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青年导演TOP50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十大著名导演排行榜 中国内地青年导演TOP50

中国内地青年导演TOP50

2023-05-12 23: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注:1、入围导演均为1980年后出生;

2、导演排名依据:作品最高票房占50%,作品最高豆瓣评分占30%,百度指数及业内影响力占20%;

3、票房高以及连续高票房的排名靠前;

4、观众评分高排名靠前;

5、近两年活跃的排名靠前,近两年无作品的排名靠后;

6、有市场期待的即将上映作品的排名靠前。

从中国内地青年导演TOP50排行榜中可见,目前内地青年导演类型发展还是全面的,从榜单前十名排名状况来看,既有成功的商业片导演,如《前任》系列导演田羽生,从开心麻花中成长起来的宋阳、张迟昱和闫非、彭大魔,同时也有独具强烈个人风格的作者型导演,如文牧野、韩寒、忻钰坤等,相比以往电影市场的内容单一,如今不同类型风格的青年导演其实都可以得到发展和机会。

文牧野和他的长篇处女作《我不是药神》是今年中国电影市场上最大的惊喜,文牧野是宁浩“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当中的签约导演,因为之前拍摄的短片被宁浩和徐峥相中,得二位导师相助,也有了《我不是药神》的出现。截止目前,影片票房累计27.95亿,豆瓣评分高达8.9,一时成为暑期档现象级影片。而在影片背后,是文牧野长达两年的剧本创作,和近乎于偏执地执导方式。

站在今天可以说,中国电影市场有幸看到了《我不是药神》,同时中国电影行业也有幸,这部电影出自一位青年导演之手。

而与文牧野类似,作者型青年导演也正在电影市场上占据愈加重要的位置,例如韩寒、毕赣、忻钰坤,三人的成长方式还各具代表,韩寒属于自我学习成长,走上导演之路,从2014年电影处女作发表,目前韩寒已经完成《后会无期》和《乘风破浪》两部作品。

毕赣则成名于电影节,个人首部电影作品《路边野餐》获得第6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当代电影人单元最佳新导演银豹奖以及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奖等,今年毕赣再度推出新作《地球最后的夜晚》又入围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而毕赣的出现,似乎也成为内地青年导演群体中的艺术之光。

忻钰坤则发迹于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青年电影人培养基地——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处女作《心迷宫》在FIRST影展获奖之后,忻钰坤也受到行业和市场的高度认可及广泛关注,今年4月,他的第二部作品《暴裂无声》也在院线上映。

换句话说,这几位导演也代表着内地青年导演中作者型导演的最优一面,既有市场爆款,也有艺术佳作,在整个市场依然困扰于商业和艺术如何平衡时,其实他们的电影也算是一种发声,好的电影就是市场硬通货。

在典型商业导演当中,田羽生、宋阳、张迟昱及闫非、彭大魔可以说各领风骚。田羽生的《前任》系列三部部部叫座,贺岁档上映的《前任3:再见前任》拿下19.41亿票房,还引发了一场“关于前任”的集体回忆,在收获市场成功之后,田羽生还加入《美人鱼2》,获得与周星驰的合作,对于这位青年导演日后的发展之路势必是一次更强大的助力。

近两年开心麻花转战电影市场,将自己的话剧改编成电影,同时由自己的话剧导演执导,将他们推向电影市场,从2015年的《夏洛特烦恼》到去年的《羞羞的铁拳》,接连两部作品大获成功,也因此为开心麻花四位年轻的导演奠定了江湖地位。

商业电影始终是电影市场上无与伦比的强者,而在内地商业电影领域,青年导演也正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今年5月的票房黑马《超时空同居》背后就是一位青年导演苏伦,暑期档初期青年导演韩延也凭借新作《动物世界》尝试更现代的电影类型,从这些案例也可以看出,青年导演身上有着充沛的才情,同时也蕴含着无限商机。

恭喜榜单上的每一位导演,你们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证明了,中国电影的未来,确实在你们肩上。

举行业之力助力青年导演成长,

半壁江山可交与他们手中

青年导演已经崛起,且越来越多的后起之秀正在成为市场和行业内的中坚力量,这确实成为近两年中国电影市场最为显著的现象之一,从大环境来说,对于青年导演的扶持和助力是整个行业都在积极参与的行动。

