封神演义》在民间广泛流传,民间将四天王与小说中的人物产生混淆,使得四天王的造像更接近封神榜的描述。《封神演义》把四天王描绘为负责风调雨顺的神灵,因此四天王手中所持法器也被赋予“风调雨顺”之意:

南方增长天王:执剑,因剑有锋,所以谐音为“风”。

东方持国天王:持琵琶,因琵琶能调出音调,寓意为“调”。

北方多闻天王:手执银鼠、宝伞,因伞能遮雨,所以代表“雨”。

西方广目天王:手缠蛇,意为龙蛇司顺,寓意“顺”。

我们现在看到的四大天王形象,主要是由明代以后定下来的。

11

通向智慧的门径

11

敦煌285窟西魏壁画四大天王像

四天王作为佛教的护法神,他们所持的法器也彰显着通向智慧的门径。

东方持国天王:手持无弦琵琶。这是要我们听无弦之音,听内心的琴声,才是悟性,才是智慧。我们找到自己心灵的国土,才能“持国”。

南方增长天王:当找到了自己的一方国土,继而念念增明,才能“增广”。增长天王手持宝剑,寒光四射却没有剑鞘。这代表菩萨的锋芒是不隐藏的,也代表着我们的心锐利地观察,我们本然赤裸的智慧光明。

西方广目天王:此蛇龙形已成,但还没有足。蛇有一种灵动性,充满了生机又调顺。蛇是没办法打结的,比喻我们的心性是没办法打结的,本自解脱。

北方多闻天王:手持宝伞却无骨,这个天伞是软的却能盖天盖地。这也意指我们佛性的自然天成,不假造作和广大。

“心净则国土净,心安则众生安”,在四天王的智慧启迪下,找到自己内心的清净安定,才能实现真正的国泰民安。

四大天王的形象演变,不仅展现了佛法的甚深智慧,也体现出历代佛弟子们的深深祝福与坚定的誓愿,为国家,为天下,为这个世界,为所有的众生制造正能量,为世间增吉祥。

龙庄讲寺文宣办整理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仅作公益分享。

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浙(2022)0000010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