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体育中考:1000米满分(3'30”),提高到《国家标准》高一年级的满分标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考体育一千米多少分钟满分 海南体育中考:1000米满分(3'30”),提高到《国家标准》高一年级的满分标准

海南体育中考:1000米满分(3'30”),提高到《国家标准》高一年级的满分标准

2024-05-20 19: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单项评分表(男生)

女生

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科目考试方案

(2021年修订)

一、考试时间

每年3月15日—4月20日。

二、考试对象

凡参加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学生,均应参加体育科目考试。

三、考试分值

2022—2023年体育科目考试分值总分为50分,2024年起体育科目考试分值总分为60分。

四、考试项目及分值设置

体育科目考试项目分为必考类项目和选考类项目,必考类项目是指考生必须参加的考试项目;选考类项目是指考生从指定的多个项目中任选一项作为考试项目。

(一)2022—2023年的必考项目为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分值30分;选考项目为男、女生均从指定的三个项目中选择一项作为考试项目,分值20分,三个项目分别是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50米游泳(项目及分值设置见表1)。

表1:2022-2023年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 体育科目考试项目与分值设置表

(二)从2024年起,必考项目为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分值30分;选考项目为男、女生均从指定的五个项目中选择一项作为考试项目,分值30分,五个项目分别是一分钟跳绳、50米游泳、足球、篮球、排球(项目及分值设置见表2)。

表2:2024年起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 体育科目考试项目与分值设置表

五、考试办法及要求

按《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科目考试办法及要求》执行(见附件1)。

六、评分标准

按《2022—2023年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科目考试评分标准》(见附件2)和《2024年起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科目考试评分标准》(见附件3)执行。从2025年起,建立每三年为一个周期的动态调整机制,评分标准视全省近三年总体考试成绩的波动趋势予以适当调整。

七、计分办法

(一)考生体育科目考试最终得分=必考类项目得分+选考类项目得分。最终得分计入学生个人中招考试总分。

(二)考生体育科目考试成绩按等级划分:2022-2023年为:A等40—50分;B等35—39分;C等30—34分;D等0—29分。2024年起为:A等48—60分;B等42—47分;C等36—41分;D等0—35分。考生体育科目考试最终得分须达到C等(2022-2023年为30分,2024年起为36分)及格线及以上,方可被省一级学校和面向全省招生的其他普通高中学校录取。

八、组织实施

省中招办全面负责全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科目考试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每年须遵照本方案提前做好当年的体育科目考试工作安排,包括制定年度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科目考试工作方案、组织相关考务培训等,明确各项要求(如遇类似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等特殊情况,是否进行考试,由省中招办提前报请省教育厅研究决定)。各市县中招办在省中招办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具体负责本地考试的组织实施工作,须于每年的3月5日前将本地体育科目考试工作方案报至省中招办备案。

附件:

1.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科目考试办法及要求

2.2022—2023年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科目考试评分标准

3.2024年起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科目考试评分标准

附件1

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科目考试办法及要求

一、1000米(男)、800米(女)

(一)场地器材:400米跑道、电子计时器、秒表(备用)、发令音箱、号码布。

(二)测试方法:在弧形起跑线处起跑,不分道,起跑姿势采用站立式起跑。

(三)注意事项:实行分组考试,不允许穿钉鞋参加考试。每名考生只测试一次。

二、坐位体前屈(厘米)

(一)场地器材:坐位体前屈测试仪。

(二)测试方法:受试者平坐,两腿伸直,两脚掌平蹬测试纵板,两脚跟分开不得超过10厘米,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向前,以两手中指指尖同时用力匀速向前推动游标,直到双臂不能再向前伸为止。测试计脚蹬纵板内沿平面为0点,向内为负值,向前为正值。

(三)注意事项:测试过程中,身体向前屈,两臂向前缓慢推动游标时,两腿出现弯曲(膝关节不能曲)、双手中指指尖没有同时并行推动游标等均视为违例。出现违例则测试成绩无效。每名考生可测试两次,以最好成绩计分。

三、一分钟跳绳(次/分钟)

(一)场地器材:平整空地、计时器、跳绳测试仪若干套、秒表(备用)。

(二)测试方法:

1.考生采用正摇双脚跳绳参加考试,听到“开始”信号后开始跳绳,每跳跃一次且摇绳一回环(一周圈)计为一次,倒计时一分钟时间终了,计时器发出考试结束的蜂鸣声,考生即停止考试。

2.跳绳时,脚的动作方法应为双脚均用前脚掌着地,落地时稍有屈膝缓冲动作,以一分钟计时所跳的次数计算成绩。

(三)注意事项:测试过程中跳绳绊脚,该次不计数,考生应继续进行考试。每名考生可测试两次,以最好成绩计分。

四、50米游泳(四种泳姿任选之一)(秒)