在这项重点关注行动中,主要有导演扶持计划、公司签约导演、电影节及电影展帮扶项目等。自2008年至今,国内关于青年导演扶持计划将近30个,在政府层面有“青葱计划”,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指导、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主办,截止目前已经举办三届,推出导演包括白冰、黄璜、申瑜、周侯衡、程浩等;

此外,还有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话语青年影像论坛,至今已经举办十二届,去年的年度新锐导演由赵祥(《石头》)和詹京霖(《川流之导》)获得。

同时,由民营公司、BAT公司及电影人发起的多项青年导演扶持计划也遍地开花,据北京商报数据统计,在近十年间青年导演扶持计划中,民营公司占比最高,达到43.9%,BAT占比21.9%,个人类占比9.8%,是所有青年导演扶持计划发起者当中的前三名。

榜单排名第一的文牧野就来自“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这是坏猴子影业2016年推出的一项青年电影未来计划,有趣的是,发起这项计划的宁浩本人也成长于青年导演计划,2006年,宁浩在刘德华“亚洲新星导”计划的扶植下,拍出了《疯狂的石头》一举成名,如今宁浩此举,既是提携后辈助力市场,也很有饮水思源的意味了。

除此之外,电影节及电影展也在为青年导演发展开放窗口,如北影节、上影节等国家A类电影节也开展项目创投等平台多年,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到今年已经举办12年,培养和输送导演上百名,如忻钰坤、马凯、王一淳、周子阳、张大磊、蔡成杰等,随着FIRST的举办和发展,其影展内部也日渐形成一个完善且成熟的青年导演培养体系,这对于无论是青年导演扶持还是中国电影发展,都是一件好事。

从电影行业氛围而言,全行业都在积极支持青年导演发展,同时市场和观众对于青年导演的看法也有所转变,之前许多观众对于陌生导演会有怀疑心理,而从近两年的市场反馈来看,只要作品够好、口碑得以传播,青年导演是可以凭借作品在观众当中树立形象的,相信在《我不是药神》《超时空同居》之后,这两位曾经“陌生”的导演已经成为口碑代表了。

行业弊病在此处更甚,

青年导演发展之路仍需上下求索

从当下的行业氛围来看,似乎是青年导演发展的最好时代,话虽如此,但仍避免不了有乱象丛生,有困境仍在,依然有许多青年导演怀才而不遇,愤愤而终生,这是遗憾,也是行业痛疾,在向好的大环境下,依旧有许多问题仍需行业人警惕和关注。

在一部电影从雏形到登上大银幕,中间过程漫长,而作为行业新人,青年导演在这漫长过程中所走过的每一步都不容易。

有的导演为了坚持自我走上绝路,去年《大象席地而坐》的导演胡波自杀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或许可以给导演一点慰藉的是,他的作品在今年的FIRST影展上作为开幕影片播放;还有的导演的作品经历漫长的等待终于上映,但在上映一周后,影片却下档,导演自己发布声明提出对于发行过程的怀疑,许多时候,影视行业弊病往往在青年导演身上体现得更为严重,有许多人坚持过来了,也有许多人就这样走掉了。

关于青年导演成长道路上困境,此前一起拍电影(ID:yiqipaidianying)在对于多位青年导演采访时也曾提问,有的人说却一个伯乐,有的人直白地说缺钱,也有人说需要先写一个好剧本,还有人说应该先认清自己,从籍籍无名到完成自己的大银幕处女作,他们一路披襟斩棘而来,他们也是最有话语权来讲述自己这个群体故事的,具体内容请见本系列特稿。

回看国内青年导演的发展,近两年呈迅猛发展态势,大批青年才俊踊跃出头,但以往的中国电影市场曾长达十几年都是由大导演把持的,这与市场发展、观众状态也有关系,在过去欠发达的形势下,市场和观众自然更加认可已经成名的导演和他们的作品,随着市场和行业发展及观众成熟,电影市场变大,类型丰富,内容充实,观众对于内容的接受范围自然随之扩大,也让更多新人有了出头的机会。

同时,随着力捧青年导演的声势高涨,也不乏有投机分子参与其中,托举后辈本是善意,但也有人只是打着助力人才的幌子自谋私利,将青年导演当作利益棋盘上的一颗棋子,牺牲了无数原本可以有机会发光的电影梦。

居安需思危,辉煌时刻里更希望,每一个可以成为导演的青年人,都可以成为导演。

大家都说,这是一个青年导演发展的好时代,含义似乎是说这个时代给了青年导演发展的最好时机,不过与此同时,也正是这些青年导演的出现,集体促成了这个黄金时代的出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