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领域也有所谓的「流行风向」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设计风向 建筑设计领域也有所谓的「流行风向」吗?

建筑设计领域也有所谓的「流行风向」吗?

2023-02-18 22: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关于建筑设计领域是否有所谓的【流行风向】这个问题,我认为当然是有的。首先,什么叫流行呢?所谓的“流行”,是某一时间段内人们生活方式总和的体现。所以,某一风尚的流行,一定会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迹可循。其次,什么是风向呢?风向就是我们常说的“趋势”

建筑设计的流行风向,也像时尚一样令人摸不着头脑吗?我们就以近百年来,世界上占主流的建筑立面变化为例,来理一理建筑设计的流行风向背后到底是什么在推动。

1、方盒子为什么流行了这么多年

当代建筑形式的主流,可以说基本上源于1920年代横空出世的德国包豪斯学院校舍。

这个没有任何地域特色,没有多余装饰,强调功能的方盒子,成了日后“现代主义”建筑第一个成熟的形式。

建成于1925 -1926年的包豪斯校舍。

但在当时惊世骇俗的包豪斯校舍,并没有成为受人追捧的流行。为什么?

其实同时期,包豪斯的极简主义可以说非常小众,奢华的Art Deco(点击查看Art Deco室内、建筑和产品风格特征)风格才是真正的流行。

建成于1930年的纽约克莱斯勒大厦。大厦顶冠是典型的装饰艺术设计。

装饰艺术风格在服饰、产品设计中往往强调精美华丽的装饰元素,但其中的几何图案和线条,却也是标志性符号。这一点,在当时的建筑中也有所体现。

装饰艺术时期的产品

虽然到了Art Deco风行的晚期,装饰元素逐渐弱化,但弧线+直线+装饰线的模式,依旧是建筑、家具、产品设计的主流。

我认为,装饰艺术风格这种“硬朗的华丽”感,与1920年代女权运动的高涨有着紧密的联系(美国宪法第十九修正案禁止一切美国公民因为性别而无法获得选举权的现象。该修正案与1920年8月18日正式生效,是美国女权运动的顶点)。而工业化、模块化的生产方式日趋成熟,各国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欣欣向荣。于是,在短命但极为优美的新艺术风格(Art Nouveau)之后,欧洲的设计终于找到了工业生产与传统审美的平衡点。

当时的社会背景,极简主义的“方盒子”并没有茁壮成长的土壤——“方盒子”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并无太大联系。

装饰艺术流行时,连时尚杂志《Vogue》的封面,表现的都是十分中性、硬朗的女性形象。

真正让“方盒子”大放异彩的,是二战后。战后的欧洲满目疮痍,政府急需解决人们的基本居住问题。以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为代表的公寓住房,在欧洲受到追捧——这种基于水泥预制件、无需装饰、模块化、能够快速建造的住宅,解决了大量的居住问题。

柯布西耶,马赛公寓,法国,1952年

此后的三四十多年,“方盒子”满足了包括中国在内很多国家的快速建设问题。此时的社会背景,才是“方盒子”快速蔓延的基础。

2、当代建筑设计的流行:建筑的表皮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建筑设计似乎厌倦了方盒子的千篇一律,所谓的“后现代主义”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这个“风格”一直没有确切的定义,大概也是因为本身没有“方盒子”这么明晰的元素符号。摩天大楼、解构主义……这些概念层出不穷,但自从进入21世纪,当代建筑的流行风向似乎变得越来越清晰,那就是建筑表皮的盛宴。

弗兰克盖里的古根海姆美术馆,位于西班牙北部毕尔巴博,97年建成之初饱受争议。但争议马上因为美术馆为当地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而停止。而这种效应,竟然还有一个专有名词:“毕尔巴博效应”。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建筑形体延续了盖里一直以来的结构风格,而熠熠生辉的金属立面,才是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焦点。

我认为,进入20世纪以来的这十多年,建筑设计的越来越倾向于对建筑立面材质的创新应用,“肌理”是设计的关键词。对建筑立面材质的语言表达,也从原来的“facade(立面)”转向“skin(表皮)”。

“表皮”,更像是对生物体的一种描述,会呼吸,会互动,有生命。这似乎也暗示着当代建筑设计理念的转变:建筑不应该是冰冷的无机物,人类应该创造可以让人与环境人交流的建筑。

最近十几年,主流的建筑表皮形式,大致有网格(包括马赛克式的),传统建材的当代化这几种。

网格

Herzog & de Meuron,Prada大楼,东京,2003年

伊东丰雄,TOD’S,东京,2004年

Herzog & de Meuron,鸟巢,北京,2008

EMBA - Enric Massip-Bosch,ZeroZero Tower,巴塞罗那,西班牙,2011

传统建筑材质的当代表现

��ONE 表参道,东京,隈研吾,2003

王澍,宁波美术馆,宁波,中国,2005。2012年王澍获得普利策建筑奖之后,人们对传统建筑材料的重新演绎,变得愈发感兴趣。

Herzog & de Meuron,CaixaForm当代美术馆,马德里,西班牙,2008

Herzog & de Meuron,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2010

隈研吾,浅草游客中心,东京,日本,2012年

隈研吾,中国美术学院民艺馆,杭州,中国,2015年

进入20世纪以来,建筑的表皮肌理成为建筑杂志、建筑网站选择典型案例的重要标准。这种以视觉效果为先导的设计理念,固然是“看脸时代”的必然(20世纪以来,地标建筑的概念,已不限于“很高”的建筑,而是像古根海姆美术馆一样“看起来很特别”的建筑),科技时代,建筑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的提升则是背后的硬件支持,而越来越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则是这一趋势流行的决定性因素。

3、新的流行风向

最近三五年间,建筑的立面流行,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这个科技引领一切的时代,玻璃又回归了,然而与八九十年代至20世纪初风靡的玻璃幕墙相比,现在的玻璃立面,因为技术的提高,看起来更纯粹,更具未来感。而这种流行的蔓延,就不得不提苹果专卖店

美国第五大道的苹果店

石尚纯也,神柰川工科大學 KAIT工房,2008

Mei建筑与规划事务所,麦当劳,鹿特丹,荷兰2015。在改造前被成为“最丑建筑”的麦当劳餐厅,在通透的玻璃、新型 穿孔板构成的表皮,让这个餐厅称为最受欢迎的建筑之一。

质地坚硬的玻璃,在视觉上却柔软通透,这也是近几年产品CMF的一个共同趋势,而建筑“透明性”的概念,也渗透到家居产品中(相关阅读:当代设计,就是要来一点透明性)。

所以,建筑设计有流行风向吗?有。与其他领域的流行一样,建筑设计的流行风向背后,是经济、政治、科技等等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总和。而当代建筑设计,往往比其他设计领域更为先锋和前卫,对服装、产品、家居,同样有着深刻的影响。

以上回答来自老张以及普洛可色彩美学社。

关注我们微博 @PROCO普洛可色彩美学社 交流更多色彩资讯。

如果你想了解更专业、更全面的色彩知识,我们的线下《色彩设计与应用精品班》将满足你的需求!点击了解详情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