(一)场地器材:一个25米游泳池、浮标线、配备至少2名救生员和1名医护人员、秒表(备用)、发令枪、道次牌、电子计时器、触摸板。

(二)测试方法:考生统一从各道起点处入水(为避免安全事故不允许采用岸上跳发式入水),在起点处等待发令枪响后蹬壁出发,一次蹬壁转身,游一个来回,回到出发点以单手触壁时间记录考试成绩。

(三)注意事项:测试全程不能有任何辅助,不允许串道、单脚或双脚接触池底,违者取消成绩,救生员和医护人员一定要配备到位,注意考试安全,维护好泳池秩序。每名考生只测试一次。

五、篮球(运球上篮或投篮)(个/分钟)

(一)场地器材:半块标准篮球场、篮架、篮网、篮球、电子计时器、标志杆或标志桶、秒表(备用)。

(二)测试方法:考生持球自主确定从左、右侧3分线上放置的标志杆或标志桶(左、右两侧45度角各一个)后运球开始考试(电子计时器倒计时一分钟开启),至篮下上篮或投篮,投进篮筐后(如不进,考生自愿选择补篮或者不补篮,但只允许补篮一次),运球返回3分线外(必须绕过标志杆或标志桶),再运球上篮或投篮,如此反复,直至倒计时一分钟时间终了,计时器发出考试结束的蜂鸣声,考生即停止考试。以一分钟内进篮次数记录成绩(如下图1所示)。若出现规则违例,则不计算该次投篮成绩。若出现球出界,考生可捡球继续考试。

(三)注意事项:严格执行起始间的路线,即运球返回3分线外(必须绕过标志杆或标志桶)的要求。每名考生可测试两次,以最好成绩计分。

六、足球(往返带球蛇形绕杆)(秒)

(一)场地器材:足球、电子计时器、秒表(备用)、平坦场地,起终点线为5厘米白线(同一条线),标志杆高1.6米,起点线(白线)至第一根标志杆距为3米,杆间距为3米(共五根标志杆)。

(二)测试方法:测试者听到监考员鸣哨(电子计时器开启)后,从起终点线(白线)外带球前行,躯干触及起终点线(白线)前沿垂直截面开表,继续带球绕杆(蛇形线路运动),绕过第五根杆后返回,以同样的带球绕杆(蛇形线路运动)动作返回到起终点线(白线),带球以躯干触及起终点线(白线)后沿垂直截面时停表(如下图2所示)。时间精确到1/10秒。

(三)注意事项:必须在往返带球中绕过每一根杆,如未绕过杆,则加罚时间(每漏绕一根杆加罚3秒,漏绕n根杆加罚n×3秒时间)。每名考生可测试两次,以最好成绩计分。

七、排球(双手正面传球、垫球)(次/分钟)

(一)场地器材:排球垫球测试仪、排球传球测试仪、3×3平方米平整地面、成人排球、计时钟、秒表(备用)。排球传球测试仪固定在与地面垂直的墙上,高约2.2米处,男生在地面距墙1.8米处、女生在地面距墙1.5米处划线。

(二)测试方法:

1.传球测试。考生站在线后(脚不得踩线或者越线,否则传球不计入总次数),对准排球传球测试仪自抛或自传开始考试(电子计时器倒计时一分钟开启),以传球方法连续传球,直至倒计时一分钟时间终了,计时器发出考试结束的蜂鸣声,考生即停止考试。以一分钟内传球次数计算成绩(如下图3所示)。

2.垫球测试。考生站在排球垫球测试仪中间(脚不得踩线或者越线,否则垫球不计入总次数),自抛或自垫开始考试(电子计时器倒计时一分钟开启),以垫球方法连续垫球,倒计时一分钟时间到,计时器发出考试结束的蜂鸣声。以一分钟内垫球次数计算成绩(如下图3所示)。

(三)注意事项:测试过程中,考生如传球出现持球违例,则本次传球不计次数。在考试规定时间内,如出现掉球,考生可捡球继续考试。每名考生只能测试一次。

附件2

2022—2023年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科目考试评分标准

一、1000米(男)、800米(女)

二、坐位体前屈

三、一分钟跳绳

四、50米游泳

附件3

2024年起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科目考试评分标准

一、1000米(男)、800米(女)

二、一分钟跳绳

三、50米游泳

四、足球技能(往返带球蛇形绕杆)

五、篮球技能(一分钟运球上篮或投篮)

六、排球技能(一分钟双手正面传球和垫球)

“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拟立法!你怎么看?

王宗平:“不出汗、不喘气、不心跳”的体育课,起不到强身健体作用

教育部召开推进会,对“双减”试点提出4个“新”要求

开启以“体”育人新模式

编辑|何昭君

审核|王宗平

✉投稿邮箱 :

[email protected]

读书、运动、思考、行动、无论何时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